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可收纳的拖挂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5091发布日期:2019-04-12 23:1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可收纳的拖挂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胎可收纳的拖挂车。



背景技术:

拖挂车的使用在地面物流运输上尤为重要,拖挂车运输量大,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使越来越多的地面运输选择拖挂车对货物进行运。

现有的拖挂车,如申请号为cn200620140506.3的专利所示,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厢可加高加宽的可变形拖挂车,包括厢体、车架、固定横梁、车轴、车轮、牵引杆。在工作时,通过牵引杆将拖挂车连接在提供动力的驱动车上,然后通过驱动车将其拖运到指定位置。然后再将拖挂车和驱动车分离即可。

在拖挂车单独放置的时候,易由于外力导致车轮转动,进而使拖挂车相对其放置的位置运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可收纳的拖挂车,在不需要拖挂车运动的时候,可将车轮收入使基台直接于地面接触,从而使拖挂车可更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胎可收纳的拖挂车,包括基台和安装于基台两侧的滚轮,所述基台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穿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位于基台上方,两个所述滚轮分别转动连接于安装轴两端,所述基台上滑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至少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基台四角,所述基台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块和立柱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当拖挂车需固定在一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立柱下降使滚轮离地,所述滚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直至滚轮下端面位于基台下端面上方,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立柱上升直至基台落地;当拖挂车需运动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立柱下降使基台离地,所述滚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至滚轮的初始设定位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立柱上升使滚轮落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拖挂车需固定在一位置时,驱动机构驱动立柱下降使滚轮离地,滚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直至滚轮下端面位于基台下端面上方,驱动机构驱动立柱上升直至基台落地。此时基台与地面直接接触,若拖挂车需移动,则需克服基台和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所需要克服的力较大,故拖挂车可较为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当拖挂车需运动时,驱动机构驱动立柱下降使基台离地,滚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至滚轮的初始设定位置,驱动机构驱动立柱上升使滚轮落地。此时滚轮与地面直接接触,若拖挂车需移动,则需克服滚轮和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所需要克服的力较小,故拖挂车可较为轻松的移动。使拖挂车在两种形态之间自由切换,满足各种工况。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基台四角,两个位于所述基台一端的立柱之间设有用于使立柱固定连接为一体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基台,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块来使立柱之间呈固定连接,使立柱之间可同步运动,进而使基台可更稳定的被放下放置在地面上。减小了在立柱运动过程中基台倾斜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台上安装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和基台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块、立柱、连接杆和连接块均位于容纳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可放在放置台上,而不是直接放在基台上,从而防止驱动机构、安装块或立柱与物料之间产生干涉,可使物料可更稳定的放在拖挂车上,进行运输。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安装于安装块且其缸体固定安装于基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缸来确保安装块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驱动滚轮稳定的沿竖直方向运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安装于连接块且其缸体固定安装于基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缸来确保连接块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驱动立柱稳定的沿竖直方向运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基台和放置台的第一驱动轴、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轴穿过连接块,所述第一驱动轴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第一正螺纹槽和第一反螺纹槽,所述第一正螺纹槽和第一反螺纹槽两端相连通,所述连接块内壁设有滑动嵌设于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导向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导向轴在第一正螺纹槽和第一反螺纹槽内滑动,进而驱动连接块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来控制连接块的升降。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轴所占用的沿竖直方向的空间较小,使空间利用更合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基台和放置台的第二驱动轴、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轴穿过安装块,所述第二驱动轴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包括第二正螺纹槽和第二反螺纹槽,所述第二正螺纹槽和第二反螺纹槽两端相连通,所述安装块内壁设有滑动嵌设于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导向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导向轴在第二正螺纹槽和第二反螺纹槽内滑动,进而驱动安装块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来控制安装块的升降。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轴所占用的沿竖直方向的空间较小,使空间利用更合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基台和放置台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穿过安装块,所述第二驱动轴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包括正导向槽和反导向槽,所述正导向槽和反导向槽一端连通形成v字型,所述安装块内壁设有滑动嵌设于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之间设有用于使第二驱动轴被第一驱动轴转动带动而完成沿竖直方向升降运动的联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驱动轴转动的过程中,在联动机构的传动下,可带动第二驱动轴转动。从而只需一个动力源即可控制立柱和滚轮沿竖直方向按照所需进行运动,节约了能源。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于其中一个第一驱动轴的主动轮和固定套设于第二驱动轴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为齿轮,所述主动轮外壁设有与从动轮啮合的齿牙,所述齿牙沿主动轮周向设置于主动轮外壁,且所述主动轮设有齿牙的弧度为a;在初始状态时,所述主动轮的齿牙位于刚离开从动轮且不与从动轮啮合的状态,所述第一导向轴位于第一导向槽上端,所述第二导向轴位于第二导向槽下端;当所述第一驱动轴从初始位置转动360°时,所述连接块完成沿竖直向下所需的运动距离,当所述第一驱动轴从初始位置转动(720°-a)时,所述连接块完成沿竖直向上所需的运动距离;当所述第二驱动轴从初始位置转动a°时,所述连接块完成沿竖直向上所需的运动距离;当所述第二驱动轴反向转动a°时,所述连接块完成沿竖直向下所需的运动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时,立柱下端面位于基台下端面上方,滚轮抵接于地面。第一驱动轴从初始位置转动(360°-a),连接块带动立柱沿竖直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使立柱接触地面,此时齿牙运动到刚好要与从动轮啮合的状态;第一驱动轴继续转动a,连接块继续带动立柱沿竖直向下运动一段距离,此时第一导向轴位于第一导向槽下端,同时在齿牙和从动轮的传力下,第二驱动轴转动,安装块沿竖直向上运动,使滚轮运动到滚轮下端面位于基台下端面上方;第一驱动轴继续转动(360°-a),连接块带动立柱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立柱下端面位于基台下端面上方,此时基台落地,使拖挂车可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若需推动拖挂车,第一驱动轴反转(360°-a),连接块带动立柱沿竖直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使立柱接触地面,此时齿牙运动到刚好要与从动轮啮合的状态;第一驱动轴继续反向转动a,在齿牙和从动轮的传力下,第二驱动轴反向转动,安装块沿竖直向下运动,使滚轮运动初始位置;第一驱动轴继续反转(360°-a),连接块带动立柱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立柱下端面位于基台下端面上方,滚轮落地,使拖挂车可顺利的在地面上运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a小于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立柱和滚轮的各个动作之间有足够的停顿间隔,使整套动作可进行的更稳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拖挂车在可在稳定放置和轻松移动两个状态之间自由切换,满足各种工况;2、物料可稳定的放置在拖挂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在第一驱动缸处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在第二驱动缸处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基台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在驱动机构处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在第一驱动轴处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第一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第一驱动轴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第二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第二驱动轴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c处的放大图;

图14为实施例三中第二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2中d处的放大图;

图16为实施例中从动轮和主动轮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台;2、放置台;3、容纳空间;4、第一驱动缸;5、安装块;6、安装轴;7、滚轮;8、第二驱动缸;9、连接块;10、立柱;11、连接杆;12、驱动机构;13、第一驱动轴;14、第二驱动轴;15、第一驱动电机;16、第二驱动电机;17、第一主动锥齿轮;18、第一从动锥齿轮;19、第一导向槽;20、第一正螺纹槽;21、第一反螺纹槽;22、第二导向槽;23、第二正螺纹槽;24、第二反螺纹槽;25、主动轮;26、从动轮;27、齿牙;28、正导向槽;29、反导向槽;30、第二主动锥齿轮;31、第二从动锥齿轮;32、第一导向轴;33、第二导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轮胎可收纳的拖挂车,包括基台1和用于放置物料的放置台2,放置台2呈匚型且安装于基台1上方。放置台2和基台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3。放置台2下端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驱动缸4,第一驱动缸4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5。安装块5上固定穿设有安装轴6。安装轴6穿过放置台2且可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放置台2。安装轴6两端转动连接有滚轮7,滚轮7位于基台1两侧。可通过第一驱动缸4来驱动安装块5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驱动滚轮7沿竖直方向运动。

如图2和图3所示,放置台2下端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驱动缸8,第二驱动缸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放置台2两端。第二驱动缸8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基台1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立柱10,立柱10穿过基台1。立柱10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基台1四个角处。连接块9和与其在同一端的两个立柱10之间设有连接杆11,通过连接杆11使两个立柱10和连接块9固定连接为一体。可通过第二驱动缸8来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驱动立柱10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驱动缸4和第二驱动缸8组成了用于驱动滚轮7和立柱10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12。

该拖挂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初始状态时,滚轮7接触地面,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在运动时,滚轮7与地面为滚动摩擦,可较为轻松的拖动拖挂车,将其运输到所需的位置。

当需将拖挂车稳定放置在一个位置上时,第二驱动缸8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下运动,此时立柱10沿竖直向下运动,直至立柱10接触地面后将滚轮7顶离地面。然后第一驱动缸4驱动安装块5沿竖直向上运动,此时滚轮7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滚轮7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最后使第二驱动缸8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上运动,此时立柱10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基台1直接接触地面。此时拖挂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拖挂车若需运动,与地面之间为滑动摩擦,进而使拖挂车可更稳定的放置在一位置。

当需要拖挂车运动时,第二驱动缸8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下运动,此时立柱10沿竖直向下运动,立柱10接触地面将基台1顶离地面。然后第一驱动缸4驱动安装块5沿竖直向下运动,此时滚轮7沿竖直向下运动,直至滚轮7运动到初始状态的位置处。最后使第二驱动缸8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上运动,此时立柱10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滚轮7直接接触地面。在运动时,滚轮7与地面为滚动摩擦,可较为轻松的拖动拖挂车,将其运输到所需的位置。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12包括第一驱动轴13、第二驱动轴14、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1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5和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轴14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6。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轴1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放置台2和基台1。第一驱动电机15固定安装于放置台2上,第一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锥齿轮17。第一驱动轴13外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锥齿轮18,第一从动锥齿轮18啮合于第一主动锥齿轮17。第一驱动电机15在第一主动锥齿轮17和第一从动锥齿轮18传力的作用下,可带动第一驱动轴13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轴13穿过连接块9且转动连接于连接块9。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驱动轴13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9,第一导向槽19包括第一正螺纹槽20和第一反螺纹槽21,第一正螺纹槽20和第一反螺纹槽21只有两个交汇点,且第一正螺纹槽20和第一反螺纹槽21两端相连通。如图8所示,连接块9内壁设有滑动嵌设于第一导向槽19的第一导向轴32,第一导向轴32转动连接于连接块9。即第一驱动轴13转动时,第一导向轴32在第一导向槽19内滑动,从而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方向运动,带动立柱10沿竖直方向运动。

如图4所示,第二驱动轴14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放置台2和基台1。第二驱动电机16固定安装于放置台2上,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主动锥齿轮30。第二驱动轴14外固定套设有第二从动锥齿轮31,第二从动锥齿轮31啮合于第二主动锥齿轮30。第二驱动电机16在第二主动锥齿轮30和第二从动锥齿轮31传力的作用下,可带动第二驱动轴14转动。

如图4所示,第二驱动轴14穿过安装块5且转动连接于安装块5。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驱动轴14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22,第二导向槽22包括第二正螺纹槽23和第二反螺纹槽24,第二正螺纹槽23和第二反螺纹槽24只有两个交汇点,且第二正螺纹槽23和第二反螺纹槽24两端相连通。如图9所示,安装块5内壁设有滑动嵌设于第二导向槽22的第二导向轴33,第二导向轴33转动连接于安装块5。即第二驱动轴14转动时,第二导向轴33在第二导向槽22内滑动,从而驱动安装块5沿竖直方向运动,带动滚轮7沿竖直方向运动。

该拖挂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初始状态时,滚轮7接触地面,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第一导向轴32位于第一导向槽19上端,第二导向轴33位于第二导向槽22下端。在运动时,滚轮7与地面为滚动摩擦,可较为轻松的拖动拖挂车,将其运输到所需的位置。

当需将拖挂车稳定放置在一个位置上时,第一驱动电机15带动第一驱动轴13转动,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下运动,此时立柱10沿竖直向下运动,直至立柱10接触地面后将滚轮7顶离地面,此时第一导向轴32位于第一导向槽19下端。然后第二驱动电机16带动第二驱动轴14转动,驱动安装块5沿竖直向上运动,此时滚轮7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滚轮7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此时第二导向轴33位于第二导向槽22上端。最后使第一驱动电机15带动第一驱动轴13转动,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上运动,此时立柱10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基台1直接接触地面,此时第一导向轴32位于第一导向槽19上端。该状态时,拖挂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拖挂车若需运动,与地面之间为滑动摩擦,进而使拖挂车可更稳定的放置在一位置。

当需要拖挂车运动时,第一驱动电机15带动第一驱动轴13转动,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下运动,此时立柱10沿竖直向下运动,立柱10接触地面将基台1顶离地面,此时第一导向轴32位于第一导向槽19下端。然后第二驱动电机16带动第二驱动轴14转动,驱动安装块5沿竖直向下运动,此时滚轮7沿竖直向下运动,直至滚轮7运动到初始状态的位置处,此时第二导向轴33位于第二导向槽22下端。最后使第一驱动电机15带动第一驱动轴13转动,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上运动,此时立柱10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直至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滚轮7直接接触地面,此时第一导向轴32位于第一导向槽19上端。在运动时,滚轮7与地面为滚动摩擦,可较为轻松的拖动拖挂车,将其运输到所需的位置。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机构12不同。如图12所示,驱动机构12包括第一驱动轴13、第二驱动轴14和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1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5。第一驱动轴1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放置台2和基台1。第一驱动电机15固定安装于放置台2上,第一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锥齿轮17。第一驱动轴13外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锥齿轮18,第一从动锥齿轮18啮合于第一主动锥齿轮17。第一驱动电机15在第一主动锥齿轮17和第一从动锥齿轮18传力的作用下,可带动第一驱动轴13转动。

如图12所示,第一驱动轴13穿过连接块9且转动连接于连接块9。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驱动轴13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9,第一导向槽19包括第一正螺纹槽20和第一反螺纹槽21,第一正螺纹槽20和第一反螺纹槽21只有两个交汇点,且第一正螺纹槽20和第一反螺纹槽21两端相连通。如图13所示,连接块9内壁设有滑动嵌设于第一导向槽19的第一导向轴32,第一导向轴32转动连接于连接块9。即第一驱动轴13转动时,第一导向轴32在第一导向槽19内滑动,从而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方向运动,带动立柱10沿竖直方向运动。

如图12所示,第二驱动轴14穿过安装块5且转动连接于安装块5。如图14所示,第二驱动轴14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22,第二导向槽22包括正导向槽28和反导向槽29,正导向槽28和反导向槽29一端连通形成v字型。如图15所示,安装块5内壁设有滑动嵌设于第二导向槽22的第二导向轴33,第二导向轴33转动连接于安装块5。即第二驱动轴14转动时,第二导向轴33在第二导向槽22内滑动,从而驱动安装块5沿竖直方向运动,带动滚轮7沿竖直方向运动。

如图12所示,其中一个第一驱动轴13外固定套设有主动轮25,第二驱动轴14外固定套设有从动轮26。如图16所示,从动轮26为齿轮,主动轮25外壁设有与从动轮26啮合的齿牙27。齿牙27沿主动轮25周向设置于主动轮25外壁,且主动轮25设有齿牙27的弧度为a,a为20°。

该拖挂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初始状态时,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滚轮7接触地面。主动轮25的齿牙27位于刚离开从动轮26且不与从动轮26啮合的状态。在运动时,滚轮7与地面为滚动摩擦,可较为轻松的拖动拖挂车,将其运输到所需的位置。

当需将拖挂车稳定放置在一个位置上时,第一驱动电机15带动第一驱动轴13朝向顺时针转动,第一驱动轴13从初始位置顺时针转动340°,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下运动,连接块9带动立柱10沿竖直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使立柱10接触地面后将滚轮7顶离地面,此时齿牙27运动到刚好要与从动轮26啮合的状态。第一驱动轴13继续顺时针转动20°,连接块9继续带动立柱10沿竖直向下运动一段距离,此时第一导向轴32位于第一导向槽19下端;同时在齿牙27和从动轮26的传力下,第二驱动轴14转动,安装块5沿竖直向上运动,使滚轮7运动到滚轮7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此时第二导向轴33位于第二导向槽22上端。第一驱动轴13继续顺时针转动340°,连接块9带动立柱10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基台1落地,使拖挂车可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此时第一导向轴32位于第一导向槽19上端。该状态时,拖挂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拖挂车若需运动,与地面之间为滑动摩擦,进而使拖挂车可更稳定的放置在一位置。

当需要拖挂车运动时,第一驱动电机15反转,带动第一驱动轴13朝向逆时针转动,第一驱动轴13逆时针转动340°,驱动连接块9沿竖直向下运动,连接块9带动立柱10沿竖直向下运动一段距离,立柱10接触地面将基台1顶离地面,此时齿牙27运动到刚好要与从动轮26啮合的状态。第一驱动轴13继续逆时针转动20°,连接块9继续带动立柱10沿竖直向下运动一段距离,此时第一导向轴32位于第一导向槽19下端;同时在齿牙27和从动轮26的传力下,第二驱动轴14转动,安装块5沿竖直向下运动,直至滚轮7运动到初始状态的位置处,此时第二导向轴33位于第二导向槽22下端。第一驱动轴13继续逆时针转动340°,连接块9带动立柱10沿竖直向上运动直至立柱10下端面位于基台1下端面上方,滚轮7直接接触地面,此时第一导向轴32位于第一导向槽19上端。在运动时,滚轮7与地面为滚动摩擦,可较为轻松的拖动拖挂车,将其运输到所需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