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5540发布日期:2020-09-08 13:4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配生产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前挡风玻璃下框条的安装多数都是采用人工操作,当玻璃边沿定位后再使用气缸进行施压,下框条的粘接位置得不到保证,粘接质量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通过定位轮沿前挡风玻璃的边沿滚动进行边沿定位,并利用压紧轮对下框条进行施压,实现下框条的快速准确的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包括:

手轮主体,所述手轮主体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手轮主体的左右两侧;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定位轮,两个所述定位轮沿左右方向排列,并且两个所述定位轮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

下压紧轮和上压紧轮,所述上压紧轮和所述下压紧轮均安装在所述手轮主体的前侧面上,并且所述上压紧轮设置在所述下压紧轮的正上方,所述上压紧轮和所述下压紧轮的轴向均垂直于所述手轮主体的前侧面。

上述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中,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手轮主体的顶部,并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抵在所述上压紧轮的顶部;所述上压紧轮的转轴与所述手轮主体滑动连接。

上述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中,所述手轮主体上还设置有控制管道及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管道的通断;所述控制管道具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入气管。

上述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中,所述安装板通过微调机构连接于所述手轮主体,所述微调机构用于使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凹槽内前后移动。

上述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中,所述安装板通过弹簧片连接于所述微调机构。

上述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中,还包括三联件,所述三联件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控制管道的所述进气管;所述三联件上还设置有调压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轮沿前挡风玻璃的边沿滚动进行边沿定位,并利用压紧轮对下框条进行施压,实现下框条的快速准确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手轮主体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手轮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手轮主体的左视图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三联件的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三联件的另一个视角的视图。

附图中:

1、手轮主体;11、凹槽;2、安装板;21、定位轮;31、下压紧轮;32、上压紧轮;4、气缸;41、输入气管;5、控制管道;51、进气管;52、出气管;53、手动开关;6、微调机构;7、弹簧片;8.三联件;81、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手轮主体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手轮主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手轮主体的左视图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三联件的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的三联件的另一个视角的视图。

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轮主体1,手轮主体1的前侧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沿水平方向贯穿手轮主体1的左右两侧。

安装板2,安装板2设置在凹槽11内,并且安装板2上安装有两个定位轮21,两个定位轮21沿左右方向排列,并且两个定位轮21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

下压紧轮31和上压紧轮32,上压紧轮32和下压紧轮31均安装在手轮主体1的前侧面上,并且上压紧轮32设置在下压紧轮31的正上方,上压紧轮32和下压紧轮31的轴向均垂直于手轮主体1的前侧面。

使用本实用新型将下框条安装到前挡风玻璃上的方法如下:

使前挡风玻璃的边沿紧贴两个定位轮21,然后用上压紧轮32和下压紧轮31压紧前挡风玻璃和下框条,再移动手轮主体1,使定位轮21在前挡风玻璃的边沿上滚动,此时,上压紧轮32和下压紧轮31在前挡风玻璃的两侧滚动,并对前挡风玻璃上的下框条施压,实现下框条的主动定自动定位,并可以同时实现下框条的安装,提高下框条安装的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气缸4,气缸4设置在手轮主体1的顶部,并且气缸4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气缸4的活塞杆抵在上压紧轮32的顶部。上压紧轮32的转轴与手轮主体1滑动连接。通过气缸4抵住上压紧轮32,保证上压紧轮32和下压紧轮31夹紧前挡风玻璃,并对下框条稳定施压。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手轮主体1上还设置有控制管道5及手动开关53,手动开关53用于控制控制管道5的通断。控制管道5具有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出气管52连接气缸4的输入气管41。通过手动开关53控制气缸4是否施压,气缸4停止施压时,方便前挡风玻璃取出及放入上压紧轮32和下压紧轮31之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安装板2通过微调机构6连接于手轮主体1,微调机构6用于使安装板在凹槽内前后移动,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前挡风玻璃。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安装板2通过弹簧片7连接于微调机构6,弹簧片7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压力损伤前挡风玻璃。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三联件8,三联件8的出气口连接控制管道5的进气管51。三联件8上还设置有调压阀81。三联件8用于气源净化过滤和减压至仪表供给额定的气源压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轮主体,所述手轮主体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手轮主体的左右两侧;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定位轮,两个所述定位轮沿左右方向排列,并且两个所述定位轮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

下压紧轮和上压紧轮,所述上压紧轮和所述下压紧轮均安装在所述手轮主体的前侧面上,并且所述上压紧轮设置在所述下压紧轮的正上方,所述上压紧轮和所述下压紧轮的轴向均垂直于所述手轮主体的前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手轮主体的顶部,并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抵在所述上压紧轮的顶部;所述上压紧轮的转轴与所述手轮主体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主体上还设置有控制管道及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管道的通断;所述控制管道具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入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通过微调机构连接于所述手轮主体,所述微调机构用于使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凹槽内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通过弹簧片连接于所述微调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联件,所述三联件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控制管道的所述进气管;所述三联件上还设置有调压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风挡下框条安装手轮,包括:手轮主体,所述手轮主体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手轮主体的左右两侧;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定位轮,两个所述定位轮沿左右方向排列,并且两个所述定位轮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下压紧轮和上压紧轮,所述上压紧轮和所述下压紧轮均安装在所述手轮主体的前侧面上,并且所述上压紧轮设置在所述下压紧轮的正上方,所述上压紧轮和所述下压紧轮的轴向均垂直于所述手轮主体的前侧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轮沿前挡风玻璃的边沿滚动进行边沿定位,并利用压紧轮对下框条进行施压,实现下框条的快速准确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许富斌;庄建红;谢夏;宋立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