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服务器主板的周转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3226发布日期:2019-03-30 09:1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主板的周转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服务器主板的周转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服务器主板时,并不是在一个工位上一次性完成生产的,需要按照制作工序在不同的工位之间流动,这就涉及到主板的周转运输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工厂里面,对于主板的运输均采用集板箱的运输方式。具体操作是:将主板按照相邻的空间间隔,一个一个有序的插入集板箱中,然后通过人工抬起的方式搬到指定的下一个工站。

由于用于存放主板的空间间隔高度是有限的,再插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主板水平插入,允许倾斜的角度很小,否则就会与相邻的主板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另外,传统的集板箱在装入或取出主板时,操作工人需要重复的蹲下起来,扭转身体,不仅降低了加工效率,而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服务器主板的周转运输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避免主板发生碰撞,而且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主板的周转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开口朝右的第一存放箱和开口朝上第二存放箱;

所述的第一存放箱内沿上下方向均匀设置有多对用于承托转运板的第一托板,所述的转运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主板的凹槽;

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一存放箱可沿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上位于所述的第一存放箱和底座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且每装入一块放置有主板的转运板,所述第一存放箱下降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第一托板的下侧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存放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二导向柱,设置于第二存放箱内的推板通过第二导向块与所述的第二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存放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滑槽,所述的第二导向柱上位于所述推板的右侧套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存放箱的前、后两侧位于所述推板的左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组件;

所述的第二存放箱内位于所述第二存放箱的左端设置有第二托板,且所述第二存放箱左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托板的高度;

当所述的第一存放箱内未放置转运板时,位于最下端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存放箱上的呈u型的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从内往外依次包括限位部和导向部,所述的限位部穿过所述第二存放箱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存放箱的内部,所述安装架的腹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部相配合的第三导向孔,所述的导向部上位于所述的限位部和安装架腹板之间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的限位部上设置有限位凸台,且所述的限位凸台通过第三弹簧被压紧在所述第二存放箱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部为一斜面朝向第二存放箱内部的楔形块,且所述楔形块的厚度从左往右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存放箱上位于第二托板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导向板。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导向板与所述第二托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转运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板的边缘处设置有扣手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车轮。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托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转运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内铺设有泡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二托板和限位导向板的配合,在装入或取出主板时能够保证主板处于水平状态,避免与相邻的主板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2、通过在第一存放箱和底座之间设计弹簧,这样,在装入转运板时,每装入一块放置有主板的转运板,第一存放箱就会下降一定距离,从而使相邻的上一层第一托板与第二存放箱的第二托板平齐;同理,在取出转运板时,每取出一块放置有主板的转运板,第一存放箱就会上升一定距离,从而使相邻的下一层第一托板与第二存放箱的第二托板平齐。这样,在进行转运板的装入或取出时,操作工人只需要水平的推入或拉出即可,由于操作高度不变,因此不需要频繁的弯腰或蹲下起来,降低了劳动强度。

3、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工人只需要站定位置,重复手上的动作即可,不需要挪动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4、通过在转运板内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泡棉,一方面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主板因为震动等因素发生损坏;另一方面可以防静电。

5、通过在转运板上设置扣手槽,方便空置的转运板从第二存放箱内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g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该装置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a-a剖视图;

图11为第二存放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转运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工作步骤图一;

图15为工作步骤图二;

图16为工作步骤图三。

图中:1-底座,11-车轮,12-支撑架体,13-第一导向柱,2-第一存放箱,21-第一托板,22-第一导向块,3-第二存放箱,31-第二导向柱,32-耳板,33-锁紧螺母,34-推板,341-第二导向块,35-第二弹簧,36-限位组件,361-限位块,3611-限位部,3612-导向部,3613-限位凸台,362-安装架,363-第三弹簧,37-第二托板,38-限位导向板,4-第一弹簧,5-转运板,51-凹槽,52-扣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前后方向列,左右方向为行。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服务器主板的周转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存放箱2和第二存放箱3。其中所述的第一存放箱2竖直放置,且开口朝向右侧,所述的第二存放箱3水平放置,且开口朝上。

如图5所示,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车轮11,优选的,所述的车轮11为万向轮。

所述第一存放箱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承托转运板5的第一托板21,且多个所述的第一托板21沿上下方向均匀布置。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托板2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转运板5的厚度,优选的,相邻两个第一托板21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转运板5厚度的2倍。位于第一存放箱2前侧壁上的第一托板21和位于第一存放箱2后侧壁上的第一托板21数量相同,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的转运板5用于存放主板,如图12所示,所述的转运板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主板的凹槽51。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51的底面和四周的侧壁上设置有泡棉,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泡棉通过粘贴的方式与所述的转运板5固定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主板因为震动等因素发生损坏;另一方面可以防静电。

所述底座1的左端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柱13,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柱13的数量为四根,并呈两行两列的矩阵排列。所述第一存放箱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块22,所述第一导向块22的数量与所述的第一导向柱13数量相同,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一导向块22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导向柱13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存放箱2可沿着所述的第一导向柱13上下滑动。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导向柱13上位于所述的第一存放箱2和底座1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4,且每装入一块放置有主板的转运板5,第一存放箱2就会下降一定距离h,所述的距离h等于相邻两个第一托板21的下侧面之间的距离。

即所述第一弹簧4的弹性系数

k=g/4h

式中:g为放置主板后转运板5的重力;

h为相邻两个第一托板21的下侧面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存放箱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柱31,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导向柱3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存放箱3上的耳板32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导向柱3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第二导柱的锁紧螺母33。

如图1、图4和图13所示,所述第二存放箱3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的第二存放箱3内设置有用于推动转运板5向左侧移动的推板34,所述的转运板5在第二存放箱3内竖直放置。所述推板3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块341,且所述的第二导向块341穿过所述的滑槽延伸至所述第二存放箱3的外部。所述的第二导向块34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导向柱31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的推板34可沿所述的第二导向柱31左右滑动。所述的第二导向柱3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35,所述第二弹簧35的左端抵靠在所述推板34的第二导向块341上,所述第二弹簧35的右端抵靠在位于右端的耳板32上。

所述第二存放箱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转运板5向左移动的限位组件36。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限位组件36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存放箱3上的呈u型的安装架362,且所述安装架362的翼板通过螺钉与所述的第二存放箱3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架362内设置有一限位块361,所述的限位块361从内往外依次包括限位部3611和导向部3612,所述的限位部3611为一斜面朝向第二存放箱3内部的楔形块,且所述楔形块的厚度从左往右逐渐变大,所述第二存放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楔形块的方形孔。为了方便描述,现将所述楔形块的斜面定义为内端面,与内端面相对的面定义为外端面,其余的与所述方形孔相接触的面定义为侧面。所述的导向部3612位一圆柱体,所述安装架362的腹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部3612相配合的第三导向孔。所述的导向部3612上位于所述的限位部3611和安装架362腹板之间套设有第三弹簧363。所述限位部3611的侧面的外端设置有限位凸台3613,且所述的限位凸台3613通过第三弹簧363被压紧在所述第二存放箱3的侧壁上。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存放箱3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内侧面的左端设置有第二托板37,且所述第二存放箱3左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托板37的高度。当所述的第一存放箱2内未放置转运板5时,位于最下端的第一托板21与所述的第二托板37平齐。

利用该周转运输装置运输主板时,首先将空置的转运板5竖直放置在第二存放箱3内,并通过推板34将所述的转运板5压紧在所述限位块361的限位部3611的右端面上。然后,如图14和图15所示,从第二存放箱3内抽取一块转运板5,并将转运板5放置在第二托板37上,然后将主板放置在转运板5的凹槽51内。然后,如图16所示,向左侧推动转运板5,将放置有主板的转运板5放置到第一存放箱2内。此时由于第一存放箱2的重量增加,第一存放箱2向下移动一个距离h,相邻的上一层第一托板21与第二存放箱3的第二托板37平齐。然后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述的第一存放箱2内放满转运板5。

然后将放置有主板的周转运输装置推至下一工位。

到达下一工位后,将放置有主板的转运板5从第一存放箱2内拉出,放置在第二托板37上。同理,此时由于第一存放箱2的重量减小,第一存放箱2向上移动一个距离h,相邻的下一层第一托板21与第二存放箱3的第二托板37平齐。然后将主板从转运板5中取出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然后将空置的转运板5竖直放置在第二存放箱3的限位组件36的左侧,并向右推动转运板5,第二弹簧35被压缩。在向右推动转运板5的过程中,限位组件36的限位块361会向第二存放箱3的外侧移动,第三弹簧363被压缩。当所述的转运板5移动至所述限位块361的右侧时,限位块361在第三弹簧363的作用下恢复原位,限位凸台3613重新压紧在第二存放箱3的侧壁上。然后松开手,转运板5在第二弹簧35的作用下压紧在限位组件36的限位块361上。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述第一存放箱2内的主板全部被取出。

通过上述操作过程可知,在将空置的转运板5放置到第二存放箱3内时,首先需要将转运板5放置在第二托板37和限位组件36之间,为了方便操作,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托板37的右端面到所述限位块361的限位部3611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p大于所述转运板5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第二托板37的右端面到所述限位块361的限位部3611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p为所述转运板5厚度的两倍。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在向第一存放箱2内装入或取出转运板5时,转运板5时水平移动的,如图2和图11所示,所述第二存放箱3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二托板37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限位导向板38,且所述限位导向板38与所述第二托板37之间的距离q等于所述转运板5的厚度。优选的,所述限位导向板38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二托板37的右端面之间的距离m大于所述转运板5的宽度的1/2。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从第二存放箱3内抽取转运板5,如图6和图12所示,所述转运板5的边缘处设置有扣手槽52,且当所述的转运板5放置于所述的第二存放箱3内时,所述的扣手槽52位于上端。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在操作时操作工人弯腰,因此所述第二存放箱3的高度要在1.2米左右。因此,如图1所示,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存放箱3的支撑架体12。在这里,所述的支撑架体12和底座1实际上采用型材焊接而成的一个整体的架体,之所以分别命名,仅是为了方便理解和描述。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转运板的装入和取出,如图2和图11所示,所述第一托板的右端和第二托板的左端均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限位导向板的左端设置有向上倾斜的斜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