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构件生产用氧气瓶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4830发布日期:2020-09-01 17:13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构件生产用氧气瓶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构件生产用氧气瓶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氧气瓶搬运装置对氧气瓶进行装卸时很不方便,需要多个人才可进行,不但增加了劳动力的投入,还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使用时不便于对把手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卸下氧气瓶时需要先使装置带动氧气瓶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再卸下氧气瓶,如果把手高度不便于操作,则不便于控制装置的稳定性,在氧气瓶竖直时容易出现氧气瓶不稳定并带动装置翻倒的现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钢构件生产用氧气瓶搬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构件生产用氧气瓶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构件生产用氧气瓶搬运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左侧底端设有滚轮,且滚轮通过转轴与车体转动连接,所述车体左侧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把手,所述车体内侧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贯穿车体,所述支撑架与车体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右端面设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右端面呈弧状设置,所述定位块右端设有转动块,且转动块与定位块铰链连接,所述车体顶端设有支撑轴,且支撑轴贯穿车体,所述支撑轴与车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外侧设有第二把手,且第二把手与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车体顶端后侧设有第三把手,且第三把手贯穿车体,所述第三把手与车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右端面设有第一螺纹轴,且第一螺纹轴与第一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贯穿车体,所述第一螺纹轴与车体螺旋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的右端面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后端设有第四把手,所述第四把手前端面设有第二螺纹轴,且第四把手与第二螺纹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轴贯穿定位块和转动块,所述第二螺纹轴与定位块和转动块螺旋连接,所述定位块和转动块均有2个,且定位块和转动块均对称设置在支撑架右端。

优选的,所述第三把手底端面设有蜗杆,且蜗杆与第三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车体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外侧左端设有蜗轮,且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轮与支撑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右侧底端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右端面呈斜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螺纹轴和定位块,配合第一螺纹轴与车体的螺旋连接、第一螺纹轴与支撑架的转动连接、支撑架与车体的滑动连接和定位块与转动块的铰链连接,可以实现单人对氧气瓶的装卸,不但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蜗轮,配合蜗轮与蜗杆的啮合连接、蜗轮与支撑轴的固定连接、蜗杆与车体的转动连接和支撑轴与第二把手的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第三把手,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身高对第二把手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了装置稳定性的控制,避免了卸下氧气瓶时出现氧气瓶带动装置翻倒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蜗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把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滚轮、3-第一把手、4-第一螺纹轴、5-支撑架、6-定位块、7-转动块、8-第四把手、9-第二螺纹轴、10-支撑轴、11-第二把手、12-第三把手、13-蜗杆、14-蜗轮、15-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钢构件生产用氧气瓶搬运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左侧底端设有滚轮2,且滚轮2通过转轴与车体1转动连接,这种设置方便了装置的移动,所述车体1左侧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把手3,所述车体1内侧设有支撑架5,且支撑架5贯穿车体1,所述支撑架5与车体1滑动连接,这种设置对定位块6起到了限位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架5右端面设有定位块6,且定位块6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6的右端面呈弧状设置,所述定位块6右端设有转动块7,且转动块7与定位块6铰链连接,这种设置便于对氧气瓶进行限位,从而方便了氧气瓶的装卸,所述车体1顶端设有支撑轴10,且支撑轴10贯穿车体1,所述支撑轴10与车体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0外侧设有第二把手11,且第二把手11与支撑轴10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顶端后侧设有第三把手12,且第三把手12贯穿车体1,所述第三把手12与车体1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把手3右端面设有第一螺纹轴4,且第一螺纹轴4与第一把手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4贯穿车体1,所述第一螺纹轴4与车体1螺旋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4的右端面与支撑架5转动连接,这种设置便于控制支撑架5进行左右移动,从而方便了氧气瓶的装卸,所述转动块7后端设有第四把手8,所述第四把手8前端面设有第二螺纹轴9,且第四把手8与第二螺纹轴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轴9贯穿定位块6和转动块7,所述第二螺纹轴9与定位块6和转动块7螺旋连接,所述定位块6和转动块7均有2个,且定位块6和转动块7均对称设置在支撑架5右端,这种设置保证了氧气瓶移动时的稳定,所述第三把手12底端面设有蜗杆13,且蜗杆13与第三把手12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3与车体1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3外侧左端设有蜗轮14,且蜗轮14与蜗杆13啮合连接,所述蜗轮14与支撑轴10固定连接,这种设置便于调节第二把手11的高度,从而方便了装置稳定性的控制,所述车体1右侧底端设有支撑板15,且支撑板15与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5的右端面呈斜面设置,这种设置对氧气瓶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且方便了氧气瓶滑动到支撑板15上。

工作流程:在钢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当需要使用装置把氧气瓶运到需要使用的地点时,先根据操作者的身高转动第三把手12,此时蜗杆13也会转动,蜗杆13会与蜗轮14发生啮合连接,蜗轮14会带动支撑轴1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把手11转动,当第二把手11转动到便于操作的高度时,停止转动第三把手12,接着转动第四把手8,此时第二螺纹轴9也会转动,当第二螺纹轴9与定位块6脱离螺旋连接时,向右前方拉动转动块7并把装置推到氧气瓶旁边,完成以上操作后,转动第一把手3,此时第一螺纹轴4会转动,支撑架5此时会带动定位块6和转动块7向右运动,当定位块6的右端弧面与氧气瓶接触时,停止转动第一把手3,然后复位转动块7并通过第四把手8和第二螺纹轴9把转动块7与定位块6定位在一起,此时氧气瓶被限位在转动块7和定位块6之间,且氧气瓶与定位块6的弧面滑动,限位好氧气瓶后,反向转动第一把手3,此时氧气瓶会不断向左滑动,当氧气瓶滑动到支撑板15顶端时,停止转动第一把手3,最后通过装置把氧气瓶推到使用地点即可,卸下氧气瓶时,只需要反向转动第一把手3,然后再次使第二螺纹轴9与定位块6脱离螺旋连接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