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飞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0263发布日期:2019-02-10 23:4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飞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变速飞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自行车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尤其对变速自行车来说,要求传动比范围越宽越好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达到省力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多级变速飞轮最小齿为11齿,最大齿一定的条件下,最小齿每减少1个其速比范围将增大10%左右,也就是小齿越小,骑行者将获得更大的传动比,然而花毂的尺寸已经标准化,对于通用花毂来说,花毂的花键部分的外径为2R,当齿圈齿数小于11时,即会使得飞轮最小齿的齿根圆的直径2r小于2R,此时花毂与塔轮尺寸干涉而最终导致无法装配。以SRAM公司为代表的几个品牌产品具有齿圈齿数为10齿的产品,极个别甚至最小齿已经是9齿,都是采用定制花毂的方式进行改进,使得飞轮部件的成本增加。因此设计一种能通用标准花毂、成本低且传速比宽的变速飞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通用标准花毂、成本低且传速比宽的变速飞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速飞轮,包括由多层直径依次增大的齿圈搭接成的塔轮、轮毂以及花毂,塔轮包括直径最大的第一齿圈以及直径最小的第二齿圈,塔轮与轮毂传动连接,花毂与轮毂传动连接,还包括连接环以及环端盖;第二齿圈的内径2r小于花毂的外径2R;花毂的一端与连接环可拆卸连接;环端盖包括柱体以及盖体,柱体与连接环连接,盖体与第二齿圈抵触。

优选的,连接环与花毂通过螺纹连接,柱体与连接环采用螺纹连接、铆接、卡接或焊接的一种。

优选的,塔轮包括与第二齿圈相邻的第三齿圈,第三齿圈通过桥接部与第二齿圈搭接;桥接部包括横向的辐板以及与辐板搭接的筒体,从筒体和/或第二齿圈上沿径向往内延伸出限位部,限位部的内径比盖体的直径小。

优选的,连接环背离花毂的端面上设置有紧定部。

优选的,环端盖设置有扳手部53。

优选的,轮毂设置减重槽。

优选的,花毂靠近第一齿圈的部位设置有轴向限位凸起。

优选的,塔轮包括与第一齿圈相邻的第四齿圈,第四齿圈与第一齿圈可拆卸连接,第四齿圈与第二齿圈一体连接,第一齿圈与轮毂一体连接。

优选的,第一齿圈设置有减重孔。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速飞轮通过设计连接环以及环端盖,由连接环连接花毂与环端盖,再将环端盖抵触在第二齿圈上,使得在第二齿圈的内径2r小于花毂的外径2R的情况下,花毂可与正常结构一样对塔轮形成轴向限位,可靠的完成高速运动;也因此第二齿圈的内径2r可以小于花毂的外径2R,最小齿圈可相应的根据设计减少齿数,在使用标准花毂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增大速比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速飞轮上半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速飞轮部分结构实施例;

图3为连接环与环端盖连接结构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件连接环的端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变速飞轮,包括由多层直径依次增大的齿圈搭接成的塔轮1、轮毂2、花毂3、连接环4以及环端盖5,塔轮1包括直径最大的第一齿圈11以及直径最小的第二齿圈12,塔轮1与轮毂2传动连接,例如可将轮毂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齿圈11以及第二齿圈12连接从而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使得飞轮稳定性好、强度高。花毂3与轮毂2连接形成周向传动,例如采用键连接,结构简单传动稳定;第二齿圈12的内径2r可小于花毂3的外径2R,方便在设计时根据第二齿圈12的直径将齿数设计突破现行的11齿变为10齿或9齿甚至于8齿,以便在能通用标准花毂的前提下,通过小齿、少齿数来获得更宽速比,使得运动更为省力,而采用标准花毂也能降低整体成本;花毂3靠近第二齿圈12的一端与连接环4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的一种,最好是螺纹连接以方便更换维护,应当注意的是,在设计时螺纹旋转方向应与传动方向相匹避免松脱;花毂3的另一端可与塔轮1抵触从而形成左侧轴向限位,比如可以在花毂3靠近第一齿圈11的部位设置轴向限位凸起31,防止塔轮1沿轴向向图中左侧方向偏移;环端盖5包括柱体51以及盖体52,柱体51与连接环4连接,通过盖体52与第二齿圈12抵触,可以形成右侧轴向限位,防止塔轮1沿轴向向图中右侧方向偏移。由此,在塔轮1左右侧均有轴向限位的情况下,使得塔轮1、轮毂2以及花毂3依次完成转动传递,稳定的实现飞轮运动功能。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环4设置有外螺纹,花毂3设置有与之匹配的内螺纹,需要注意的是,内螺纹和外螺纹是可以替换的,例如在图2中,连接环4设置有内螺纹,而花毂3设置有与之匹配的外螺纹。同理柱体51与连接环4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并且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设置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然,柱体51与连接环4也可以采用铆接、卡接或焊接的一种,只要使得柱体51与连接环4传动连接即可。焊接可以采用点焊或者激光焊,当为激光焊接时,如图3所示,A射入方向即为激光射入方向,激光焊具有发热小、高效、牢固等优点,在保证同心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柱体51与连接环4牢固连接承受更大的扭转传递。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塔轮1包括与第二齿圈12相邻的第三齿圈13,第三齿圈13通过桥接部6与第二齿圈12搭接;桥接部6包括横向的辐板61以及与辐板61搭接的筒体62,从筒体62和/或第二齿圈12上沿径向往内延伸出限位部12a,限位部12a的内径比盖体52的直径小,限位部12a的作用是托起盖体52,方便盖体52对塔轮1施加轴向限制。当然,若是没有限位部12a也是可以的,盖体52直接覆盖在第二齿圈12的齿面上,也可以达成相同的限制效果。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环4背离花毂3的端面上设置有紧定部41。紧定部41可以是孔或者凸起,方便装配时进行定位抓取,从而旋紧连接环4与花毂3。

较佳的实施方式,环端盖5上设置有扳手部53。如图1所示,扳手部53可以是设置在盖体52和/或柱体51内侧的具有特定形状的凹坑,较为常见的是内六角孔或四方孔;如图2所示,扳手部53还可以是从盖体52往外侧凸起的定位部;扳手部53的作用是方便环端盖5与连接环4的连接紧固。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轮毂2设置减重槽21,减轻质量。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齿圈11设置有减重孔11a,飞轮在不影响刚度的情况下,减重孔11a可以有效减轻整体的质量,使得运动更为省力。

较佳的实施方式,塔轮1包括与第一齿圈11相邻的第四齿圈14,第四齿圈14与第一齿圈11可拆卸连接,第四齿圈14与第二齿圈12一体连接,第一齿圈11与轮毂2一体连接。如图1所示,塔轮1通常的受力除了沿齿圈径向的扭力矩之外,在运动过程中还容易受到自行车体对塔轮1的F1-f1方向的挤压力或F2-f2的拉伸力;现有的飞轮两端都设计有如轴向限位凸起31类似的结构防止左右移动,因此可以有效抵抗F2-f2的拉伸力,而本设计结构中通过盖体42以及轴向限位凸起31对塔轮1进行左右限位也可以有效抵抗F2-f2的拉伸力,但现有结构对于F1-f1方向的挤压力抵抗性较差,而通过第一齿圈11与轮毂2一体连接,并且轮毂2抵触在桥接部6上,使得来自F1-f1方向的挤压力通过轮毂2来进行支撑,塔轮1不耐挤压的弊端得到很好的解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