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平衡扭扭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3222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动平衡扭扭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电动平衡扭扭车,包括轮毂电机、转动机构、顶盖与底盖,所述顶盖包括成对称布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顶盖和右顶盖,所述底盖包括成对称布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底盖和右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盖,内盖处于顶盖及底盖之间并与这两者配合在一起;内盖包括成对称布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内盖和右内盖;内盖的中间横向位置固定有转动机构;内盖的左右两侧边缘位置固定有纵向设置的轮毂电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轴承及一个轴套;两个轴承分别固定在内盖的左内盖和右内盖的内端,轴套固定在两个轴承内。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盖和右内盖朝内的端头具有圆柱形的筒体,所述两个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左内盖的筒体和所述右内盖筒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两个卡簧,轴承和轴套从外至内通过卡簧安装在该筒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盖和右内盖朝内的端头之间设置有一个限位轴,该限位轴处于右内盖内的长度要长于处于左内盖内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特征在于:左顶盖和右顶盖朝内的部分相连形成“X”形,左顶盖和右顶盖朝外的部分均具有一个弧形凸起、该弧形凸起处于轮毂电机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平衡扭扭车还包括踏板,所述左顶盖和右顶盖中间位置具有第一空槽;左、右内盖在与第一空槽相对应位置具有第二空槽,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结合形成放置踏板的踏板空腔。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特征在于:该踏板的上表面具有彼此间隔的增加摩擦力的摩擦条。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平衡扭扭车还包括平衡控制机构,所述平衡控制机构固定在底盖上并与电机连接;所述平衡控制机构包括供电电源、控制器、轮毂电机驱动电路、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红外光电传感器;供电电源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轮毂电机驱动电路、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红外光电传感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顶盖和右顶盖相互靠近的位置具有二个提示板,上述提示板与平衡控制机构连接,其中一个为显示电源容量的提示板,另一个为显示是否工作的提示板,在上述每个提示板上均具有一个透明外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