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摄像头识别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6955发布日期:2018-09-05 00:05阅读:1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摄像头识别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

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结构复杂,没有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一电机,不能对机械头进行转动,没有设置第二电机和第三齿轮,不能使机器人本体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摄像头识别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一电机,不能对机械头进行转动,没有设置第二电机和第三齿轮,不能使机器人本体进行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摄像头识别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连接臂、下固定座、上固定座、连接杆、机械头、扇叶、第一转轴、摄像头、反光板、控制面板、滑轮、下横板、第一齿轮、第一电机、第二齿轮、第二电机、上横板、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二转轴,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座,且机器人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反光板,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下固定座,且机器人本体的前表面靠近反光板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上横板,且机器人本体的内部靠近上横板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下横板,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侧靠近下固定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滑轮,所述下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连接臂,所述上固定座的顶端嵌入设置有连接杆,且上固定座的内部靠近连接杆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机械头,所述机械头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摄像头,且机械头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设置有扇叶,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上横板的顶端靠近机器人本体内部位置处,且第一电机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下横板的底端靠近机器人本体内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滑轮的一端靠近机器人本体内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靠近机器人本体内部位置处套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轮共设置有四个,且滑轮的外部套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与下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与机械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横板与下横板均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且上横板与下横板均为长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一电机,能对机械头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通过转动机械头对周围进行实时监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进行转动的繁琐性,设置第二电机和第三齿轮,能使机器人本体进行移动,为不同区域的监控带来了便捷,提高了机器人本体的工作效率,本设计实用性强,造价低,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机器人本体;2、连接臂;3、下固定座;4、上固定座;5、连接杆;6、机械头;7、扇叶;8、第一转轴;9、摄像头;10、反光板;11、控制面板;12、滑轮;13、下横板;14、第一齿轮;15、第一电机;16、第二齿轮;17、第二电机;18、上横板;19、第三齿轮;20、第四齿轮;21、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摄像头识别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连接臂2、下固定座3、上固定座4、连接杆5、机械头6、扇叶7、第一转轴8、摄像头9、反光板10、控制面板11、滑轮12、下横板13、第一齿轮14、第一电机15、第二齿轮16、第二电机17、上横板18、第三齿轮19、第四齿轮20和第二转轴21,机器人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座4,且机器人本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反光板10,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下固定座3,且机器人本体1的前表面靠近反光板10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11,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横板18,且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靠近上横板18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下横板13,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靠近下固定座3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滑轮12,下固定座3的底端设置有连接臂2,上固定座4的顶端嵌入设置有连接杆5,且上固定座4的内部靠近连接杆5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齿轮16,连接杆5的顶端设置有机械头6,机械头6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摄像头9,且机械头6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顶端设置有扇叶7,第一电机15安装在上横板18的顶端靠近机器人本体1内部位置处,且第一电机1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4,下横板13的底端靠近机器人本体1内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齿轮19,滑轮12的一端靠近机器人本体1内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转轴21,第二转轴21的外部靠近机器人本体1内部位置处套有第四齿轮20,第一电机15和第二电机17均与控制面板11电性连接。

为了增加滑轮12与接触面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轮12共设置有四个,且滑轮12的外部套有防滑套。

为了便于使用者通过调节螺栓对连接臂2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臂2与下固定座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使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6啮合后带动机械头6进行旋转,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电机15与机械头6通过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6啮合连接。

为了增加上横板18与下横板13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横板18与下横板13均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且上横板18与下横板13均为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机器人本体1通电后,各部件正常工作,第一电机15安装在上横板18的顶端靠近机器人本体1内部位置处,且第一电机1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4,第一电机15通电后带动第一齿轮14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6相互啮合,从而带动机械头6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第一齿轮14和第一电机15,能对机械头6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通过转动机械头6对周围进行实时监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进行转动的繁琐性,下横板13的底端靠近机器人本体1内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齿轮19,第二电机17通电后带动第三齿轮19进行转动,当第三齿轮19与第四齿轮20啮合后,从而带动第二转轴21和滑轮12进行转动,设置第二电机17和第三齿轮19,能使机器人本体1进行移动,为不同区域的监控带来了便捷,提高了机器人本体1的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