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5941发布日期:2020-07-07 14:0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特别是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bicman)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产品形式,它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其工作原理是,人站在滑板车上向后蹬地或者推着滑板车向强助跑,滑板车获得向前的动力后,人再站在滑板车上,这样可以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当滑板车的速度降下来后需要重新助跑或蹬地来获得向前的推力。由于使用简单省力,速度比折叠踏板车快,可达到20公里/时,而且比自行车方便,因此,滑板车一经问世,便成为上班族钟爱的代步工具,尤其适合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使用。经过数年的发展,滑板车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滑板车已经不只是代步工具,而且成为最受欢迎的户外健身器材之一。

现有技术中的滑板车结构不合理,使得滑板车功能单一,对于不具备自行使用滑板车的儿童来讲,该儿童无法使用滑板车,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滑板车通用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板车,以使滑板车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板车,包括底盘,该滑板车还包括:

座椅,所述座椅固定于所述底盘上;

平衡架,所述座椅通过平衡架固定于所述底盘上;

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定于所述平衡架上,并且,所述万向轮配合所述平衡架防止滑板车侧翻;

和辅助转向杆,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于所述平衡架上;

所述平衡架包括架体和将架体固定于所述底盘上的定位体,所述架体与所述定位体之间形成与底盘装配的装配腔,所述架体与所述定位体通过螺栓连接以将平衡架固定于所述底盘上。

上述方案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包括底盘、座椅和平衡架,座椅通过平衡架固定于底盘上,在平衡架上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配合平衡架防止滑板车侧翻,在平衡架上还设置有辅助转向杆,辅助转向杆配合万向轮实现对滑板车转向。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儿童可以坐在座椅上,由家长通过操作辅助转向杆实现滑板车的转向,该方案使得儿童在不具备自行使用滑板车时,可以由家长配合使用,优化了滑板车的性能,进而优化了滑板车的通用性。另外,平衡架的设置主要用于防止滑板车侧翻,大大提高了滑板车的安全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该滑板车还包括车把,所述车把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所述底盘上;

所述平衡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连接孔,所述平衡架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

连接孔的设置使得平衡架与连接杆固定,该方案主要是用于提高平衡架与滑板车的固定强度,进而提高平衡架与底盘的固定强度,提高了滑板车的稳定性,优化了滑板车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座椅和所述辅助转向杆均固定于所述架体上;

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

座椅固定座,所述座椅固定座与所述架体为一体式结构;

和辅助转向杆固定座,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与所述架体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座椅包括座体和将座体固定于所述座椅固定座上的杆体,在所述杆体远离所述座体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在所述座椅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部通过销体锁紧于所述定位槽内,在所述座椅固定座和所述定位部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销体配合的销孔;

所述辅助转向杆插接于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上,在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辅助转向杆配合的插孔。

座椅通过座椅固定座设置于平衡架上,座椅与平衡架装配方便且装配结构合理。

定位部与定位槽的设置使得座体装配方便,降低了滑板车的制造成本,滑板车易于维护。

一种可能的方案,在所述辅助转向杆与所述插孔之间设置有提高所述辅助转向杆与所述插孔连接强度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粘接于所述辅助转向杆上。

弹性垫的设置主要用于提高辅助转向杆与辅助转向杆固定座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滑板车的稳定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辅助转向杆包括:

内杆;

和外杆,所述外杆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且,所述弹性垫粘接于所述外杆上;

所述内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外杆内,并且,在所述外杆与所述内杆之间设置有锁紧所述内杆相对于所述外杆相对位置的锁紧钢球;

在所述内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钢球配合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外杆上沿所述外杆的长度方向均布有与所述锁紧钢球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锁紧钢球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在所述内杆内还设置有推动所述锁紧钢球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弹性件。

辅助转向杆包括内杆和外杆,内杆与外杆之间通过锁紧钢球锁紧,内杆与外杆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从而使得辅助转向杆的长度可以调节,进而优化了滑板车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弹性件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内杆内,所述支架与所述弹性件粘接于一起,在所述内杆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这支架包括与所述弹性件接触的支撑部和与所述容纳腔配合的配合部,在所述内杆上设置有锁紧所述配合部的螺杆,在所述内杆和所述配合部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孔,在所述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操作所述螺杆的操作槽。

弹性件固定牢固,并且弹性件易于装配,降低了滑板车的制造成本。

螺杆采用操作槽操作,该方案使得螺杆不需要凸出内杆外壁,简化了辅助转向杆的结构,降低了滑板车的制造成本。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座体与所述杆体之间设置有缓冲体,所述缓冲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缓冲体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杆体上。

缓冲体的设置主要是起到缓冲作用,以优化座椅的舒适性,进而优化了滑板车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在所述杆体上设置有围栏,所述围栏形成安全区域,所述座体位于所述安全区域内,在所述围栏上包裹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不小于1厘米,所述围栏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杆体上,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杆体上,在所述杆体上设置有限定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杆体位置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杆体为一体式结构。

围栏的设置主要用于保护儿童,避免儿童从座椅上跌落,提高了滑板车的安全性能。

缓冲层的设置主要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优化了滑板车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与所述架体之间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与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架体为一体式结构。

肋板提高了辅助转向杆固定座与架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滑板车的稳定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万向轮有两个,并且,所有万向轮均通过轮座固定于所述平衡架上,两个万向轮关于底盘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该方案使得平衡架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滑板车侧翻,提高了滑板车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平衡架的设置使得滑板车不容易侧翻,提高了滑板车的安全性能,优化了滑板车的通用性能。

2、座椅的设置优化了滑板车的通用性能,儿童可以坐在座椅上,优化了滑板车的性能。

3、辅助转向杆及万向轮的设置可以利用辅助转向杆对滑板车转向,优化了滑板车的通用性能。

4、平衡架通过螺栓固定于底盘上,平衡架可以方便地拆除,进而使用滑板车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2为万轮轮相对于底盘的一种可能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3为外杆与内杆的一种可能的锁紧方式示意图。

图4为座椅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底盘,2、座椅,3、平衡架,4、万向轮,5、辅助转向杆,6、架体,7、定位体,8、连接杆,9、座椅固定座,10、辅助转向杆固定座,11、座体,12、杆体,13、销体,14、内杆,15、外杆,16、锁紧钢球,17、弹性件,18、支撑部,19、配合部,20、螺杆,21、缓冲体,22、围栏,23、连接件,24、限位环,25、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一种滑板车,包括底盘1,该滑板车还包括:

座椅2,所述座椅2固定于所述底盘1上;

平衡架3,所述座椅2通过平衡架3固定于所述底盘1上;

万向轮4,所述万向轮4固定于所述平衡架3上,并且,所述万向轮4配合所述平衡架3防止滑板车侧翻;

和辅助转向杆5,所述辅助转向杆5固定于所述平衡架3上;

所述平衡架3包括架体6和将架体6固定于所述底盘1上的定位体7,所述架体6与所述定位体7之间形成与底盘1装配的装配腔,所述架体6与所述定位体7通过螺栓连接以将平衡架3固定于所述底盘1上。

本方案在底盘1上增设座椅2和辅助转向杆5,儿童可以坐在座椅2上由家长通过辅助转向杆5完成转向,转向过程中不需要儿童干预,因此,不具备独立使用滑板车的儿童也可以使用该滑板车,优化了滑板车的通用性。

平衡架3的设置主要是提高滑板车的稳定性,使滑板车不易侧翻,进而使得滑板车可以被不具备独立使用滑板车的儿童使用。

平衡架3通过螺栓固定于底盘1上,平衡架3可以方便地拆除,进而使得滑板车可以被具备独立使用滑板车的儿童使用。

该滑板车可以包括后轮,平衡架3配合万向轮4实现转向时,该后轮不与地面接触,以实现转向功能。

当具备独立使用滑板车能力的用户使用时,应拆除平衡架3、万向轮4及座椅2,此时,该后轮与地面接触,滑板车即可正常使用。

如图1,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该滑板车还包括车把,所述车把通过连接杆8固定于所述底盘1上,车把、连接杆8与底盘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例如,连接杆8通过螺栓固定于底盘1上,车把转动连接于连接杆8上等。

所述平衡架3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8配合的连接孔,所述平衡架3套设于所述连接杆8上。

连接孔即开设于平衡架3上的通孔,该方案主要起到对平衡架3进一步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滑板车的稳定性能。

当平衡架3与底盘1的连接强度足够时,平衡架3也可以不与连接杆8固定,以便于平衡架3的拆除。

如图1,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座椅2和所述辅助转向杆5均固定于所述架体6上;

在所述架体6上设置有:

座椅固定座9,所述座椅固定座9与所述架体6为一体式结构;

和辅助转向杆固定座10,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10与所述架体6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座椅2包括座体11和将座体11固定于所述座椅固定座9上的杆体12,在所述杆体12远离所述座体1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与杆体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定位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在所述座椅固定座9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部通过销体13锁紧于所述定位槽内,在所述座椅固定座9和所述定位部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销体13配合的销孔,销体13的两端可以采用卡簧限位,以避免销体13脱离销孔;

所述辅助转向杆5插接于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10上,在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10上设置有与所述辅助转向杆5配合的插孔。

在所述辅助转向杆5与所述插孔之间设置有提高所述辅助转向杆5与所述插孔连接强度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粘接于所述辅助转向杆5上,弹性热可以为橡胶垫等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垫体。

弹性垫的设置主要是使辅助转向杆5与插孔为过盈配合,以提高辅助转向杆5与插孔的连接强度。

如图1、图3,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辅助转向杆5包括:

内杆14;

和外杆15,所述外杆15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且,所述弹性垫粘接于所述外杆15上;

所述内杆14滑动连接于所述外杆15内,并且,在所述外杆15与所述内杆14之间设置有锁紧所述内杆14相对于所述外杆15相对位置的锁紧钢球16;

在所述内杆14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钢球16配合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外杆15上沿所述外杆15的长度方向均布有与所述锁紧钢球16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锁紧钢球16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在所述内杆14内还设置有推动所述锁紧钢球16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弹性件17。

锁紧钢球16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替代,例如但不限于锁紧块等,也就是说,锁紧钢球16的形状不做限定,采用锁紧钢球16仅是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并非是对形状的限定。

所述弹性件17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内杆14内,所述支架与所述弹性件17粘接于一起,在所述内杆14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这支架包括与所述弹性件17接触的支撑部18和与所述容纳腔配合的配合部19,支持部与配合部19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内杆14上设置有锁紧所述配合部19的螺杆20,在所述内杆14和所述配合部19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螺杆20配合的螺孔,在所述螺杆20的端部设置有操作所述螺杆20的操作槽。操作槽与螺丝刀配合,以实现螺杆20的旋转,即取下或装配螺杆20。

在辅助转向杆5远离底盘1的一端可以设置把手,以利于辅助转向杆5的操作。用户对辅助转向杆5直接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并非使辅助转向杆5旋转,而是使辅助转向杆5沿水平方向左右摆动,以配合万向轮4实现转向。

如图1、图4,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座体11与所述杆体12之间设置有缓冲体21,所述缓冲体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座体11上,所述缓冲体21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杆体12上。缓冲体21可以为弹簧或弹性块。

在所述杆体12上设置有围栏22,所述围栏22形成安全区域,所述座体11位于所述安全区域内,在所述围栏22上包裹有缓冲层,缓冲层可以为海绵层等采用较为柔软的材料制成的层状结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不小于1厘米,所述围栏22通过连接件23固定于所述杆体12上,所述连接件23套设于所述杆体12上,在所述杆体12上设置有限定所述连接件23相对于所述杆体12位置的限位环24,所述限位环24与所述杆体12为一体式结构。

连接件23呈环状结构,连接件23抵触限位环24以对连接件23限位,即限位环24位于连接件23的下方,以防止连接件23滑动。连接件2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不会向上运动,因此,仅采用连接环即可对连接件23限位。

限位环24也可以用其它方案替代,例如采用设置在杆体12上的螺钉等。

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10与所述架体6之间设置有肋板25,所述肋板25与所述辅助转向杆固定座10、架体6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1、图2,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万向轮4有两个,并且,所有万向轮4均通过轮座固定于所述平衡架3上,两个万向轮4关于底盘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轮座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平衡架3上,万向轮4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轮座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