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盘头挤压的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3672发布日期:2019-12-20 19:3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盘头挤压的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防止盘头挤压的推车。



背景技术:

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

在经编机工作时,需要大量的纱线,所以要把完成绕线后的绕线盘(盘头)进行搬运,因此用于盘头的转运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工序装置。在现有的用于盘头的转运装置中,转运的端面还都是平面,由于盘头的体积大、重量大,盘头运输时,易从平板拖车上滚落,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转运过程中,由于推车的刚性很容易造成盘头上线的挤压损坏,浪费了原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可防止盘头挤压的推车,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其结构包括:底杆、推拉杆、底板以及靠板,底杆的两端设有对称的转轴,转轴上连接有滚轮,推拉杆的底部对称固定在底杆上,靠板呈弧形,靠板的两侧对称焊接在推拉杆上,底板的一侧呈弧形且和靠板内弧相匹配贴合连接,底板的延伸线垂直于靠板的内弧,底板的中心处设有固定杆,固定杆垂直于底板的延伸线。

进一步的,上述推拉杆的顶部设有折弯杆。

进一步的,上述靠板的内弧面铺设有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止盘头挤压的推车,靠板的内弧设计以及底板一侧弧面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盘头收到刚性挤压而损伤,同时固定杆以及底板的角度设计保证了盘头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到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包括:底杆1、推拉杆2、底板3以及靠板4,底杆1的两端设有对称的转轴5,转轴5上连接有滚轮6,转轴5的转动可以带动滚轮6的转动,推拉杆2的底部对称固定在底杆1上,靠板4呈弧形,靠板4的两侧对称焊接在推拉杆2上,底板3的一侧呈弧形且和靠板4内弧相匹配贴合连接,盘头一般为圆柱形,在盘头放置在底板3上时,靠板4设计为弧形,可以和盘头侧面的弧面相互贴合,可以有效避免靠板4对盘头的挤压,同时底板3的一侧设计为弧形,使得底板3和靠板4底部的连接处为弧形,可以避免盘头在放置时,底板3和靠板4的连接处对盘头进行挤压,进一步的保护了盘头,底板3的延伸线垂直于靠板4的内弧,底板3的中心处设有固定杆7,固定杆7垂直于底板3的延伸线,固定杆7的直径设计为接近盘头内部内圆直径,便于盘头的内圆卡在固定杆7上,在盘头卡入卡在固定杆7上后,底板3的延伸线垂直于靠板4的内弧,可以使得盘头正好倾斜靠在靠板4的内弧上,有效的保证了在利用推车对盘头运输时,盘头在推车上的稳定性。

其中上述推拉杆2的顶部设有折弯杆8,折弯杆8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在推动推车时,人体手部的舒适性。

其中上述靠板4的内弧面铺设有软垫,软垫的设计进一步的保护了盘头,避免靠板4的材质过硬对盘头进行挤压损伤。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所需要运输的盘头的内圆嵌入在固定杆7上,使得盘头斜靠在靠板4的内弧上,随后工人握住折弯杆8,推动推车到指定的位置。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