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筒式围栏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2722发布日期:2020-06-02 18:0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转筒式围栏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转筒式围栏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设备检修时需要用围栏将其与运行设备隔离以保证人身安全,然而检修设备间通常相隔较远,因此转筒式围栏因其每卷围栏网足够长而成为围栏布置的最佳选择。但是目前转筒式围栏由于本身不锈钢框架的原因,存在较大的自重、不方便搬运、不便于收纳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且运输效率高的转筒式围栏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筒式围栏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所述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上下布置且中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二载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滑动组件,所述车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围栏,所述车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围栏;所述第一载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竖向放置转筒式围栏的区间;所述第一载板上的各区间均对应设置有用于对转筒式围栏底部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围栏的上部与第二围栏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分隔组件,用于将第一围栏的上部与第二围栏的上部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与所述第一载板上各区间对应的框格,各框格于各车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敞口;各所述框格的敞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将转筒式围栏紧固于框格内的紧固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伸缩带和挂钩;所述伸缩带的一端安装于对应的框格上,所述挂钩钩挂在相邻的框格上。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孔,用于与转筒式围栏底部的定位柱配合定位。

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多个分隔条组成。

所述第一载板上的区间数量为4~8个,呈两排且沿所述车体前后方向布置。

所述第一载板上的区间数量为六个。

所述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

所述滑动组件为带脚刹功能的万向滑轮。

所述第二围栏的上方设置有扶手。

所述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均为塑料载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在第一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区间,能够容纳多个竖向放置的转筒式围栏;同时第一载板上的定位组件对转筒式围栏的底部进行定位,防止其在存放或运输的过程中移动;同时在各围栏的上部设置与各区间对应的框格,框格的左右两侧敞口便于取放转筒式围栏,同时通过紧固组件实现对转筒式围栏上部的紧固,进一步提高转筒式围栏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固性;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另外,也能标准化收纳围栏,收纳方式整齐而美观,满足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而且可以提高运送围栏的效率,一次可运送多个,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车体;101、第一载板;102、第二载板;103、支撑柱;104、第一围栏;105、第二围栏;106、扶手;2、定位组件;201、定位孔;3、分隔组件;301、分隔条;302、框格;4、紧固组件;401、伸缩带;402、挂钩;5、滑动组件;501、万向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包括车体1,车体1包括第一载板101和第二载板102,第一载板101与第二载板102上下布置且中间设置有空腔,第一载板101与第二载板102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柱103;第二载板10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滑动组件5,车体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围栏104,车体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围栏105;第一载板10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竖向放置转筒式围栏的区间;第一载板101上的各区间均对应设置有用于对转筒式围栏底部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2;第一围栏104的上部与第二围栏105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分隔组件3,用于将第一围栏104的上部与第二围栏105的上部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与第一载板101上各区间对应的框格302,各框格302于各车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敞口;各框格302的敞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将转筒式围栏紧固于框格302内的紧固组件4。本实用新型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在第一载板101上设置有多个区间,能够容纳多个竖向放置的转筒式围栏;同时第一载板101上的定位组件2对转筒式围栏的底部进行定位,防止其在存放或运输的过程中移动;同时在各围栏的上部设置与各区间对应的框格302,框格302的左右两侧敞口便于取放转筒式围栏,同时通过紧固组件4实现对转筒式围栏上部的紧固,进一步提高转筒式围栏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固性;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另外,也能标准化收纳围栏,收纳方式整齐而美观,满足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而且可以提高运送围栏的效率,一次可运送多个,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中,分隔组件3包括多个分隔条301组成,紧固组件4包括伸缩带401和挂钩402;伸缩带401的一端安装于对应的框格302的分隔条301上,在进行紧固时,挂钩402钩挂在相邻的框格302的分隔条301上,从而实现对转筒式围栏上部的紧固。进一步地,定位组件2包括定位孔201,用于与转筒式围栏底部的定位柱配合以实现定位。通过上述紧固组件4与定位组件2的配合,从而全方位对转筒式围栏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载板101上的区间数量为六个,呈两排且沿车体1前后方向布置。优选地,区间数量在4~8之间进行选择;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另外滑动组件5为带脚刹功能的万向滑轮501,便于移动;第二围栏105的上方设置有扶手106,便于手扶推动;第一载板101和第二载板102均为塑料载板,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减少自重。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包括第一载板(101)和第二载板(102),所述第一载板(101)与第二载板(102)上下布置且中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二载板(10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滑动组件(5),所述车体(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围栏(104),所述车体(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围栏(105);所述第一载板(10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竖向放置转筒式围栏的区间;所述第一载板(101)上的各区间均对应设置有用于对转筒式围栏底部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2);所述第一围栏(104)的上部与第二围栏(105)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分隔组件(3),用于将第一围栏(104)的上部与第二围栏(105)的上部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与所述第一载板(101)上各区间对应的框格(302),各框格(302)于各车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敞口;各所述框格(302)的敞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将转筒式围栏紧固于框格(302)内的紧固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4)包括伸缩带(401)和挂钩(402);所述伸缩带(401)的一端安装于对应的框格(302)上,所述挂钩(402)钩挂在相邻的框格(3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定位孔(201),用于与转筒式围栏底部的定位柱配合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3)包括多个分隔条(301)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板(101)上的区间数量为4~8个,呈两排且沿所述车体(1)前后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板(101)上的区间数量为六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板(101)与第二载板(102)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0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5)为带脚刹功能的万向滑轮(50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栏(105)的上方设置有扶手(10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板(101)和第二载板(102)均为塑料载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筒式围栏推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第二载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滑动组件,车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围栏,车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围栏;第一载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竖向放置转筒式围栏的区间;第一载板上的各区间均对应设置有用于对转筒式围栏底部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第一围栏的上部与第二围栏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分隔组件,用于将第一围栏的上部与第二围栏的上部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与第一载板上各区间对应的框格,各框格于各车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敞口;各框格的敞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将转筒式围栏紧固于框格内的紧固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转筒式围栏推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且运输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杨润祺;王香;刘曙光;张平利;李国栋;陈彦秀;彭斌;欧微波;秦勇;肖广宁;周能;龙际根;梁一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