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5058发布日期:2019-01-15 22:46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摩托车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三轮摩托车主要用于短途运输,多行驶在乡村公路上,因路面凹凸不平 容易受到冲击和产生振动;现有的简易驾驶棚棚体架结构,主要是以刚性固定连接在车棚 上,在行驶过程中棚体受到不间断的冲击产生震动和变形,同时因为安装困难,无法满足 市场现有车辆的匹配安装需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581222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前车棚体的安装架吊耳紧固在前车架体下部,连接弯管组合固定在前车架体的车头部;上左连接板、上右连接板互相固定,连接管组合与上左连接板、上右连接板紧固,上左连接板、上右连接板和连接管组合构成后车棚体,后车棚体与后车架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安装架吊耳、连接弯管组合、上左连接板、上右连接板以及连接管组合等柔性连接部件。但是现有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还存在着车棚前挡板不能够折叠调节,缺少便捷收缩的防尘装置和安全效果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以解决现有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车棚前挡板不能够折叠调节,缺少便捷收缩的防尘装置和安全效果差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包括固定板,车棚体支撑柱,车棚支撑架,调节螺栓,横固定杆,固定板,车棚体支撑柱,车棚支撑架,调节螺栓,横固定杆,安全防撞缓冲筒结构,防尘遮挡帘装置,可折叠车棚前挡板装置,固定片,固定座,挂环,车棚顶板,安装孔,斜加固杆和锁紧螺栓,所述的车棚体支撑柱焊接在固定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车棚支撑架插接在车棚体支撑柱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车棚体支撑柱和车棚支撑架的相交处;所述的横固定杆横向焊接在车棚体支撑柱和车棚体支撑柱的内侧上部之间;所述的安全防撞缓冲筒结构套接在包括固定板的外表面;所述的防尘遮挡帘装置螺栓连接在车棚顶板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折叠车棚前挡板装置插接在车棚顶板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固定片分别螺钉连接在固定板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固定座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板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挂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车棚顶板螺栓连接在车棚支撑架的上端位置;所述的安装孔分别开设在固定片的正表面上下两部;所述的斜加固杆一端焊接在横固定杆的下表面外侧位置,另一端焊接在车棚体支撑柱的内侧上部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车棚顶板的下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可折叠车棚前挡板装置包括横支撑板,前挡板,观察窗,固定耳板,延伸丝杠,调节管和支撑丝杠,所述的前挡板轴接在横支撑板的正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观察窗镶嵌在前挡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耳板分别焊接在横支撑板的下表面左侧位置和前挡板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延伸丝杠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的内部上侧位置,另一端轴接在上侧设置的固定耳板的后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支撑丝杠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的内部下侧位置,另一端轴接在下侧设置的固定耳板的后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遮挡帘装置包括收纳筒,旋转筒,防护帘,观察帘,挂钩和轴承,所述的旋转筒插接在轴承的内圈;所述的防护帘胶接在旋转筒的外表面下侧位置;所述的观察帘缝接在防护帘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钩分别胶接在防护帘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轴承分别镶嵌在收纳筒的内部左右两侧下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安全防撞缓冲筒结构包括防撞筒,荧光贴,标识贴和连接管,所述的荧光贴分别胶接在防撞筒的正表面;所述的标识贴胶接在防撞筒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分别胶接在防撞筒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斜加固杆具体采用不锈钢杆;所述的斜加固杆与横固定杆之间的夹角设置在三十度至六十度。

优选的,所述的防撞筒具体采用圆柱形EVA塑料筒。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帘具体采用尼龙布帘;观所述的观察帘具体采用长方形透明PVC塑料帘。

优选的,所述的挂钩与挂环挂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筒具体采用圆柱形铝合金筒;所述的旋转筒设在收纳筒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筒与轴承过盈配合设置;所述的旋转筒与轴承之间设置有蝶形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横支撑板与车棚顶板相连接;所述的横支撑板与车棚顶板的相交处设置有锁紧螺栓。

优选的,所述的收纳筒与车棚顶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防撞筒和连接管分别与固定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延伸丝杠,调节管和支撑丝杠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前挡板的角度,实现对前挡板折叠进行折叠。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观察窗和观察帘的设置,有利于时驾驶员和乘坐者可以方便的观察周围的交通情况。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转筒与轴承之间设置有蝶形弹簧,有利于对防护帘方便的进行收放,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挂钩和挂环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对防护帘起到固定作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撞筒具体采用圆柱形EVA塑料筒,有利于起到防撞的作用增加车棚架的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荧光贴和标识贴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对车棚体架的识别和查找,同时增加了车棚体架的功能。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斜加固杆和横固定杆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加固的作用,增加车棚架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车棚体支撑柱,车棚支撑架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根据需要调节车棚顶板的高度,满足不同车型安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车棚前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遮挡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撞缓冲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板;2、车棚体支撑柱;3、车棚支撑架;4、调节螺栓;5、横固定杆;6、安全防撞缓冲筒结构;61、防撞筒;62、荧光贴;63、标识贴;64、连接管;7、防尘遮挡帘装置;71、收纳筒;72、旋转筒;73、防护帘;74、观察帘;75、挂钩;76、轴承;8、可折叠车棚前挡板装置;81、横支撑板;82、前挡板;83、观察窗;84、固定耳板;85、延伸丝杠;86、调节管;87、支撑丝杠;9、固定片;10、固定座;11、挂环;12、车棚顶板;13、安装孔;14、斜加固杆;15、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包括固定板1,车棚体支撑柱2,车棚支撑架3,调节螺栓4,横固定杆5,固定板1,车棚体支撑柱2,车棚支撑架3,调节螺栓4,横固定杆5,安全防撞缓冲筒结构6,防尘遮挡帘装置7,可折叠车棚前挡板装置8,固定片9,固定座10,挂环11,车棚顶板12,安装孔13,斜加固杆14和锁紧螺栓15,所述的车棚体支撑柱2焊接在固定座10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车棚支撑架3插接在车棚体支撑柱2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4螺纹连接在车棚体支撑柱2和车棚支撑架3的相交处;所述的横固定杆5横向焊接在车棚体支撑柱2和车棚体支撑柱2的内侧上部之间;所述的安全防撞缓冲筒结构6套接在包括固定板1的外表面;所述的防尘遮挡帘装置7螺栓连接在车棚顶板1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折叠车棚前挡板装置8插接在车棚顶板12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固定片9分别螺钉连接在固定板1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固定座10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板1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挂环11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车棚顶板12螺栓连接在车棚支撑架3的上端位置;所述的安装孔13分别开设在固定片9的正表面上下两部;所述的斜加固杆14一端焊接在横固定杆5的下表面外侧位置,另一端焊接在车棚体支撑柱2的内侧上部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15螺纹连接在车棚顶板12的下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可折叠车棚前挡板装置8包括横支撑板81,前挡板82,观察窗83,固定耳板84,延伸丝杠85,调节管86和支撑丝杠87,所述的前挡板82轴接在横支撑板81的正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观察窗83镶嵌在前挡板8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耳板84分别焊接在横支撑板81的下表面左侧位置和前挡板82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延伸丝杠85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86的内部上侧位置,另一端轴接在上侧设置的固定耳板84的后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支撑丝杠87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86的内部下侧位置,另一端轴接在下侧设置的固定耳板84的后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遮挡帘装置7包括收纳筒71,旋转筒72,防护帘73,观察帘74,挂钩75和轴承76,所述的旋转筒72插接在轴承76的内圈;所述的防护帘73胶接在旋转筒72的外表面下侧位置;所述的观察帘74缝接在防护帘7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钩75分别胶接在防护帘73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轴承76分别镶嵌在收纳筒71的内部左右两侧下部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全防撞缓冲筒结构6包括防撞筒61,荧光贴62,标识贴63和连接管64,所述的荧光贴62分别胶接在防撞筒61的正表面;所述的标识贴63胶接在防撞筒6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64分别胶接在防撞筒6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斜加固杆14具体采用不锈钢杆;所述的斜加固杆14与横固定杆5之间的夹角设置在三十度至六十度。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撞筒61具体采用圆柱形EVA塑料筒。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帘73具体采用尼龙布帘;观所述的观察帘74具体采用长方形透明PVC塑料帘。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挂钩75与挂环11挂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筒72具体采用圆柱形铝合金筒;所述的旋转筒72设在收纳筒71的内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筒72与轴承76过盈配合设置;所述的旋转筒72与轴承76之间设置有蝶形弹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横支撑板81与车棚顶板12相连接;所述的横支撑板81与车棚顶板12的相交处设置有锁紧螺栓15。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收纳筒71与车棚顶板12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撞筒61和连接管64分别与固定板1相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安装三轮摩托车的不同,调节横支撑板81和车棚顶板12的距离,并拧紧锁紧螺栓15;通过拧动调节管86,调节延伸丝杠85和支撑丝杠87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前挡板82的调节,使驾驶人员能通过观察窗83,有良好的视野范围;然后将固定片9连接在三轮摩托车的车斗上部位置,通过拧动调节螺栓4调节车棚支撑架3的高度,进而调节车棚顶板12的高度满足使用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拉动挂钩75,将挂钩75挂接在挂环11内,使得防护帘73起到防尘的作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