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8989发布日期:2019-12-10 19:44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工具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不仅可用来代步、健身,更因为自行车骑乘时需仰赖人力踩踏才能前进,所以自然不会有废气排放或需要额外使用燃料等问题,就因为骑乘自行车有这么多好处,所以自行车的运动风气近年来才得以袭卷世界各地,而各国政府也乐见其产业的蓬勃发展,期能利用自行车来抑制汽、机车的使用量;然而,自行车毕竟是机械结构,平时定期的保养,并无法完全杜绝突发事件的发生,所以在骑乘过程仍会有车体故障、爆胎、轮胎泄气或零件松脱等状况发生,在这些情况下常需要通过手工具的使用来进行检修,但这类工具多较笨重,而不易被随车携带,因此,当故障发生时,自行车骑士通常只能在路上等待援助或将自行车牵移至最近的车行,该将会造成骑士的不便,骑乘兴致更是会大打折扣。

因此,若能研发出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以利用该水壶架上的工具组在自行车故障时提供骑士做检修,让自行车可维持继续前进的能力,透过所述水壶架提供该工具组卡固,让该工具组能随着所述水壶架一起被自行车载运,还不需在狭小的车体上另外挪出空间以提供该工具组置放,也能避免忘了带工具组造成无法维修的窘境,乃是本创作人所欲改良的问题所在。

故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于是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创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需在狭小的车体上另外挪出空间以提供工具组置放,以及由此导致的忘了带工具组造成无法维修的窘境的技术问题。

本创作提供了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包含有:一水壶架、一挖胎棒与数规格尺寸不同的扳手工具杆,其中,水壶架具有一背板,该背板的前方形成有一内凹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底面设有镂空部与结合孔,以该结合孔提供螺栓穿置后再往后适当伸出,透过该螺栓的锁结,将所述水壶架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该螺栓具有一容纳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的螺栓头,所述背板的顶缘前弯有一靠抵部;挖胎棒具有一工作端与一勾状的固定端,挖胎棒背面设有卡结凹部、一第一容槽与一第二容槽,所述第一容槽与第二容槽中各提供至少一所述扳手工具杆在放入后枢组,利用所述固定端倾斜的朝向所述背板上方的镂空部做穿设,并将所述挖胎棒压入所述背板的容置空间中,借由所述卡结凹部提供所述螺栓头卡入,配合所述固定端扣住所述靠抵部的顶缘,让结合有所述扳手工具杆的挖胎棒能在所述水壶架上获得稳固的定位。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在自行车骑乘时另外携带工具包或工具盒,以该水壶架便能提供所述挖胎棒与扳手工具杆于固定后一起做携带物。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一)本创作提供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水壶架本身即具备有挖胎棒、扳手工具杆等工具,让骑乘者可在车体故障的第一时间就以这些工具进行初步的检修,俾令自行车能维持继续前进的能力。

(二)本创作提供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挖胎棒连同扳手工具杆是固定在水壶架上,让骑乘者不需另外携带工具包或工具盒,便足以建立自行检修车体的能力,使骑乘过程可更轻松、惬意,且能避免占用车体有限空间。

(三)本创作提供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挖胎棒与水壶架间的拆组相当容易,以达使用上的绝佳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放上承载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挖胎棒撬开轮胎的使用状态暨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水壶架10;背板11;容置空间12;镂空部13;结合孔14;靠抵部15;水壶放置部16;挖胎棒20;工作端21;固定端22;卡结凹部23;第一容槽24;第二容槽25;扣块26;按压部27;扳手工具杆30;螺栓40;螺栓头41;车架50;水壶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其包含有:一水壶架10、一挖胎棒20与数规格尺寸不同的扳手工具杆30,其中,水壶架10具有一背板11,该背板11前方形成有一内凹的容置空间12,所述容置空间12底面设有镂空部13与结合孔14,以该结合孔14提供螺栓40穿置后再往后适当伸出,便能透过该螺栓40的锁结,将所述水壶架10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50上,及该螺栓40具有一容纳在所述容置空间12中的螺栓头41,所述背板11顶缘则前弯有一靠抵部15,挖胎棒20具有一工作端21与一勾状的固定端22,背面设有卡结凹部23、一第一容槽24与一第二容槽25,所述第一容槽24与第二容槽25中各提供至少一所述扳手工具杆30于放入后枢组,利用所述固定端22倾斜的朝向所述背板11上方的镂空部13做穿设,并将所述挖胎棒20压入所述背板11的容置空间12中,便能借由所述卡结凹部23提供所述螺栓头41卡入,配合所述固定端22扣住所述靠抵部15的顶缘,让结合有所述扳手工具杆30的挖胎棒20能在所述水壶架10上获得稳固的定位,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在自行车骑乘时另外携带工具包或工具盒,以该水壶架10便能提供所述挖胎棒20与扳手工具杆30于固定后一起做携带物。

本创作提供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中,所述水壶架10前方设有环抱状的水壶放置部16。

本创作提供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中,所述背板11上的结合孔14是设呈便于被上、下微调的长孔。

本创作提供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中,所述挖胎棒20背面伸出有扣块26,俾以该扣块26在所述挖胎棒20与水壶架10做结合时扣住所述背板11的底缘。

本创作提供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中,所述挖胎棒20上设有按压部27,让所述扳手工具杆30能透过该按压部27提供按压而更容易转出于所述容槽。

本创作提供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中,所述第一容槽24中枢组有一所述扳手工具杆30。

本创作提供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中,所述第二容槽25中枢组有二所述扳手工具杆30。

本创作提供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中,所述扳手工具杆30是具有六角形的断面。

本创作提供一种具工具组的自行车水壶架,其中,所述螺栓头41是设呈半圆球状。

其实际使用时,是将水壶60放入所述水壶架10中,让水壶60能透过所述水壶放置部16的限位(请同时参考图3和图4),随着自行车的骑乘被顺利载运前进,在骑乘过程,如发生爆胎或零件松脱等现象,便能将挖胎棒20从水壶架10的背板11上取下,以利用所述挖胎棒20将轮胎撬离轮圈(请参考图5所示),让骑乘者能自行完成补胎或换胎的工作,借由所述扳手工具杆30转出所述容槽,再以所述挖胎棒20提供握持,将令该挖胎棒20与扳手工具杆30的结合体能当作扳手使用,以用来将松脱的零件重新锁紧。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其水壶架10本身即具备有挖胎棒20、扳手工具杆30等工具,让骑乘者可在车体故障的第一时间就以这些工具进行初步的检修,俾令自行车能维持继续前进的能力;(二)其挖胎棒20连同扳手工具杆30是固定在水壶架10上,让骑乘者不需另外携带工具包或工具盒,便足以建立自行检修车体的能力,使骑乘过程可更轻松、惬意,且能避免占用车体有限空间;(三)其挖胎棒20与水壶架10间的拆组相当容易,以达使用上的绝佳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创作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创作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