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推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214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推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转向推把。



背景技术:

童车是儿童玩具之中的一大门类,其中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儿童三轮车四大类。儿童自行车适用儿童的年龄范围是4~8岁,选购时结合儿童的年龄和身材高矮,选择合适的尺寸,即鞍座高度在435~635mm范围内的自行车,选购车辆时要注意手闸的闸把尺寸;儿童车大都设置有转向推把结构;然而传统的转向推把结构呆板,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推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推把,包括把手、方向盘、套筒a、铁件、连杆、螺杆、套筒b、按钮和弹片;所述把手和铁件通过螺丝固定合成一体,其中双头弹片装入铁件,两个头卡在铁件的两个孔上;按钮装入把手中,卡在把手的孔中,且按钮刚好顶住弹片上端的头,当按钮向里按的时候,会带动弹片的两个头向里缩;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连接到套筒a和套筒b,当套筒b旋转时,带动连杆前后运动,同时连杆的前后运动会带动套筒a、方向盘和套筒a同时旋转;所述把手和铁件一起插入到套筒b中,当把手旋转时带动铁件旋转,铁件带动套筒b旋转,套筒b带动连杆前后运动,连杆前后运动带动方向盘和套筒a旋转,从而实现了把手旋转带动方向盘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向盘和套筒a通过卡勾结构合成一体;方向盘和套筒a同时带动对方旋转或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杆装入套筒b的对穿孔中合成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铁件上的槽刚好卡在螺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片下端的头勾住车体,把手无法向上抽出,当把按钮向里按时,可带动弹片的两个头向里缩,从而把手可向上抽出,实现了把手方便安装和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推把,结构新颖,改善了传统转向推把结构;适用于各种儿童车转向推把结构,用途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向推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向推把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中:1-把手、2-方向盘、3-套筒a、4-铁件、5-连杆、6-螺杆、7-套筒b、8-按钮、9-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转向推把,包括把手1、方向盘2、套筒a3、铁件4、连杆5、螺杆6、套筒b7、按钮8和弹片9;所述方向盘2和套筒a3通过卡勾结构可合成一体;方向盘2和套筒a3可同时带动对方旋转或运动,所述把手1和铁件4通过螺丝固定可合成一体,其中双头弹片9可装入铁件4,两个头卡在铁件4的两个孔上,所述按钮8可装入把手1中,卡在把手1的孔中;且按钮8刚好顶住弹片9上端的头,当按钮8向里按的时候,会带动弹片9的两个头向里缩;所述螺杆6装入套筒b7的对穿孔中,可合成一体连杆5两端分别连接到套筒a3和套筒b7上,当套筒b7旋转时,可带动连杆5前后运动,同时连杆5的前后运动会带动套筒a3旋转,方向盘2和套筒a3同时旋转把手1和铁件4可一起插入到套筒b7中,铁件4上的槽刚好卡在螺杆6上,当把手1旋转时带动铁件4旋转,铁件4带动套筒b7旋转,套筒b7带动连杆5前后运动,连杆5前后运动带动方向盘2和套筒3旋转,从而实现了把手1旋转带动方向盘2旋转;所述弹片9下端的头可勾住车体,把手1无法向上抽出,当把按钮8向里按时,可带动弹片9的两个头向里缩,从而把手1可向上抽出,实现了把手1方便安装和拆卸。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