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结构、制造方法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78465发布日期:2020-06-20 17:3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顶结构、制造方法及车辆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顶结构、制造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传统的汽车顶盖与侧围的连接方式是先通过电焊焊接在一块,然后涂上电焊密封胶,最后留有较大的缝隙。为了解决漏水问题还要贴上密封条来进行密封。然后通过膨胀胶把电焊留下的间隙进行填充,进而算完成进一步的防水。

本公开发明人发现,这种传统的车顶结构,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延长,顶盖容易出现松动,车厢内部会出现轰鸣声;同时当车辆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时,随着车身的两侧出现扭转,顶盖容易产生异响,导致顶盖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顶结构、制造方法及车辆,通过改变车顶的造型结构,结合上下双层的粘接以及高低差度的方式保证了防漏水功能,从本质上解决了漏水问题,同时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顶结构。

一种车顶结构,包括顶盖、上围盖板和上车体总成,所述上围盖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将上围盖板分成两部分,凹槽的一侧为上围盖板主体,凹槽的另一侧为上围盖板突出部;

所述顶盖的前边沿向下弯折并延伸到凹槽中,且所述顶盖底面靠近前边沿的位置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所述上车体总成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下表面和端面以及上围盖板的底面紧密贴合。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首先安装上车体总成,然后将通过打胶,将上围盖板与第一突出部固定粘接,最后再通过打胶将顶盖固定在上围盖板的上侧。

本公开第三方面一种车辆,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1、本公开所述的车顶结构、方法及车辆,通过改变车顶的造型结构,结合上下双层的粘接以及高低差度的方式保证了防漏水功能,从本质上解决了漏水问题,同时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公开所述的车顶结构、方法及车辆,安装完上车体总成后先安装上围盖板然后再安装顶盖,通过两次打胶,把顶盖固定在上围盖板上边,如果下雨,雨水会囤积在顶盖与上围盖板的凹槽中,而且由于凹槽所处位置较低,雨水堆满凹槽后就会从上侧流淌出,不会发生倒灌情况。

3、本公开所述的车顶结构、方法及车辆,即使雨水从凹槽倒灌,它只会经过两处胶层然后从上车体总成的外侧流淌下,而不会从驾驶室顶部流淌进驾驶室,避免了雨水渗漏问题。

4、本公开所述的车顶结构、方法及车辆,采用粘接方式一次涂胶直接安装到位,安装方便,省时省力,通过新设计的翻边方式,与传统结构相比,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5、本公开所述的车顶结构、方法及车辆,通过新的结构配合以及两次注胶操作,省略了其他安装工艺,如密封胶条、电焊密封胶等,避免了再次安装胶条及密封胶的重复劳动,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车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顶盖;2-上车体总成;3-上围盖板;4-第一突出部;5-凹槽;6-上围盖板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车顶结构,包括顶盖1、上围盖板3和上车体总成2,所述上围盖板3的上侧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将上围盖板3分成两部分,所述凹槽5的一侧为上围盖板主体,凹槽的另一侧为上围盖板突出部6;

所述顶盖1的前边沿向下弯折并延伸到凹槽5中,且所述顶盖底面靠近前边沿的位置与上围盖板突出部6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所述上车体总成2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突出部4,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下表面和端面以及上围盖板的底面紧密贴合。

所述上围盖板突出部6设置在顶盖与第一突出部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顶盖1底面靠近前边沿的位置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上表面贴合粘接。

所述第一突出部4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下表面和端面以及上围盖板的底面贴合粘接,这里也可以是其他贴合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两个面的紧密贴合且不透水即可。

所述凹槽5为倒梯形凹槽,所述倒梯形凹槽的开槽方向垂直于车头方向。

所述顶盖1的前边沿向下弯折后延伸到靠近倒梯形凹槽内侧底部的位置。

所述第一突出部4的外表面与倒梯形凹槽远离上围盖板主体的外侧面贴合粘接。

所述倒梯形凹槽靠近的上围盖板主体一侧的高度大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高度。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车顶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驾驶室漏水问题,其结构简单,使用上述新结构搭配粘接方案优化了工艺步骤,极大的降低了人力成本,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2:

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用于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首先安装上车体总成,然后将通过打胶,将上围盖板与第一突出部固定粘接,最后再通过打胶将顶盖固定在上围盖板的上侧。

实施例3:

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车顶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上围盖板和上车体总成,所述上围盖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将上围盖板分成两部分,凹槽的一侧为上围盖板主体,凹槽的另一侧为上围盖板突出部;

所述顶盖的前边沿向下弯折并延伸到凹槽中,且所述顶盖底面靠近前边沿的位置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所述上车体总成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下表面和端面以及上围盖板的底面紧密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盖板突出部设置在顶盖与第一突出部形成的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底面靠近前边沿的位置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上表面贴合粘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下表面和端面以及上围盖板的底面贴合粘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倒梯形凹槽,所述倒梯形凹槽的开槽方向垂直于车头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前边沿向下弯折后延伸到靠近倒梯形凹槽内侧底部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与倒梯形凹槽远离上围盖板主体的外侧面贴合粘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凹槽靠近的上围盖板主体一侧的高度大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高度。

9.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安装上车体总成,然后将通过打胶,将上围盖板与第一突出部固定粘接,最后再通过打胶将顶盖固定在上围盖板的上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顶结构、制造方法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包括顶盖、上围盖板和上车体总成,所述上围盖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将上围盖板分成两部分,凹槽的一侧为上围盖板主体,凹槽的另一侧为上围盖板突出部;所述顶盖的前边沿向下弯折并延伸到凹槽中,且所述顶盖底面靠近前边沿的位置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上车体总成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与上围盖板突出部的下表面和端面以及上围盖板的底面紧密贴合;本公开通过改变车顶的造型结构,并结合上下双层的粘接以及高低差度的方式保证了防漏水功能,从本质上解决了漏水问题,同时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天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