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动越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0681发布日期:2020-03-27 19:3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动越野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动越野器。



背景技术:

在崎岖山路以及复杂道路上,许多交通工具(底盘低、动力不足)会受到道路的限制而无法正常通行,特别在遇到道路坍塌、泥石流等险情的情况下,搜救人员不能及时进入受灾地区进行救援或者是了解受灾情况;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应对各种路面情况的滚动越野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越野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一种滚动越野器,包括操控舱和两个滚动装置;

所述滚动装置包括轮胎、两个第一轴承座和多个弧形支撑杆,所述第一轴承座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圆周侧壁上,且所有的所述弧形支撑杆均等间距设置形成球状的滚动体,所述轮胎套设在所述滚动体上,且所述轮胎位于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中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设置有第一轴承;

所述操控舱的两侧均转动的设置有动力承载杆,两个滚动装置均通过第一轴承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操控舱的两侧的所述动力承载杆上,所述动力承载杆位于所述滚动装置的中部设置有动力装置,且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螺旋桨;

所述操控舱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启/闭以及转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操控舱内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螺旋桨朝向的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与所述动力承载杆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做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支撑梁和操纵杆;

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操控舱内,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轴线的连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转轴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回位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回位弹簧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梁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梁的两侧连接;

所述支撑梁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操纵杆的中部交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所述支撑梁的后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竖直的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水平的设置有摇臂,所述摇臂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动力装置的油门拉线连接,所述操纵杆靠近所述支撑梁的一端通过拉杆与所述转动杆连接,且所述拉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回位弹簧与所述操控舱的内侧壁连接;

所述操纵杆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设置有启闭开关,所述启闭开关通过线路与所述动力装置电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做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调控装置包括推拉手柄、第一传动杆、连接轴、传动部、第二传动杆和转向臂;

所述传动部、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转向臂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传动部为“v”字形结构,两个所述传动部的尖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且所述传动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垂直,所述转向臂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承载杆位于所述操控舱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臂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所述转向臂与所述传动部的一端铰接;

所述推拉手柄的中部铰接在所述操控舱内,所述推拉手柄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远离所述推拉手柄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部远离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铰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做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滚动装置靠近所述操控舱的一侧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制动片,所述动力承载杆上设置有第一制动固定架,所述第一制动固定架位于所述操控舱与所述滚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制动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咬合所述第一制动片的第一制动钳,所述操控舱内设置有第一制动踏板,所述第一制动踏板与所述第一制动钳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做进一步的优化,该滚动越野器还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包括两个第二轴承座以及多个u形防护杆,所述第二轴承座内设置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均设置在所述动力承载杆上,且所述第二轴承座位于所述操控舱与所述滚动装置之间,所述u形防护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连接,且所有的所述u形防护杆均等间距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做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轴承座靠近所述操控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制动片,所述动力承载杆上设置有第二制动固定架,所述第二制动固定架位于所述操控舱与所述防护架之间,所述第二制动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咬合所述第二制动片的第二制动钳,所述操控舱内设置有第二制动踏板,所述第二制动踏板与所述第二制动钳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做进一步的优化,所述u形防护杆还包括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包括转动杆和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固定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杆的活动端,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杆的活动端。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做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操控舱包括舱体和舱盖;

所述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轴承座,且所述第三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动力承载杆通过所述第三轴承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舱体上;所述舱体的外部设置有u形撑杆,所述u形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轴承座上;

所述舱盖的一侧铰接在所述舱体上,所述舱盖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舱体扣合的锁紧装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做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操控舱的顶部还设置有照明装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做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操控舱内部设置有座椅和油箱,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调控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座椅的两侧,所述油箱设置在所述座椅下,且所述油箱通过油管与所述动力装置连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滚动越野器中的操控舱通过两个滚动装置架设,在平整的道路上,使用者仅需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动力装置的启/闭及转速来实现该滚动越野器的行走和转向;当该滚动越野器行走至有凹坑的路面上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控装置来调整螺旋桨的朝向,使该滚动越野器能够轻松的由凹坑中驶出,在有凸起的地面时,该操控舱能够绕着动力承载杆转动,以避免该滚动越野器受凸起的限制而无法正常通过的情况发生,从而使该滚动越野器能够轻松的通过崎岖路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滚动越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滚动越野器中操控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滚动越野器中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滚动越野器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滚动越野器中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滚动越野器中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另一种结构的滚动越野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操控舱;101、舱体;102、舱盖;103、照明装置;104、座椅;105、油箱;106、u形撑杆;107、第三轴承座;108、第三轴承;

20、滚动装置;201、轮胎;202、第一轴承座;203、弧形支撑杆;204、第一轴承;

301、动力承载杆;302、动力装置;303、螺旋桨;

40、控制装置;401、支架;402、支撑梁;403、操纵杆;404、拉杆;405、第一回位弹簧;406、第一固定架;407、第二固定架;408、旋转杆;409、摇臂;4010、油门拉线;4011、第二回位弹簧;4012、启闭开关;

50、调控装置;501、推拉手柄;502、第一传动杆;503、连接轴;504、传动部;505、第二传动杆;506、转向臂;

601、第一制动片;602、第一制动固定架;603、第一制动钳;

701、第二轴承座;702、u形防护杆;703、第二轴承;704、第二制动片;705、第二制动固定架;706、第二制动钳;707、转动杆;708、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

一种滚动越野器,包括操控舱10和两个滚动装置20;

滚动装置20包括轮胎201、两个第一轴承座202和多个弧形支撑杆203,第一轴承座20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弧形支撑杆20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轴承座202的圆周侧壁上,且所有的弧形支撑杆203均等间距设置形成球状的滚动体,轮胎201套设在滚动体上,且轮胎201位于弧形支撑杆203的中部,第一轴承座202内设置有第一轴承204;

操控舱10的两侧均转动的设置有动力承载杆301,两个滚动装置20均通过第一轴承204转动的设置在操控舱10的两侧的动力承载杆301上,动力承载杆301位于滚动装置20的中部设置有动力装置302,且动力装置302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螺旋桨303;

操控舱10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动力装置302启/闭以及转速的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通过管线与动力装置302连接,操控舱10内还设置有用于调整螺旋桨303朝向的调控装置50,调控装置50与动力承载杆301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的一种滚动越野器,该滚动越野器中的操控舱10通过两个滚动装置20架设,在平整的道路上,使用者仅需通过控制装置40来控制动力装置302的启/闭及转速来实现该滚动越野器的行走和转向;

当该滚动越野器行走至有凹坑的路面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控装置50来转动螺旋桨303的朝向,使螺旋桨303能够为该滚动越野器提供一个倾斜向上的推力,使该滚动越野器能够轻松的通过有凹坑的路面;

当滚动越野器行走至有凸起的路面时,凸起卡设在操控舱10底部,该操控舱10便会绕着动力承载杆301转动,使该滚动越野器能够轻松的通过。

其中,上述的轮胎201包括橡胶层和金属管,该金属管为环形金属管,橡胶层则包裹在金属管的外侧壁,该金属管的直径与滚动体的直径相匹配,使该金属管能够套设在滚动体上,并通过卡箍与所有的弧形支撑杆203固定,使轮胎201与滚动体的连接更加的稳固。

优选的,上述的动力装置302可以使用电动机或者燃油机。

优化的,上述的控制装置40包括支架401、支撑梁402和操纵杆403;其中,

支架401水平的设置在操控舱10内,支架401上设置有两个转轴,支撑梁4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连接,且支撑梁402的长度方向与两个转轴的轴线平行,使该支撑梁402能够绕着转轴的轴线转动;在支架40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回位弹簧405,两个第一回位弹簧405分别位于支撑梁402的两侧,两个第一回位弹簧405的自由端则分别设置在支撑梁402的两侧,使该支撑梁402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始终处于正中的位置;

支撑梁402为空心管状结构,支撑梁40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架406和第二固定架407,操纵杆403的中部铰接在第一固定架406远离支撑梁402的一端,操纵杆403靠近支撑梁402的一端铰接有拉杆404,拉杆404远离操纵杆403的一端由支撑梁402前端向后端穿出,第二固定架407设置在支撑梁402的侧壁上,且第二固定架407远离支撑梁402的一端竖直的设置有旋转杆408,该旋转杆408能够绕其轴线在第二固定架407转动,旋转杆408的上端设置有摇臂409,该摇臂409为水平设置,且摇臂409的两端与旋转杆408的距离相等,摇臂409的两端分别与操控舱10两侧的动力装置302的油门拉线4010连接,拉杆404由支撑梁402后端穿出的一端与旋转杆408铰接,拉杆40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4011,该第二回位弹簧4011的活动端与操控舱10的内侧壁连接,使拉杆404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始终处于正中位置;

当使用者在向前或者向后拉动操纵杆403远离支撑梁402的一端时,该操纵杆403便于拉动拉杆404,使拉杆404带动旋转杆408转动,摇臂409也会随着旋转杆408转动,且在摇臂409转动的过程中,摇臂409会拉动操控舱10两侧的动力装置302的油门拉线4010,以提高动力装置302的转速,从而实现该滚动越野器的加速;

该滚动越野装置的则左转弯是将操纵杆403向左摆动,摇臂409也会随着一起摆动,且在摆动的过程中摇臂409会拉动右侧的油门拉线4010,并放松左侧的油门拉线4010,此时,右侧的动力装置302的转速加快,左侧的动力装置302的转速不变,该滚动越野器便能够实现实现左转弯;该滚动越野装置的右转弯的操作方式与左转弯的操作方式完全相反;

在转弯或加速的动作完成后,使用者可以放开操纵杆403,此时,作用在操纵杆403上的力便会消失,该操纵杆403便会受到第一回位弹簧405和第二回位弹簧4011的作用力回复至初始状态,以便于使用者进行下一次的转弯或者加速的操作。

优选的,操纵杆403远离支撑梁402的一端设置有启闭开关4012,该启闭开关4012通过线路与动力装置302电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启闭开关4012完成动力装置302的启动/关闭,使该滚动越野器的操控更加的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动力承载杆301为空心的管状结构,操控舱10与动力装置302连接的所有管、线均由动力承载杆301的内部穿过,以避免管、线受到磨损而导致该滚动越野器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优化的,上述的调控装置50包括推拉手柄501、第一传动杆502、连接轴503、传动部504、第二传动杆505和转向臂506;其中,

传动部504、第二传动杆505和转向臂506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转向臂506分别设置在动力承载杆301位于操控舱10内部的一端,且当动力装置302上的螺旋桨303朝向正后方时,该转向臂506为水平状态;第二传动杆505的一端与转向臂506的自由端铰接;传动部504为“v”字形结构,两个传动部504所在的平面平行,两个传动部504分别设置在连接轴503的两端,且两个传动部504均通过尖锥部与连接轴503连接,第二传动杆505远离转向臂506的一端与传动部504的其中一端铰接,该连接轴503可转动的设置在操控舱10内;

推拉手柄501的中部铰接在操控舱10内,推拉手柄501的下端与第一传动杆502铰接,而第一传动杆502远离推拉手柄501的一端与传动部504的另一端铰接;

在操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向后拉动推拉手柄501,该推拉手柄501便能够通过第一传动杆502、传动部504和第二传动杆505带动转向臂506向下转动,且当转向臂506向下转动的过程中,该转向臂506能够带动动力承载杆301一同转动,使动力装置302上的螺旋桨303倾斜的朝向地面,为该滚动越野器提供一个倾斜向上的动力,使该滚动越野器在坑洼地面也能够轻松的通过,从而使该滚动越野器的通行更加的方便。

当该滚动越野器行驶至平整的路面时,使用者可以将推拉手柄501扳动至初始位置,使螺旋桨303朝向正后方,使该滚动越野器能够正常的行驶。

优化的,滚动装置20靠近操控舱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制动片601,该第一制动片601设置在第一轴承座202上,滚动装置20和操控舱1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制动固定架602,该第一制动固定架602固定设置在动力承载杆301上,第一制动固定架602上设置有第一制动钳603,第一制动钳603套设在第一制动片601上;在操控舱10内设置有第一制动踏板,第一制动踏板通过拉线与第一制动钳603传动连接;

在需要制动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踩踏第一制动踏板,该第一制动踏板便会通过拉线拉动第一制动钳603,使第一制动钳603能够咬合第一制动片601,使滚动装置20停止转动;当该滚动越野器需要继续行驶时,使用者便可以松开第一制动踏板,此时,拉线以及第一制动钳603均会回复至初始状态,使滚动装置20能够继续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制动片601、第一制动钳603以及第一制动踏板的连接关系及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机动车的刹车结构,此处便不再详细赘述。

优化的,上述的操控舱10包括舱体101和舱盖102;其中,

舱体1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轴承座107,第三轴承座107上设置有第三轴承108,动力承载杆301通过第三轴承108转动的设置在舱体101上,舱体101的外表面设置有u形撑杆106,该u形撑杆106贴合在舱体101的外表面,且u形撑杆106的两端分别与舱体101两侧的第三轴承座107连接;而舱盖102的一端通过铰接件设置在舱体101上,舱盖102远离铰接件的一端通过锁紧装置可拆卸的与舱体101连接;

当使用者需要进出操控舱10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锁紧装置,然后将舱盖102绕着铰接件转动打开,然后便可以进/出舱体101;舱盖102以及u形撑杆106的设置能够保护操控舱10内部的人员以及舱体101的结构,使该滚动越野器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优选的,舱体101的顶部设置有照明装置103,该照明装置103能够照射该滚动越野器前方的路面,以使该滚动越野器在行驶时更加的顺畅、安全。

优化的,该舱体101内部设置有座椅104和油箱105,油箱105内可以盛装提供动力装置302转动的燃油,油箱105通过油管与动力装置302连接,油管也设置在动力承载杆301的内部,油箱105设置在座椅104的底部,以减小油箱105的占地空间,上述的控制装置40与调控装置50分别设置在座椅104的两侧,以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使该滚动越野器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8所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该滚动越野器还包括防护架,该防护架包括两个第二轴承座701以及多个u形防护杆702,第二轴承座701内设置有第二轴承703,第二轴承座701通过第二轴承703设置在动力承载杆301上,且第二轴承座701位于操控舱10与滚动装置20之间,u形防护杆70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轴承座701上,所有的u形防护杆702均等间距设置,使该u形防护杆702能够环绕在操控舱10的外部,以对操控舱10形成一定的保护。

优化的,第二轴承座701靠近操控舱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制动片704,动力承载杆301上设置有第二制动固定架705,该第二制动固定架705位于操控舱10与防护架之间,且第二制动固定架705上设置有第二制动钳706,该第二制动钳706套设在第二制动片704上,操控舱10设置有第二制动踏板,该第二制动踏板通过拉线与第二制动钳706传动连接;

该滚动越野器在行驶过程中,防护架可能会出现绕着动力承载杆301传动的情况,而在该情况下,使用者不容易从操控舱10内出来,此时,使用者便可以通过踩踏第二制动踏板,使防护架停止转动,让使用者可以轻松的由操控舱10出来。

优选的,u形防护杆702还包括辅助杆,其中,

辅助杆包括转动杆707和两个固定杆708,两个固定杆708的固定端分别固定的设置在两个第二轴承座701上,固定杆708的活动端上设置有凹槽;转动杆707的两端均设置有凸部,且凸部能够卡设在凹槽中,将转动杆707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固定杆708上,而转动杆707的另一端则通过插销可拆卸的与另一个固定杆708连接;

当需要打开活动杆时,使用者仅需将用于连接固定杆708与转动杆707的插销取下,并将转动杆707绕着其与固定杆708的铰接处转动,此时,使用者便可以由两个固定端之间进、出操控舱10,使该滚动越野器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优选的,上述的防护架还包括加强杆,该加强杆设置在防护架的内部,且加强杆连接所有的u形防护杆702,以增加该防护架的强度。

此外,该滚动装置20还可以更换为其他形状,如图8所示,该滚动装置20能够增加操控舱10与地面之间的间距,轮胎201设置在滚动体的内部,以提高该滚动装置20的强度,使该滚动越野器能够更加轻松的通过坑洼底端,从而使该滚动越野器的行驶更加顺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