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第一坐部在非锁定状态翻倒的儿童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8421发布日期:2019-08-17 03:0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第一坐部在非锁定状态翻倒的儿童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儿童载具,具体是指一种防止第一坐部在非锁定状态翻倒的儿童载具。



背景技术:

儿童载具包括架体、车轮、第一坐部和第二坐部,架体包括上框、前脚管、后脚管和推杆,前脚管、后脚管均与上框相铰接,第一坐部与前脚管相铰接,第二坐部与后脚管相铰接,推杆与后脚管相连接。

儿童载具的上框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伸缩功能,前脚管的顶端铰接于上框的前部;第一坐部铰接于前脚管,两者同步联动,成为一体的联动组件;前脚管与第一坐部随上框同步在前端极限位置和后端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前脚管与上框之间、前脚管与第一坐部之间在前端极限位置和后端极限位置时分别有对应的锁定装置锁定,而前脚管与上框之间、前脚管与第一坐部之间在前端极限位置和后端极限位置之间的任何中间位置时仅由铰接连接而处于非锁定状态。

现有儿童载具的第一坐部随前脚管前后移动,极限位置时,锁定第一坐部、第二坐部、前脚管、后脚管相互之间的铰接,以使儿童载具整体处于稳定的使用状态;当需要收合儿童载具时,只需解锁相关部件之间的铰接,使得各部件绕其铰接点旋转即可。但是,第一坐部在前后极限位置之间调整过程中,其位于任意非锁定状态时,由于第一坐部与前脚管之间仅通过铰接连接,尚未锁定,因此存在第一坐部可能会出现意外翻倒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第一坐部在非锁定状态翻倒的儿童载具,提高儿童载具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第一坐部在非锁定状态翻倒的儿童载具,包括架体、第一坐部和第二坐部,所述架体包括上框、前脚管和后脚管,所述前脚管的顶端铰接在所述上框上,所述第一坐部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前脚管上,后端套装第二坐部向前伸出的第二坐部管,所述前脚管随上框前后移动时同步带动第一坐部沿第二坐部管在前端极限位置和后端极限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其中前端极限位置和后端极限位置之间的位置为第一坐部的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坐部管上固定套装有管塞,所述第一坐部的侧面内置有定位粒以及控制定位粒向外伸出插装前脚管或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的连动机构,所述第一坐部调整到前端极限位置或后端极限位置时,管塞均触碰所述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带动定位粒脱离前脚管;所述第一坐部位于中间置时,定位粒均插装前脚管。

本发明的儿童载具在第二坐部管上增设管塞,在第一坐部的侧面增设定位粒以及连动机构,管塞作为连动机构的触发件,触发连动机构动作,定位粒作为第一坐部的定位件,与连动机构相接触,通过连动机构来控制定位粒动作。当第一坐部位于极限位置时,连动机构控制定位粒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不影响儿童载具的收合;当第一坐部位于任何中间置时,连动机构控制定位粒收合向外伸出插装前脚管,以固定第一坐部。

本发明中,所述的连动机构包括定位粒触发单元、传力支撑块和支撑块触发单元,所述传力支撑块位于第一坐部侧面的中部,所述支撑块触发单元位于第一坐部侧面的后部,支撑块触发单元与传力支撑块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支撑块触发单元在第一坐部自中间位置由后向前调整到前端极限位置时与管塞相触碰,在受到管塞施力作用下推动传力支撑块向前移动;所述定位粒触发单元位于第一坐部侧面的前部,所述定位粒触发单元分别与传力支撑块和定位粒相连接,传力支撑块向前移动时将力传递给定位粒触发单元,定位粒触发单元再将力传递给定位粒,控制定位粒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所述定位粒触发单元在第一坐部自中间位置由前向后调整到后端极限位置时直接与管塞相触碰,在受到管塞施力作用下向前移动,将力传递给定位粒,控制定位粒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

本发明中,所述的定位粒触发单元包括推块和滑动块,所述第一坐部侧面的前部具有前固定座,所述推块、滑动块与定位粒均安装在所述前固定座内;其中,滑动块的前部的下端为具有斜面的两级阶梯,且滑动块具有滑块弹簧,滑动块的后端与传力支撑块的前端相接触,滑动块的前端与推块的顶端相接触,所述传力支撑块在第一坐部调整到前端极限位置时向前移动推动滑动块向前移动,所述第一坐部调整到后端极限位置时,滑动块直接与管塞触碰,通过管塞推动滑动块向前移动,滑动块在外力消除后通过滑块弹簧复位;所述推块为斜向上设置的斜块,推块具有推块弹簧,推块的下部在内侧具有上大下小截面渐缩的推压斜面,推块的底端为舌部;所述定位粒具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前固定座内,另一端与定位粒的后端固定相连接,伸缩弹簧与定位粒的中心线相重合、并且与前脚管的中心线相垂直,所述定位粒开设有通孔以及与通孔相连的上小下大截面渐扩的受力斜面,受力斜面与推压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滑动块向前移动时其在上下方向上存在高度差的阶梯结构推动推块斜向下移动,通过推压斜面向受力斜面施力带动定位粒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同时压缩伸缩弹簧;所述第一坐部位于中间位置时,所述管塞均不与所述支撑块触发单元或所述定位粒触发单元相接触,此时滑动块在滑块弹簧作用下向后移动,推块在推块弹簧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斜向上移动,带动推压斜面斜向上移动,定位粒在伸缩弹簧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朝向前脚管移动,使得定位粒向外伸出插装前脚管。

本发明中,定位粒触发单元中的推块与定位粒相插接配合,推块向下移动时通过推压斜面推压定位粒的受力斜面向定位粒施力,受力斜面受力后带动定位粒相远离前脚管的方向移动,使得定位粒从前脚管脱出,同时压缩伸缩弹簧;推块向下移动时,定位粒摆脱了推块的推压作用力,在伸缩弹簧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朝向前脚管的方向移动,向外伸出插装前脚管,实现第一坐部的定位。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坐部侧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盖,固定盖为u形盖,中间开设有贯通的滑槽,所述传力支撑块置于所述滑槽内且前后两端均从滑槽伸出,传力支撑块在外力作用下沿滑槽移动。固定盖对传力支撑块起到支撑导向功能。

本发明中,滑动块与推块安装在前固定座内,具体结构为:所述前固定座的顶部具有直线滑槽,所述滑动块插装在该直线滑槽内,所述滑块弹簧内置在滑动块内,滑块弹簧的后端与滑动块固定相接触,前端固定安装在前固定座上;所述前固定座的中部具有斜线滑槽,所述推块插装在该斜线滑槽内,所述推块弹簧内置在推块内,推块弹簧的顶端与推块固定相接触,底端固定安装在前固定座上。

本发明中,所述前固定座的底部在靠近前脚管处具有与所述定位粒截面形状相适配的中空的定位导向框,定位导向框对定位粒的移动起定位导向作用,所述定位粒穿插所述定位导向框。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粒的头部为圆柱形的定位柱,所述前脚管开设有可供定位柱插装的圆形定位孔。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推块的下部在靠近前脚管一侧的侧面为斜向设置的外侧斜面,所述的外侧斜面与前脚管的中心线相平行。

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撑块触发单元包括钢绳连接块、钢绳和导向滚轮,钢绳连接块的后端具有连接块弹簧,钢绳为刚性绳,钢绳的顶端与钢绳连接块固定相连接,底端绕导向滚轮半圈后与所述传力支撑块的后端固定相连接,钢绳的顶端和底端均位于所述导向滚轮的后方,所述钢绳连接块在第一坐部自中间位置由后向前调整到前端极限位置与管塞相触碰时,受到管塞施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拉动钢绳以导向滚轮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带动所述传力支撑块向前移动;所述钢绳连接块在位于中间位置时不与所述管塞相触碰,在连接块弹簧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拉动钢绳以导向滚轮为转动中心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传力支撑块向后移动。

本发明的支撑块触发单元用于第一坐部自中间位置由后向前拉动到前端极限位置时触发传力支撑块向前移动,钢绳连接块与管塞相触碰时,受到管塞施力作用下向后移动,同时压缩连接块弹簧,拉动钢绳以导向滚轮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传力支撑块向前移动;钢绳连接块不与管塞相触碰时,钢绳连接块在连接块弹簧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前移动,通过钢绳带动传力支撑块向后移动回位。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坐部侧面的后部固定安装有后固定座,所述的导向滚轮安装在后固定座内,所述钢绳连接块插装在后固定座内,钢绳连接块位于导向滚轮的上方,所述连接块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钢绳连接块和后固定座的内壁固定相连接;所述传力支撑块与钢绳相连接的后端也伸入后固定座内。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坐部调整到后端极限位置时与所述的第二坐部合并成一个坐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儿童载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儿童载具的主视图,此时第一坐部位于前端极限位置,定位粒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

图3是本发明儿童载具带有局部剖的主视图,此时第一坐部位于前端极限位置,定位粒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推块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定位粒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前固定座、管塞、定位粒以及连动机构的装配图;

图9是图8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发明儿童载具的主视图,此时第一坐部位于中间位置,定位粒向外伸出插装前脚管;

图11是本发明儿童载具带有局部剖的主视图,此时第一坐部位于中间位置,定位粒向外伸出插装前脚管;

图12是图11的c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1的d—d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儿童载具的主视图,此时第一坐部位于后端极限位置,定位粒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

图15是本发明儿童载具带有局部剖的主视图,此时第一坐部位于后端极限位置,定位粒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第一坐部和第二坐部合并成一个单座位;

图16是图15的e部放大图;

图17是图15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7所示的一种防止第一坐部在非锁定状态翻倒的儿童载具,包括架体、车轮108、第一坐部101和第二坐部102,架体包括上框103、前脚管104、后脚管105和推杆106,第二坐部102架设在后脚管105上,推杆106与后脚管105相连接,车轮108通过前轮架和后轮架分别架设在前脚管104和后脚管105上,前脚管104的顶端铰接在上框103上,第一坐部101的前端铰接在前脚管104上,后端套装第二坐部102向前伸出的第二坐部管107,前脚管104随上框103前后移动时同步带动第一坐部101沿第二坐部管107在前端极限位置和后端极限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其中前端极限位置和后端极限位置之间的位置为第一坐部的中间位置。

第二坐部管107上固定套装有管塞6,第一坐部101的侧面内置有定位粒1以及控制定位粒1向外伸出插装前脚管104或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104的连动机构,第一坐部101调整到前端极限位置或后端极限位置时,管塞6均触碰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带动定位粒1脱离前脚管104,便于儿童载具分别在两极限位置的收合。

前脚管104、后脚管105与上框103以及第一坐部101与前脚管104之间均为铰接,并设有对应的锁定装置,以使儿童载具在使用状态时维持稳定状态。当需要收合儿童载具时,解锁对应的锁定装置,并使相关部件可绕其铰接点处转动;第一坐部101位于中间位置时,定位粒1均插装前脚管104,以防止第一坐部101在中间位置翻倒,避免第一坐部101的孩子翻出摔倒。即本发明的载具在第一坐部101原有伸缩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卡合功能,以防止第一坐部101在中间位置向前翻倒。

本实施例中,连动机构包括定位粒触发单元、传力支撑块5和支撑块触发单元,传力支撑块5位于第一坐部101侧面的中部,支撑块触发单元位于第一坐部101侧面的后部,支撑块触发单元与传力支撑块5的后端相连接,支撑块触发单元在第一坐部101自中间位置由后向前调整到前端极限位置时与管塞6相触碰,在受到管塞6施力作用下推动传力支撑块5向前移动;第一坐部101侧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盖4,固定盖4为u形盖,中间开设有贯通的滑槽4a,传力支撑块5置于滑槽4a内且前后两端均从滑槽4a伸出,传力支撑块5在外力作用下沿滑槽4a移动,定位粒触发单元位于第一坐部101侧面的前部,定位粒触发单元分别与传力支撑块5和定位粒1相连接,传力支撑块5向前移动时将力传递给定位粒触发单元,定位粒触发单元再将力传递给定位粒1,控制定位粒1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104;定位粒触发单元,在第一坐部101自中间位置由前向后调整到后端极限位置时直接与管塞6相触碰,在受到管塞6施力作用下向前移动,将力传递给定位粒1,控制定位粒1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104。

该定位粒触发单元包括推块2和滑动块3,第一坐部101侧面的前部具有前固定座12,推块2、滑动块3与定位粒1均安装在前固定座12内。

前固定座12的顶部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直线滑槽,滑动块3插装在该直线滑槽内,其中,滑动块3的前部的下端为具有斜面的两级阶梯,且滑动块3具有滑块弹簧3a,滑块弹簧3a内置在滑动块3内,滑块弹簧3a的后端与滑动块3固定相接触,前端固定安装在前固定座12上;滑动块3的后端可以与传力支撑块5的前端相接触或者是滑动块3的后端与传力支撑块5的前端隔开一段距离,滑动块3的前端与推块2的顶端相接触,传力支撑块5在第一坐部101调整到前端极限位置时向前移动能够推动滑动块3向前移动,第一坐部101调整到后端极限位置时,滑动块3直接与管塞6触碰,通过管塞6推动滑动块3向前移动,滑动块3在外力消除后通过滑块弹簧3a复位。

前固定座12的中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后滑槽,本实施例中,该滑槽为配合前脚管的弧度造型,设置成与上下方向成夹角的斜线滑槽,推块2插装在该斜线滑槽内,推块2为斜向上设置的斜块,推块2具有推块弹簧2a,推块弹簧2a内置在推块2内,推块弹簧2a的顶端与推块2固定相接触,底端固定安装在前固定座12上;推块2的下部在内侧具有上大下小横截面渐缩的推压斜面2b,推块2的底端为舌部2c;定位粒1具有伸缩弹簧1a,伸缩弹簧1a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前固定座12内,另一端与定位粒1的后端固定相连接,伸缩弹簧1a与定位粒1的中心线相重合、并且与前脚管104的中心线相垂直,定位粒1开设有通孔1c以及与通孔1c相连的上小下大截面渐扩的受力斜面1b,受力斜面1b与推压斜面2b的倾斜角度相同。

滑动块3向前移动时其在上下方向上存在高度差的阶梯结构推动推块2斜向下移动,通过推压斜面2b向受力斜面1b施力带动定位粒1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104,同时压缩伸缩弹簧1a,如图5所示,此时不影响儿童载具的收合功能;第一坐部101位于中间位置时,管塞6均不与支撑块触发单元或定位粒触发单元相接触,此时滑动块3在滑块弹簧3a作用下向后移动,推块2在推块弹簧2a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斜向上移动,带动推压斜面2b斜向上移动,定位粒1在伸缩弹簧1a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朝向前脚管104移动,使得定位粒1向外伸出插装前脚管104,如图13所示,此时能够防止第一坐部101在中间位置意外向前翻倒。

本实施例中,前固定座12的底部在靠近前脚管104处具有与定位粒1截面形状相适配的中空的定位导向框12a,定位导向框12a对定位粒1的移动起定位导向作用,定位粒1穿插定位导向框12a。

作为优先方案,定位粒1的头部为圆柱形的定位柱1d,前脚管104开设有可供定位柱1d插装的圆形定位孔;推块2的下部在靠近前脚管104一侧的侧面为斜向设置的外侧斜面2d,外侧斜面2d与前脚管104的中心线相平行。

本实施例中,支撑块触发单元包括钢绳连接块7、钢绳9和导向滚轮8,第一坐部101侧面的后部固定安装有后固定座10,导向滚轮8安装在后固定座10内,后固定座10具有固定座盖11,钢绳连接块7插装在后固定座10内,钢绳连接块7位于导向滚轮8的上方,钢绳连接块7的后端具有连接块弹簧7a,连接块弹簧7a的两端分别与钢绳连接块7和后固定座10的内壁固定相连接;钢绳9为刚性绳,钢绳9的顶端与钢绳连接块7固定相连接,底端绕导向滚轮8半圈后与传力支撑块5的后端固定相连接,传力支撑块5与钢绳9相连接的后端也伸入后固定座10内,钢绳9的顶端和底端均位于导向滚轮8的后方。

钢绳连接块7在第一坐部101自中间位置由后向前调整到前端极限位置与管塞6相触碰时,受到管塞6施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拉动钢绳9以导向滚轮8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带动传力支撑块5向前移动;钢绳连接块7在位于中间位置时均不与管塞6相触碰,在连接块弹簧7a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拉动钢绳9以导向滚轮8为转动中心逆时针转动,带动传力支撑块5向后移动,并且通过拉动钢绳9向后拉紧传力支撑块5。

本实施例中,管塞6具有凹槽,通过凹槽套装传力支撑块5的顶部,在第一坐部101位于中间位置时,第一坐部101轴向移动时会带动传力支撑块5轴向移动,相对于管塞6产生轴向位移。此时,管塞6虽然通过凹槽套装传力支撑块5的顶部,但由于拉动钢绳9向后拉紧传力支撑块5,拉动钢绳9产生的拉紧力大于传力支撑块5与管塞6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传力支撑块5在相对管塞6轴向移动时不会受到管塞6的影响,同时管塞6的凹槽对传力支撑块5的轴向移动会起到导向定位作用。

本实施例的儿童载具,当第一坐部101处于前端极限位置或后端极限位置时,定位粒1均脱离前脚管104,第一坐部101仅与前脚管104相铰接,不影响儿童载具的收合;而当第一坐部101处于任何中间位置时,定位粒1均插装前脚管104,第一坐部101与前脚管104除了铰接还有定位粒1的插接,防止第一坐部101在未调整到位的中间位置向前翻倒。

本发明载具的具体调整过程如下:

如图2至图9所示,当第一坐部101自中间位置由后向前拉动到前端极限位置时,管塞6碰到钢绳连接块7,钢绳连接块7拉动钢绳9以导向滚轮8为转动中心顺时针转动,带动传力支撑块5向前运动,传力支撑块5推动滑动块3向前运动,使滑块弹簧3a压缩,滑动块3向前运动利用斜面把推块2向下推动,推块2再用推压斜面2b推压受力斜面1b,带动定位粒1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104,同时压缩伸缩弹簧1a,使定位粒1与前脚管104脱离卡合,如图5所示,从而不影响架体收合状态。

如图10至图13所示,当第一坐部101由后向前拉动或者由前向后调整过程中,在未调整到极限位置的任何中间位置时,管塞6与钢绳连接块7均不接触,钢绳连接块7在连接块弹簧7a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前运动,拉动钢绳9以导向滚轮8为转动中心逆时针转动,拉动钢绳9拉动传力支撑块5向后移动,传力支撑块5处于向后拉紧状态,滑动块3内的滑块弹簧3a也会因为自由回弹使滑动块3向后退,滑动块3后退时也会推动传力支撑块5向后退,滑动块3后退导致推块2将沿着斜面斜向上滑动,在推块2内推块弹簧2a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滑动到上端平面,推块2的向上滑动使得推块2对定位粒1的推压作用消除,此时定位粒1在伸缩弹簧1a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朝向前脚管104移动,定位粒1向外侧弹出卡合在前脚管104内,固定住第一坐部101,如图13所示,不会因为第一坐部101没调整到极限位置而出现向前翻倒的情况。

如图14至图17所示,当第一坐部101自中间位置由前向后拉动到后端极限位置时,第一坐部101与第二坐部102相接触,作为优选实施方案,第一坐部101直接插装在第二坐部102上,双座位合并成一个单座位,此时,滑动块3直接与管塞6触碰,通过管塞6推动滑动块3向前运动,使滑块弹簧3a压缩,滑动块3向前运动利用斜面把推块2向下推动,推块2再用推压斜面2b推压受力斜面1b,带动定位粒1向内收缩脱离前脚管104,同时压缩伸缩弹簧1a,使定位粒1与前脚管104脱离卡合,如图17所示,从而不影响架体收合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