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607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推车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儿童推车或婴儿推车大多为可折叠结构,使用时展开供儿童乘坐,不使用时折叠收拢以便存放或携带,现有的折叠童车结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但大多都要对横撑组件和侧撑组件分别进行解锁后才能进行折叠,操作难度高,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其只需要对推把进行解锁后折叠,即可实现对横撑组件和侧撑组件的解锁,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侧支架、支撑连接所述两个侧支架的横撑组件和支撑连接每个所述侧支架的侧撑组件,每个所述侧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前支撑杆、后支撑杆以及推杆,所述横撑组件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并设有将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第一锁定部件,所述侧撑组件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并设有将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第二锁定部件,

其中:所述横撑组件包括左右设置的两根推把,所述第二锁定部件设有为其提供解锁方向作用力的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牵引绳和转轴,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定部件相互联动,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牵引绳随着所述转轴的转动收线或放线,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推杆上,所述推把与所述转轴相互联动以使所述推把的折叠动作带动所述解锁组件的解锁动作。其中,前支撑杆用于安装前轮,后支撑杆用于安装后轮,推杆用于安装推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根推把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两个侧支架,所述两根推把的另一端相互可转动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定部件包括定位齿圈,所述定位齿圈轴向可移动的连接于其中一根所述推把的旋转接头A上,在第一弹性复位部件的作用力下,所述定位齿圈与另一根所述推把的旋转接头B齿定位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定位齿圈克服第一弹性复位部件的作用力与所述旋转接头B脱离以使所述旋转接头A,B可转动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齿圈的操作端设有解锁按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定部件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径向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旋转接头A上,在第二弹性复位部件的作用力下,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定位齿圈的轴向移动轨迹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限位结构克服所述第二弹性复位部件的作用力避开所述定位齿圈的轴向移动轨迹以使所述定位齿圈轴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的操作端设有解锁拉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撑组件包括侧扶手、滑动部件、前连杆以及后连杆,所述后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侧扶手相对固定,所述前支撑杆的上端和所述推杆的下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侧扶手上,所述滑动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后支撑杆上,所述前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滑动部件,所述后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推杆和所述滑动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锁定部件包括卡勾和滑块,所述卡勾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撑杆,所述滑块上下可移动的连接在所述卡勾上,在第三弹性复位部件的作用力下,所述卡勾的下端与所述滑动部件卡接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块克服所述第三弹性复位部件的作用力与所述滑动部件斜面配合以使所述卡勾的下端向远离所述后支撑杆的方向旋转释放所述滑动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部件为套设于所述后支撑杆外侧的滑套,所述前支撑杆的外侧套设有前固定套,所述前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滑套和所述前固定套,所述推杆的外侧套设有后固定套,所述后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滑套和所述后固定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绳穿设于所述推杆的空腔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快速锁定解锁机构,通过将推把设置为横撑组件,并通过转轴和牵引绳联动所述第二锁定部件,解锁后折叠推把,带动转轴旋转,进而带动牵引绳缠绕于转轴上,所述推把的折叠动作带动第二锁紧部件的解锁动作,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快速锁定解锁机构,通过设置定位齿圈,实现对推把,即横撑组件的一道锁定,解锁方便;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快速锁定解锁机构,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实现对横撑组件,即推把的二道锁定,防止使用过程中误操作导致的解锁,锁定更加可靠;

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快速锁定解锁机构,通过设置卡勾和滑块,实现了对侧撑组件的锁定,通过牵引绳进行解锁,解锁方便;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快速锁定解锁机构,通过设置滑套、前固定套以及后固定套,不会对前支撑杆、后支撑杆以及推杆的结构和强度产生任何影响;

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快速锁定解锁机构,将牵引绳穿设于推杆的内腔中,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防止对儿童造成意外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折叠过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折叠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推把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推把折叠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第一锁定部件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第二锁定部件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第二锁定部件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前支杆;12、后支杆;13、推杆;20、推把;31、牵引绳;32、转轴; 41、定位齿圈;42、旋转接头A;43、第一弹性复位部件;44、旋转接头B;45、解锁按钮;46、限位结构;47、第二弹性复位部件;48、解锁拉手;51、侧扶手;52、滑动部件;53、前连杆;54、后连杆;61、卡勾;62、滑块;63、第三弹性复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10,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儿童推车的车架锁定解锁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侧支架、支撑连接两个侧支架的横撑组件和支撑连接每个侧支架的侧撑组件,每个侧支架包括前支撑杆11、后支撑杆12以及推杆13,横撑组件设有将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第一锁定部件,侧撑组件设有将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第二锁定部件,

其中:横撑组件包括左右设置两根推把30,第二锁定部件设有为其提供解锁方向作用力的解锁组件,该解锁组件包括牵引绳21和转轴22,牵引绳21的一端与第二锁定部件相互联动,牵引绳21的另一端连接于转轴22上且牵引绳21随着转轴22的转动收线或放线,转轴22可转动的连接于推杆13上,推把与转轴22相互联动以使推把的折叠动作带动解锁组件的解锁动作。

将其中一个横撑组件设置为推把,并且设置牵引绳21和转轴22,通过解锁后折叠推把,带动转轴22旋转,进而带动牵引绳21缠绕于转轴22上,推把的折叠动作带动横撑组件的折叠动作和侧撑组件的解锁动作,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侧支架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横撑组件支撑连接,每个横撑组件包括左右设置的两根推把30,两根推把30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两个侧支架,两根推把30的另一端相互可转动的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部件包括定位齿圈41,定位齿圈41轴向可移动的连接于其中一根推把的旋转接头A 42上,在第一弹性复位部件43的作用力下,定位齿圈41与另一根推把的旋转接头B44齿定位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定位齿圈41克服第一弹性复位部件43的作用力与旋转接头B44脱离以使旋转接头A,B42,44可转动的连接。通过设置定位齿圈41,实现对推把,即横撑组件的一道锁定,解锁方便。

一种实施方式中,定位齿圈41的操作端设有解锁按钮45。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部件还包括限位结构46,限位结构46径向可移动的连接于旋转接头A 42上,在第二弹性复位部件43的作用力下,限位结构46位于定位齿圈41的轴向移动轨迹上,在外力作用下,限位结构46克服第二弹性复位部件43的作用力避开定位齿圈41的轴向移动轨迹以使定位齿圈41轴向移动。通过设置限位结构46,实现对横撑组件,即推把的二道锁定,防止使用过程中误操作导致的解锁,锁定更加可靠。

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46的操作端设有解锁拉手48。

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支撑杆11、后支撑杆12以及推杆13通过一侧扶手50和一个侧撑组件支撑连接,后支撑杆12的上端与侧扶手50相对固定,前支撑杆11的上端和推杆13的下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侧扶手50上,侧撑组件包括滑动部件51、前连杆52以及后连杆53,滑动部件51滑动连接于后支撑杆12上,前连杆5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前支撑杆11和滑动部件51,后连杆5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推杆13和滑动部件51。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定部件包括卡勾61和滑块62,卡勾61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后支撑杆12上,滑块62上下可移动的连接在卡勾61上,在弹性复位部件63的作用力下,卡勾61的下端与滑动部件51卡接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滑块62克服弹性复位部件63的作用力与滑动部件51斜面配合以使卡勾61的下端向远离后支撑杆12的方向旋转释放滑动部件51。通过设置卡勾61和滑块62,实现了对侧撑组件的锁定,通过牵引绳21进行解锁,解锁方便。

一种实施方式中,滑动部件51为套设于后支撑杆12外侧的滑套,前支撑杆11的外侧套设有前固定套,前连杆5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滑套和前固定套,推杆13的外侧套设有后固定套,后连杆5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滑套和后固定套。通过设置滑套、前固定套以及后固定套,不会对前支撑杆、后支撑杆以及推杆的结构和强度产生任何影响。

一种实施方式中,牵引绳31穿设于推杆13的空腔中。将牵引绳21穿设于推杆13的内腔中,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防止对儿童造成意外伤害。

以下介绍车架的展开和折叠步骤:

1.拉动解锁拉手48并按下解锁按钮45,解除推把的两根推把30的锁定;

2.折叠推把,使推把左右各自绕着推把接头的铆钉向下转动,并自动将二边的推杆向中间收拢;

3.推把向下转动的同时,推把带动牵引绳21沿着转动方向拉动;

4.推杆中的牵引绳21向上拉动滑块62;

5.滑块62在向上滑动过程中,与滑动部件51上面的导向斜面产生向外的推力,将卡勾61顶起,使整个卡勾61绕铆钉转动;

6. 卡勾61在顶出过程中,卡勾61下端不再勾住滑动部件51,滑动部件51受推杆13的向下推力向下滑带动整个车架折叠;

7.滑动部件51滑出卡勾61后,卡勾61受弹性复位部件的作用力自动复位;

8.要车架打开并锁定,向上转动推杆13,推杆13通过后连杆53,带动滑动部件51,使滑动部件51向上移动,进入到卡勾61锁定位置自动锁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