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手推车刹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1086发布日期:2020-07-14 16:5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手推车刹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手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手推车刹车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推车用于医护人在进行病房巡视和日常护理时携带药品,给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用药、换药等护理事项。在具体应用时,医护人员推着手推车进入病房,医护用品直接放置在手推车上。而当下的医疗推车一般不设置刹车结构,使得手推车停放在病房内时容易出现滑车,或者被病人家属触碰后跑偏,对手推车上放置的医护用品造成损失,不利于日常护理事项的进行。

因此,若能实现医疗手推车的可靠停放,并且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够极大地提高日常病房护理事项的便捷可靠性。因此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手推车刹车结构,通过在医疗手推车上设置刹车结构,仅仅需要用脚进行单向的踩踏,即可实现医疗手推车的刹车锁定和刹车解除,操作简单,不影响医护人员的其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手推车的可靠性,保障了日常护理事务的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疗手推车刹车结构,设置于手推车的车体上,包括与手推车的车轮转轴同轴转动的刹车轮,车体上连接有用于夹紧刹车轮的刹车夹;车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刹车夹开合的刹车踏板组件,所述的刹车踏板组件与循环锁定器配合,所述的循环锁定器设置有首尾循环连通的下行导槽和上行导槽,下行导槽内设置有锁止部,刹车踏板组件受到下行导槽、上行导槽和锁止部的限制而在锁止刹车、解锁行车两个位置间切换。

上述公开的刹车结构,利用刹车踏板组件与循环锁定器的配合,初次踩下刹车踏板组件至锁止部时,可实现刹车锁止;再次踩下刹车踏板组件至下行导槽的最低处后,释放刹车踏板组件可实现解锁行车,同时刹车踏板组件复位,方便执行下次刹车操作。这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影响医护人员的其他操作,保持了医护人员在使用手推车时的便捷。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下行导槽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下行导槽包括下行导入段、下行位移段和下行换向段,锁止部位于下行换向段,所述的上行导槽的两端分别连通下行导入段和下行换向段。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上行导槽进行优化,使得上行导槽与下行导槽连通后能实现更为便捷的操作,具体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上行导槽包括上行导入段,上行位移段和上行换向段;上行导入段与下行换向段连通,且连通处的最低点位于上行导入段一侧;上行换向段与下行导入段连通,且连通处的最高点位于下行导入段的一侧。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止部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锁止部包括铰接在下行导槽内的逆止扣,受外力时逆止扣朝向下行导槽的最低处偏转;锁止部与下行导槽的铰接处设置有弹性回复件,弹性回复件使逆止扣在不受外力时回复至初始位置并阻挡刹车踏板组件往下行导槽的上端移动。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刹车踏板组件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刹车踏板组件包括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踩踏摇杆,踩踏摇杆与循环锁定器配合且在锁止刹车、解锁行车两个位置间切换;所述的踩踏摇杆上设置有与刹车夹配合的推动件,当踩踏摇杆切换位置时,推动件驱动刹车夹开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踩踏摇杆继续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踩踏摇杆上连接有弹性回位件,弹性回位件向踩踏摇杆施加回复力并使踩踏摇杆具有回复至解锁行车位置的趋势。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回位件可采用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一端连接至车体,另一端连接至踩踏摇杆,当踩下踩踏摇杆时,将回位弹簧拉伸,在松开踩踏摇杆后,回位弹簧的回复力使踩踏摇杆回复至解锁行车位置。

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刹车夹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刹车夹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持臂,所述的推动件为t形且推动件的纵向段与踩踏摇杆连接,纵向段推动横向段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横向段的两端沿夹持臂滑动。

优选的,所述的横向段的两端沿夹持臂滑动,可在夹持臂上设置滑槽,将横向段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也可在横向段的两端设置套环,使套环套接在夹持臂上,如此实现横向段两端与夹持臂的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踩踏摇杆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踩踏摇杆与推动件之间设置有可被压缩的位移缓冲件,位移缓冲件的两端分别抵紧踩踏摇杆和推动件。

优选的,所述的位移缓冲件为缓冲弹簧,当踩踏摇杆下降时,推动件下降并使刹车夹合拢夹紧刹车轮,在推动件下降至最低位置后,刹车夹达到最大的夹紧程度;此时若踩踏摇杆继续下降,则将会压缩缓冲弹簧,推动件并不会继续下降,起到保护刹车夹的作用,并使刹车夹与刹车轮之间为柔性连接。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踩踏摇杆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踩踏摇杆包括与车体转动连接的曲轴和设置在曲轴上的连接臂,所述的连接臂穿过循环锁定器并在上行导槽和下行导槽内滑动。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曲轴的设置方式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具体的:所述的曲轴上设置有套筒,套筒内设置有弹簧,连接臂与套筒同步转动且连接臂的端部与弹簧外端连接固定,弹簧内端与套筒连接固定,弹簧对曲轴施加回复力并使曲轴具有回复至解锁行车位置的趋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向驱动踩踏板组件的即能实现手推车的刹车锁止、解锁行车的状态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医护人员使用手推车护理病人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也提高了手推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刹车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刹车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循环锁定器的上行导槽和下行导槽的示意图(此时踏板摇杆位于解锁行车位置,箭头给出了刹车时踏板摇杆的运动趋势);

图4是循环锁定器的上行导槽和下行导槽的示意图(此时踏板摇杆位于逆止扣处,箭头给出了到达锁定刹车位置时踏板摇杆的运动趋势);

图5是循环锁定器的上行导槽和下行导槽的示意图(此时踏板摇杆处于刹车锁止位置);

图6是循环锁定器的上行导槽和下行导槽的示意图(此时踏板摇杆处于下行换向段与上行连接段连通的最低处,箭头给出了踏板摇杆复位至解锁行车位置时的运动趋势)。

上述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车体;2、踩踏摇杆;201、曲轴;202、连接臂;203、套筒;3、循环锁定器;4、刹车轮;5、刹车夹;6、推动件;7、位移缓冲件;8、弹性回位件;9、上行导槽;901、上行换向段;902、上行位移段;903、上行导入段;10、下行导槽;1001、下行导入段;1002、下行位移段;1003、下行换向段;11、逆止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疗手推车刹车结构,设置于手推车的车体1上,包括与手推车的车轮转轴同轴转动的刹车轮4,车体1上连接有用于夹紧刹车轮4的刹车夹5;车体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刹车夹5开合的刹车踏板组件,所述的刹车踏板组件与循环锁定器3配合,所述的循环锁定器3设置有首尾循环连通的下行导槽10和上行导槽9,下行导槽10内设置有锁止部,刹车踏板组件受到下行导槽10、上行导槽9和锁止部的限制而在锁止刹车、解锁行车两个位置间切换。

上述公开的刹车结构,利用刹车踏板组件与循环锁定器3的配合,初次踩下刹车踏板组件至锁止部时,可实现刹车锁止;再次踩下刹车踏板组件至下行导槽10的最低处后,释放刹车踏板组件可实现解锁行车,同时刹车踏板组件复位,方便执行下次刹车操作。这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影响医护人员的其他操作,保持了医护人员在使用手推车时的便捷。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下行导槽10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下行导槽10包括下行导入段1001、下行位移段1002和下行换向段1003,锁止部位于下行换向段1003,所述的上行导槽9的两端分别连通下行导入段1001和下行换向段1003。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上行导槽9进行优化,使得上行导槽9与下行导槽10连通后能实现更为便捷的操作,具体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上行导槽9包括上行导入段903,上行位移段902和上行换向段901;上行导入段903与下行换向段1003连通,且连通处的最低点位于上行导入段903一侧;上行换向段901与下行导入段1001连通,且连通处的最高点位于下行导入段1001的一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止部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锁止部包括铰接在下行导槽10内的逆止扣11,受外力时逆止扣11朝向下行导槽10的最低处偏转;锁止部与下行导槽10的铰接处设置有弹性回复件,弹性回复件使逆止扣11在不受外力时回复至初始位置并阻挡刹车踏板组件往下行导槽10的上端移动。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刹车踏板组件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刹车踏板组件包括与车体1转动连接的踩踏摇杆2,踩踏摇杆2与循环锁定器3配合且在锁止刹车、解锁行车两个位置间切换;所述的踩踏摇杆2上设置有与刹车夹5配合的推动件6,当踩踏摇杆2切换位置时,推动件6驱动刹车夹5开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踩踏摇杆2继续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踩踏摇杆2上连接有弹性回位件8,弹性回位件8向踩踏摇杆2施加回复力并使踩踏摇杆2具有回复至解锁行车位置的趋势。

具体的,所述的弹性回位件8可采用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一端连接至车体1,另一端连接至踩踏摇杆2,当踩下踩踏摇杆2时,将回位弹簧拉伸,在松开踩踏摇杆2后,回位弹簧的回复力使踩踏摇杆2回复至解锁行车位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刹车夹5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刹车夹5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持臂,所述的推动件6为t形且推动件6的纵向段与踩踏摇杆2连接,纵向段推动横向段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横向段的两端沿夹持臂滑动。

具体的,所述的横向段的两端沿夹持臂滑动,可在夹持臂上设置滑槽,将横向段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也可在横向段的两端设置套环,使套环套接在夹持臂上,如此实现横向段两端与夹持臂的滑动配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踩踏摇杆2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踩踏摇杆2与推动件6之间设置有可被压缩的位移缓冲件7,位移缓冲件7的两端分别抵紧踩踏摇杆2和推动件6。

具体的,所述的位移缓冲件7为缓冲弹簧,当踩踏摇杆2下降时,推动件6下降并使刹车夹5合拢夹紧刹车轮4,在推动件6下降至最低位置后,刹车夹5达到最大的夹紧程度;此时若踩踏摇杆2继续下降,则将会压缩缓冲弹簧,推动件6并不会继续下降,起到保护刹车夹5的作用,并使刹车夹5与刹车轮4之间为柔性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踩踏摇杆2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踩踏摇杆2包括与车体1转动连接的曲轴201和设置在曲轴201上的连接臂202,所述的连接臂202穿过循环锁定器3并在上行导槽9和下行导槽10内滑动。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曲轴201的设置方式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具体的:所述的曲轴201上设置有套筒203,套筒203内设置有弹簧,连接臂202与套筒203同步转动且连接臂202的端部与弹簧外端连接固定,弹簧内端与套筒203连接固定,弹簧对曲轴201施加回复力并使曲轴201具有回复至解锁行车位置的趋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臂202与套筒203套接的位置设置成多边形,使得连接臂在套筒内不发生相对转动,只发生轴向移动。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