300t电动轮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47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300t 电动轮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300t电动轮自卸车,属于电动轮矿用自卸车的设计应用领域,包含柴油机、车架、结构件、行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电动轮、车斗、制动电阻栅、电控柜、驾驶室,该自卸车驾驶室顶架和底架之间有八根立柱,八根立柱和顶架、底架及其横梁组成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轮自卸车能够在自卸车翻滚或是遭遇落物时驾驶室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支撑自重和防落物保护,在满足刚度和强度性能的前提下提供足够大的操作空间。
【专利说明】300t电动轮自卸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00t电动轮自卸车。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国内露天矿开采规模的持续扩大,矿山客户对大型电动轮自卸车的需求迅猛增强,随着自卸车装载能力的提升,自卸车自重及外形随之增加,现有自卸车的驾驶室结构已不能满足现有自卸车规模的R0PS/F0PS安全要求,在自卸车翻滚过程中由于驾驶室结构强度不够导致不能支撑大吨位自卸车自重而使得驾驶室塌陷造成驾驶员二次伤亡事故,不能给司机带来有效的保护,且操作空间狭小,舒适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为司机提供有效安全保障同时操作空间舒适的大型电动轮自卸车。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300t电动轮自卸车,包括柴油机、车架、结构件、行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电动轮、车斗、制动电阻栅、电控柜、驾驶室,柴油机与同步发电机相连,同步发电机与电控柜电连接,电控柜与电动轮电连接,电动轮通过轮边减速机构与行驶系统相连,车架设于行驶系统上,车架通过前桥独立悬挂、后桥非独立悬挂与行驶系统连接;车斗设于车架上,车架的纵梁尾部与车斗底部的铰接支座铰接,结构件架设于车架的前上部,驾驶室安装在结构件左侧的安装平台上,电控柜安装在车架的龙门梁顶部,电控柜处于驾驶室和制动电阻栅中间,电动轮经电控柜与制动电阻栅电连接,制动电阻栅安装在结构件右侧的安装平台上;
[0006]所述驾驶室包含底架和顶架,底架和顶架之间设有八根立柱,八根立柱包括四根主立柱和四根次立柱,四根主立柱分别为第一主立柱、第二主立柱、第三主立柱和第四主立柱;四根次立柱分别为第一次立柱、第二次立柱、第三次立柱、第四次立柱,所述底架包括两根底梁,两根底梁分别为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第一主立柱、第二主立柱对称设于第一底梁两端,第三主立柱、第四主立柱对称设于第二底梁两端,第一次立柱、第二次立柱对称设于第一底梁中部,第三次立柱、第四次立柱对称设于第二底梁中部。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底梁、第二底梁均为梯形加强梁。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主立柱、第一次立柱之间设有第一横栏;第二主立柱、第二次立柱之间设有第二横栏;第三主立柱、第三次立柱之间设有第三横栏;第四主立柱、第四次立柱之间设有第四横栏。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横栏、第一底梁之间设有第一 “Y”形支架;第三横栏、第二底梁之间设有第二 “Y”形支架。
[0010]进一步,所述驾驶室的顶架上设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位于第一次立柱和第三次立柱顶端,第二横梁位于第二次立柱和第四次立柱顶端,八根立柱、底架、顶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形成框架结构。[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底梁、第二底梁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底架横梁,底架横梁两端分别与第一底梁、第二底梁固连。底架横梁上开有穿孔。
[0012]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大吨位电动轮自卸车发生事故翻滚或遭遇落物时,八根立柱和顶架、底架及其横梁形成的框架结构使得驾驶室具备良好的吸能变形能力,能够提供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撑该自卸车倾翻时的自重形成生存空间,避免驾驶员受到二次伤害;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八根立柱的结构使得驾驶室外形尺寸扩大,因此驾驶室内部有足够的空间可配备空气正压装置、矿山调度显示屏、车辆运行数据管理显示屏、称重系统显示屏、食物冷暖保温箱、空调系统等装置,驾驶室能够按照人际工程要求布置,操作便利舒适,能够适应多种恶劣环境条件的自卸车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300t电动轮自卸车的左视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300t电动轮自卸车的前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300t电动轮自卸车的驾驶室骨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7]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柴油机1、车架2、结构件3、行驶系统4、液压控制系统5、电动轮6、车斗7、制动电阻栅8、电控柜9、驾驶室10,柴油机I与同步发电机相连,同步发电机与电控柜9电连接,电控柜9与电动轮6电连接,电动轮6通过轮边减速机构(图中未示出)与行驶系统4的后桥壳相连,车架2架设于行驶系统4上,车架2通过前桥独立悬挂、后桥非独立悬挂与行驶系统4进行弹性连接;车斗7架设于车架2上,车架2的纵梁尾部与车斗7底部的铰接支座铰接,结构件3架设于车架2的前上部,驾驶室10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结构件3左侧的安装平台上,电控柜9安装在车架2的龙门梁顶部,电控柜9处于驾驶室10和制动电阻栅8中间,电动轮6经电控柜9与制动电阻栅8电连接,制动电阻栅8安装在结构件3右侧的安装平台上。
[0018]参照图2,所述驾驶室10包含底架和顶架,底架和顶架之间设有八根立柱,八根立柱包括四根主立柱(第一主立柱11-1、第二主立柱11-2、第三主立柱11-3、第四主立柱
11-4)和四根次立柱(第一次立柱12-1、第二次立柱12-2、第三次立柱12-3、第四次立柱
12-4),所述底架包括两根底梁(第一底梁13-1、第二底梁13-2),第一主立柱11_1、第二主立柱11-2对称设于第一底梁13-1两端,第三主立柱11-3、第四主立柱11-4对称设于第二底梁13-2两端,第一次立柱12-1、第二次立柱12-2对称设于第一底梁13_1中部,第三次立柱12-3、第四次立柱12-4对称设于第二底梁13-2中部。
[0019]所述第一底梁13-1、第二底梁13-2均为梯形加强梁。
[0020]第一主立柱11-1、第一次立柱12-1之间设有第一横栏14-1 ;第二主立柱11_2、第二次立柱12-2之间设有第二横栏14-2 ;第三主立柱11-3、第三次立柱12_3之间设有第三横栏14_3 ;第四主立柱11-4、第四次立柱12_4之间设有第四横栏14_4。
[0021]第一横栏14-1、第一底梁13-1之间设有第一“Y”形支架15-1 ;第三横栏14_3、第二底梁13-2之间设有第二 “Y”形支架15-2。[0022]所述驾驶室的顶架上设有第一横梁16-1、第二横梁16-2 ;第一横梁16_1设于第一次立柱12-1和第三次立柱12-3顶端,第二横梁16-2设于第二次立柱12_2和第四次立柱12-4顶端,八根立柱、底架、顶架、第一横梁16-1和第二横梁16-2形成框架结构。
[0023]第一底梁13-1、第二底梁13-2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底架横梁,底架横梁两端分别与第一底梁13-1、第二底梁13-2固连。底架横梁上开有穿孔。
[0024]电动轮自卸车运行时,柴油机I带动同步发电机运转,经由励磁系统调控发电机的输出电流、电压,经电控柜9整流后变成直流再进行逆变成合适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并传输到后桥壳内的两台电动轮6。所述电动轮6还起到发电机的作用,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送到制动电阻栅8内变成热能耗散。
[00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介绍。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300t电动轮自卸车,包括柴油机、车架、结构件、行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电动轮、车斗、制动电阻栅、电控柜、驾驶室,柴油机与同步发电机相连,同步发电机与电控柜电连接,电控柜与电动轮电连接,电动轮通过轮边减速机构与行驶系统相连,车架设于行驶系统上,车架通过前桥独立悬挂、后桥非独立悬挂与行驶系统连接;车斗设于车架上,车架的纵梁尾部与车斗底部的铰接支座铰接,结构件架设于车架的前上部,驾驶室安装在结构件左侧的安装平台上,电控柜安装在车架的龙门梁顶部,电控柜处于驾驶室和制动电阻栅中间,电动轮经电控柜与制动电阻栅电连接,制动电阻栅安装在结构件右侧的安装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包含底架和顶架,底架和顶架之间设有八根立柱,八根立柱包括四根主立柱和四根次立柱,四根主立柱分别为第一主立柱、第二主立柱、第三主立柱和第四主立柱;四根次立柱分别为第一次立柱、第二次立柱、第三次立柱、第四次立柱,所述底架包括两根底梁,两根底梁分别为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第一主立柱、第二主立柱对称设于第一底梁两端,第三主立柱、第四主立柱对称设于第二底梁两端,第一次立柱、第二次立柱对称设于第一底梁中部,第三次立柱、第四次立柱对称设于第二底梁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t电动轮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的第一底梁、第二底梁均为梯形加强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t电动轮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的第一主立柱、第一次立柱之间设有第一横栏;第二主立柱、第二次立柱之间设有第二横栏;第三主立柱、第三次立柱之间设有第三横栏;第四主立柱、第四次立柱之间设有第四横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00t电动轮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的第一横栏、第一底梁之间设有第一 “Y”形支架;第三横栏、第二底梁之间设有第二 “Y”形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t电动轮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的顶架上设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位于第一次立柱和第三次立柱顶端,第二横梁位于第二次立柱和第四次立柱顶端,八根立柱、底架、顶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形成框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00t电动轮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的第一底梁、第二底梁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底架横梁,底架横梁两端分别与第一底梁、第二底梁固连。
【文档编号】B62D33/06GK203698444SQ201320852324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梁小波, 彭国谱, 李吉平, 王邵潭, 朱伦敏 申请人: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