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5961发布日期:2020-07-07 14:0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式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伸缩式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是自行车、电动车的主体骨架,其最大程度地决定和影响了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性。传统的车架为不可变的固定结构,通过合金或碳纤维等一体铸型而成,该种车架结构强度高,但无法有效地适应不同体格的人群。为此,现有的一些车架设计成了可伸缩式结构,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如图1所示,座管101偏离车架102的中心基准面;第二种如图2所示,车架的主框架管201偏离车架的中心基准面;第三种如图3所示,沿车架中心基准面对称设置为双座管301;第四种如图4所示,沿车架中心基准面对称设置为双主框架管401。但这些伸缩式车架为了满足伸缩的需要,需要将座管或车架进行偏心设置,或必须通过增加座管和车架管体的数量以满足对称性要求,由此降低了车辆的使用舒适性和协调性,或导致制造难度高、生产成本高、结构强度低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不会影响车架或座管结构对称性和强度的伸缩式车架,以满足伸缩式车架的设置需求,保证车辆的操作性能和结构强度,并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包括有前管,前管连接用于连接转向组件的头管并向后延伸形成前车架,直径大于前管的后管与前管滑动配合连接,且后管连接后叉形成后车架;后管可以任一位置紧固在前管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式车架,车架分为前、后两端,其中前车架由前管和头管连接组成,后车架由后管和后叉组件连接组成,且前管与后管之间可相对移动并紧固于所需的位置上。通过该车架的设置,使得车架可以实现伸缩,满足不同体型人群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伸缩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式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座管折叠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整车收缩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齿轮齿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8所示,一种伸缩式车架,将车架分为包括前车架1和后车架2的两部分,其中前车架1包括头管12,该头管12以与前管11连接;有前叉3,该前叉3上部设置有前叉立管31,前叉立管由下向上穿插通过头管12,前叉立管31顶端连接有车把4,车把底座41将前叉立管31锁紧,前叉立管31与头管12之间装有两端轴承,使车把4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自由转动,以作为骑乘者操控的主要转向构件;另外,车把4呈三角架结构,以获得最大的强度和刚度,车把底座41上设有转轴孔411,车把4可沿转轴孔411枢转向后折叠在车架上方,以便缩小车把高度和宽度,减小整车体积。

后车架2包括后管21,该后管21下方设置有五通管23,后管21和五通管23之前连接有后叉组件22,后管21上部连接有座管底座51,该座管底座51上设置有转轴孔511。另有座管5,其包括座管连接座52和连接件53,座管连接座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21,座管连接座52与底座51通过转轴孔511形成铰链连接,连接件53的一端与后管21铰接,使该座管5呈三角架结构,以获得最大的强度和刚度,座管5可沿转轴孔511向前或向后枢转折叠在车架上方,以便缩小座管高度,减小整车体积;当座管5由折叠状态转动至展开骑行状态位置时,座管连接座52上的限位凸台521抵住座杆底座51,使座管5不能再继续转动。后管21套设在前管11上,后管21内腔与该前管11截面外形相匹配,以确保只可沿轴向方向移动进行伸缩。后管21与前管11之间套设有衬套24,以避免后管21与前管11相互滑动时刮花前管11外表面。后管21上部开设有条形槽211,后管21上部有两处锁紧位置,连接有连动凸轮快拆25(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连动锁紧装置),使用连动凸轮快拆25可将后管21、衬套24同时紧固在前管11上,以形成具有任意前后轴距离的刚性车架,从而适应不同体格的使用者,通过伸缩式调节达到最佳骑乘体验。

后车架2上固定有左右并排的两个共享同一个垂直于车架中心基准面轮轴的小轮子29,以便推拉携带;两个小轮子29间的距离可以选择性地扩展,从而增加左右稳定性。

前管11下部设置有齿条111,后管21下部设置有齿轮座27,齿轮座27上设置有转轴孔271,沿转轴孔271轴向上穿设有齿轮26和手柄28,前车架1进入后车架2后,齿轮26与齿条111啮合,通过转动手柄28带动齿轮26同步转动,齿轮26转动时带动齿条111相应前后移动,由此通过转动手柄28实现前车架1和后车架2相互伸缩。

以上仅为一较佳实施例,前车架1与后车架2之间的伸缩实现并非只有齿轮、齿条传动方式,也可以是螺杆传动方式实现,力源可以是纯人力操作,也可以是电机驱动方式控制。

前车架1和后车架2收缩后,以及座管折叠和车把折叠后,实现整车折叠,减小了整车体积,方便存储及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管,前管连接用于连接转向组件的头管并向后延伸形成前车架,直径大于前管的后管与前管滑动配合连接,且后管连接后叉形成后车架;后管可以任一位置紧固在前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后管上安装有座管,座管与后管接触处的左右宽度大于后管上面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管上安装有两个用于锁紧前管的连动凸轮快拆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的底部铰接于后管上,另有两端分别与座管顶部和后管铰接的连接件,各铰接点的轴线均垂直于车架的中心基准面;座管或连接件的其中一个为可伸缩结构并相应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某一伸缩状态的锁紧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与后管间设置有限位装置,当座管由折叠状态转动至展开骑行状态位置时,限位装置对二者形成限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前管和后管的形状相匹配且其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前管和后管之间安装有齿条齿轮和副以及驱动齿条和齿轮相对运动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齿条和齿轮相对移动而调节前管和后管的相对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把竖管底部安装于前叉立管顶端位于头管顶部的底座上,车把与安装座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竖管铰接于底座上,并可绕铰接处转动而折叠于前管上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小轮子,两小轮子的轴线与后轮的轴线相平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伸缩式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小轮子之间的距离可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伸缩式车架,其包括前管,该前管连接到头管并向后延伸形成前车架,其中头管依次旋转连接到转向系统;直径略大的后管滑动配合在所述前管上,并且在结构上连接到后叉,形成后车架;并且后管可以任意地紧固在前管上,以形成具有任意前后轴距离的刚性车架,以便骑行。而且,没有座管直接链接到任何五通管的。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座管直接通到五通,且具有成本低、制造容易、外形协调美观等优点;针对不同尺寸骑手,通过伸缩式调节达到最佳骑乘体验,以及收缩时缩短车身长度,减小整车体积,方便存储及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韩德玮;徐小平;欧华松;李金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美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