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9956发布日期:2021-07-16 18:2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自行车减震器主要有圆柱弹簧减震器以及液压式减震器,分别广泛运用于自行车体中的车架部分和前叉架部分。但是这两种减震器装置结构比较复杂、质量较大,在后期的调节、清理、保养环节都会造成不便,并且在缺少保养的情况下,其减震效果会快速下降。
3.而且目前在市场上,存在的各种自行车,其自行车座不能实现左右调节;随着自行车的骑车人群的不断增加,固定骑车姿势时间长,会给关节带来压力和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的前端连接有前叉,所述前叉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前轮轴,所述前叉的上部连接有头管,所述头管用于安装车把,所述头管与所述车架主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车架主体的后端下部连接有后叉,所述后叉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孔,用于连接后轮轴;所述车架主体的后端上部连接有车座支撑架,用于安装车座;所述车架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中轴和脚踏板曲柄。
6.优选的,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上梁、下梁和立柱,所述上梁的前部和下梁的前部进行连接,所述上梁的后部与所述立柱的顶部进行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穿过所述下梁的后部,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孔。
7.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部为u型槽,所述下梁的后部位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下梁的下方。
8.优选的,所述前叉为u型结构,所述前叉的顶部通过固定部与所述头管固定连接;所述前叉的开口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9.优选的,所述后叉为u型结构,所述后叉的前部与所述下梁以及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后叉的开口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孔。
10.优选的,所述前叉和所述后叉的两边均为波浪形。
11.优选的,所述车座支撑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座管,用于安装车座。
12.优选的,所述滑道的上方并排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滑块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滑块上的安装孔内安装有固定销。
13.优选的,所述车架主体的表面镀有陶瓷膜层。
14.优选的,所述陶瓷膜层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制成。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1、提高减震效果,相对于传统自行车减震系统能产生更大的变形量,减震效果更佳;
17.2、可以调节车座和车把间的距离,改变了每天骑车固有的骑车姿势,提高了骑车人的舒适度,改善了对固定姿势给予固定关节的伤害。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座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为车架主体,11为上梁,12为立柱,13为下梁,14为第一连接孔,2为前叉,3为固定部,4为头管,5为车座支撑架,51为横梁,52为安装孔,53为座管,54为滑块,55为滑道,56为固定销,6为后叉,7为第二连接孔,8为第三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1,所述车架主体1的前端连接有前叉2,所述前叉2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7,用于连接前轮轴,所述前叉2的上部连接有头管4,所述头管4用于安装车把,所述头管4与所述车架主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具体地,在车架主体1的前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头管4穿过通孔,并通过轴承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车架主体1的后端下部连接有后叉6,所述后叉6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孔8,用于连接后轮轴;所述车架主体1的后端上部连接有车座支撑架5,用于安装车座;所述车架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4,用于连接中轴和脚踏板曲柄。
26.优选的,所述车架主体1包括上梁11、下梁13和立柱12,所述上梁11 的前部和下梁13的前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上梁11的后部与所述立柱12的顶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2的底部穿过所述下梁13的后部,所述立柱 12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孔14;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或者其它方式。
27.优选的,所述立柱12的底部为u型槽,所述下梁13的后部位于所述u 型槽内,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孔14,所述第一连接孔14位于所述下梁13的下方;u型槽两侧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4,分别与中轴的两端进行连接。当骑车时,u型槽可以穿
过下梁13上下移动(下梁13 的后部在u型槽的空间内移动),从而上梁11可以实现上下移动,来进行减震;上梁11采用合金钢、铝合金、碳纤维或者其它强度较高的弹性材料等制成。
28.优选的,所述前叉2为u型结构,所述前叉2的顶部通过固定部3与所述头管4固定连接;所述前叉2的开口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7;所述后叉6为u型结构,所述后叉6的前部与所述下梁13以及所述立柱12固定连接;所述后叉6的开口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孔8。
29.具体地,u型结构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的底部进行连接,顶部为开口端,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边均为波浪形结构,能够产生较大变形,提高减震效果。
30.优选的,所述车座支撑架5包括横梁51,所述横梁51上设置有滑道55,所述滑道55上滑动设置有滑块54,所述滑块54上设置有座管53,用于安装车座。优选的,所述滑道55的上方并排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2,所述滑块54 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52,通过固定销56依次穿过滑块54上的安装孔52以及横梁51上的安装孔52,能够将车座安装于横梁51的不同位置,实现前后调节,从而能够调节骑车姿势。
31.实施例二
3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的表面镀有陶瓷膜层;具体地,所述陶瓷膜层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制成。
33.微弧氧化又称微等离子体氧化,是通过电解液与相应电参数的组合,在铝、镁、钛及其合金表面依靠弧光放电产生的瞬时高温高压作用,生长出以基体金属氧化物为主的陶瓷膜层;具有材料表面硬度高、耐磨性能好、工艺可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3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前叉2以及后叉6部分的表面亦可以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增镀陶瓷膜层,
35.在本实施例中,车架主体1、前叉2以及后叉6优选采用钛合金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36.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