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5461发布日期:2018-11-27 23:3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脚踏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呈现一新趋势即“快捷、低碳”,自行车是无排放、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越来越普及使用。而脚踏结构是自行车不可缺少的部件,但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部件。由于脚踏结构用于支撑、并承受人体一部分的重量,因此容易发生损坏,因此脚踏结构需要满足力学强度的需求。另外,脚踏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涉及满足卡鞋与脱鞋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可实现快速卡鞋和脱鞋的脚踏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脚踏结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脚踏结构,其包括脚踏主体结构和扣片结构,所述扣片结构安装在所述脚踏主体结构上,所述扣片结构用于与锁鞋连接,所述脚踏主体结构包括轴心部分和主体架部分,所述主体架部分中部两侧向内凹进使其中部两侧具有两个凹部,从而使所述脚踏结构呈现斧头状,所述轴心部分包括轴以及设置于轴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所述主体架部分包括塑胶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塑胶固定件上下两端的第一扣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扣片上下两端的挡片。进一步地,所述扣片结构包括转换器和上扣片,所述上扣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换器上,所述上扣片上设置有四个孔,并通过四个螺丝穿过该四个孔实现所述上扣片和所述转换器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扣片包括塑胶底板、弹簧卡扣和铝固定板,其中所述弹簧卡扣设置在塑胶底板的中部,所述铝固定板盖在所述塑胶底板上并使所述弹簧卡扣位于所述铝固定板和所述塑胶底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片的两侧具有孔,所述挡片的两侧具有孔,两个螺丝穿过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挡片上的孔将第一扣片、挡片、塑胶固定件与铝中管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轴、第一扣片及所述挡片的材料为钛。进一步地,所述挡片的中部向内凹进使其在中部具有两个凹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脚踏结构的优势在于:(1)轴心三轴承结构,使其更加稳固;(2)脚踏结构整体呈现斧头状,外观小巧更加轻质化;(3)扣片结构可与锁鞋的四孔连接。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主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主体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主体结构的另一装配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扣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扣片结构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轴2、挡片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三轴承6、第一扣片7、上扣片8、转换器9、扣片结构10、塑胶固定件11、铝中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脚踏结构,其包括脚踏主体结构和扣片结构9,扣片结构安装在脚踏主体结构上,扣片结构9用于与锁鞋连接,脚踏主体结构包括轴心部分和主体架部分,主体架部分中部两侧向内凹进使其中部两侧具有两个凹部,从而使所述脚踏结构呈现斧头状,轴心部分包括轴1以及设置于轴上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及第三轴承5,主体架部分包括塑胶固定件10、设置于所述塑胶固定件上下两端的第一扣片6,设置于第一扣片6上下两端的挡片2。具体地,主体架部分还与铝中管11固定连接,塑胶固定件10、第一扣片6和挡片2通过两个螺丝对锁与铝中管11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扣片结构包括转换器8和上扣片7,上扣片7固定安装在转换器8上,上扣片7上设置有四个孔,并通过四个螺丝穿过这四个孔实现上扣片7和转换器8的连接。进一步地,上扣片7包括塑胶底板(未示出)、弹簧卡扣(未示出)和铝固定板(未示出),其中弹簧卡扣设置在塑胶底板的中部,铝固定板盖在塑胶底板上并使弹簧卡扣位于铝固定板和塑胶底板之间。进一步地,第一扣片6的两侧具有孔,挡片2的两侧具有孔,两个螺丝穿过第一扣片6和挡片2上的孔将第一扣片6、挡片2、塑胶固定件10与铝中管11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轴1、第一扣片6及挡片2的材料为钛。进一步地,挡片2的中部向内凹进使其在中部具有两个凹部。上文中提供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以用于进行阐述和说明。但并非要穷举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以上教导,可实现很多修改和变型。上述实施例被选取用于最佳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不同的实施例并利用适于特定预期用途的不同变型来最佳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要由所附权利要求来定义。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