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646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车辆。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申请公报No.10-81495公开了一种作为工业车辆的叉车。叉车包括车架、配重和驱动装置。车架设置在叉车的下部处并且沿叉车的前后方向延伸。配重连接至车架的后部。配重大致具有矩形形状并且朝向叉车的上部延伸。驱动装置连接至配重并且设置在叉车的下部处。驱动装置包括后桥和转向轴并且驱动叉车。连接至叉车的后部且作为平衡块的配重防止正在行驶的叉车的后轮由于待运送的负载的重量而从地面被抬离。对工业车辆的行驶发挥重要作用的驱动装置需要定期的维护工作。在驱动装置设置在配重的下部处的叉车中,出于维护工作的原因,驱动装置需要从配重被移除。由于配重较重,因此驱动装置从配重的移除以及因此驱动装置的维护工作是艰难和困难的。已经鉴于上述问题做出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工业车辆的驱动装置的维护工作的工业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业车辆,该工业车辆包括:车架;配重,该配重连接至车架的后部;以及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设置在配重的下部位置中以驱动后轮。配重具有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开口。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开口的正下方。通过以下描述结合作为示例示出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参照当前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连同附图而被最佳地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业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图1的工业车辆的车架、翼子板、配重等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工业车辆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的工业车辆的配重的立体图;图5是图1的工业车辆的配重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了安装至配重的图1的工业车辆的驱动装置的左侧视图;以及图7是配重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安装至图1的工业车辆的配重的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7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进行描述。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包括车身1、配重3、驱动装置5、一对前轮7、一对后轮9、控制器11和驾驶员座椅13。图1中的三个双头箭头表示牵引车的不同位置和方向。上下方向对应于本发明的竖向方向。在图1中,仅示出了左前轮7和左后轮9,并且类似的右前轮7和右后轮9设置在牵引车的相对的右侧上。关于图1中用箭头表示的位置和方向,同样适用于图2至图7。同样参照图2,车身1包括车架15、右翼子板17、左翼子板19、燃料箱21、侧面板23和前保险杠25。如图1所示,车身1还包括引擎盖27、中央面板28、底部面板29、前轮7、发动机(未示出)和变速器(未示出)。如图2所示,车架15由连接在一起的多个长的钢部件形成为沿牵引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形状。车架15设置在车身1的下部位置处并且支承发动机和变速器。应当指出的是,根据本发明,发动机可以被替换为电动马达。为了描述起见,在图2中以简化形式示出了车架15和配重3。如图2所示,右翼子板17相应地安装至车架15的右前部,并且左翼子板19相应地安装至车架15的左前部。燃料箱21安装至车架15的右部并且燃料箱21位于右翼子板17的后部中。侧面板23在左翼子板19的后方位置处安装至车架15的左部。前保险杠25在车架15的前端处安装至车架15。如图1所示,引擎盖27安装在右翼子板17与左翼子板19之间。中央面板28和底部面板29安装在燃料箱21与侧面板23之间。前轮7分别设置在左翼子板19下方和右翼子板17下方并且由车架15支承。如图4和图5所示,配重3包括配重体31、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对应于本发明的盖。配重体31由通过铸造而成的单个部件形成。如图2所示,配重体31在其前端处通过螺栓100A、100B、100C、100D紧固至车架15的后端。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配重3连接至车架15。如图4所示,在配重体31的后部中形成有倾斜部(bankportion)310并且倾斜部310位于配重体31的相反两侧上且向上延伸。如图6所示,每个倾斜部310的后部向下并向后倾斜。如图1所示,驾驶员座椅13安装至配重体31的左前部。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在配重体31的后端部的底部处设置有牵引装置用以将牵引车与货车连接。第一螺栓盖31A和第二螺栓盖31B安装至配重体31的前端。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螺栓盖31A安装至配重体31的左前端以覆盖并隐藏图2中示出的螺栓100A,并且第二螺栓盖31B安装至配重体31的右前端以覆盖并隐藏图2中示出的螺栓100C。如图3所示,在配重体31的左后侧上的下部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安装部31C。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在配重体31的右后侧上的下部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安装部。配重体31在其左前侧上的下部位置处具有向下延伸的左腿部31D。配重体31在其右前侧上的下部位置处具有向下延伸的右腿部31E。如图3所示,支架57A通过螺栓(未示出)安装至左腿部31D的下端并且支架57B通过螺栓(未示出)安装至右腿部31E的下端。如图7所示,配重体31中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开口37。开口37具有中央部37A和线性部37B,该中央部37A在倾斜部310中沿左右方向延伸,该线性部37B与中央部37A连续形成并且该线性部37B从配重体31的后端朝向前端直线延伸。开口37大致具有交叉形状。开口37的形状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而改变。如图5所示,第一盖33由压制金属板制成。第一盖33具有竖向部331、水平部332和连接部333,其中,该竖向部331位于第一盖33的下侧上并且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该水平部332位于第一盖33的上侧上并且沿第一盖33的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该连接部333连续地连接至竖向部331和水平部332。连接部333沿着倾斜部310的后部造型从水平部332朝向竖向部331向下倾斜。在第一盖33的竖向部331的左侧和右侧上穿过第一盖33的竖向部331形成有一对配装孔331A和331B。在配装孔331A、331B中分别安装有尾灯39A和尾灯39B。尾灯39A和尾灯39B中的每一者为刹车灯391和转向指示灯392的组合灯。图3中示出的第二盖35同样由压制金属板形成。第二盖35形成为扁平的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的形状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而改变。此外,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可以由树脂制成。如图4所示,第一盖33在配重体31的倾斜部310的后部处通过多个螺栓(未示出)安装至配重体31的倾斜部310。如图1所示,第二盖35在倾斜部310的前部处通过多个螺栓(未示出)安装至倾斜部310。因而,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相配合以形成倾斜部310的外部形状并且覆盖开口37的中央部37A。因而,在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安装至配重体31的情况下,开口37的线性部37B的后端暴露于外侧,如图4所示。在第一盖33安装至倾斜部310的后侧的情况下,尾灯39A和尾灯39B设置在配重3的后部处。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5包括后桥51、板簧悬架53A和板簧悬架53B,板簧悬架53A和板簧悬架53B分别设置在后桥51的左侧和右侧上作为减震器。任何其他减震构件可以用作板簧悬架53A、53B的减震器。后桥51包括:容纳在桥壳510中的差速齿轮(未示出)、车轴以及分别设置在车轴的左侧和右侧上的鼓式制动器511A、511B和轮毂512A、512B。桥壳510具有油口孔(未示出)。后桥51通过变速器连接至发动机,该变速器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后轮9(图1),所述后轮9通过相应的轮毂512A、512B安装至后桥51。因而,后桥51驱动后轮9使得牵引车行进。如图6所示,板簧悬架53A和板簧悬架53B中的每一者由叠置的板簧530制成并且设置成沿前后方向延伸。板簧悬架53A在其后端处通过支架55A安装至配重体31的第一安装部31C并且在其前端处通过支架57A安装至配重体31的左腿部31D。板簧悬架53B(图3)在其后端处通过支架55B安装至配重体31的第二安装部(未示出)并且在其前端处通过支架57B安装至配重体31的右腿部31E。因而,板簧悬架53A、53B安装至配重体31的左下部和右下部,并且驱动装置5在其下部中通过板簧悬架53A、53B安装至配重体31。参照图1,图1中示出的控制器11包括仪表盘11A、方向盘11B、牵引杆11C和操作控制杆单元11D(图3)。仪表盘11A和方向盘11B安装至车身1。牵引杆11C安装至配重体31的后部并且操作性地连接至牵引装置。如图3所示,操作控制杆单元11D在驾驶员座椅13的右侧上的位置处安装至配重体31以便覆盖开口37的线性部37B的前端。在根据以上所描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其中驱动装置5安装成通过板簧悬架53A、53B而设置在配重体31的下部中的牵引车中,后桥51的一部分或者桥壳510的一部分设置在开口37的正下方,例如从示出了配重3的俯视图的图7可以明显看出,或者当从上方观察配重3和驱动装置5时可以明显看出。因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中,从配重体31中移除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允许够到后桥51,使得可以在不将配重体31与驱动装置5分离的情况下执行牵引车的维护工作比如润滑并检查后桥5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便于后桥51的维护工作。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其中驱动装置5在其下部处通过板簧悬架53A、53B安装至配重体31的牵引车中,牵引车省去了用于将驱动装置5安装至车架15的附加的安装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车架15可以在结构方面制造得更简单并且相应地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没有车架15的部分存在于在配重体31与驱动装置5之间,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后桥51的维护工作。驱动装置5可以穿过开口37安装至配重体31,这便利了安装工作。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中,其中,配重3包括配重体31、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并且配重体31由通过铸造而成的单个部件形成。因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中,配重体31不需要由部件的组合形成,使得不需要多个模具被用于配重体的铸造。在配重3的其中尾灯39A、39B安装至第一盖33且该第一盖33是与配重体31不同的部分的结构中,在配重体31的铸造过程中未使用用于形成用于尾灯39A、39B的中空空间的芯,使得可以容易地制作配重体31并且因此具有降低的成本。由压制金属板形成的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易于制作。此外,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可以在重量方面制成轻的,使得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可以在后桥51的维护过程中从配重体31中容易地移除。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其中尾灯39A、39B安装至第一盖33的牵引车中,与尾灯39A、39B直接安装至铸造的配重体的结构相比,尾灯39A、39B的安装工作可以容易地执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中,除了尾灯39A、39B之外的任何其他部件或者装置比如工作灯、工具和安全仪表都可以安装至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附加部件和装置可以容易地安装至由金属板形成的第一盖33和第二盖35。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如下面例示的各种实践。尽管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已经将牵引车描述为工业车辆,但是工业车辆还包括叉车。车架15可以设置有安装件,板簧悬架53A、53B安装至所述安装件使得驱动装置5安装至车架15的后部。配重体31可以由部件的组合形成。本发明可应用于诸如牵引车和叉车之类的工业车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