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95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架、主踏板、刹车板、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把手外杆上的轨道架,轨道架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固定在把手外杆上,所述把手外杆与轨道架长度基本一致;主踏板前端设置有锁扣,通过锁扣与下固定架连接固定,主踏板可以沿轨道架轨道上移以折叠,轨道架内侧形状与主踏板底面形状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无需费力、易操作的折叠滑板车。
【专利说明】一种折叠滑板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特别是一种折叠滑板车。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的滑板车多种多样。其中折叠滑板车普遍是将把手杆底端与踏板前端的连接折叠装置的锁扣掰开后,再用力将把手杆向踏板方向折叠;其把手的高度调节也同样是需要将调节装置的锁扣掰开后,方可用力上提或下按把手,以上下调节高度。此种折叠装置及调节装置,需要使用者具有较大的力气,通常青少年及女性使用者操作起来很吃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无需费力、易操作的折叠滑板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
[0004]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架、主踏板、刹车板、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把手外杆上的轨道架,轨道架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固定在把手外杆上,所述把手外杆与轨道架长度基本一致;主踏板前端设置有锁扣,通过锁扣与下固定架连接固定,主踏板可以沿轨道架轨道上移以折叠,轨道架内侧形状与主踏板底面形状相对应。
[0005]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以下优化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架、主踏板、刹车板、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把手外杆上的轨道架,轨道架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固定在把手外杆上,所述把手外杆与轨道架长度基本一致;主踏板前端设置有锁扣,通过锁扣与下固定架连接固定,主踏板可以沿轨道架轨道上移以折叠,轨道架内侧形状与主踏板底面形状相对应;所述前轮通过固定托板与下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托板通过连杆与把手外杆底端固定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以下优化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架、主踏板、刹车板、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把手外杆上的轨道架,轨道架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固定在把手外杆上,所述把手外杆与轨道架长度基本一致;主踏板前端设置有锁扣,通过锁扣与下固定架连接固定,主踏板可以沿轨道架轨道上移以折叠,轨道架内侧形状与主踏板底面形状相对应;所述前轮通过固定托板与下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托板通过连杆与把手外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踏板底面后端设有3个孔,对应所述轨道架底端设置有3个凸点,所述凸点顶端大。
[0009]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以下优化的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架、主踏板、刹车板、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把手外杆上的轨道架,轨道架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固定在把手外杆上,所述把手外杆与轨道架长度基本一致;主踏板前端设置有锁扣,通过锁扣与下固定架连接固定,主踏板可以沿轨道架轨道上移以折叠,轨道架内侧形状与主踏板底面形状相对应;所述前轮通过固定托板与下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托板通过连杆与把手外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踏板底面后端设有3个孔,对应所述轨道架底端设置有3个凸点,所述凸点顶端大;所述折叠滑板车还包括刹车踏板,刹车踏板设置在主踏板后端;所述前轮为I个,所述后轮为2个,所述刹车板为2块。
[0011]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以下优化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0012]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架、主踏板、刹车板、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把手外杆上的轨道架,轨道架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固定在把手外杆上,所述把手外杆与轨道架长度基本一致;主踏板前端设置有锁扣,通过锁扣与下固定架连接固定,主踏板可以沿轨道架轨道上移以折叠,轨道架内侧形状与主踏板底面形状相对应;所述前轮通过固定托板与下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托板通过连杆与把手外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踏板底面后端设有3个孔,对应所述轨道架底端设置有3个凸点,所述凸点顶端大;所述折叠滑板车还包括刹车踏板,刹车踏板设置在主踏板后端;所述前轮为I个,所述后轮为2个,所述刹车板为2块;所述把手外杆内设置有伸缩内杆,伸缩内杆顶端设置有按钮,伸缩内杆内设置有按钮连接杆;所述轨道架长度与主踏板长度大致相同。
[0013]优选地,所述主踏板上面设置有防滑板。
[0014]更优选地,所述轨道架外侧设置有书包。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取主踏板可以沿把手外杆上的轨道架的轨道上移的方式折叠,此时两个后轮也会起到辅助作用,无需使用者费力便实现了折叠功能;
2.因为前轮通过固定托板与下固定架连接,固定托板又通过连杆与把手外杆底端固定连接,所以把手便可控制前轮方向,任意前行不受阻;3.由于主踏板底面后端设有3个孔,轨道架底端对应设置有3个顶端大的凸点,所以踏板可以卡住并不会因重力作用而自动下滑;4.两块刹车踏板设置在主踏板后端,对应两个后轮,当踩下刹车踏板时,使得刹车片下降压到后轮上以达到刹车的效果;5.因为在把手外杆内设置有伸缩内杆,伸缩内杆顶端设置有按钮,伸缩内杆内设置有按钮连接杆,所以当按下把手顶部的按钮时,把手杆便可以伸缩,调节高度,不按时便固定不动;6.主踏板上面设置有防滑板,起到防滑作用;7.轨道架外侧设置有书包,方便使用者可以放些轻便的东西,提高滑板车的使用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爆炸示意图。
[0017]图中I为把手架;2为主踏板;3为刹车板;4为前轮;5为后轮;6为轨道架;71为上固定架,72为下固定架;8为锁扣;9为固定托板;10为连杆;11为把手外杆;12为刹车踏板;13为伸缩内杆;14为按钮;15为按钮连接杆;16为防滑板;17为书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架1、主踏板2、刹车板3、前轮4、后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把手外杆11上的轨道架6,轨道架6通过上固定架71和下固定架72固定在把手外杆11上,所述把手外杆11与轨道架6长度基本一致;主踏板2前端设置有锁扣8,通过锁扣8与下固定架72连接固定,主踏板2可以沿轨道架6轨道上移以折叠,轨道架6内侧形状与主踏板2底面形状相对应;此时两个后轮也会起到辅助作用,无需使用者费力便实现了折叠功能。所述前轮4通过固定托板9与下固定架72连接,所述固定托板9通过连杆10与把手外杆11底端固定连接;所以把手便可控制前轮方向,任意前行不受阻。所述主踏板2底面后端设有3个孔,对应所述轨道架6底端设置有3个凸点,所述凸点顶端大;所以踏板可以卡住并不会因重力作用而自动下滑。还包括刹车踏板12,刹车踏板12设置在主踏板2后端;所述前轮4为一个,所述后轮5为两个,所述刹车板12为两块;当踩下刹车踏板时,使得刹车片下降压到后轮上以达到刹车的效果。所述把手外杆11内设置有伸缩内杆13,伸缩内杆13顶端设置有按钮14,伸缩内杆13内设置有按钮连接杆15,所述轨道架6长度与主踏板2长度大致相同;所以当按下把手顶部的按钮时,把手杆便可以伸缩,调节高度,不按时便固定不动。所述主踏板2上面设置有防滑板16;起到防滑作用。所述轨道架6外侧设置有书包17 ;方便使用者可以放些轻便的东西,提高滑板车的使用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架、主踏板、刹车板、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把手外杆上的轨道架,轨道架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固定在把手外杆上,所述把手外杆与轨道架长度基本一致;主踏板前端设置有锁扣,通过锁扣与下固定架连接固定,主踏板可以沿轨道架轨道上移以折叠,轨道架内侧形状与主踏板底面形状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通过固定托板与下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托板通过连杆与把手外杆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踏板底面后端设有3个孔,对应所述轨道架底端设置有3个凸点,所述凸点顶端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踏板,刹车踏板设置在主踏板后端;所述前轮为I个,所述后轮为2个,所述刹车板为2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外杆内设置有伸缩内杆,伸缩内杆顶端设置有按钮,伸缩内杆内设置有按钮连接杆;所述轨道架长度与主踏板长度大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踏板上面设置有防滑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架外侧设置有书包。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3740061SQ20132088541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胡德禄 申请人:胡德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