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小车和装卸小车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0404发布日期:2019-02-15 22:0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装卸小车和装卸小车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卸小车和装卸小车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快速货物运输技术领域,主要以散运为主,导致人工装卸成本高,装卸效率低,不利于货物管控等缺点,利用集装笼对散货进行运输,可以提升货物运输效率,便于货物管控,有利于提升货物装卸的自动化程度。

现有技术中,利用铁路货车对集装笼进行运输时,铁路货车的车门高度低于铁路货车的内部高度,以25t型行李车为例,25t型行李车的车门高度为1945mm,25t型行李车的内部高度为2900mm,为了保证集装笼能够顺利地由车门进入,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笼的高度不超过1900mm,这样,25t型行李车的内部会有很大的闲置空间,导致25t型行李车的装载率较低。

为了解决铁路货车装载率低的问题,同时兼顾公铁联运时,厢式汽车货厢的高度,将集装笼的高度由1900mm增加至2300mm,而增加高度集装笼在直立时是无法由车门进入的,如何实现高度为2300mm的集装笼进出车门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小车和装卸小车的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笼在高度增加后无法由车门进入行李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卸小车,用于装卸集装笼,装卸小车包括:车体;第一车轮,与车体的底部连接;第二车轮,与车体的侧面连接;其中,装卸小车具有设计重心g,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外周面均与以设计重心g为中心的同心圆内切,装卸小车在外力的作用下以第一车轮为支点进行翻转,第二车轮着地,以降低车体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进一步地,设计重心g根据装卸小车、集装笼和集装笼内货物的重量进行计算。

进一步地,第二车轮的转动中心和设计重心g连线的反向延长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30°。

进一步地,装卸小车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车轮,第三车轮与车体的侧面连接,且第三车轮的外周面与同心圆内切并位于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之间。

进一步地,装卸小车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与车体的侧面连接,且支撑架的远离车体的表面为与同心圆重合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装卸小车还包括:第四车轮,第四车轮可移动地设置在车体的底部并与第一车轮间隔设置,第四车轮沿远离车体的方向具有第一停留位置和第二停留位置;当第四车轮位于第一停留位置时,第四车轮的远离车体的表面和车体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车轮的远离车体的表面和车体之间的距离;当第四车轮位于第二停留位置时,第四车轮的远离车体的表面与车体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车轮的远离车体的表面与车体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装卸小车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轨结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滑块,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车体的底部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四车轮,滑轨结构设置在车体的底部,第三连杆穿过滑轨结构,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其中,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三连杆的第二端铰接,滑块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的侧面上,并与第四连杆滑动连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形成按压操作端;或滑块与第三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滑块滑动连接,第四连杆的中部与车体的侧面可枢转地连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形成按压操作端。

进一步地,车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叉板;连接板,用于连接两个叉板;两个支撑管,两个支撑管与两个叉板一一对应连接,支撑管与叉板的第一端连接,支撑管包括直管段和折弯段,直管段的第一端与叉板连接,直管段的第二端与折弯段连接,折弯段朝向叉板的第二端延伸;限位管,限位管与两个支撑管连接,限位管包括连接段和位于连接段两端的限位段,连接段与两个支撑管连接,限位段朝向叉板的第二端延伸;支撑管、限位管和叉板围成用于容纳集装笼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叉板具有中空的安装空间,叉板的下表面还开设有与安装空间相连通的避让开口,滑轨结构包括:轴套,轴套与叉板固定连接并位于避让开口处;无油衬套,无油衬套安装在轴套内;挡板,挡板安装在轴套的另一端;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叉板可枢转地连接并位于避让开口处,第三连杆包括止挡段和滑动段,止挡段与轴套止挡配合,滑动段在无油衬套内滑动。

进一步地,装卸小车还包括增力机构,增力机构包括:第一增力连杆,第一增力连杆与车体的底部可枢转地连接;第二增力连杆,第二增力连杆与车体的底部可枢转地连接;第三增力连杆,第三增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增力连杆和第二增力连杆可枢转地连接;增力车轮,第一增力连杆和第三增力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增力车轮,第二增力连杆和第三增力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增力车轮;第四增力连杆,第四增力连杆与第二增力连杆固定连接,第四增力连杆形成按压操作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卸小车的设计方法,装卸小车用于装卸集装笼,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集装笼、集装笼内的货物和装卸小车的重量确定设计重心g;根据设计重心g、集装笼的尺寸和集装笼的万向轮的位置,确定第一车轮的位置;以设计重心g为圆心作同心圆,第一车轮的外周面与同心圆相切;确定第二车轮的位置,第二车轮的外周面与同心圆相切。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装卸小车,用于将集装笼运入或运出25t行李车,本申请提供的装卸小车可手动进行翻转,装卸小车带动集装笼同步翻转,能够降低装卸小车和集装笼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从而使装卸小车和集装笼的整体高度低于行李车的车门高度,进而顺利地将集装笼运输至25t行李车内。具体来说,在设计装卸小车时,根据集装笼、集装笼内的货物和装卸小车的重量确定设计重心g,根据设计重心g、集装笼的尺寸和集装笼的万向轮,确定第一车轮的位置,以设计重心g为圆心作同心圆,第一车轮的外周面与同心圆相切;确定第二车轮的位置,第二车轮的外周面与同心圆相切,这样,在装卸小车带动集装笼同步翻转的过程中,能够保证装卸小车和集装笼的重力方向g位于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之间,从而保证装卸小车翻转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装卸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装卸小车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集装笼和装卸小车直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集装笼和装卸小车在翻转过程中的一个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的集装笼和装卸小车在翻转过程中的另一个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4的集装笼和装卸小车完成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装卸小车的第四车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轨结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工作原理图;

图9示出了实施例二的装卸小车的第四车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轨结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工作原理图;

图10示出了实施例三的装卸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实施例四的装卸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集装笼;2、集装笼本体;3、万向轮;10、车体;11、叉板;111、避让开口;12、连接板;13、支撑管;131、直管段;132、折弯段;14、限位管;141、连接段;142、限位段;15、加强板;16、支板;20、第一车轮;30、第二车轮;40、第三车轮;50、支撑架;60、第四车轮;71、第一连杆;72、第二连杆;73、滑轨结构;731、轴套;732、无油衬套;733、挡板;74、第三连杆;741、止挡段;742、滑动段;75、第四连杆;76、滑块;80、复位弹簧;91、第一增力连杆;92、第二增力连杆;93、第三增力连杆;94、增力车轮;95、第四增力连杆;100、支撑轮;110、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笼在高度增加后无法由车门进入行李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卸小车和装卸小车的设计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卸小车,并提供了四个实施例,下面对四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装卸小车,用于装卸集装笼1,装卸小车包括车体10、第一车轮20和第二车轮30,第一车轮20与车体10的底部连接,第二车轮30与车体10的侧面连接;其中,装卸小车具有设计重心g,第一车轮20和第二车轮30的外周面均与以设计重心g为中心的同心圆内切,装卸小车在外力的作用下以第一车轮20为支点进行翻转,第二车轮30着地,以降低车体10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在本申请中,设计了一种装卸小车,用于将集装笼运入或运出25t行李车,本申请提供的装卸小车可手动进行翻转,装卸小车带动集装笼同步翻转,能够降低装卸小车和集装笼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从而使装卸小车和集装笼的整体高度低于行李车的车门高度,进而顺利地将集装笼运输至25t行李车内。其中,当装卸小车以第一车轮20为支点进行翻转,直至第二车轮30着地后,装卸小车和集装笼1的重力方向g在第一车轮20和第二车轮30之间,从而保证装卸小车翻转的平稳性。

本发明提供的可翻转的装卸小车,可实现对集装笼1的翻转,使得集装笼1的高度低于车门的门高,最终实现集装笼1的装卸操作。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装卸小车适用于25t型行李车、160km/h的塞拉门快捷棚车或其它类型棚车用集装笼的装卸,也可用于集装笼1入库或在汽车等处的装卸。本申请提供的装卸小车也可用于对除集装笼1外的其他产品的装卸。本申请提供的装卸小车与增高后的集装笼1配合使用,可增加载货容积,实现多拉货,降低了货物运输的运营成本。

其中,设计重心g根据装卸小车、集装笼1和集装笼1内货物的重量进行计算。

可选地,第二车轮30的转动中心和设计重心g连线的反向延长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30°。

可选地,装卸小车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车轮40,第三车轮40与车体10的侧面连接,且第三车轮40的外周面与同心圆内切并位于第一车轮20和第二车轮30之间。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三车轮40的尺寸和数量,在装卸小车的翻转过程中,各第三车轮40依次着地,集装笼和装卸小车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逐渐降低,直至第二车轮30着地,集装笼和装卸小车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车门的上限。在增加第三车轮40的数量后,可以减少装卸小车翻转时力臂,从而减小所需的翻转力,翻转时更加平稳、冲击更小。

在实施例一中,综合考虑了装卸小车的重量和经济成本,装卸小车包括三对第三车轮40,并根据实际使用需要,三对第三车轮40的尺寸不同。如图5至图7所示,三对第三车轮40依次着地,最后与第二车轮30相邻的第三车轮40和第二车轮30共同着地,通过第三车轮40和第二车轮30推动装卸小车运动,并带动装卸小车上的集装笼1运动,集装笼1可以自由进出25t型行李车,进而完成货物的装卸。

如图4所示,集装笼1包括集装笼本体2和设置在集装笼本体2下方的万向轮3,当集装笼1位于装卸小车的车体10上时,万向轮3的远离车体10的表面与车体10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车轮20的远离车体10的表面与车体10之间的距离。这样,直接推动装卸小车,使集装笼本体2位于装卸小车的车体1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装卸小车还包括第四车轮60,第四车轮60可移动地设置在车体10的底部并与第一车轮20间隔设置,第四车轮60沿远离车体10的方向具有第一停留位置和第二停留位置;当第四车轮60位于第一停留位置时,第四车轮60的远离车体10的表面和车体10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车轮20的远离车体10的表面和车体10之间的距离;当第四车轮60位于第二停留位置时,第四车轮60的远离车体10的表面与车体1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车轮20的远离车体10的表面与车体10之间的距离。这样,初始时装卸小车处于直立状态,第四车轮60位于第一停留位置时,第一车轮20和第四车轮60着地,使第四车轮60由第一停留位置运动至第二停留位置,实现装卸小车的预翻转。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装卸小车包括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滑轨结构73、第三连杆74、第四连杆75和滑块76,第一连杆71的第一端与车体10的底部铰接,第一连杆7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72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四车轮60,滑轨结构73设置在车体10的底部,第三连杆74穿过滑轨结构73,第三连杆74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杆72的第二端铰接,第四连杆75的第一端与第三连杆74的第二端铰接,滑块76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10的侧面上,并与第四连杆75滑动连接,第四连杆75的第二端形成按压操作端。这样,通过按压操作端,可使第四车轮60向下运动,在对直立的装卸小车进行翻转时,使集装笼预先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更加省力地对集装笼1进行翻转;在将装卸小车翻转至直立状态时,第四车轮60先于集装笼1的万向轮3先着地,从而保护集装笼1的万向轮3,减少集装笼1受到的冲击。

如图1至图3所示,车体1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叉板11、连接板12、两个支撑管13和限位管14,连接板12用于连接两个叉板11,连接板12用于承载集装笼1的重量,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加强作用,两个支撑管13与两个叉板11一一对应连接,支撑管13与叉板11的第一端连接,支撑管13包括直管段131和折弯段132,直管段131的第一端与叉板11连接,直管段131的第二端与折弯段132连接,折弯段132朝向叉板11的第二端延伸,限位管14与两个支撑管13连接,限位管14包括连接段141和位于连接段141两端的限位段142,连接段141与两个支撑管13连接,限位段142朝向叉板11的第二端延伸;支撑管13、限位管14和叉板11围成用于容纳集装笼1的容纳空间。这样,推动装卸小车,将两个叉板11插入至集装笼本体2的下方,并使集装笼本体2位于容纳空间内,叉板11起到承担集装笼1重量的作用,利用支撑管13和限位管14对集装笼1进行限位,从而通过推动装卸小车而推动集装笼运动,实现集装笼1的装卸。

如图2所示,叉板11具有中空的安装空间,叉板11的下表面还开设有与安装空间相连通的避让开口111,滑轨结构73包括轴套731、无油衬套732和挡板733,轴套731与叉板11固定连接并位于避让开口111处,无油衬套732安装在轴套731内,挡板733安装在轴套731的另一端,第一连杆71的第一端与叉板11可枢转地连接并位于避让开口111处,第三连杆74包括止挡段741和滑动段742,止挡段741与轴套731止挡配合,滑动段742在无油衬套732内滑动。这样,当第三连杆74的止挡段741与轴套731止挡配合时,第四车轮60位于第一停留位置,按压第四连杆75,第四连杆75转动并带动滑块76相对于车体10转动,第四连杆75相对于滑块76滑动,带动第四连杆75向左运动,第四连杆75在滑轨结构73内滑动,第二连杆72相对于第四连杆75转动,第一连杆71相对于叉板11转动,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的连接处的第四车轮60向下运动。

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杆71的第一端与叉板11通过铰链销可枢转地连接,组成转动副;第一连杆71的第二端和第四车轮60、第二连杆72通过铰链销可枢转地连接,形成转动副;止挡段741形成铰链座,第二连杆72与铰链座通过铰链销可枢转地连接,形成转动副;轴套731、无油衬套732和挡板733形成移动副。可选地,车体10还包括多个连接钢管,连接钢管与叉板11、两个支撑管13或限位管14连接,共同组成装卸小车的车体,各车轮通过连接钢管与叉板11、两个支撑管13或限位管14连接,各车轮通过销轴与连接钢管连接,形成转动副,本申请提供的装卸小车的车体10不限与图示实施例的结构,可灵活设置车体10的结构,本申请的设计要点在于各车轮的位置。

如图1所示,装卸小车还包括加强板15和支板16,加强板15与叉板11和/或连接钢管固定连接,起到加强作用;支板16与连接钢管固定连接,第一车轮20通过销轴与支板16组成转动副;第三连杆74和第四连杆75之间通过铰链座和铰链销连接,形成转动副。

如图1所示,连接钢管包括安装管110,第三车轮40通过安装管110与支撑管13连接,滑块76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撑管13上,可选地,滑块76具有导向孔,第四连杆75穿设在导向孔内,组成移动副。

可选地,装卸小车还包括加强筋,连接在支撑管13和限位管14之间,保证支撑管13和限位管14之间的稳定连接。

可选地,装卸小车还包括保护管,套设在限位段142上,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装卸小车还包括复位弹簧80,复位弹簧80的一端与车体10连接,复位弹簧80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75连接。这样,不再对第四连杆75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第四连杆75在复位弹簧80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置,相应地,第四车轮60由第二停留位置恢复至第一停留位置。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滑块76的设置位置不同,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装卸小车包括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滑轨结构73、第三连杆74、第四连杆75和滑块76,第一连杆71的第一端与车体10的底部可枢转地连接,第一连杆7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72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四车轮60,滑轨结构73设置在车体10的底部,第三连杆74穿过滑轨结构73,第三连杆74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杆72的第二端铰接,滑块76与第三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四连杆75的第一端与滑块76滑动连接,第四连杆75的中部与车体10的侧面可枢转地连接,第四连杆75的第二端形成按压操作端。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均通过按压第四连杆75,使第四车轮60由第一停留位置运动至第二停留位置。具体来说,按压第四连杆75的第二端,第四连杆75相对于车体10转动,滑块76随第四连杆75向左运动,滑块76带动第三连杆74在滑轨结构73内向左滑动,第二连杆72相对于第三连杆74转动,第一连杆71相对于叉板11转动,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连接处的第四车轮60向下运动。这样,在对直立的装卸小车进行翻转时,使集装笼1预先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更加省力地对集装笼1进行翻转;在将装卸小车翻转至直立状态时,第四车轮60先于集装笼1的万向轮3先着地,从而保护集装笼1的万向轮3,减少集装笼1受到的冲击。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采用的支撑架50的圆弧面替代了实施例一的轮式结构,这种结构相对简单,翻转过程更加平稳。

如图10所示,装卸小车包括支撑架50,支撑架50与车体10的侧面连接,且支撑架50的远离车体10的表面为与同心圆重合的圆弧面。利用支撑架50替换部分第三车轮40,装卸小车还包括一个第三车轮40,这样,在装卸小车的翻转过程中,以第一车轮20为支点进行翻转,支撑架50的圆弧面着地,继续翻转装卸小车,第三车轮40和第二车轮30着地,通过第三车轮40和第二车轮30推动装卸小车运动,从而推动位于装卸小车上的集装笼1。

相应地,与第二车轮30的尺寸和与其相邻的第三车轮40的尺寸相同。

实施例四

如图11所示,装卸小车还包括增力机构,增力机构包括第一增力连杆91、第二增力连杆92、第三增力连杆93、增力车轮94、第四增力连杆95和支撑轮100,第一增力连杆91与车体10的底部可枢转地连接,第二增力连杆92与车体10的底部可枢转地连接,第三增力连杆9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增力连杆91和第二增力连杆92可枢转地连接,第一增力连杆91和第三增力连杆93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增力车轮94,第二增力连杆92和第三增力连杆93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增力车轮94,第四增力连杆95与第二增力连杆92固定连接,第四增力连杆95形成按压操作端,支撑轮100与车体10的底部连接。这样,当增力车轮94位于初始位置时,增力车轮94与第一车轮20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相同,即两个增力车轮94、第一车轮20和支撑轮100共同着地,按压第四增力连杆95,可使增力车轮94由初始位置向下并向左运动,增力车轮94与设计重心g之间沿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减小,从而在翻转装卸小车时,以靠近第一车轮20的增力车轮94为支点进行翻转,翻转力臂由l1缩短至l2,能够更加省力地对装卸小车进行翻转,可以实现重量较重的集装笼1的翻转。

可选地,本申请涉及的第一车轮20、第二车轮30、第三车轮40、支撑架50、第四车轮60和支撑轮100均成对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卸小车的设计方法,装卸小车用于装卸集装笼1,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集装笼1、集装笼1内的货物和装卸小车的重量确定设计重心g;根据设计重心g、集装笼1的尺寸和集装笼1的万向轮3的位置,计算出l的数值,确定第一车轮20的位置,其中,第一车轮20的水平位置在位于集装笼1的万向轮3右侧的前提下,越偏向左侧翻转力臂越小,在不与万向轮3干涉的前提下确定第一车轮20的位置;以设计重心g为圆心作同心圆,第一车轮20的外周面与同心圆相切;确定第二车轮30的位置,第二车轮30的外周面与同心圆相切。这样,在装卸小车带动集装笼同步翻转的过程中,能够保证重力方向g位于第一车轮20和第二车轮30之间,从而保证装卸小车的翻转过程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在增加至少一个第三车轮40后,各第三车轮40的外周面均与以设计重心g为圆心的同心圆内切,从而当任意两个车轮着地对装卸小车进行支撑时,可保证重力g的方向始终处于两个车轮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