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防刮型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7629发布日期:2019-04-05 21:2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的防刮型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创作与自行车的零件有关,更详而言是指一种自行车的防刮型快拆结构。



背景技术:

在自行车的零件间(常见于车轮与车架的叉体间),会以快拆结构进行连接,以达到能快速地进行结合与拆离的功效。

一般的快拆结构,主要包括有一轴杆及一连接于该轴杆一端的轴杆头,该轴杆另一端具有一外螺纹,用以螺接在车架的叉体的内螺纹中,而该轴杆头的外径大于该轴杆外径,而可抵靠在叉体的外侧,使快拆结构能与叉体进行紧迫结合。

为使该轴杆头能更紧密地与该叉体抵接,会在轴杆头的内侧端面上增设一环齿,或在轴杆头的内侧端面螺接一止挡环,再于该止挡环的端面上设置环齿,但无论环齿直接形成于该轴杆头的端面或形成在止挡环饿端面上,该环齿皆与该轴杆头呈同动状态。因此,在该轴杆的外螺纹与该叉体的内螺纹进行螺接旋转时,该环齿不仅会紧贴在叉体的外侧面上,更会随着轴杆头同时旋转,而将该叉体外侧面的烤漆刮下而磨光,导致叉体容易因漆面之剥离而生锈,况且在长久的使用下,叉体的外侧面会被环齿所持续刮除,使叉体的壁面变薄,不仅有容易变形的情形,更会导致使用寿命的缩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改善现有技术中,习知自行车的快拆结构有着容易对自行车的叉体造成刮损,进而导致生锈及使用寿命缩减等问题;缘此,本创作乃提供一种自行车的防刮型快拆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的防刮型快拆结构,包括:一轴杆,具有一杆身及一杆头,该杆身的一端外周面具有一轴杆外螺纹,该杆头同轴连接于该杆身的另一端,且该杆头的外径大于该杆身的外径;一挡环,轴心位置贯穿有一穿孔,该挡环的一端面具有一环齿,另一端面具有一暂时性结合面,该挡环的穿孔供该轴杆的杆身穿入,使该暂时性结合面朝向于该杆头的方向;一暂时性结合组件,位于该轴杆的杆头与该挡环的暂时性结合面间,用以暂时性地将该轴杆的杆头与该挡环饿暂时性结合面进行结合,使当该挡环的环齿与一外物接触时,该挡环会与该暂时性结合组件间形成不同动的状态。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避免刮伤车架与叉体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一。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二。

其中:自行车的防刮型快拆结构、100,轴杆、10,杆身、11,轴杆外螺纹、111,杆头、12,驱动部、121,驱动槽、122,内藏孔、13,阶级面、131,挡环、20,穿孔、21,环齿、22,暂时性结合面、23,暂时性结合组件、30,内藏式驱动杆、40,第一杆体、41,第一枢接槽、411,环槽、412,第一插孔、413,第二杆体、42,身部、421,头部、422,第二枢接槽、423,身部外螺纹、424,第二插孔、425,头部内螺纹、426,枢接连结片、43,第一枢孔、431,第二枢孔、432,第一插销、44,第二插销、45,防脱环、46,弹簧、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对本创作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5所述,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防刮型快拆结构100,包括一轴杆10、一挡环20、一暂时性结合组件30、一内藏式驱动杆40及一弹簧50,其中:

请参阅图1至3所示,该轴杆10,具有一杆身11、一杆头12及一内藏孔13。该杆身11的一端之外周面具有一轴杆外螺纹111,该杆头12一体同轴地连接于该杆身11的另一端,且该杆头12的外径大于该杆身11饿外径,该杆头12上具有一驱动部121,于本实施例中该驱动部121为若干个驱动槽122,各驱动槽122系自该杆头12的外侧端面上依等间距环状排列并呈凹陷而成,该内藏孔13系自该杆头12的外侧端面轴心位置以轴向地往内延伸至该杆身11的内部一预定距离而成。

请参阅图1至3所示,该挡环20,轴心位置贯穿有一穿孔21,该挡环20的一端面具有一环齿22,另一端面则具有一暂时性结合面23。该挡环20由该穿孔21供该轴杆10的杆身11穿入,使该暂时性结合面23朝向于该杆头12的方向。

请参阅图1至3所示,该暂时性结合组件30,用以暂时性地将该轴杆10的杆头12与该挡环20的暂时性结合面23进行结合。于本实施例中,该暂时性结合组件30为磁铁,该杆头12与该挡环20皆为金属,该暂时性结合组件30磁吸于该轴杆10的杆头12与该挡环20的暂时性结合面23间,使当受一外力作用时,则将该轴杆10的杆头12与该挡环20的暂时性结合面23进行分离。

请参阅图1至3所示,该内藏式驱动杆40,结合于该轴杆10中,并可于一收纳位置至一驱动位置间进行往复的位移,当该内藏式驱动杆40位于收纳位置时,收藏在该内藏孔13内,当该内藏式驱动杆40位于驱动位置时,可与该驱动槽122卡合,以驱动该轴杆10旋转。

于本实施例中,内藏式驱动杆40具有一第一杆体41、一第二杆体42、一枢接连结件43、一第一插销44、一第二插销45及一防脱环46。该第一杆体41置于该轴杆10的内藏孔13中,该第一杆体41一端凹陷有一第一枢接槽411,另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一环槽412,该第一杆体41的外表面上具有一贯穿该第一枢接槽411的第一插孔413;该第二杆体42具有一身部421及一头部422,该身部421置于该轴杆10的内藏孔13中,该身部421一端具有一第二枢接槽423,另一端具有一身部外螺纹424,该身部421的外周面上具有一贯穿该第二枢接槽423的第二插孔425,该头部422的外径大于该身部421的外径,亦大于该内藏孔13的孔径,该头部422一端具有一头部内螺纹426,该头部内螺纹426与该身部外螺纹424螺接,使该头部422同轴连接于该身部421一端上,并位于该内藏孔13外;该枢接连结片43具有一第一枢孔431及一第二枢孔432,该枢接连结片43一端置于该第一杆体41的第一枢接槽411内,另一端则置于的第二杆体42的第二枢接槽423内;该第一插销44系插入于的第一杆体41的第一插孔413与该枢接连结片43的第一枢孔431中,使该第一杆体41与该枢接连结片43枢接;该第二插销45插入于该第二杆体42的第二插孔425与该枢接连结片43的第二枢孔432中,使该第二杆体42与该枢接连结片43枢接,即该第一杆体41与该第二杆体42藉由该枢接连结片43而得以间接枢接;该防脱环46套设于该第一杆体41的环槽412上。

请参阅图1至3所示,该弹簧50,为压缩弹簧,抵接于该轴杆10位于内藏孔13内壁面上的阶级面131与该内藏式驱动杆40的防脱环46间,以由该弹簧50提供该内藏式驱动杆40往该内藏孔13内位移的弹性预力。

是以,上述即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防刮型快拆结构100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说明如下:

当欲使用本创作时,可对该轴杆10的杆头12进行驱动旋转,使将该轴杆10的轴杆外螺纹111与一车架的叉体(图中未示)的内螺纹进行螺接,而对该杆头12的驱动旋转的方式可直接由人手或外部的工具扳动该杆头12旋转来达到,或由本创作中的内藏式驱动杆40达到。

当使用该内藏式驱动杆40时,如图4所示,使用者可先握持于该第二杆体42的头部422上,并逐渐地将该第二杆体42的身部421拉出于该内藏孔13外,再将该第二杆体42进行枢转,以将该第二杆体42的身部421卡入于该轴杆10的驱动槽122内(如5所示),接着便可旋动该第二杆体42以带动该轴杆10进行同步的旋转,直至该挡环20的环齿22与该叉体的外侧面紧抵后,便可藉由该弹簧50的弹力而将该第二杆体42的身部421再度拉回至该内藏孔13内加以收纳。

本创作在该轴杆10与该车架的叉体螺接结合时,在当该挡环20的环齿22接触到叉体的外侧面时,该轴杆10旋转的作动力便会大于该暂时性结合组件30与该挡环20间的结合力(磁吸力),使该挡环20与该暂时性结合组件30形成脱离状态,即此时该挡环20便不再受该轴杆10所同动旋转,因此该挡环20上的环齿22便不会在叉体的外侧面上刮动,而能避免叉体被刮除外漆的问题。藉此,本创作的挡环20可在轴杆10旋转时与该轴杆10形成脱离状态,因此可减少对叉体所造成的损伤(刮伤),以增进叉体的使用寿命。

另外,由于该暂时性结合组件30不仅可在轴杆10旋转时与该挡环20形成脱离,还可在轴杆10未旋转时与该挡环20形成暂时性结合,因此可避免该挡环20自行自该轴杆10上脱落的问题。

再者,虽然上述实施例中,该暂时性结合组件为磁铁,利用磁吸力与该挡环进行暂时性的结合。但,实际上,该暂时性结合组件亦可为具有黏性的油脂,而可藉由黏性与该挡环进行暂时性的结合,以达到相同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创作所提供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制本创作的实施范围,凡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创作所为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创作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