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钢搬运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3634发布日期:2019-01-28 13:16阅读:1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字钢搬运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搬运工字钢、h型钢的搬运工具。



背景技术:

工字钢也称为钢梁(英文名称universalbeam),是截面为工字形状的长条钢材。工字钢分普通工字钢和轻型工字钢。工字型钢不论是普通型还是轻型的,由于截面尺寸均相对较高、较窄,故对截面两个主轴的惯性矩相差较大,故仅能直接用于在其腹板平面内受弯的构件或将其组成格构式受力构件。工字钢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或其他金属结构。

工字钢在搬运时,一般多采用行车、吊车等起吊设备进行调运。但是,在一些没有起吊设备的场合,工人在搬运工字钢或h型钢时,难度较大。由于工字钢重量较重,尤其是大规格的工资钢,如30#a的工字钢,重量达121.4kg/m,一根6米的工字钢质量有0.7吨多。在没有起吊设备时,凭借人力是无法搬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字钢搬运工具,将两个搬运工具作为一组,搭配使用,即可轻松搬运工字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工字钢搬运工具,包括控制组件、夹紧组件、一对顶起组件、行走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压杆,压杆一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压杆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顶起组件,一对顶起组件布置在一对压杆之间,且一对顶起组件呈镜面对称;

所述顶起组件包括固定柱、弧形板、柱脚,所述柱脚与固定柱端部垂直固定,弧形板的轴线与固定柱轴线平行;所述弧形板远离固定柱一端设有顶板,所述柱脚的轴线与顶板所在的平面垂直;

所述柱脚下端连接行走组件;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压板、一对夹板,所述压板中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两端设有与压板平行的导向柱,所述夹板包括滑块,滑块与导向柱配合,滑块与凸台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滑块之间通过一对铰接杆铰接连接;

在所述一对铰接杆相互铰接处还连接有垂杆,垂杆下端固定有锁定板;所述压板中部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安装有一对锁定爪,锁定爪在压板下端为顶头,在压板上端为弯曲段,锁定爪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垂杆与操纵杆铰接,所述操纵杆一端与轴杆垂直连接,轴杆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压杆上。

所述行走组件为万向轮。

所述行走组件包括一对万向轮,一对万向轮之间通过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座板中部设有铰接板,所述柱脚下端与铰接板铰接连接。

所述弧形板上设有三组滚筒,滚筒轴线与弧形板轴线平行。

所述压板下表面设有橡胶垫a,所述顶板上表面设有橡胶垫b。

所述连杆两端设置有手柄。

所述压板的通孔中部设有限位块。

所述压杆与弧形板位于同侧,所述压杆与柱脚轴线的夹角α为30°~45°。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本发明的顶起组件插入工字钢的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之间,通过下压压杆,利用杠杆原理,顶起组件从上翼缘板的内侧从下将工字钢顶起,使下翼缘板脱离地面,同时利用夹紧组件将压杆与工字钢的上翼缘板锁紧。将两个本发明配合使用,即可从地面轻松抬起工字钢,借助行走组件,可轻松将工字钢搬运至指定位置。

本发明在搬运工字钢时省力省时,操作起来方便简单,同时夹紧组件锁定工字钢与压杆,避免搬运工字钢时工字钢从顶起组件上脱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顶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顶起组件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夹紧组件夹紧工字钢的机构示意图;

图6位本发明的夹紧组件未夹紧工字钢时的机构示意图;

图7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将顶起组件插入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之间,图中行走组件为万向轮;

图8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将顶起组件将工字钢顶起,图中行走组件为万向轮;

图9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将顶起组件插入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之间,图中行走组件为万向轮轮组;

图10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将顶起组件将工字钢顶起,图中行走组件为万向轮轮组。

图中:

1、控制组件;101、手柄;102、连杆;103、压杆;

2、夹紧组件;201、压板;2011导向柱;2012、连接耳a;2013、通孔;2014、限位块;2015、销孔;2016、凸台;2017、橡胶垫a;202、夹板;203、弹簧;204、滑块;205、连接杆;206、操纵杆;207、铰接杆;208、垂杆;209、锁定板;210、轴杆;211、锁定爪;212、顶头;213、导向孔;214、弯曲段;215、连接耳b;

3、顶起组件;301、固定柱;302、弧形板;303、顶板;304、橡胶垫b;305、滚筒;306、耳板;307、连接板;308、柱脚;

4、行走组件;401、万向轮;402、座板;403、铰接板;

5、上翼缘板;

6、下翼缘板;

7、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工字钢搬运工具,包括控制组件1、夹紧组件2、一对顶起组件3、行走组件4。

所述控制组件1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压杆103,压杆103一端通过连杆102固定连接,压杆103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顶起组件3,一对顶起组件3布置在一对压杆103之间,且一对顶起组件3呈镜面对称。将顶起组件3安装在一对压杆103之间,两顶起组件3之间留有间隙,如图5、图7、图9所示,先将顶起组件3横放,然后从工字钢的端部插入上翼缘板5与下翼缘板6之间,腹板7位于两顶起组件3的间隙中,行走组件4位于工字钢两侧。通过操作控制组件2,压杆103与顶起组件3构成一个杠杆。如图8、图10,将顶起组件3竖立后,即可将工字钢从上翼缘板5下侧顶起。如图1所示,在连杆102的两端还设有手柄101,手柄101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操作压杆103。

为实现利用顶起组件3从上翼缘板5下表面顶起工字钢,如图2所示,所述顶起组件3包括固定柱301、弧形板302、柱脚308,其中柱脚308与固定柱301端部垂直固定,弧形板302的轴线与固定柱301轴线平行,弧形板302与固定抓301之间通过多组连接板307固定连接;由于弧形板302的轴线与固定柱301轴线不重合,使得顶起组件3的横向尺寸比竖向尺寸要小,以达到“凸轮”的效果。在下压压杆103后,将顶起组件3竖立起来,实现太高工字钢离地高度。

将工字钢顶起之后,上翼缘板5的下表面与顶起组件3顶部接触,为避免顶起组件3倾倒,如图2所示,在所述弧形板302远离固定柱一端设有顶板303,所述柱脚308的轴线与顶板303所在的平面垂直;从而使得工字钢压在顶起组件3上的重力沿柱脚308轴线向下,避免顶起组件3倾倒。

顶起工字钢之后,为方便移动工字钢,如图1、5、7、8、9、10所示,在所述柱脚308下端连接行走组件4。

如图7、8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行走组件4为万向轮401。设置万向轮401便于移动工字钢。

如图9、10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行走组件4包括一对万向轮401,一对万向轮401之间通过座板402固定连接,在所述座板402中部设有铰接板403,所述柱脚308下端与铰接板403铰接连接。由于柱脚308连接在铰接板403上,在下压压杆103时,顶起组件3绕铰接板403与柱脚308的铰接点转动,相比与直接将单个万向轮401固定在柱脚308上,工字钢作用的力矩变短,操作时更省力,更稳定。

将工字钢顶起之后,移动工字钢时,顶起组件3易倾倒,操作起来不稳定。为克服此问题,如图1所示,在一对压杆103之间设置了夹紧组件2。如图1、图4所示,所述夹紧组件2包括压板201、一对夹板202,所述压板201两端与压杆103通过连接杆205固定连接,在压板201中部设置有凸台2016。如图3所示,所述凸台2016两端设有与压板201平行的导向柱2011,所述夹板202包括滑块204,滑块204通过导向孔213与导向柱2011配合,滑块204与凸台2016之间通过弹簧203连接。在凸台2016上设有连接耳a2012,在滑块204上设有连接耳b215,弹簧2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耳a2012、连接耳b215上,在弹簧203弹力作用下,两滑块204带动夹板202下中间收拢。所述滑块204之间通过一对铰接杆207铰接连接,下压铰接杆207时,铰接杆207可将两端的滑块204向外侧推挤,从而使夹板202之间距离增大。

在顶起工字钢时,由于工字钢较重,下压压杆102时,往往需要两手同时施力,此时,若要通过夹板202夹紧上翼缘板5,则不放便操纵铰接杆207。为解决此问题,如图1、图4、所示,在所述一对铰接杆207相互铰接处还连接有垂杆208,垂杆208下端固定有锁定板209;所述压板201中部设置有通孔2013,在所述通孔2013内安装有一对锁定爪211,一对锁定爪211通过销轴与销孔2015配合,将其定位在通孔2013中,构成“x”型。锁定爪211在压板201下端为顶头212,在压板201上端为弯曲段214,锁定爪211之间设有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一对锁定爪211向中部收拢,通过弯曲段214夹在锁定板209的边缘,此时顶头212从压板201下表面露出。

当锁定板209被夹在锁定爪211之间时,铰接杆207处于下压状态,夹板202被撑到最外侧,同时弹簧203处理拉伸状态。在下压压杆103时,顶起组件3从上翼缘板5下端顶起工字钢的同时,压板201被压至贴近上翼缘板5上表面,直至顶头212与上翼缘板5接触,此时上翼缘板5已经位于一对夹板202之间,继续下压,“x”型的锁定爪211被撑开,上端的弯曲段214松开,锁定板209从锁定爪211中脱离,弹簧弹力作用下,夹板202向中部收拢,从而夹在上翼缘板5两端,固定上翼缘板5与压杆103,双手离开压杆103,甚至晃动压杆103,顶起组件3也不会倾倒。

松开上翼缘板5时,只需下压铰接杆207,直至上翼缘板5从夹板202之间脱开,然后继续下压,进而将锁定板209卡入锁定爪211中,便于下次操作即可。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为便于下压铰接杆207,如图1、图4、所示,所述垂杆208与操纵杆206铰接,所述操纵杆206一端与轴杆210垂直连接,轴杆210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压杆103上。从而通过操纵杆206可轻松下压铰接杆207,便于将夹板202向外侧推挤。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2、图5所示,在所述弧形板302上设有三组滚筒305,滚筒305轴线与弧形板302轴线平行。滚筒305与弧形板302两侧的耳板306组配,设置滚筒305,便于顶起工字钢过程中,将上翼缘板5下表面与弧形板302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压板201下表面设有橡胶垫a2017,如图2所示,所述顶板303上表面设有橡胶垫b304。通过设置橡胶垫,不仅起到防滑作用,同时避免异种金属接触,避免电偶腐蚀。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压板201的通孔2013中部设有限位块2014。限制一对锁定爪211之间的最小角度,便将锁定板209卡入锁定爪211中。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8所示,为达到最省力的效果,所述压杆103与弧形板302位于同侧,所述压杆103与柱脚308轴线的夹角α为30°~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