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配置成导水器的雨刮器的通过凹槽的机动车辆的挡雨装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5843发布日期:2020-08-11 21:4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包括配置成导水器的雨刮器的通过凹槽的机动车辆的挡雨装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领域,并且更特别地涉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水器的车身元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集水器的挡雨装置组件,该集水器包括促进水从挡雨装置组件中流出的至少一个导水器。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通常在其前部配备有挡雨装置组件,该挡雨装置组件在车辆的前部沿着该车辆的横向延伸部在长度上延伸。沿着挡雨装置组件在宽度上的延伸部横向地,挡雨装置组件沿着车辆的纵向延伸部插设在挡风玻璃的底部与车辆的前发动机罩之间。挡雨装置组件还沿着车辆的竖直延伸部在车辆的前发动机罩和挡风玻璃的底部之间竖直地延伸。

挡雨装置组件的功能是在挡风玻璃的底部收集空气,并且将空气引向驾驶室和/或引向空调设备的气动回路的进气口。挡雨装置组件还具有收集并排出水的功能,尤其是来自挡风玻璃的流水。

为此目的,挡雨装置组件包括由格栅覆盖的集气器,该格栅允许外部空气经由格栅而通向集气器。然后,通过格栅进入集气器的空气被引导至驾驶室和/或空调设备。集气器在纵向上由设置成沟槽的集水器界定,该集水器从集气器向挡风玻璃横向地延伸。集水器允许引导流水,以将流水从挡雨装置组件中排出。

此外,机动车辆通常配备有至少一个雨刮器,用于清洁挡风玻璃和/或排出流水。雨刮器在挡风玻璃和集气器之间安装在挡风玻璃的底部,并且配备有用于使雨刮器以通常实现对挡风玻璃的刮扫的交替枢转来机动的机动化装置。

该一个或多个雨刮器配备有刮刷,并且通过该雨刮器的端部中的一个安装至车辆,为此,该端部配备有通过该一个或多个雨刮器的机动化装置而驱动雨刮器的驱动轴。然后,配备至雨刮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驱动轴通过设置成穿过收集器的开口而穿过该收集器的底部露出。另外,设置驱动轴的保护罩以保护驱动轴的从集水器的底部露出的部分。

为了了解近似本发明的技术环境,可以参考文献ep2100799(peugeotcitroenautomobilesa(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该文献描述了安装至机动车辆的挡雨装置组件以及用于将流水从挡雨装置组件中排出到车辆外部的方式。

然而,集水器可能具有水滞留区域。例如,可以在集水器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凹槽,以便不妨碍一个或多个雨刮器的枢转。这样的凹槽形成了雨刮器的运行通道,这尤其允许限制集水器朝向集气器的横向延伸。

为了避免水在集水器中滞留,通常在凹槽的底部设置孔口。因此,这样的孔口形成排水通道,通过该排水通道可以将可能滞留在凹槽底部的水从集水器中排出。

这样的用于排出可能滞留在该凹槽底部的水的方式需要得到改进。

实际上,孔口通常至少部分地被集水器中存在的污物阻塞。这导致影响凹槽内的滞留水的排出。另外,这样的孔口是不美观的且/或污垢在凹槽中的积累可能引起用户的不适感。

另外,这种孔口的形成需要开发专用的工具,其导致增加挡雨装置组件的制造成本。在机动车辆领域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应避免这种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在该背景下,本发明旨在克服与设置在集水器中的至少一个凹槽的底部的可能的水滞留有关的缺点,该集水器包括在机动车辆的挡雨装置组件中。该凹槽尤其设置在挡雨装置组件所包括的集水器与集气器之间的用于分隔的壁上。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挡雨装置组件。挡雨装置组件纵向地延伸,并且包括领接集水器的集气器,该集水器和集气器横向地彼此并排设置。集水器包括至少一个横向的凹槽,该凹槽设置在集水器与集气器之间的用于分隔的壁上,并且向集水器的内部空间开口。

根据本发明,挡雨装置组件的主要显著之处在于,该凹槽的底部通过从用于分隔的壁向集水器的底部竖直地倾斜而设置在集水器的底部的横向的延伸部。

因此,凹槽的底部形成用于将引入凹槽中的水朝向集水器的底部引导的导水器。因此避免水在凹槽底部的滞留,并且这无需如传统地在凹槽的底部设置水的引流孔。凹槽的成形,特别是其底部的成形可以有利地在集水器和/或集气器形成的同时以较低的成本通过模塑制成。

在将挡雨装置组件安装至车辆时,通过基本上平行于车辆的行驶平面定向,集水器的底部可以沿着挡雨装置组件的总体横向纵向延伸平面延伸。集水器的底部优选地相对于挡雨装置组件的总体横向纵向延伸平面竖直地倾斜,并且因此相对于车辆的行驶平面竖直地倾斜。

至少在集水器的底部延伸到凹槽的底部的区域中,凹槽的底部的倾斜度是相对于沿着横向方向的集水器的底部的定向来限定的。凹槽的底部和集水器的底部在它们之间、至少在它们的延伸区域中界定优选的大幅度开口的第一二面角,作为参考,该第一二面角具有包括在150°至170°之间的值的角度。

然而,还应考虑到凹槽底部的倾斜度相对于重力更具体地限定,以有效地排出该凹槽接收的水。然而,车辆的行驶平面的倾斜度可能相对于重力而变化。根据车辆的倾斜度,可能沿着相对于垂直于重力的水平面以大约11°加减3°的坡度倾斜的凹槽的底部导致水从凹槽排出。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实施例,凹槽的底部和集水器的底部在它们之间、至少在它们的延伸区域中界定以具有包括在150°至170°之间的值的角度开口的二面角。

这样的选择实现水高效地从凹槽中流出与引起集水器从车辆外部所接收的水高效排出的集水器的底部的倾斜度之间的平衡,而不管相对于当前情况下的重力的车辆倾斜度如何,也就是说,根据大约11°加减3°的坡度的车辆的倾斜度。

根据实施例,凹槽在纵向-横向平面中是弓形的构造。更具体地,凹槽在集水器的纵向-横向延伸平面中成形为半月形。凹槽的弧形构造有利地形成导水坡道,该导水坡道促进水在由凹槽的底部界定的坡道的底部处排出凹槽,该导水坡道特别地成形为半月形。

优选地,凹槽的竖直延伸部是规则的。换句话说,与被弯曲相反,凹槽的沿着其底部的周边的壁规则地延伸。该周边的壁和凹槽的底部尤其是相交的,周边的壁优选地相对于底部倾斜,以促进进入凹槽的水朝向凹槽的底部、然后向集水器的底部流动。

该凹槽特别用于允许配备至车辆的活动雨刮器的通过,同时防止空气导流器和导水器之间的用于分隔的壁阻碍雨刮器的活动性。

因此,根据实施例,凹槽配置成配备至车辆的活动的雨刮器的端部通过的运行通道。

更具体地,集水器的底部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穿过集水器的底部形成通道,该通道适于被配备至雨刮器的端部以通过交替枢转使该端部移动的驱动轴穿过。

在这种情况下,凹槽的构造和/或其相对于开口的相对设置特别地根据雨刮器相对于凹槽的运动特征来确定,以便允许雨刮器的端部通过凹槽来运行。

通过考虑凹槽相对于开口的设置,将凹槽的构造确定成允许雨刮器的端部通过该凹槽来运行。凹槽的构造不仅考虑其形状的几何构造,而且还考虑沿着挡雨装置组件的纵向、横向和/或竖直延伸方向的该凹槽的延伸。

这样的参数组合的选择允许获得凹槽的允许雨刮器的端部通过该凹槽的特征,以及凹槽的通过其底部将其接收到的水沿离开凹槽的水流路径有效地向集水器底部排出的特征,该水流路径考虑到设置在集水器的底部并可能被罩封闭的开口的位置。

因此,根据实施例,凹槽优选地纵向地以开口为中心,以便基本上横向地对齐于雨刮器的枢转轴线。

优选地,开口设置在距集气器和集水器之间的用于分隔的壁的一定的横向距离处。作为参考,该距离约为开口的横向尺寸的四分之一至一倍之间。

根据实施例,沿着集水器和集气器之间的用于分隔的壁设置有多个凹槽。

多个凹槽可能以各种方式成形。凹槽的数量、单个构造和/或凹槽之间的相对纵向位置是根据配备至车辆以刮扫挡风玻璃的多个雨刮器的数量、安装方式和/或单个的运动特征和/或布置来确定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挡雨装置组件的机动车辆。

根据凹槽在车辆上的安装方式,尤其是根据该凹槽在集水器底部的位置,凹槽可以选择性地用于雨刮器的通过。这给挡雨装置组件带来根据车辆型号的调整。

附图说明

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和图2分别是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挡雨装置组件的车辆的前部区域的示例性前视透视图示和后视透视图示;

图3和图4是图2中所示的挡雨装置组件的局部顶透视图示;

图5和图6是根据相对于重力的车辆的各种倾斜度而安装至车辆的图3和图4中所示的挡雨装置组件的纵向剖视图示。

附图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以不限制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特定方式公开本发明。附图和附图的详细描述能够用于更好地限定本发明,如有需要则结合以上整体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中,机动车辆通常沿着纵向l1的方向从前往后延伸,沿着机动车辆的相对于驾驶员位置的左右两侧之间的横向t1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相对于机动车辆的行驶平面上升的竖直v1的方向延伸。车辆通常配备有挡风玻璃1和用于刮扫的至少一个雨刮器2,以清洁挡风玻璃1和/或排出喷溅在挡风玻璃1上的流动水。

如图2中所见,为此目的,雨刮器2通过其如图2所示的端部3中的一个围绕枢转轴线a1可移动地安装至车辆。雨刮器2单独地被机动化,以被驱动成围绕其枢转轴线a1交替枢转运动的运行,该运行具有刮扫挡风玻璃1的效果。

挡雨装置组件4安装在挡风玻璃1的底部,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车辆前部的发动机罩5下方。挡雨装置组件4沿着车辆的横向t1的延伸部而纵向l2地延伸,沿着车辆的纵向l1的延伸部而横向t2地延伸,并且沿着车辆的竖直v1的延伸方向而竖直v2地延伸。挡雨装置组件4特别地配置成引导流水并将其排离车辆。

通过雨刮器2的端部3而将该雨刮器2可枢转地安装至车辆的该端部3设置在挡雨装置组件4所包括的集水器6的内部。这种集水器6设置成沟槽的形式,以收集和引导流水,特别是来自挡风玻璃1的流水,然后将流水排离车辆。

在图3至图5中,挡雨装置组件4在车辆上的单个雨刮器2的安装区域中部分示出。挡雨装置组件4主要包括集水器6和配备有格栅7a的集气器7,集气器7沿着挡雨装置组件4的纵向l2的延伸部纵向l2地延伸。

相对于设置在挡风玻璃1的底部的集水器6,集气器7靠近车辆前部地设置。集气器7和集水器6包括壁8,该壁8是集气器7和集水器6共有的,并且在集气器7和集水器6之间纵向l2地延伸。壁8沿着挡雨装置组件4的横向t2的延伸方向将集气器7和集水器6彼此分隔开。

通过至少一个雨刮器2的端部3而将该雨刷器2可移动地安装至车辆的该端部3配备有驱动轴9a,用于该端部3围绕枢转轴线a1的交替枢转。通过穿过设置成穿过集水器6的底部10的开口11而沿着枢转轴线a1延伸,驱动轴9a穿过集水器6的底部10。底部的概念是沿着挡雨装置组件4的竖直v2的延伸部而相对于该组件的设置成朝向车辆的前部发动机罩5定向的表面来理解的。

集水器6优选地配备有罩9b,用于保护驱动轴9a的伸出到集水器6内部的部分。罩9b还形成禁止水通过开口11进入的开口11的封闭盖。

在这种情况下,集气器7和集水器6之间的用于分隔的壁8可能阻碍雨刮器2的端部3的枢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集气器7和集水器6之间的用于分隔的壁8包括朝向集水器6的内部空间开口的凹槽12。因此,这样的凹槽12在雨刮器2运行时形成雨刮器2的端部3的运行通道。

为了避免水在凹槽12内部积聚和/或滞留,至少在凹槽12的底部13和集水器6的底部10的延伸区域z1处,凹槽12的底部13通过从用于分隔的壁8向集水器6的底部10倾斜而设置在集水器6的底部10的延伸部,如图5和图6中尤其可见。

如图4所示,凹槽12的底部13形成坡道,用于进入凹槽12内部的水e1朝向集水器6的底部10通过重力而自然流动。这允许避免水e1滞留在凹槽e12内部,水e1向集水器6排放,以将水e1导流并排出到车辆外部。

在图3和图4中,凹槽12在纵向横向l2-t2平面中是弓形构造。换句话说,该凹槽12的沿着其底部13的周边的壁14在具有弓形构造的情况下纵向l2且横向t2地延伸,壁14的弓弦朝向集水器6的内部空间定向。

因此,凹槽12具有向集水器6的内部空间开口的半月形构造。凹槽12的周边的壁14具有规则的竖直v2的延伸,并且相对于凹槽的底部13倾斜以促进开口12内部的水e1的流动。

凹槽12优选地以设置成穿过集水器6的底部10的开口11为中心。凹槽12允许限制集水器6的横向t2的延伸,并且因此限制挡雨装置组件4的横向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参考,凹槽12的横向t2的延伸约等于开口11的横向t2的尺寸。开口11和凹槽12之间的横向t2的间隔距离大约在开口11的横向t2的尺寸的四分之一和一倍之间,以更好地限制集水器6的横向t2的延伸。

应注意到,挡雨装置组件4可以设置有沿着集水器6纵向l2地分布的多个凹槽12、12'。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多个凹槽12、12'中,两个凹槽12、12'可以彼此靠近地设置,并且可以根据其在车辆上的位置而选择性地用于雨刮器的通过。

更特别地,在图5和图6中,凹槽12的底部13沿着平面p1延伸,并且集水器6的底部10沿着平面p2延伸。凹槽12的底部13的延伸平面p1和集水器6的底部10的延伸平面p2至少在它们的延伸区域z1处相对于挡雨装置组件4的纵向横向l2-v2平面相反地倾斜。

集水器6的底部10和凹槽12的底部13彼此设置成延伸部,并且在底部10和底部13之间界定朝向集水器6的内部空间开口的第一二面角。作为参考,第一二面角的角度b1在150°至170°之间。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一二面角的角度b1约为160°。

凹槽12的周边的壁14沿着方向p3在高度上延伸,该方向p3相对于凹槽12的底部13的延伸平面p1倾斜,并且相对于挡雨装置组件的纵向-竖直l2-v2的延伸平面倾斜。凹槽12的周边的壁14优选地沿竖直v2方向规则地延伸,应理解为没有沿着壁14的竖直v2延伸方向赋予凹槽12的周边的壁14的潜在弯曲。

凹槽12的底部13和凹槽12的周边的壁14在它们之间界定朝向集水器6的内部空间开口的第二二面角。作为参考,第二二面角的角度b2在130°至140°之间。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二二面角的角度b2约为135°。

挡雨装置组件4沿着其纵向l2延伸方向和横向t2延伸方向,沿着车辆的纵向l1延伸方向和横向t1延伸方向定向。换句话说,挡雨装置组件4平行于车辆的行驶平面pr地沿着挡雨装置组件4的纵向l2方向和横向t2方向水平地定向。

以下作为参考地给出凹槽12的底部13和集水器的底部13至少在它们的延伸区域z1中相对于挡雨装置组件4的纵向横向l2-t2平面或类比地相对于车辆的行驶平面pr的倾斜度值。

凹槽12的底部13的倾斜度作为参考地包括在5°至10°之间。在所示的示例中,凹槽12的底部13的倾斜度约为8°。根据与凹槽12的底部13的倾斜度的倾角相反的倾角,集水器6的底部10的倾斜度作为参考地包括在10°至15°之间。在所示的示例中,集水器6的底部13的倾斜度约为8°。

在图5中,车辆水平地定向。换句话说,车辆的行驶平面pr垂直于重力轴线g1定向。在这种情况下,凹槽12的底部13相对于重力轴线g1以包括在95°至100°之间的、并且更具体地以大约97°的角度b3倾斜,集水器6的底部10相对于重力轴线g1以包括在95°至100°之间的、并且更具体地以大约97°的角度b4倾斜。

由此可见,在车辆的水平停靠期间,令人满意地实现水从凹槽12向集水器6的底部10的排出,以及水经由集水器6的底部10通过集水器6排出。

在图6中,车辆处于向前倾斜的情况,车辆的行驶平面pr向后倾斜。在所示的示例中,车辆的行驶平面pr例如相对于重力轴线g1以大约80的角度倾斜。

在这种情况下,凹槽12的底部13相对于重力轴线g1以大于90°的、包括在92°至97°之间的角度b5倾斜,并且更具体地以大约93°的角度b5倾斜。集水器6的底部10相对于重力轴线g1以包括在105°至110°之间的且更具体地大约107°的角度b6倾斜。

由此可见,在相对于重力明显倾斜的车辆位置处,仍然令人满意地实现水从凹槽12向集水器6的底部10的排出,以及通过集水器6向集水器6的底部10的排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