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8295发布日期:2019-12-06 16:4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童车车架。



背景技术:

婴儿车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婴儿车一般都能折叠,折叠后的婴儿车便于携带,大大减轻了人们外出时携带儿童的负担,可以放在汽车尾箱或飞机行李架内。但是传统的婴儿车骨架结构比较复杂,无法站立,且收车及难操作。目前市场上有能完成自动收合的产品,需要在车架上另外加装拉簧,扭簧等驱动装置来驱动车架折叠,这样会使打开车台十分费劲,操作及其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以上问题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童车车架,取消了弹簧驱动的繁琐步骤,同样可以实现一键单手秒收且能自动站立,随时拎走和放下,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优化了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脚杆,所述前脚杆的下端连接有前轮;

后脚杆,所述后脚杆的下端连接有后轮,所述前脚杆的上端与所述后脚杆的上端转动连接;

手把组,所述的手把组包括有后连杆,所述后连杆上并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与后脚杆转动连接;

前撑杆,所述前撑杆包括有第一连接杆和与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后脚杆或前脚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后连杆转动连接;

座椅杆,所述座椅杆的一端与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座椅杆的另一端与前脚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能锁定两者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有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的锁孔,所述的锁定组件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二连接杆内与所述锁孔配合的锁销,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能驱动锁销在锁孔内运动的驱动组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上开设有可供锁销在其内滑动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块上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滑动槽的斜槽,锁销上设置有能穿插在斜槽内的第一圆柱,所述滑动块的一端连接有拉绳,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有能驱动滑动块复位的弹簧。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能防止第二连接杆从第一连接杆内脱出的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上开设有可供滑动块在其内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滑动块通过穿设在条形孔内的第二圆柱与限位块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块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顶靠在限位块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把组还包括有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连杆上端且呈u型的手推杆。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脚杆包括有后脚连杆和设置在后脚连杆中部的突出部,所述的后连杆靠近下端的位置与所述突出部转动连接,所述后脚连杆的下端连接有后轮,所述后脚连杆的上端与前脚杆的上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能与所述限位块相抵靠并能防止第二连接杆从第一连接杆内脱出的挡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推杆与后连杆之间设置有转动座,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转动座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推杆上设置有解锁件以使手推杆可相对所述后连杆转动进而拉动拉绳解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童车车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童车在折叠时锁定组件解锁后,向前推动手推杆,使手推杆下端、后连杆上端向后脚杆下端靠近,使得拉绳拉动第二连接杆上的滑动块相对第一连接杆滑动,由于重力的原因,使得第二连接杆连接后连杆的一端也向后脚杆下端靠近,后连杆的下端旋转,带动座椅杆运动,座椅杆的另一端带动前脚杆向后脚杆方向运动,实现整车的折叠,整个折叠过程操作简单,收折灵活,折叠后体积小。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童车车架的锁定组件利用锁销与锁孔的配合实现卡锁和解锁,整个卡锁和解锁动作都在封闭的腔体内进行,没有外露,不担心卡住手指,确保安全。

2、本实用新型收车完毕后,童车车架以前轮和后轮作用支撑点使得整车可竖直站立,不需要去弯腰扶正,节省体力,方便携带。

3、本实用新型童车车架解锁时,通过按压手推杆上的解锁件,使得转动座转动进而拉动拉绳,进而拉动滑动块运动,此时弹簧受压缩,锁定组件就完全解锁,然后向前推动手推杆就能实现童车的折叠,整个过程只需一按一推即可实现单手操作,操作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车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车后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组件在锁定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组件在解锁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撑杆的爆炸图;

图7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童车车架,包括:

前脚杆1,所述前脚杆1的下端连接有前轮101;

后脚杆2,所述后脚杆2的下端连接有后轮201;

所述前脚杆1的上端与所述后脚杆2的上端转动连接;

手把组3,所述的手把组3包括有后连杆31,所述后连杆31上并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与后脚杆2转动连接;

前撑杆4,所述前撑杆4包括有第一连接杆41和与第一连接杆41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42,所述的第一连接杆41与后脚杆2的上端转动连接,当然第一连接杆41也可以与前脚杆1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第二连接杆42与后连杆31转动连接;

座椅杆5,所述座椅杆5的一端与后连杆31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座椅杆5的另一端与前脚杆1的中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童车在折叠时锁定组件解锁后,向前推动手推杆,使手推杆下端、后连杆上端向后脚杆下端靠近,带动拉绳驱动第二连接杆上的滑动块相对第一连接杆滑动,使得第二连接杆连接后连杆的一端也向后脚杆下端靠近,后连杆的下端沿后连杆连接后脚杆的位置转动,带动座椅杆运动,座椅杆的另一端带动前脚杆向后脚杆方向靠拢,实现整车的折叠,整个折叠过程操作简单,收折灵活,折叠后体积小。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童车车架的锁定组件利用锁销与锁孔的配合实现卡锁和解锁,整个卡锁和解锁动作都在封闭的腔体内进行,没有外露,不担心卡住手指,确保安全。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杆41与第二连接杆42之间设置有能锁定两者的锁定组件6,所述锁定组件6包括有设置在第一连接杆41上的锁孔61,所述的锁定组件6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二连接杆42上与所述锁孔61配合的锁销62,所述的第二连接杆42上设置有能驱动锁销62在锁孔内运动的驱动组件7。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组件7包括有滑动块71,所述的滑动块71上开设有可供锁销62在其上滑动的滑动槽711,所述滑动块71上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滑动槽711的斜槽712,锁销62通过设置在斜槽712内的第一圆柱713滑动设置在滑动槽711内,所述滑动块71的一端连接有拉绳72,所述的驱动组件7还包括有能驱动滑动块71复位的弹簧73。在解锁状态时,滑动块向第二连接杆连接后连杆的位置运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车架展开时,手推杆上端向远离后连杆的下端运动,滑动块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向第一连接杆方向运动,使得锁销在斜槽内滑动进入到锁孔内,实现整车的展开。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42上设置有能防止第二连接杆42从第一连接杆41内脱出的限位块8,所述的限位块8上开设有可供滑动块71在其内滑动的滑槽81,所述滑动块71上设置有条形孔714,所述滑动块71通过穿设在条形孔714内的第二圆柱82与限位块8连接。所述弹簧73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块71上,所述弹簧73的另一端顶靠在限位块8上。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把组3还包括有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连杆31上端且呈u型的手推杆32。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脚杆2包括有后脚连杆21和设置在后脚连杆21中部的突出部22,所述的后连杆31靠近下端的位置与所述突出部22转动连接,所述后脚连杆21的下端连接有后轮201,所述后脚连杆21的上端与前脚杆1的上端连接。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杆41的端部设置有能与所述限位块8相抵靠并能防止第二连接杆42从第一连接杆41内脱出的挡块411。第二连接杆42上的限位块移动到挡块时停止运动,挡块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二连接杆从第一连接杆内脱出。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推杆32与后连杆31之间设置有转动座33,所述拉绳72的另一端与转动座33连接。手推杆相对后连杆转动时,转动座拉动拉绳驱动锁定组件解锁。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推杆32上设置有解锁件321以使手推杆32可相对所述后连杆31转动进而拉动拉绳72解锁。当童车车架需要折叠时,只需要操作解锁件使得手推杆解锁并操作其相对后连杆转动收折实现自动收车,当展开童车车架后,解锁件将手推杆锁定使其无法相对后连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童车车架展开至如图1所示的状态,当需要收车时,只需要操作解锁件使得手推杆解锁并操作其相对后连杆转动收折至图2状态,此时转动座转动,从而带动拉绳运动,使得锁销脱离锁孔,此时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手推杆下端、后连杆上端向后脚杆下端靠近,于是拉绳拉动第二连接杆上的滑动块相对第一连接杆滑动,使得第二连接杆连接后连杆的一端也向后脚杆下端靠近,后连杆的下端以后连杆连接突出部的位置为圆心旋转,带动座椅杆运动,同时座椅杆的另一端带动前脚杆向后脚杆的方向运动,实现整车的折叠,状态如图3所示,收车完毕后的童车车架可以前轮和后轮作用支撑点使得整车可竖直站立,从而节省地面空间。大人在抱着孩子时,可以实现单手收车,而且收车完成后,车架可以自动站立,可以直接手提车架行走,不需要多余的操作,操作便捷,既可以实现单手收车,也可以单手将车架打开,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