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937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三环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发明的三环自行车传动部分新结构新原理与目前世界上现有的自行车传动部分结构技术和行驶效果完全不同。三环自行车解决了目前世界上现有以链条和无链条脚踏臂转周360°行驶结构的自行车存在的技术问题:①、行驶速度慢又费劲。②、行驶上坡公路难等主要问题。解决以上技术方案的要点及主要用途:将目前世界上脚踏臂转周360°行驶结构的自行车,改变成无链条脚踏臂上、下移动行驶为直踏式结构的自行车。以传动部分新结构新原理制造,能使三环自行车轻松、快速行驶上坡公路不费劲。达到比现有自行车最大省力80%左右,车速提高达2.5倍左右安全速度。代替目前世界上现有自行车行驶速度慢又费劲,行驶上坡公路难等主要技术问题。
【专利说明】三环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1、三环自行车传动部分新结构新原理。
[0002]2、三环自行车附图图样形状、构造。
[0003]3、三环自行车制动为钳式、踏臂两用脚制动结构。
[0004]4、三环自行车前后分段减震结构。
(二)【背景技术】:
[0005]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是指通过人们智力劳动创造出来的创造性劳动才得以出现。这些产品是自然界中从来未有过的,靠发明人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得以出现。这种发明可以是一种独有的产品,也可以是一种产品的一个部件。
(三)
【发明内容】
:
[0006]1、发明的三环自行车已解决了现有自行车的以下五大技术问题:
[0007]①、现有自行车行驶速度慢又费劲。
[0008]②、现有自行车行驶上坡公路难。
[0009]③、现有自行车行驶上坡时,后车轮转动力断续。
[0010]④、现有自行车前、后长拉线手制动结构效果差。
[0011]⑤、现有自行车减震效果不理想。
[0012]2、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3]将现有的链条自行车两短踏臂转周式与中轴两端固接改变成为无链条两长踏臂的一端分别与后车轮轴两端灵活连接(踏臂间前内角小于180° )。后车轮轴右旁三环结构中:大内齿盖园与后车轮轴固接。经二园(内外齿)传递大内齿盖园的内周长到车轮小齿成了多转周。变成了车轮多转周,扩大了总周长增快了转速。
[0014]把现有链条自行车踏板转周式结构改变成了三环无链条自行车踏板为上、下移动直踏式结构。
[0015]说明:
[0016]①两长踏臂的一端分别与后车轮轴两端灵活连接:指一踏板向下踩时,与后车轮轴、大内齿盖园同时转动至下面定位点松抬踏板时,踏臂与后车轮轴、大内齿盖园分离。后车轮轴、大内齿盖园又与另一脚踩下的踏臂连接同时转动。这种结合与分离叫做灵活连接。
[0017]②两长踏臂前内角小于180°的意思:是两长踏臂在上、下最佳两定位点之间的角小于180°踏板在该角内上、下移动的距离段,是踏板下压力量最大段。在自行车上坡时,只要两脚分别松、踩踏板连接时间不间断反复进行,后车轮有了足够连续不间断的上坡转动力。
[0018]③附图1中的⑤踏臂转压杆的作用;三环自行车停止行驶时,两长踏臂自行弹升至上定位点平齐,不影响移动自行车方便。需要行驶时,用右手向车前搬转左踏臂转压杆⑤,压下左踏臂,方便左脚踏上左踏板上车。左脚踏上车左踏板后转压杆自行回原位。
[0019]④三环自行车制动为钳式、踏臂两用脚制动结构;在制动和车轮转动分别使用时,不会互受影响。使用制动时,左脚在左踏板上稍向内轻带踏板(灵活臂),可与制动钳式结构接触为一体而制动,制动踏板可轻可重。需要车速时,左脚松踏板,踏臂自行回原位,可下踩踏板使自行车前行。
[0020]3、发明三环自行车的有益效果:
[0021]①三环自行车两长踏臂的长是最近现有自行车两短踏臂长的3倍,比之省力80%左右。
[0022]②三环自行车行驶上坡路时,只要两脚分别松、踩踏板时间连接不间断,后车轮有了足够连续不间断的上坡转动力。
[0023]③三环结构的目的:是把外大内齿盖园的内周长径二园(内外齿)传递到车轮小齿增加成多转周。变成了车轮多转周,扩大了总周长增快了自行车转速。
[0024]④三环自行车制动为钳式、踏臂两用脚制动结构效果好。
[0025]⑤三环自行车前、后减震效果理想。
[0026]三环自行车行驶速度可快可慢。根据地型和需要的车速情况而定,利用好自行车脚制动,掌握好两踏板松、踩连接时间不间断或者适当间断或者随惯性前行,可得到随心所想要的车速不费劲。另不需要多齿调速结构。三环自行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0027]实践得知,三环自行车大内齿盖园每转一周,二园(内外齿)转1.7周,小齿车轮转7周,是现有自行车行驶平路转2.5周左右的2.8倍;是现有自行车行驶小坡路调速后车轮转1.5周左右的4.7倍。三环自行车能轻松、快速行驶30°以上上坡公路不费劲。
[0028]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图1,是三环自行车附图图形状,构造图。
[0029]图2,是三环结构组合体图。
[0030]附图部件名称:
[0031]1、两长踏臂2、后段车架3、三环总成
[0032]4、后车架两边定位卡 5、左踏臂转压杆 6、车护壳
[0033]7、前段减震结构8、后段减震结构 9、两用脚制动结构
[0034]三环总成中:10、大内齿盖园 11、二园(内外齿)12、车轮小齿
[0035]简略说明:三环自行车新结构新原理,解除了最近现有自行车存在的五大技术问题:(I)行驶速度慢又费劲。(2)行驶上坡公路难。(3)必要时后车轮转动力断续。(4)现有自行车前、后两长拉线手制动结构效果差。(5)现有自行车减震效果不理想。
[0036]三环自行车无链条,无链前大齿轮。在自行车行驶上坡时,两脚分别从上踩踏板至下定位点时,松、踩踏板连续不间断反复进行,大内齿盖园有了连续不间断的转动力。经二园(内、外齿)传递大内齿盖园的内周长到车轮小齿增加成多转周,变成了车轮多转周,扩大了总周长增快了转速。同时后车轮上坡有了足够连续不间断的转动力。三环自行车能轻松,快速行驶上坡公路不费劲。另不需要多齿调速结构。
五、【具体实施方式】
:
[0037]在国内与厂方合作。按三环自行车各部位结构,具体绘制分件加工说明图实施加工。及时准备开发面世,早日为人们生产、生活发挥更大效益。
[0038]要求保护:三环自行车新结构新原理及附图图样形状、构造。
【权利要求】
1.名称:可改变现有自行车行驶速度慢又费劲成速度快又省力的理想自行车。 (一)前序部分: . 1、三环自行车传动部分新结构新原理。 . 2、三环自行车附图图形状、构造。 .3、三环自行车制动为钳式、踏臂两用脚制动结构。 . 4、三环自行车前、后分段减震结构。 (二 )特征部分:“发明的三环自行车与现有的自行车有很大的区别。” .1、最近现有自行车传动部分两短踏臂分别长17cm,180°平接,为转周式结构。链前大齿轮半径R= 1cm左右,与中轴、踏臂固接为一体。后车轮中小齿半径R= 3.5cm左右。经链条连接前、后两齿式结构。 自行车行驶平路时,转动踏臂一周,链前大齿轮也转一周,径链条传递链前大齿轮周长到后中小齿车轮转2.5周左右。自行车行驶小坡路时,经多齿调速后,链前大齿轮转一周,后车轮转1.5周左右。车俞前行、速度俞慢,人俞费劲。 现有自行车存在五大技术问题: ①行驶速度慢又费劲。 ②行驶上坡公路难。 ③行驶时,后车轮转动力断续。 ④自行车前、后两长拉线手制动结构效果差。 ⑤自行车减震效果不理想。 . 2、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将现有的链条自行车两短踏臂转周式与中轴两端固接改变成为无链条两长踏臂的一端分别与后车轮轴两端灵活连接(踏臂间前内角小于180° )。后车轮右旁三环中:大内齿盖园与后车轮轴固接。经二园(内外齿)传递大内齿盖园的内周长到车轮小齿成了多转周。变成了车轮多转周,扩大了总周长增快了转速。 现有的自行车踏臂为转周式结构改变成了三环自行车踏臂为上、下移动直踏式结构。 . 3、发明三环自行车的有益效果: ①三环自行车两长踏臂的长是最近现有自行车两短踏臂长的3倍,比之省力80%左右。 ②三环自行车行驶上坡公路时,只要两脚分别松、踩踏板连续不间断,后车轮有了足够连续不间断的上坡转动力。 ③三环结构的目的:是把外大内齿盖园的内周长径二园(内、外齿)传递到车轮小齿增加成多转周。变成了车轮多转周,扩大了车轮总周长增快了车轮转速。 ④三环自行车制动为钳式、踏臂两用脚制动结构效果好。 ⑤三环自行车前、后分段减震效果好。 实践得知,三环自行车大内齿盖园每转一周,二园(内、处齿)转1.7周,小齿车轮转7周。是现有自行车行驶平路车轮转2.5周左右的2.8倍,是现有自行车行驶小坡路调速后车轮转1.5周左右的4.7倍。三环自行车能轻松、快速行驶30°以上上坡公路不费劲。三环自行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另不需要多齿调速结构。
【文档编号】B62M1/32GK104354822SQ201410017972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屈纪国 申请人:屈纪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