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摩托车轮胎挡泥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5739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覆盖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摩托车轮胎挡泥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摩托车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以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摩托车的生产需要覆盖件进行安装,用来形成车辆整体的外形,以及起到一些安装组件上的支撑作用。由于摩托车在骑行过程中,随着车轮胎的转动,会将路上的泥土、积水和一些杂物卷带上扬,尤其是在泥泞土路上行驶,会对车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由于被卷上来的泥土成分不明,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对车体的腐蚀。针对这种情况,会在相应的位置设置车轮挡泥护壳,用来将泥土等阻挡,起到保护车体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车轮挡泥护壳由于结构单一,会造成泥土多了在护壳和轮胎之间淤积,影响摩托车轮胎的转动。另外,由于有安装不稳,被淤积的泥土影响,护壳容易产生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摩托车轮胎挡泥护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3D打印的摩托车轮胎挡泥护壳,包括护壳主体,所述护壳主体包括一个弧形的顶壳体,该顶壳体整体为一个圆弧段,且该顶壳体的横截面也为圆弧形,所述顶壳体内表面顶部凹陷,且对应地在该顶壳体的外表面顶部呈凸出状,所述顶壳体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竖直设置,且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竖直设置有柱面凹槽,所述柱面凹槽从上往下通体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顶壳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主要起到直接挡住飞扬的泥土的作用。顶壳体设置成圆弧段状,且顶壳体的横截面也呈圆弧形,是为了适应车轮的形状,根据车轮的转动,能够有效地阻挡飞扬的泥土和积水。顶壳体顶部的凹陷可以对飞扬起的泥土可以起到很好的吸附及保存的作用,作为一种空间上的缓冲,使得使用时不易很快地就对车轮产生阻滞和干涉。安装板的作用是用来将整个实用新型安装在摩托车的架体上。柱面凹槽的作用是设置摩托车减振部分,因为按照摩托的结构特征,摩托车的减振部分会从柱面凹槽处经过。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用来插入螺栓,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在车体上。

进一步,为了在顶壳体后部挡住沿着顶壳体板面移动的泥土,所述顶壳体下表面的后部边缘设置有边框。

进一步,为了顶壳体前部边缘的泥土能顺着轮子的转动落地,不会被顶壳体边缘阻挡,所述顶壳体上表面的前部边缘向上翘起,形成圆滑的边条。

进一步,为了顺着车架的结构特征,将安装板牢固地安装在上面,每个所述安装板上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该安装孔竖直设置。

进一步,为了保证安装孔结构的强度,所述安装板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安装孔结构的加强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生产,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顶壳体形状,在顶壳体和车轮之间设置更大的缓冲空间,以避免泥土对车轮的正常转动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安装板牢固地安装在车架上,稳定性很高,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摩托车轮胎挡泥护壳,具有护壳主体1,所述护壳主体1包括一个弧形的顶壳体1a,该顶壳体1a整体为一个圆弧段,且该顶壳体1a的横截面也为圆弧形,所述顶壳体1a下表面的后部边缘设置有边框1e。所述顶壳体1a上表面的前部边缘向上翘起,形成圆滑的边条1f。所述顶壳体1a内表面顶部凹陷,且对应地在该顶壳体1a的外表面顶部呈凸出状,所述顶壳体1a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安装板1b,所述安装板1b竖直设置,且每个所述安装板1b上均竖直设置有柱面凹槽1c,所述柱面凹槽1c从上往下通体设置,所述安装板1b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d。每个所述安装板1b上的所述安装孔1d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该安装孔1d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板1b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安装孔1d结构的加强筋1g。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顶壳体1a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主要起到直接挡住飞扬的泥土的作用。顶壳体1a设置成圆弧段状,且顶壳体1a横截面也呈圆弧形,是为了适应车轮的形状,根据车轮的转动,能够有效地阻挡飞扬的泥土和积水。顶壳体1a顶部的凹陷可以对飞扬起的泥土可以起到很好的吸附及保存的作用,作为一种空间上的缓冲,使得使用时不易很快地就对车轮产生阻滞和干涉。安装板1b的作用是用来将整个实用新型安装在摩托车的架体上。柱面凹槽1c的作用是设置摩托车减振部分,因为按照摩托的结构特征,摩托车的减振部分会从柱面凹槽1c处经过。安装板1b上的安装孔1d用来插入螺栓,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在车体上。边框1e用于阻挡飞向顶壳体1a,以及顺着顶壳体1a移动的泥土向上扬出,以避免造成边缘位置的污染。同时,通过边条1f的设置,可以有效以免顶壳体1a产生阻挡和干涉,泥土等直接洒向地面。通过在安装板1b上设置安装孔1d来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架上,具体可以通过螺栓,还可以通过其他柱形的销件。安装孔1d的数量上设置成两个,且竖直设置,可以很好地起到稳定作用。由于具体使用时,安装孔1d位置是一个主要的应力作用点,因此在安装孔1d附近的板面上设置有加强筋1g,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