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收车襁褓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8872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收车襁褓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收车襁褓座。



背景技术:

襁褓座是一种用于婴儿躺卧的常见用具,对家长而言,可以解决抱的问题,减轻家长的体力负担,而且把孩子放在襁褓座上,移至离家长不远的地方,这样家长就可以自如地活动。而当需要外出使用时,要求收车程序简单,折叠后打包体积小,到达目的地时,方便快速撑开使用,这就要求襁褓座在包装、运输和使用时,均能够实现快速的折叠和打开,方便外出携带。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可折叠的襁褓座,多采用通用锁丝或者弹片来拆卸襁褓座的支撑管,从而减小打包体积,而这样设计的襁褓座多存在运输、使用与保存时,打开和折叠程序繁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收车襁褓座,可有效解决襁褓座折叠和打开程序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收车襁褓座,包括扶手座,以及分别与该扶手座相连接的靠背管、前脚管和后脚管,所述靠背管和所述前脚管分别与所述扶手座活动连接;

所述靠背管和所述后脚管之间连接有用于转动折叠的第一支撑装置,该第一支撑装置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靠背管和所述后脚管活动连接;

所述前脚管与所述后脚管之间连接有用于转动折叠的第二支撑装置,该第二支撑装置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前脚管和所述后脚管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支撑装置为支撑连杆;

所述靠背管、扶手座、后脚管和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相互连接的连接点围合构成可变形的四边形架构一;

所述前脚管、扶手座、后脚管和所述第二支撑装置相互连接的连接点围合构成可变形的四边形架构二。

优选的,所述支撑连杆为伸缩连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支撑装置为折叠臂结构;所述折叠臂结构包括收车套,以及分别与该收车套两端活动连接的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该第一折叠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脚管活动连接,该第二折叠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脚管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装置还包括能够瞬间收缩襁褓座的收车绳,所述收车绳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两侧的所述收车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叠臂末端设有能够限制第二折叠臂打开位置的限位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采用两端分别固定在靠背管和后脚管上的连接杆结构,或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的一端与靠背管或后脚管采用可分离的连接杆结构,或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的两端与靠背管和后脚管均采用可分离的连接杆结构。

优选的,所述扶手座一侧封闭,另一侧具有供所述靠背管、前脚管转动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收车套一侧封闭,另一侧具有供所述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活动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靠背管顶部和所述前脚管顶部到所述扶手座的长度小于所述后脚管顶部到所述扶手座的长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计靠背管、支撑管、后交管和扶手座构成四边形结构,各连接点活动转接,利用四边形运动原理,可在不拆卸其他部件的情况下,方便快捷的实现襁褓座的展开和收车折叠,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快速收车襁褓座展开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的A部分所示收车套的内部限位件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快速收车襁褓座折叠时的立体图;

图中:1、扶手座;2、靠背管;3、前脚管;4、后脚管;5、第一支撑装置;6、第二支撑装置;61、折叠臂结构;62、收车套;611、第一折叠臂;612、第二折叠臂;63、收车绳;64、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快速收车襁褓座,包括扶手座1,以及分别与该扶手座1相连接的靠背管2、前脚管3和后脚管4,所述靠背管2和所述前脚管3分别与所述扶手座1活动连接;所述靠背管2和所述后脚管4之间连接有用于转动折叠的支撑连杆,该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靠背管2和所述后脚管4活动连接;所述前脚管3与所述后脚管4之间连接有用于转动折叠的折叠臂结构61,该折叠臂结构61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前脚管3和所述后脚管4活动连接。

扶手座1、靠背管2、后脚管4和支撑连杆相互连接的连接点围合构成可变形的四边形架构一,扶手座1、靠背管2、后脚管4和支撑连杆之间的连接点采用可旋转结构,在前脚管3与后脚管4之间还分别设有一折叠臂结构61,所述前脚管3、扶手座1、后脚管4和所述第二支撑装置6相互连接的连接点围合构成可变形的四边形架构二,所述折叠臂结构61包括通过收车套62转接的第一折叠臂611和第二折叠臂612,第一折叠臂611与第二折叠臂612连接端还设有一限位件64,当需要收车时,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提拉两侧收车套62,第一折叠臂611与第二折叠臂612以收车套62内的转接点为支撑点,相互靠近而合并,进一步带动与第一折叠臂611连接的前脚管3向靠近后脚管4的方向运行,靠拢合并;扶手座1、靠背管2、后脚管4和支撑连杆围绕四个连接点构成的四边形转动,使得靠背管2与后脚管4合并,从而实现襁褓座的收车。当需要打开襁褓座时,向地面方向按压两侧收车套62,带动第一折叠臂611与第二折叠臂612展开,从而带动前脚管3向外运行打开襁褓座,当打开至第一折叠臂611末端的限位件64与第二折叠臂612接触时,实现打开到位(如图2所示),从而固定前脚管3及后脚管4,相对应的,所述收车套62一侧封闭,另一侧具有供所述第一折叠臂611和第二折叠臂612活动的开口,供所述前脚管3及后脚管4打开和折叠。同时,所述扶手座1一侧封闭,另一侧具有供所述靠背管2、前脚管3和后脚管4转动的开口,从而限制靠背管2、前脚管3和后脚管4打开的位置。使用时在扶手座1上的靠背管2、前脚管3和后脚管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配置如帆布材料的坐蔸,即可构成供婴儿做卧的空间。

进一步的,在襁褓座两侧的收车套62之间设置收车绳63,可直接提拉收车绳63即可实现对两侧收车套62的拉伸,进而带动折叠臂结构61折叠,从而实现襁褓座折叠,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以上方式,可实现不需要拆除任何零件,就可以方便的实现襁褓座的快速收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靠背管2顶部和所述前脚管3顶部到所述扶手座1的长度小于所述后脚管4顶部到所述扶手座1的长度,当襁褓座收车时,后脚管4顶部的横杆即可当做移动襁褓座的把手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连接杆采用可伸缩的连接杆结构,当需要打开襁褓座时,只需要将连接杆拉伸,即可带动与之相连接的靠背管2和后脚管4运动,使靠背管2和后脚管4围绕在扶手座1的连接点运动而撑开。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采用两端分别固定在靠背管2和后脚管4上的连接杆结构,或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靠背管2或后脚管4采用可分离的连接结构,或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靠背管2和后脚管4均采用可分离的连接结构,当需要收车时,只需要分开连接杆与靠背管2和后脚管4任意端的连接点,即可实现靠背管2和后脚管4相互靠近而合并;当需要撑开襁褓座时,只需要将连接杆与靠背管2和后脚管4连接固定,即可快速打开襁褓座。

优选的,所述靠背管2和所述后脚管4之间的第一支撑装置5以及所述前脚管3和所述后脚管4之间的第二支撑装置6,均可采用支撑连杆或折叠臂结构61,即在靠背管2和后脚管4之间,以及前脚管3和后脚管4之间可同时采用支撑连杆结构,或同时采用折叠臂结构61,也可以是靠背管2和后脚管4之间采用折叠臂结构61,前脚管3和后脚管4之间采用支撑连杆,上述组合方式均可实现不拆卸任何零部件,即可方便快捷的实现襁褓座的展开和收车。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