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装系统及工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01871发布日期:2018-09-11 17:4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汽车工装系统及工装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及具体实施方式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现有的汽车工装系统的工装过程复杂,每次智能对一个部件进行操作,降低了工装的效率,并且时间和人力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工装系统,其能够减少工作流程、节约工装时间、提升工装效率和降低工装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工装方法,其能够减少工作流程、节约工装时间、提升工装效率和降低工装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工装系统,用于对第一大梁、第二大梁、连接件、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及横梁进行工装,汽车工装系统包括基座、限位件、保险装置、大梁推紧装置、第一推紧装置及第二推紧装置;基座具有工装平面,限位件安装于工装平面,保险装置与基座活动连接并能够将第一大梁夹持于限位件与保险装置之间;大梁推紧装置与基座活动连接并用于将第二大梁推向第一大梁;第一推紧装置安装于基座并用于将推动第一外框朝向第二外框运动;第二推紧装置安装于基座并能够相对基座上下运动,且第二推紧装置用于推动第二外框朝向第一外框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大梁推紧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推紧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基座,推紧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推紧件相对基座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驱动组件包括大梁驱动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大梁驱动件作直线运动,且第一传动件与大梁驱动件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转动连接,第一传动件与推紧件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推紧件的形状为“l”形。

进一步地,上述保险装置包括保险驱动件和夹持件,保险驱动件与夹持件传动连接,夹持件与基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夹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夹持部,连接部与基座转动连接,夹持部用于夹持第一大梁。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推紧装置包括安装座和液压缸,液压缸通过安装座安装于基座上。

进一步地,上述基座设置有供第二推紧装置安装的安装部,安装部具有安装面,安装面低于工装平面;第二推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提升组件和推紧组件,提升组件安装于安装部且提升组件能够带动推紧组件上下运动,推紧组件用于将第二外框朝向第一外框推紧。

一种汽车工装方法,采用汽车工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汽车工装方法包括:放入第一大梁并固定;放入第一外框;放入第二大梁和连接件,并将第二大梁朝向第一大梁的方向推紧;放入横梁;放入第二外框并相向地推动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

进一步地,在放入第一大梁后,启动保险装置对第一大梁进行固定;在第一大梁固定后,放入连接件和放入第二大梁;开启大梁推紧装置,将第二大梁推向第一大梁;待第一大梁、第二大梁及连接件就位后,放入横梁并使横梁就位;放入第二外框,并通过第一推紧装置和第二推紧装置分别将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相向推紧;点焊相互靠近的各部件,完成工装。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及工装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基座用于为工装提供工装平面,第一大梁、第二大梁、连接件、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及横梁的工装均是在工装平面上完成的。限位件用于提供工装的起始基准并用于对第一大梁进行限位,第一大梁放置于工装平面并通过限位件限位。保险装置用于与限位件共同对第一大梁进行限位固定。大梁推紧装置用于在放入第二大梁后,将第二大梁向第一大梁的方向推紧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第一推紧装置用于推紧第一外框,第二推紧装置用于推紧第二外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及工装方法的汽车工装系统和工装方法对汽车进行工装能够节约工装时间、提升工装的效率和减少工装的工作流程,从而能够在保证工装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装成本和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保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大梁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标:10-汽车工装系统;100-基座;200-限位件;300-保险装置;310-保险驱动件;320-夹持件;321-连接部;322-夹持部;400-大梁推紧装置;410-驱动组件;411-大梁驱动件;412-第一传动件;413-第二传动件;420-推紧件;500-第一推紧装置;510-安装座;520-液压缸;600-第二推紧装置;610-提升组件;620-推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工装系统10,其能够减少工作流程、节约工装时间、提升工装效率和降低工装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10用于对第一大梁、第二大梁、连接件、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及横梁进行工装。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10对上述部件进行工装能够节约工装时间、提升工装的效率和减少工装的工作流程,从而能够在保证工装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装成本和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10包括基座100、限位件200、保险装置300、大梁推紧装置400、第一推紧装置500及第二推紧装置600。基座100具有工装平面,限位件200安装于工装平面,保险装置300与基座100活动连接并能够将第一大梁夹持于限位件200与保险装置300之间。大梁推紧装置400与基座100活动连接并用于将第二大梁推向第一大梁。第一推紧装置500安装于基座100并用于将推动第一外框朝向第二外框运动。第二推紧装置600安装于基座100并能够相对基座100上下运动,且第二推紧装置600用于推动第二外框朝向第一外框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基座100用于为工装提供工装平面,第一大梁、第二大梁、连接件、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及横梁的工装均是在工装平面上完成的。限位件200用于提供工装的起始基准并用于对第一大梁进行限位,第一大梁放置于工装平面并通过限位件200限位。保险装置300用于与限位件200共同对第一大梁进行限位固定。大梁推紧装置400用于在放入第二大梁后,将第二大梁向第一大梁的方向推紧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第一推紧装置500用于推紧第一外框,第二推紧装置600用于推紧第二外框。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10对汽车进行工装能够节约工装时间、提升工装的效率和减少工装的工作流程,从而能够在保证工装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装成本和操作。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10中的保险装置300、大梁推紧装置400、第一推紧装置500和第二推紧装置600在其非工装状态时均为低于工装平面设置。在需要保险装置300、大梁推紧装置400、第一推紧装置500和第二推紧装置600进行工装时,将与工装步骤对应的部件伸出工装平面进行推紧或定位的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200与基座100之间的连接方式既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为限位件200自身为可伸缩结构,进而保证工装平面的平面度,以使在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10对汽车进行工装时可以无序地对不同部件进行优先放置。保险装置300在非工作状态时其高度是低于工装平面的,进而不会对零部件的工装造成阻挡,以进一步便于工装。保险装置300在工装工作状态时伸出工装平面并对第一大梁进行限位固定。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保险装置300包括保险驱动件310和夹持件320,保险驱动件310与夹持件320传动连接,夹持件320与基座100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保险驱动件310用于驱动夹持件320转动,夹持件32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推动第一大梁并将第一大梁夹持于夹持件320和限位件200之间。

并且,还需要说明的是,保险驱动装置可以为转动运行的驱动电机或者直线运行的电机或者气缸等。

可选地,夹持件320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321和夹持部322,连接部321与基座100转动连接,夹持部322用于夹持第一大梁。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大梁推紧装置400包括驱动组件410和推紧件420,驱动组件410安装于基座100,推紧件420与驱动组件410传动连接,以驱动推紧件420相对基座10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410用于驱动推紧件420动作,驱动组件410既可以使转动驱动,也可以为直线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10包括大梁驱动件411、第一传动件412和第二传动件413,大梁驱动件411作直线运动,且第一传动件412与大梁驱动件411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件413与第一传动件412转动连接,第一传动件412与推紧件420连接。

可选地,推紧件420的形状为“l”形。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推紧装置500包括安装座510和液压缸520,液压缸520通过安装座510安装于基座100上。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0设置有供第二推紧装置600安装的安装部,安装部具有安装面,安装面低于工装平面。第二推紧装置600包括相互连接的提升组件610和推紧组件620,提升组件610安装于安装部且提升组件610能够带动推紧组件620上下运动,推紧组件620用于将第二外框朝向第一外框推紧。

也就是说,安装部的安装面低于工装平面,并且安装面的高度加上非工作状态时的第二推紧装置600的高度依旧低于工装平面,进而保证了能够在第二推紧装置600的非工作状态时能够将横梁进行工装。

可选地,推紧组件620于提升组件610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地,为节约占地空间,大梁推紧装置400可以进行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10的有益效果:基座100用于为工装提供工装平面,第一大梁、第二大梁、连接件、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及横梁的工装均是在工装平面上完成的。限位件200用于提供工装的起始基准并用于对第一大梁进行限位,第一大梁放置于工装平面并通过限位件200限位。保险装置300用于与限位件200共同对第一大梁进行限位固定。大梁推紧装置400用于在放入第二大梁后,将第二大梁向第一大梁的方向推紧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第一推紧装置500用于推紧第一外框,第二推紧装置600用于推紧第二外框。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10对汽车进行工装能够节约工装时间、提升工装的效率和减少工装的工作流程,从而能够在保证工装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装成本和操作。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6至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工装方法,采用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系统10。汽车工装系统10包括基座100、限位件200、保险装置300、大梁推紧装置400、第一推紧装置500及第二推紧装置600。基座100具有工装平面,限位件200安装于工装平面,保险装置300与基座100活动连接并能够将第一大梁夹持于限位件200与保险装置300之间。大梁推紧装置400与基座100活动连接并用于将第二大梁推向第一大梁。第一推紧装置500安装于基座100并用于将推动第一外框朝向第二外框运动。第二推紧装置600安装于基座100并能够相对基座100上下运动,且第二推紧装置600用于推动第二外框朝向第一外框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工装方法包括:放入第一大梁并固定;放入第一外框;放入第二大梁和连接件,并将第二大梁朝向第一大梁的方向推紧;放入横梁;放入第二外框并相向地推动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放入第一大梁后,启动保险装置300对第一大梁进行固定;在第一大梁固定后,放入连接件和放入第二大梁;开启大梁推紧装置400,将第二大梁推向第一大梁;待第一大梁、第二大梁及连接件就位后,放入横梁并使横梁就位;放入第二外框,并通过第一推紧装置500和第二推紧装置600分别将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相向推紧;点焊相互靠近的各部件,完成工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