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6187发布日期:2020-04-21 16:4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作为气动系统主要的气源动力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例如建筑、化工、石油开采、矿山开采、深水打井、医疗等等。由于空气压缩机的应用场景的多样化,相应的空气压缩机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根据使用地点或环境的不同进行搬运、吊装等。例如,空气压缩机应用在矿上开采施工时,由于施工地面范围较广,根据施工位置的不同,需要将空气压缩机转运到不同的地面位置;在一个地点施工完成后,也需要将空气压缩机搬运到相应的运输工具(例如车辆)上,以运送到另一个施工地点;根据施工的高度不同,空气压缩机也需要吊装到不同的高度位置,并且,在一些地面有障碍物的施工环境下,也需要采用吊高的方式将空气压缩机吊运到不同的位置。

现有技术中,对于空气压缩机的转运,往往是直接对空气压缩机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吊装时,直接用绳索捆绑空气压缩机,而后通过起吊绳索以实现吊装;这种方式,需要现场捆绑空气压缩机,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再例如,需要短距离地面转运时,直接通过人工搬抬,或通过叉车直接作用在空气压缩机上搬运;通过人工直接搬抬,费时费力,通过叉车直接作用在空气压缩机上时,一旦稍有失误就会对压缩机造成损害。

并且,通过上述所述可知,空气压缩机在不同的工况下,可能涉及到多种搬运形式,现有技术中只能根据单一形式的转运,通过临时现场的作业完成,费时费力,没有能够满足空气压缩机的多种转运形式的设备。

在其他需要根据工况进行经常不同形式转运的设备中,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压缩机等需转运设备在不同的工况下,可能涉及到多种形式的转运,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满足多种形式转运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滚轮机构和连接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放置需转运设备,所述支撑机构上安装有吊具,所述吊具用于与起吊设备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用于与牵引设备连接;

所述滚轮机构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所述滚轮机构用于在地面上行走,以使所述支撑机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盘;

所述滚轮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底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顶罩板,所述底盘的上方连接有多根支撑杆,所述顶罩板设置在多根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多根所述支撑杆、顶罩板以及所述底盘形成所述需转运设备的放置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吊具设置为多个吊耳,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至少安装一个所述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搬运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的前端连接,所述牵引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牵引设备连接的钩环。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杆连接有升降支腿,所述升降支腿用于支撑所述牵引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为l型,所述支撑杆的l型的内侧面向所述放置空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机构包括固定架、滚轴和设置在所述滚轴两端的滚轮;

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底盘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滚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运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滚轮机构,支撑机构用于放置需转运设备,在需要吊装形式转运需转运设备时,可以直接将起吊设备与支撑机构上的吊具连接,不需要现场捆绑打包需转运设备,操作方便、快捷;在需要在地面短距离牵引转运需转运设备时,可通过连接机构与牵引设备连接,在牵引设备的作用下,支撑机构在滚轮机构的作用下,沿地面行走,同样不需要现场对需转运设备进行相应构件的连接,操作简单、快捷;在需要将需转运设备搬运至运输工具等上时,可通过叉车等将转运装置叉起,避免了叉车直接作用在需转运设备上,对转运设备造成损坏的问题。可见,本实用新型转运装置满足了空气压缩机等需转运设备的吊装、搬运以及牵引行走等多种转运形式的需求,且不需要临时现场过多作业,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的底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的滚轮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图标:100-支撑机构;110-支撑杆;120-顶罩板;130-底盘;131-搬运槽;132-框架;133-连杆;200-滚轮机构;210-滚轴;220-滚轮;230-固定架;231-连接杆;232-固定块;233-u型连杆;234-固定板;300-连接机构;310-牵引杆;311-钩环;312-下安装片;313-上安装片;320-升降支腿;321-销轴;322-摇杆;323-连接块;400-吊具;500-空气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运装置,转运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00、滚轮机构200和连接机构300。

其中,支撑机构100用于放置需转运设备,支撑机构100上安装有吊具400,吊具400用于与起吊设备连接。连接机构300与支撑机构100连接,连接机构300用于与牵引设备连接。滚轮机构200连接在支撑机构100的底部,滚轮机构200用于在地面上行走,以使支撑机构100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机构100用于放置需转运设备,具体的,需转运设备可以是直接放置在支撑机构100上,也可以是在支撑机构100上放置相应的固定构件将需转运设备进行固定。滚轮机构200的作用是实现支撑机构100在地面上的滚动行走,以方便支撑机构100的移动。

吊具配合的起吊设备可以是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等吊装设备。

本实施例转运装置可用于空气压缩机500(例如螺杆式空气压缩机500)等需要多种方式移动的需转运设备,尤其适用于重量较重的设备。本实施例主要以空气压缩机500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转运装置在使用前应当先将空气压缩机500放置到支撑机构100内,在后续应用中,可一直使空气压缩机500放置在支撑机构100内不取出。在需要以吊装形式转运时空气压缩机500,可以直接将起吊设备与支撑机构100上的吊具400连接,不需要现场捆绑打包空气压缩机500,操作方便、快捷;在需要在地面短距离牵引转运空气压缩机500时,可通过连接机构300与牵引设备连接,在牵引的作用下,支撑机构100在滚轮机构200的作用下,沿地面行走,同样不需要现场对空气压缩机500进行相应构件的连接,操作简单、快捷;在需要将空气压缩机500搬运至运输工具等上或转运时,可通过叉车等将转运装置叉起,避免了叉车直接作用在空气压缩机500上,对转运设备造成损坏。可见,本实用新型转运装置满足了空气压缩机500等需转运设备的吊装、搬运以及牵引行走等多种形式的转运需求,且不需要临时现场过多作业,操作简单、快捷。

如图1~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转运装置的支撑机构100的一个具体结构形式,支撑机构100包括底盘130和设置在底盘130上的支撑框。

其中,底盘130主要对空气压缩机500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框用于防止空气压缩机500从底盘130上掉落。

对应于空气压缩机500的壳体的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底盘130大致呈矩形,支撑框包括安装在底盘130的矩形的四个角上的四根支撑杆110。

本实施例的支撑杆110的横截面为l型,支撑杆110的l型的内侧面向空气压缩机500设置,也即,支撑杆110是两个呈直角的板形成的角型支撑边角杆,相应的空气压缩机500的壳体的边棱可包覆在支撑杆110的内侧,以防止空气压缩机500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底盘13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给出的矩形,其可根据需转运设备的形状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等等。支撑框的形式不限于上述给出的四根支撑杆110的形式,首先,支撑杆11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另一方面支撑框也可以直接是侧面封闭的筒体型等,也即,根据实际需转运设备的形状以及转运设备的性质可进行合理设置。

对于空气压缩机500这种容易产生热量并需要良好散热的设备,选用四角上设置支撑杆110的形式,既可以是实现空气压缩机500的稳定固定,又有利于散热。

优选的,如图4或图5所示,底盘130也可是框架132搭接连杆133的形式,以在底盘130上形成散热空隙。

值得一提的是,底盘130和框架132均采用带有空隙的形式,还可以降低整体装置的重量,相应的,可采用较小的作用力对整体装置进行转运。

为了保证空气压缩机500的安全性能等,如图3或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支撑杆110的上端还设置有顶罩板120,多根支撑杆110、顶罩板120以及底盘130形成需空气压缩机500的放置空间。顶罩板120的边缘与支撑杆110连接,顶罩板120的中部呈网格镂空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顶罩板120的中部呈网格镂空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空气压缩机500的散热,同时,网格状的顶罩板120可以将大件的物体进行拦截,以防止外部的掉落物体等对空气压缩机500造成损害。

需要说明是,为了方便空气压缩机500放置到底盘130上,顶罩板120优选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杆110上,或者支撑杆110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在底盘130上的形式。

本实施例中,吊具400可以是吊耳、吊钩、吊环等,对应于本实施例支撑机构100的具体结构,吊具400是在每个支撑杆110的顶端上分别安装一个吊耳的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每根支撑杆110上也可以连接2个、3个或更多个吊耳,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转运装置的滚轮机构200与支撑机构100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滚轮机构200与支撑机构100可拆卸连接,相应的在吊装或搬运时,可将滚轮机构200从支撑机构100上拆卸下来,方便在搬运或吊装工况时的操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滚轮机构200包括固定架230、滚轴210和设置在滚轴210两端的滚轮220;固定架230与底盘130可拆卸固定连接,滚轴210固定在固定架230上,滚轮220相对滚轴210转动设置。

其中,如图6所示,固定架230包括连接杆231和u型连杆233,连接杆231沿滚轮220的径向方向延伸,连接杆2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固定块232,固定块232上端与底盘130上的连杆133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u型连杆233有两根,两根u型连杆233分别设置在连接杆231沿滚轴210轴向方向的两侧,且每根u型连杆233分别套设在滚轴210上,且两根u型连杆233的开口端延伸到连接杆231的下端,并与同一固定板234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同时,两根u型连杆233的开口端延伸到连接杆231的下端,并与同一固定板234连接,实现了u型连杆233与连接杆231的固定,由于连接杆231通过固定块232与底盘130连接,相应的实现了整体滚轮机构200与底盘130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滚轮220与滚轴210可通过轴承以及其他配件转动连接,具体连接形式可通过现有任意滚轮220与滚轴210的转动形式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同时,本实施例中,滚轴210的数量不限于实施例中给出的一根,也可以是两根或3根等,每根滚轴210上均连接两个滚轮,每根滚轴210都可以采用上述形式进行连接固定在底盘130上。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300具体包括牵引杆310,牵引杆310的一端与底盘130连接,牵引杆31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牵引设备连接的钩环311。

具体的,如图7所示,牵引杆310的一端焊接有两个下安装片312和上安装片313,上安装片313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与牵引杆310的杆部焊接,容置槽的两侧设置有凸耳,凸耳可通过螺栓与底盘130固定连接。上安装片313可通过螺栓连接在底盘130的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为了方便牵引杆310与牵引设备的定位安装,如图4或图7所示,本实施例牵引杆310上可拆卸连接有升降支腿320,升降支腿320用于支撑牵引杆310的另一端。

具体的,牵引杆310的第二端通过螺栓等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23,连接块323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销轴孔和水平方向的销轴孔,升降支腿320的上端垂直于支腿的延伸方向设置有销孔。在需要升降支腿320支撑牵引杆310时,可将销轴321穿过升降支腿320的销孔与连接块323上的水平方向的销轴孔,此时,升降支腿320竖直设置,可通过升降支腿320的升降调节牵引杆310第二端的高度。在不需要使用升降支腿320支撑牵引杆310时,可将升降支腿320的销孔与连接块323的竖直方向的销轴孔通过销轴321连接,以使升降支腿320收纳在牵引杆310上。

升降支腿320可以是套设的套管和套杆的形式,其两者的升降以及升降到位后的固定,可通过摇杆322带动齿轮、齿轮啮合齿条等现有结构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底盘130上还设置有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搬运槽131。装卸需转运设备时由叉车的货叉插入搬运槽131内,以将需转运设备叉起,移动到车辆上或施工地点,就地转移。

本实施例转运设备,分为三种模式:

1、牵引模式:底盘130安装有单轴或双轴及连接机构300,底盘130承载空气压缩机500;施工现场由车辆牵引,可实现短距离转移。

2、搬运模式:底盘130承载空气压缩机500,设备底盘130上设置有搬运槽131,通过叉车配合搬运槽131实现就地转移。

3、吊装模式:由吊耳连接四边l型的支撑杆110,底盘130承载空气压缩机500,通过起吊设备与吊耳连接实现吊装转移和转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运装置,改善了传统空气压缩机500等需转运设备的转移方法及结构,摒弃了设备在转移方法的单一模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运装置可以实现快捷转移、灵活转移等,保证设备高效的使用;并实现对需转运设备转移方法的多样化,灵活的转移设备到达施工地点,真实反馈了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转移情况,对设备转移、转运起到关键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