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挡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800发布日期:2019-01-18 19:40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挡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及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挡雨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出行交通工具,是由汽油发动机或者电瓶来驱动。但是出厂摩托不带有遮阳和遮雨的装置,因此,消费者会在购置摩托车后,另行购买能够遮雨和遮阳的产品安装在摩托车上后再进行机动车的合法登记。现有的摩托车遮雨装置分为固定式和可拆卸式两类。

可拆卸式遮雨装置能够在需要使用的情况下,由驾驶者自行安装,一般情况下(不下雨、太阳光线不强烈等)则可以折叠收纳放置其他地方。但是市面上多数摩托车遮雨装置设置为两边开放式,从而夏天太阳直射使驾驶者感到炎热,而冬天侧边灌风会使驾驶者感到寒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02429037U公开了一种低速电动车,包括车体,还包括可拆卸式组合车门,所述可拆卸式组合车门包括车门体、铰链,车门体包括车门上部和车门下部,车门上部和车门下部连接采用榫卯架构,车门体与车体铰接连接,所述车门上部与车门下部可分离连接。当气温高时,车门上部可根据需要拆卸下来以增加驾驶室空气流通,起到通风降温作用,留下的车门下部起到保护驾驶员作用。当气温降低或者下雨时,车门上部可根据需要装配上去,以避风挡雨,起到保温作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可拆卸式组合车门虽然起到了降温和保温的作用,但是需要驾驶者根据环境情况对车门上部进行拆卸和安装,较为麻烦,如若在车辆行驶途中遇到天气变化,还需停下车来再对车门进行安装或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挡雨装置,能够起到供暖和降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摩托车挡雨装置,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和顶棚,后挡板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聚热管筒、空气过滤器、三通阀和涡轮风扇;聚热管筒与摩托车的发动机排气管连通,空气过滤器设于聚热管筒与发动机排气管的连通处,三通阀设于外界、聚热管筒与发动机排气管的连接处;所述涡轮风扇设于聚热管筒的内部,涡轮风扇与摩托车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聚热管筒设有若干出风口,出风口朝向驾驶者的背部。

前挡板的一端与顶棚固定连接,前挡板的另一端与摩托车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设有可视窗。

顶棚为中空结构,顶棚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底端部连通有水管,水管连通有水雾喷头,水雾喷头与水管的连通处设有截止阀。所述顶棚的顶部设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传动装置、微型风力发电机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顶棚的顶部,支撑装置支撑整个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轮与传动装置转动连接,传动装置连接微型风力发电机,所述微型风力发电机与摩托车的蓄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

当处于寒冷的天气时,驾驶者调节三通阀,使发动机排气管与聚热管筒接通,摩托车行驶时,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废气从发动机排气管流至聚热管筒,经过空气过滤器净化后,启动涡轮风扇,涡轮风扇转动从而将热气流吹至出风口(三通阀关闭,热气流无法流至外界),热气流通过出风口被吹至驾驶者的背部;关闭截止阀使得水箱内的水无法流出。

当处于炎热的天气时,驾驶者调节三通阀,使发动机排气管与外界接通,摩托车行驶时,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废气流在经过空气过滤器后通过三通阀流至外界;打开截止阀即可使得水箱内的水通过水管流至水雾喷头,水则呈雾状水(1mm以下的水滴状)洒向驾驶者。

当汽车处于行驶状态,由于有一定的速度,即会形成风流,风流带动风轮转动,从而将风的动能转变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传递给微型风力发电机,微型风力发电机即可发电给摩托车的蓄电池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需要给驾驶者供暖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与摩托车的发动机排气管连接的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将摩托车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废气在经过空气过滤器净化后,通过涡轮风扇将热气流吹至驾驶者,从而达到了给驾驶者供暖的作用。

2.在需要给驾驶者降温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水箱和与水箱连通的水雾喷头,一方面水雾喷头喷出的雾状水能够在吸收热量后蒸发,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另一方面水雾喷头限制了水的流量,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通过设置风力发电装置,能够在摩托车行驶的时候带动风轮转动,以驱动微型风力发电机给摩托车的蓄电池充电,以达到利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阻力风自然风给摩托车蓄电池充电的目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4.通过加装空气过滤器,能够将摩托车发动机产生的废气经过滤后再排至外界,减少了废气的排放,更加环保。

进一步,前挡板、后挡板和顶棚组成的摩托车挡雨装置的外形结构为流线型。

流线型的结构能够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对摩托车行驶的阻碍,减少燃料的消耗。

进一步,可视窗为聚碳酸酯阳光板,聚碳酸酯阳光板的表层覆盖有UV层。

覆盖有UV层的聚碳酸酯阳光板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即便在太阳光的暴晒下也不会产生黄边、雾化及透光流失,且UV涂层能够抗紫外线,能够保护驾驶者不被晒伤,除此之外,聚碳酸酯阳光板还具有重量轻、可弯曲性、隔音性良好等性能特点。

进一步,聚热管筒的外层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材料为硅酸铝棉。

通过空气过滤器成为干净的热气流在流至出风口的过程中,由硅酸铝棉制成的保温层能够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一方面使得驾驶者在调节坐姿时,即便腿部触碰到聚热管筒也不会被烫伤,另一方面在寒冷的天气中能够减少热气流流动时产生的热量损失,保证供暖的效果。

进一步,顶棚的两侧端均设有透明的PVC防水布,PVC防水布通过尼龙粘贴扣粘贴在顶棚上。

当雨量过大(或下雨的时候有风)使得雨从摩托车挡雨装置的两侧飘至驾驶者处,即可调节尼龙粘贴扣,将PVC防水布放置下来,从而遮挡雨水。透明的PVC防水布不会遮挡驾驶者两侧的视线,从而保证驾驶安全。当不需要使用时(如天气炎热时),即可通过尼龙粘贴扣将PCV防水布折叠收纳,从而保持良好的通风。

进一步,所述水箱设有灌水口,灌水口连通有输水管道,顶棚的顶部设有漏水口,漏水口与输水管道连通。

下雨时,水能通过顶棚的漏水口漏至水箱内,从而实现储水的作用,有效的利用了自然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动机排气管与聚热管筒连通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动机排气管与外界连通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箱及水箱周边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前挡板1、后挡板2、顶棚3、聚热管筒4、发动机排气管5、空气过滤器6、涡轮风扇7、三通阀8、出风口9、可视窗10、水管11、水雾喷头12、截止阀13、风轮14、支撑装置15、PVC防水布16、尼龙粘贴扣17、漏水口18、输水管道19、灌水口20、水箱21。

实施例的结构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挡雨装置,包括前挡板1、后挡板2和顶棚3,摩托车挡雨装置的外形结构为流线型,以保证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产生强阻力。

前挡板1的一端与摩托车(的前端)固定连接,前挡板1的另一端与顶棚3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采用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前挡板1设有可视窗10,可视窗10为聚碳酸酯阳光板,聚碳酸酯阳光板的表层覆盖有UV层。

后挡板2的一端与摩托车(的后端)固定连接,后挡板2的另一端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结合图2和图3所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聚热管筒4、空气过滤器6、涡轮风扇7和三通阀8,聚热管筒4的外层包覆有材质为硅酸铝棉的保温层,聚热管筒4与摩托车的发动机排气管5连通,空气过滤器6设于聚热管筒4与发动机排气管5的连通处,三通阀8设于外界、聚热管筒4与外界的连接处。涡轮风扇7转动连接在聚热管筒4内部,涡轮风扇7与摩托车的蓄电池电连接,聚热管筒4靠近驾驶者背部的端部设有若干出风口9,涡轮风扇7转动时将带动风流流至出风口9。

顶棚3的两侧端均通过尼龙粘贴扣17可拆卸连接有透明的PVC防水布16,结合图4所示,顶棚3为中空结构,顶棚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1,水箱21的顶端部设有灌水口20,灌水口20连通有输水管道19,顶棚3的顶部设有漏水口18,漏水口18与输水管道19连通。水箱21的底端部连通有水管11,水管11远离水箱21的一端连通有水雾喷头12,水雾喷头12与水管11的连通处设有截止阀13。

顶棚3的顶部设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14(由叶片、叶柄、轮毂及风轮轴组成)、传动装置(如传动箱,传动箱内设有传动轴系、齿轮等)、微型风力发电机和支撑装置15(如塔架),支撑装置15支撑整个风力发电装置,支撑装置15固定连接在顶棚3的顶部,风轮14与传动装置转动连接,传动装置连接微型风力发电机,传动装置能够改变风轮14的转动方向,微型风力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摩托车日常行驶时,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起到遮挡降雨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可视窗10即可保证驾驶者的视线不受干扰,同时覆盖有UV层的聚碳酸酯阳光板还能够抵挡紫外线,以及长时间使用也能保证良好的透光率。在天气炎热(或其他情况下)需要驾驶者两侧通风时,将PVC防水布16通过尼龙粘贴扣17固定在顶棚3上即可;在下暴雨(或其他情况下)需要遮挡驾驶者两侧时,将PVC防水布16放置下来,即可遮挡朝驾驶者飘来的雨水。与此同时,在下雨过程中,雨水通过漏水口18流经输水管道19、灌水口20到达水箱21的内部,从而实现水箱21的储水。

在天气炎热时,驾驶者调节三通阀8,使得摩托车的发动机排气管5与外界连通,摩托车行驶时产生的高温废气经空气过滤器6过滤成干净气体后被排至外界;调节截止阀13使水箱21与水雾喷头12接通,水箱21里的水通过水管11、水雾喷头12形成雾状水喷向驾驶者,从而实现降温。

在天气寒冷时,驾驶者调节三通阀8,使得摩托车的发动机排气管5与聚热管筒4连通,摩托车行驶时产生的高温废气经空气过滤器6过滤成干净气体后流至聚热管筒4,启动由摩托车蓄电池供电的涡流风扇7,涡轮风扇7转动将热气流收集吹至出风口9,热气流通过出风口9流至驾驶者的背部,从而实现供暖。

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与行驶方向相反的风流,从而风流会带动风轮14转动,传动装置将风轮14转动产生的动力传至微型发电机,从而微型发电机工作将做功产生的电能传至摩托车的蓄电池,从而实现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能够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