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装饲料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7516发布日期:2020-01-21 22:3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装饲料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装饲料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饲料是由各种饲料原料经过简单加工混合而成,为初级配合饲料,主要考虑能量、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指标。在许多农村地区常见。混合饲料可用于直接饲喂动物,效果高于一般饲料,喂养生长速度快。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654851.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饲料运输手推车,包括车体、前轮、后轮机构和把手,所述车体包括一个底板和四个依次相接的侧板,车体底板与四个侧板底部焊接构成饲料容腔,所述前轮可转动地设于车体底板下的前端中部,两个所述把手设于车体后端顶部,两个所述后轮机构分别设于车体两侧。上述专利主要依靠人力的推动,运输效率不高,且其功能较为简单,若是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混合饲料进行搅拌,则能够减小后续的加工、拌料,达到节省工序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散装饲料的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装饲料的运输装置,包括车体以及固定安装于车体顶部外壁的罐体,所述车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接有橡胶套的把手,所述车体的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且对应两个安装块的相对一侧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动转杆和从动转杆,所述主动转杆和从动转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车体的底部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的相对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杆,所述车体与罐体的内底部圆心处相对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绞龙杆,且绞龙杆与连接杆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锥形齿,绞龙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搅拌杆,所述车体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且车体的顶部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转杆通过第一皮带形成传动配合,所述连接杆与从动转杆通过第二皮带形成传动配合。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罐体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料斜块,所述罐体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投料斗。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一侧开有第一卸料口,第一卸料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卸料管,卸料管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卸料阀。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一侧开有第二卸料口,且第二卸料口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卸料弧板。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内部安装有刮壁机构,且刮壁机构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罐体的转柱,转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转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圆周内壁靠近第二锥形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锥形齿相啮合的锥齿环,且锥齿环的顶部外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刮杆。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散装饲料的运输装置,通过设置的旋转电机能够带动主动转杆转动,使整个运输装置进行移动,对饲料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从动转杆转动进而通过第二皮带和第一锥形齿带动绞龙杆转动,配合搅拌杆能够对饲料进行有效的搅拌处理,使饲料之间充分混合均匀。

2、该散装饲料的运输装置,通过设置的卸料弧板,能够在完成运输后,实现快速卸料,通过设置的导料斜块和卸料管能够进行辅助卸料,提高该运输装置的实用性。

3、该散装饲料的运输装置,通过设置的刮壁机构,能够通过手动转动转盘,通过第二锥形齿带动锥齿环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刮杆圆周运动,对罐体内壁进行刮动,有效防止饲料粘附在罐体内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刮壁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罐体、2-蓄电池、3-卸料阀、4-卸料管、5-从动转杆、6-车体、7-固定块、8-转轮、9-主动转杆、10-把手、11-转盘、12-卸料弧板、13-投料斗、14-旋转电机、15-第二锥形齿、16-锥齿环、17-刮杆、18-搅拌杆、19-绞龙杆、20-导料斜块、21-第一锥形齿、2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3,一种散装饲料的运输装置,包括车体6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6顶部外壁的罐体1,车体6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套接有橡胶套的把手10,车体6的底部外壁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块,且对应两个安装块的相对一侧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动转杆9和从动转杆5,主动转杆9和从动转杆5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转轮8,车体6的底部外壁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7,且两个固定块7的相对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杆22,罐体1的内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料斜块20,罐体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投料斗13。车体6与罐体1的内底部圆心处相对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绞龙杆19,且绞龙杆19与连接杆22的相对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锥形齿21,绞龙杆19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搅拌杆18。其中,车体6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旋转电机14,且车体6的顶部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蓄电池2,旋转电机14的输出轴与主动转杆9通过第一皮带形成传动配合,连接杆22与从动转杆5通过第二皮带形成传动配合,运输过程中,从动转杆5转动进而通过第二皮带和两个第一锥形齿21带动绞龙杆19转动,配合搅拌杆18对饲料进行有效的搅拌处理,使饲料之间充分混合均匀,且罐体1的一侧开有第一卸料口,第一卸料口的内壁焊接有卸料管4,卸料管4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卸料阀3。

本实施例中的罐体1一侧开设有第二卸料口,且第二卸料口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卸料弧板12,在完成运输后,打开卸料弧板12,配合导料斜块20和卸料管4进行快速卸料。优选的,罐体1的内部安装有刮壁机构,且刮壁机构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罐体1的转柱,转柱的一端焊接有转盘11,转柱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锥形齿15,罐体1的圆周内壁靠近第二锥形齿15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锥形齿15相啮合的锥齿环16,且锥齿环16的顶部外壁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刮杆17,手动转动转盘11,通过第二锥形齿15带动锥齿环16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刮杆17圆周运动,对罐体1内壁进行刮动,防止饲料粘附在罐体1内壁上。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对饲料运输的同时,对饲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处理,并防止饲料粘附在罐体内壁。

本实施例的运输装置在使用时,将混合饲料通过投料斗13加入罐体1内,完成后,启动旋转电机14带动主动转杆9转动,使整个运输装置进行移动,对饲料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从动转杆5转动进而通过第二皮带和两个第一锥形齿21带动绞龙杆19转动,配合搅拌杆18对饲料进行有效的搅拌处理,使饲料之间充分混合均匀,在完成运输后,打开卸料弧板12,配合导料斜块20和卸料管4进行快速卸料,手动转动转盘11,通过第二锥形齿15带动锥齿环16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刮杆17圆周运动,对罐体1内壁进行刮动,防止饲料粘附在罐体1内壁上。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对饲料运输的同时,对饲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处理,并防止饲料粘附在罐体内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