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角度的扶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3462发布日期:2019-05-28 21:2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角度的扶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扶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扶手装置多为固定式,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身材、手臂长度和习惯弯曲角度进行调整,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可以调整移动位置与角度以增加舒适度的扶手装置,如图1所示,该婴儿车包括坐席部1'、连接杆2'、推手部3’和车轮4',该婴儿车是通过在推车部3’和连接杆2'上分别设置一个凸出点31'与多个对应的凹部21',并通过该凸出点31'与不同凹部21'的卡合以达到不同高度的暂时性定位效果,然而由于所述凹部21'都已固定且每个凹部21'的位置具有一定间距,若使用者最舒适的高度恰好在两个凹部21'之间,使用者将只能屈就于较不舒适的高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调角度的扶手装置,根据使用者的身材、手臂长度和习惯弯曲程度来调整不同的角度,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连杆、旋转接头、锁止装置、弹性元件和销钉;

第一固定座,其包括与车架相互固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端面的中部设有一用于穿置连杆的第一通孔,且第一定位部的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一齿形部;

第二固定座,其包括与车架相互固接的第二连接部及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端面的中部设有一用于穿置连杆的盲孔,且第二定位部的内侧端面上设有第二齿形部;

一连杆,其左右端分别穿置于第一定位部的第一通孔内和第二定位部的盲孔内,并与之固接,该连杆的左端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座;

两旋转接头,其分别设置于连杆的两端,一旋转接头设置于第一固定座的外侧,另一旋转接头设置于第二固定座的内侧,所述旋转接头包括与扶手相互固接的第三连接部及第三定位部,第三定位部端面的中部设有一用于穿置连杆的第二通孔,且两第三定位部分别在朝向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端面上设有第三齿形部,该第三齿形部分别可与对应的第一齿形部和第二齿形部相互啮合;

一锁止装置,包括手柄本体及偏心轴,该偏心轴具有偏心的轴部,其端部与手柄本体相互固接,锁止装置设置于连杆的左端且位于一旋转接头的外侧,该偏心轴的轴部依次穿过手柄本体的端部和连接座顶部设有的第三通孔,使锁止装置与连接座连接;

两弹性元件,其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座与旋转接头之间、第二固定座与旋转接头之间;

一销钉,其设置于连接座外侧端面所开设的第四通孔内;

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通过旋转手柄本体,改变偏心轴轴部的偏心段与销钉之间的抵靠位置,使两第三定位部在弹性元件产生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分别沿着脱离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方向移动,使两第三定位部分别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解除啮合,从而实现两第三定位部分别相对于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的角度调整。

优选地,所述销钉沿连杆轴向位置调节。

通过调整销钉的轴向位置,继而可调整两第三定位部分别相对于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的之间的间距大小。

优选地,所述偏心轴轴部的偏心段的径向位置设有一环形凹槽,销钉的尖部恰好抵靠在环形凹槽内,采用上述设计,使销钉与偏心轴形成更稳定的端部支撑。

优选地,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具有铰接部,偏心轴的轴部依次穿过手柄本体的端部和连接座)顶部设有的第三通孔,使偏心轴的端部固接于手柄本体的铰接部,偏心轴的轴部可转动连接于连接座的第三通孔内,具体地,所述手柄本体的铰接部由沿手柄本体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枢接座和第二枢接座组成,且第一枢接座和第二枢接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的轴线重合,偏心轴的轴部依次通过第五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六通孔,使偏心轴的端部与第一枢接座相互固接,偏心轴的轴部偏心段位于连接座的第三通孔内。采用上述设计,通过旋转手柄本体,改变销钉与偏心轴轴部的偏心段与销钉之间的抵靠位置,从而改变第一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之间的配合间隙,及第二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之间的配合间隙,实现两第三定位部分别相对于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的角度调整。

优选地,通过在第三定位部和手柄本体的铰接部之间增设一垫片,也可以通过调整垫片的厚薄来调整两第三定位部分别相对于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的之间的间距大小。更优选地,通过在手柄本体的铰接部的内侧端面设置一平面,该平面与旋转接头的第三定位部的外侧端面或垫片抵靠,采用上述设计,增强了手柄本体与第三定位部的端部支撑。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与一第三定位部相对的端面均设为敞开端,且该第一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沿着相对的方向分别形成一第一定位柱和一第三定位柱,第二定位部与另一第三定位部相对的端面均设为敞开端,且该第二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沿着相对的方向分别形成一第二定位柱和一第三定位柱,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分别设有一用于穿置连杆的通孔,且两弹性元件分别套置于第一定位柱与第三定位柱上、第二定位柱与第三定位柱上。采用上述设计,使两弹性元件更稳定地放置于第一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之间、第二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之间,该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起到支撑弹性元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给出的具体说明更好地解释本发明包括什么以及其可被实施,此外,该说明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扶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组合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4的a-a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两第三定位部分别与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解除啮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偏心轴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与扶手的分解状态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与扶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术语的“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图2、图3示出本发明一种可调角度的扶手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10、第二固定座20、连杆2、旋转接头3、锁止装置4、弹性元件5和销钉6;

第一固定座10包括第一连接部101及第一定位部102,第一连接部101的顶部设有一长槽孔1011,第一定位部102端面的中部设有一第一通孔103,且第一定位部101的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一齿形部104。

第二固定座20包括第二连接部201及第二定位部202,第二连接部201的顶部设有一长槽孔2011,第二定位部202端面的中部设有一盲孔203或通孔(图中未显示),优选地,本发明设置为盲孔203更为美观;第二定位部202的内侧端面上设有第二齿形部204;

车架(图中未显示)的两端分别穿置于该长槽孔1011、2011内,并与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20固接连接。

连杆2的左右端分别穿置于第一定位部102的第一通孔103内和第二定位部202的盲孔203或通孔内,并与之固接,具体地,连杆2的两端顶部分别设有一第七通孔22,第一定位部102和第二定位部202,其底部分别设有一第八通孔106、206,一螺栓107依次穿过第八通孔106、206和第七通孔22,第一定位部102和第二定位部202固定连接于连杆的两端;连杆2的左端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座21,其顶部设有一第三通孔211,且外侧端面设有第四通孔212。

两旋转接头3,其分别设置于连杆2的两端,一旋转接头3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0的外侧,另一旋转接头3设置于第二固定座20的内侧,所述旋转接头3包括第三连接部31及第三定位部32,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三连接部31由两个旋转半盖311组成,扶手100穿置于该两个旋转半盖311形成的容置腔312内,并通过销轴和螺母使扶手100固接于第三连接部31;两第三定位部32端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的第二通孔321,连杆2的左右端分别穿置于该第二通孔321内,且两第三定位部32分别在朝向第一定位部102和第二定位部202的端面上设有第三齿形部322,第三齿形部322分别可与对应的第一齿形部104和第二齿形部204相互啮合。

一锁止装置4,其设置于连杆2的左端并位于一第三定位部32的外侧,该锁止装置4包括手柄本体7及偏心轴8,该偏心轴8具有偏心的轴部;如图2、图5及图6所示,所述手柄本体7的一端具有铰接部71,偏心轴8的轴部依次穿过手柄本体7的端部和连接座21顶部设有的第三通孔211,使偏心轴8的端部固接于手柄本体7的铰接部71,偏心轴8的轴部可转动连接于连接座21的第三通孔211内,优选地,所述手柄本体7的铰接部71由沿手柄本体7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枢接座72和第二枢接座73组成,且第一枢接座72和第二枢接座73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五通孔721和第六通孔731,偏心轴8的轴部依次通过第五通孔721、第三通孔211和第六通孔731,使偏心轴8的端部与第一枢接座72相互固接,偏心轴8的轴部偏心段81位于连接座21的第三通孔211内,销钉6设置于连接座21外侧端面所开设的第四通孔212内,该销钉6穿置于与偏心轴8的轴部偏心段81相互抵靠;优选地,为了使销钉6与偏心轴8的轴部偏心段81形成更稳定的端部支撑,如图7所示,将偏心轴8的轴部偏心段81径向位置设有一环形凹槽811,销钉6的尖部恰好抵靠在环形凹槽811内。优选地,通过在偏心轴8的外端面涂有一层胶水,使偏心轴8固定于手柄本体7内,从而使偏心轴8与手柄本体7的第一枢接部72与第二枢接部73同步转动。

优选地,为了增强手柄本体7与第三定位部32的端部支撑,手柄本体7的铰接部71的内侧端面具有一平面74,该平面74与旋转接头3的第三定位部32的外侧端面或垫片9抵靠;更优选地,通过在手柄本体7的铰接部71与该第三定位部32之间增设一垫片9,则可以根据垫片9的厚薄来调节两第三定位部32分别相对于第一定位部102及第二定位部202之间的间距大小,垫片9越厚,则两第三定位部32分别相对于第一定位部102及第二定位部202之间的间距就越小,反之间距就越大。

两弹性元件5,其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座101与旋转接头3之间、第二固定座201一旋转接头3之间,优选地,第一定位部102与一第三定位部32相对的端面均设为敞开端,且该第一定位部102与第三定位部32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沿着相对的方向分别形成一第一定位柱105和一第三定位柱323,第二定位部202与另一第三定位部32相对的端面均设为敞开端,且该第二定位部202与第三定位部32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沿着相对的方向分别形成一第二定位柱205和一第三定位柱323,第一定位柱105、第二定位柱205和第三定位柱323分别设有一用于穿置连杆2的通孔,两弹性元件5分别套置于第一定位柱105与第三定位柱323上、第二定位柱205与第三定位柱323上。采用上述设计,使两弹性元件5更稳定地放置于第一定位部102与第三定位部32之间、第二定位部202与第三定位部32之间,该第一定位柱105、第二定位柱205和第三定位柱323起到支撑弹性元件5的作用。

优选地,销钉6沿连杆2轴向位置调节,通过调整销钉6的轴向位置,继而可调整两第三定位部32分别相对于第一定位部102及第二定位部202之间的间距大小,因为将销钉6往外旋出一点,则两第三定位部32分别与第一定位部102与第二定位部202之间的间距就大些,反之间距就较小。

如图5所示和图6所示,本发明通过旋转手柄本体7的调节部71以及调整销钉6的轴向位移,改变偏心轴8轴部的偏心段81与销钉6之间的抵靠位置,使两第三定位部32在弹性元件5产生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分别沿着脱离第一定位部102和第二定位部202方向移动,使两第三定位部32分别与第一定位部102和第二定位部202解除啮合,从而实现两第三定位部32分别相对于第一定位部102及第二定位部202的角度调整,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材、手臂长度和习惯弯曲程度来调整不同的角度,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上述实施例和图示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和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