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推车及其收车机构、收车折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30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收车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侧架之间的横杆,每个侧架包括前脚杆(10)、后脚杆(20)和推手杆,前脚杆(10)下方安装有前轮(13),后脚杆(20)下方安装有后轮(21),其特征在于,前支撑杆(30)的下端与前脚杆(10)的中部铰接,前支撑杆(30)的上端与推手杆的下端铰接,后支撑杆(40)的上端与推手杆的中部铰接,后支撑杆(40)的下端与支撑竖杆(14)的上端铰接,支撑竖杆(14)的下端与后脚杆(20)的上端铰接,支撑竖杆(14)的中部与前脚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一连杆(31)的一端与前支撑杆(30)的下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后脚杆(20)的中部铰接;这样,前脚杆(10)与推手杆之间连接前支撑杆(30)和后支撑杆(40)且构成可折叠的第一四连杆机构,前脚杆(10)与后脚杆(20)之间通过依次连接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且构成第二四连杆机构,折叠状态的第一四连杆机构与后脚杆(20)分别叠置在前脚杆(10)上下两侧;其中,后支撑杆(40)的上端与推手杆的中部之间通过收车锁定机构实现锁定固接或释放收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车锁定机构包括收车开关(621)和侧架锁定件(51),推手杆的中部设有能够容纳后支撑杆(40)上端的凹槽(52),后支撑杆(40)的上端插入该凹槽(52)内并与该凹槽的侧壁通过铰接轴铰接,后支撑杆(40)的上端设有锁定部(42),当后支撑杆(40)相对于推手杆转动时,锁定部(42)可以在凹槽(52)内活动,侧架锁定件(51)滑动设置在推手杆内,收车开关(621)通过钢线与侧架锁定件(51)连接;当侧架锁定件(51)伸入凹槽(52)内与后支撑杆(40)上端的锁定部(42)配合定位时,后支撑杆(40)相对于推手杆不能转动从而实现两者锁定固接,这样侧架的两个四连杆机构被锁定无法活动;当侧架锁定件(51)退回并与后支撑杆(40)上端的锁定部(42)分离时,后支撑杆(40)相对于推手杆能够转动,这样侧架的两个四连杆机构可以活动进行收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杆(10)分为上前脚杆(11)和下前脚杆(12),前支撑杆(30)的下端与上前脚杆(11)的中部铰接,支撑竖杆(14)的中部与上前脚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下前脚杆(12)下端安装前轮(13),下前脚杆(12)的上端与上前脚杆(11)的下端铰接,所述上前脚杆(11)的下端和下前脚杆(12)的上端分别呈相互配合的下勾形,上前脚杆(11)的下端和下前脚杆(12)的上端的铰接轴(122)设置在下勾形的头部,上前脚杆(11)的下端和下前脚杆(12)的上端通过设置在下勾形的根部的前脚杆锁定机构实现锁定固接或释放收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杆锁定机构,包括下前脚杆锁定钩(111)和下前脚杆锁定部(121),下前脚杆锁定钩(111)的中部铰接设置在上前脚杆(11)下勾形的根部内,下前脚杆锁定钩(111)的一端为与下前脚杆锁定部(121)钩挂配合的钩部(1112),下前脚杆锁定钩(111)的一端为翘出上前脚杆(11)外的释放部(1111),下前脚杆锁定钩(111)连接有弹性件从而赋予钩部(1112)靠近下前脚杆锁定部(121)的趋势;当下前脚杆锁定钩(111)的释放部(1111)被折叠的后脚杆(20)压回时,下前脚杆锁定钩(111)的钩部(1112)与下前脚杆锁定部(121)分离,从而下前脚杆(12)可以收折;当后脚杆(20)和下前脚杆(12)展开时,下前脚杆锁定钩(111)的释放部(1111)向外翘出,下前脚杆锁定钩(111)的钩部(1112)与下前脚杆锁定部(121)钩挂配合,从而下前脚杆(12)与上前脚杆(11)锁定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杆包括推手杆手把(611)、上推手杆(61)、中推手杆(62)和下推手杆(50),上推手杆(61)以能够上下伸缩的方式插设在中推手杆(62)中并通过上推手杆锁定机构实现锁定固接或释放伸缩,中推手杆(62)的下端和下推手杆(50)的上端铰接并通过中推手杆锁定机构实现锁定固接或释放收折;前支撑杆(30)的上端与下推手杆(50)的下端铰接,后支撑杆(40)的上端与下推手杆(50)的中部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手杆锁定机构包括上推手杆伸缩开关(6111)、上推手杆锁定销(613)、弹片(614)和弹片套(612),弹片(614)固定在上推手杆(61)插入中推手杆(62)的插入部,弹片(614)的外翘端固定上推手杆锁定销(613),上推手杆锁定销(613)伸出上推手杆(61)并与中推手杆(62)上的锁定销孔配合,弹片套(612)套设在弹片(614)外并通过滑动控制弹片(614)的外翘端纳入或翘出,弹片套(612)通过钢线与安装在推手杆手把(611)上的上推手杆伸缩开关(61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推手杆锁定机构包括联动件(53)和中推手杆锁定件(54),联动件(53)滑动设置在下推手杆(50)的中部并与设置在后支撑杆(40)上端的联动部(44)连接,中推手杆锁定件(54)滑动设置在下推手杆(50)上部并与设置在中推手杆(62)下端的锁定孔(622)插接配合,中推手杆锁定件(54)通过钢线与联动件(53)连接,中推手杆锁定件(54)通过弹簧赋予插入中推手杆(62)上的锁定孔(622)的趋势;当后支撑杆(40)相对于下推手杆(50)转动时,联动部(44)带动联动件(53)移动,联动件(53)通过钢线带动中推手杆锁定件(54)与中推手杆(62)上的锁定孔(622)插接锁定或者分离释放。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包括:

第一横杆(70),设置在两侧架的上前脚杆(11)上部之间,第一横杆(70)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架的上前脚杆(11)上部延伸出来的横杆安装臂铰接;或者,设置在两侧架的后支撑杆(40)下部之间,第一横杆(70)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架的后支撑杆(40)下部延伸出来的横杆安装臂铰接;

第二横杆(80),设置在两侧架的上前脚杆(11)下部之间,第二横杆(80)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架的上前脚杆(11)下部延伸出来的横杆安装臂铰接;

第三横杆(25),设置在两侧架的后脚杆(20)之间,第三横杆(2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架的后脚杆(20)延伸出来的横杆安装臂铰接;

第四横杆(65),设置在两侧架的上推手杆(61)之间,第四横杆(6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架的上推手杆(61)延伸出来的横杆安装臂铰接;或者,设置在两侧架的推手杆手把(611)之间,第四横杆(65)的两端分别与推手杆手把(611)延伸出来的横杆安装臂铰接;

当两侧架处于展开锁定状态时,第一横杆(70)、第二横杆(80)、第三横杆(25)和第四横杆(65)上的铰接轴分布于不同的平面;当两侧架处于收拢折叠状态时,第一横杆(70)、第二横杆(80)、第三横杆(25)和第四横杆(65)上的铰接轴位于同一轴线上。

9.一种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车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的收车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拉动收车开关(621),释放收车锁定机构,使后支撑杆(40)与推手杆之间解除锁定,向下推压,将两侧架的由前支撑杆(30)、后支撑杆(40)、前脚杆(10)、推手杆组成的第一四连杆机构收折,使得推手杆向上前脚杆(11)运动并靠拢,同时前支撑杆(30)通过与其固接的第一连杆(31)带动由前脚杆(10)、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组成的第二四连杆机构收折,从而拉动后脚杆(20)向上前脚杆(11)运动并靠拢;继续推压,推手杆、前后支撑杆组成的第一四连杆机构和后脚杆(20)分别收纳在前脚杆(10)的两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