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化单车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88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化单车支撑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化单车支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以及健康越来越重视,特别是随着PM2.5以及雾霾危害被人们熟知后,节能环保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还是平时生活都在倡导健康节能出行。因而自行车单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众所周知单车支撑是单车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市面单车所适用的支撑,在支杆和固定头之间利用滑块来实现单车支撑的停车和骑行的状态切换,其组装较为复杂,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弹簧与配件脱离的现象,这样就给单车的停靠造成了诸多的不便,一旦单车支撑出现问题,那么很容易对过路的行人造成损伤,让单车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与此同时,现有的单车支撑加工过程中的表面处理需要分开做,这样就会增加生产的周期,且,增加员工的工作量,因而现有的单车支撑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化单车支撑,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组装,让该单车支撑从单车的停车到骑行状态能够很稳定的到达。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化单车支撑,包括: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包括支杆和固定头,所述支杆的一端通过铆钉与支固定头连接,所述支杆位于固定头的一端设有凸点,所述凸点通过弹簧与固定头连接固定,且,所述凸点与弹簧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便捷化单车支撑,其通过在所述支杆位于固定头的一端设有凸点,所述凸点通过弹簧与固定头连接固定,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组装,且,其生产的成本比现有的单车支撑的加工的成本低;且,该整个单车支撑后期的表面处理可以一起处理无需像目前行业内将其分开处理再组装,整个工序较为简单,降低成本,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企业的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凸点的表面呈圆弧状,圆弧状的表面能够与弹簧更好的配合,减少相互将的磨损,让其能够使弹簧配合单车支撑做适时的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凸点采用圆珠型凸点,其直径与弹簧相配合,其直径与弹簧相配合,球体或者柱体,其表面较为圆滑,无论怎么旋转单车支撑,弹簧也不会脱离,很好的解决了单车支撑上弹簧易掉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外侧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支杆本体之间设有凹槽,所述支杆与固定头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头上设有第二穿孔,所示第二穿孔的与第一穿孔相配合,所述铆钉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将支杆和固定头进行连接,所述弹簧设于固定头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支杆的内部设有减重孔,减轻单车支撑的重量,降低材料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单车支撑的表面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从内到外依次为耐腐层、抗氧化层和耐磨层,保护层的设置能够对单车支撑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一种便捷化单车支撑,其通过在所述支杆位于固定头的一端设有凸点,所述凸点通过弹簧与固定头连接固定,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组装,且,其生产的成本比现有的单车支撑的加工的成本低;且,该整个单车支撑后期的表面处理可以一起处理无需像目前行业内将其分开处理再组装,整个工序较为简单,降低成本,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企业的生产。

2、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支杆位于固定头的一端设有凸点,所述凸点采用圆珠型凸点,当需要对单车骑行或者停车状态切换时,通过弹簧与凸点的相互配合,即使单车支撑旋转时,弹簧与凸点也不会分离,两者之间配合的会更好,且也不易磨损,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当前单车支撑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停车状态下的单车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体-1、连接柄-2、固定头-3、连接凸块-4、凸起-5、弹簧-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所示的一种便捷化单车支撑,包括: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包括支杆1和固定头2,所述支杆1的一端通过铆钉3与支固定头2连接,所述支杆1位于固定头2的一端设有凸点4,所述凸点4通过弹簧5与固定头2连接固定,且,所述凸点4与弹簧5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凸点4的表面呈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凸点4采用圆珠型凸点,其直径与弹簧5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1的一端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外侧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支杆1本体之间设有凹槽,所述支杆1与固定头2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头3上设有第二穿孔,所示第二穿孔的与第一穿孔相配合,所述铆钉3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将支杆1和固定头2进行连接,所述弹簧5设于固定头2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1的内部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单车支撑的表面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从内到外依次为耐腐层、抗氧化层和耐磨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