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挂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4393发布日期:2021-01-15 11:3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拉机挂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车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拖拉机挂车。



背景技术:

挂车是指由汽车牵引而本身无动力驱动装置的车辆。由一辆汽车(货车或牵引车、叉车)与一辆或一辆以上挂车的组合。载货汽车和牵引汽车为汽车列车的驱动车节,称为主车。被主车牵引的从动车节称为挂车。是公路运输的重要车种,采用汽车列车运输是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而简单的重要手段。具有迅速、机动、灵活、安全等优势;可方便地实现区段运输。

拖拉机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发动机动力由传动系统传给驱动轮,使拖拉机行驶,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都是以橡胶皮带作为动力传送的媒介。按结构类型分轮式、履带式、船形拖拉机和自走底盘等。拖拉机除了配带相应的农机具进行农田作业外,还可以用于运输作业。

目前用于运输作业的拖拉机一般采用挂靠挂车来做运输的工具,目前用于运输的拖拉机使用的挂车大多为通用牵引杆式挂车,牵引杆式挂车适用于大部分汽车货车,但对于用于运输的大型拖拉机来讲,存在挂车与主车间距过大造成挂车空间浪费的现象。因此急需一种拖拉机挂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利用挂车空间的拖拉机挂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拖拉机挂车,包括拖拉机牵引车和挂车,所述拖拉机牵引车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驾驶室和车架,所述驾驶室的后部的位置设有牵引部,所述挂车的前部设有前置车厢,所述牵引部的后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挂车连接装置,所述前置车厢设置于挂车连接装置的上部,所述挂车连接装置靠近挂车的一端连接有中置轴,所述的中置轴的一端轴连接于挂车底部的前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挂车包括底架、车厢挡板、前轮、后轮、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所述的车厢挡板设置于底架的上部四周,所述前轮设置于底架下部的前部,所述后轮设置于底架下部的后部,所述前悬挂装置设置于前轮的上部,所述后悬挂装置设置于后轮的上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前悬挂装置的上部设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与所述的底架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前悬挂装置的前部与所述中置轴连接设置,所述前悬挂装置与所述中置轴的一端沿水平方向轴连接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架包括底架主梁和底架横梁,所述底架主梁设有2个,所述底架主梁沿底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底架横梁至少设有2个,所述底架横梁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的底架主梁与底架横梁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前轮至少设有2个,所述的后轮至少设有2个。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挂车连接装置包括牵引座和转接块,所述的牵引座设置于牵引部的后部,所述牵引座的上部竖直设有牵引槽,所述的牵引槽与转接块的一端轴连接,所述转接块的另一端的前部水平设置有转接槽,所述转接槽与中置轴轴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与普通挂车相比较,更加适合于拖拉机,由于拖拉机车多为运输农业两用,在拖拉机车的后方多设有挂接农业用具的机架,因此普通的挂车不能有效的利用拖拉机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将挂车车厢加长,在不影响拖拉机正常行驶的前提下使得货箱能够有效利用拖拉机预留的空间,扩大货箱的使用面积,使得拖拉机货箱能够运输更多的货物,对农民的经济收益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挂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挂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挂车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挂车的挂车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拖拉机牵引车:2-挂车:3-挂车连接装置:4-牵引部:5-底架主梁:6-底架横梁:7-底架:8-车厢挡板:9-前轮:10-前悬挂装置:11-中置轴:12-牵引座:13-后悬挂装置:14-前置车厢:15-后轮:31-牵引座:32-转接块:311-牵引槽:321-转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2、3和4所示,一种拖拉机挂车,包括拖拉机牵引车1和挂车2,所述拖拉机牵引车1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驾驶室和车架,驾驶室的后部的位置设有牵引部4,所述的牵引部4的上部构成牵引平台,所述的牵引部4的后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挂车连接装置3,所述的挂车连接装置3设置于车架的车架主梁12上部,所述的挂车连接装置3设置于拖拉机牵引车1的拖拉机牵引车后桥11前部,所述的挂车连接装置3与挂车2连接。

所述的挂车2包括底架7、车厢挡板8、前轮9、后轮15、前悬挂装置10和后悬挂装置13,所述的车厢挡板8设置于底架7的上部四周,所述的前轮9设有2个,所述的前轮9对称设置于底架7下部的前部,所述的后轮15设有2个,所述的后轮15对称设置于底架7下部的后部,所述的底架7包括底架主梁5和底架横梁6,所述的底架主梁5设有两个,所述的底架主梁5沿底架7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的底架横梁6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的底架横梁6沿底架7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的底架主梁5与底架横梁6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架7的上部设有底板,所述的挂车2的前部设有前置车厢14,所述的前置车厢14设置于牵引部4和挂车连接装置3的上部。

所述前悬挂装置10设置于前轮9的上部,所述的前悬挂装置10的上部设有牵引座12,所述的牵引座12与所述的底架7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悬挂装置13设置于后轮15的上部,所述的前悬挂装置10和后悬挂装置13用于挂车的减震。

所述的前悬挂装置10的前部连接有中置轴11,所述的中置轴11为直杆,所述的前悬挂装置10与所述的中置轴11的一端沿水平方向轴连接设置,所述的中置轴1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车连接装置3轴连接。

所述的挂车连接装置3包括牵引座31和转接块32,所述的牵引座31设置于牵引部的后部,所述的牵引座31的上部竖直设有牵引槽311,所述的牵引槽311与转接块32的一端轴连接,所述转接块32的另一端的前部水平设置有转接槽321,所述的转接槽321与中置轴11轴连接。所述的牵引槽311可以使得挂车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适应地面的高低,所述的转接槽321可以使得挂车2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此来达到挂车转向的目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拖拉机挂车,包括拖拉机牵引车和挂车,所述拖拉机牵引车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驾驶室和车架,所述驾驶室的后部的位置设有牵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车的前部设有前置车厢,所述牵引部的后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挂车连接装置,所述前置车厢设置于挂车连接装置的上部,所述挂车连接装置靠近挂车的一端连接有中置轴,所述的中置轴的一端轴连接于挂车底部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车包括底架、车厢挡板、前轮、后轮、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所述的车厢挡板设置于底架的上部四周,所述前轮设置于底架下部的前部,所述后轮设置于底架下部的后部,所述前悬挂装置设置于前轮的上部,所述后悬挂装置设置于后轮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挂装置的上部设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与所述的底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挂装置的前部与所述中置轴连接设置,所述前悬挂装置与所述中置轴的一端沿水平方向轴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底架主梁和底架横梁,所述底架主梁设有2个,所述底架主梁沿底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底架横梁至少设有2个,所述底架横梁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的底架主梁与底架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至少设有2个,所述的后轮至少设有2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车连接装置包括牵引座和转接块,所述的牵引座设置于牵引部的后部,所述牵引座的上部竖直设有牵引槽,所述的牵引槽与转接块的一端轴连接,所述转接块的另一端的前部水平设置有转接槽,所述转接槽与中置轴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拉机挂车,包括拖拉机牵引车和挂车,所述拖拉机牵引车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驾驶室和车架,所述驾驶室的后部的位置设有牵引部,所述挂车的前部设有前置车厢,所述牵引部的后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挂车连接装置,所述前置车厢设置于挂车连接装置的上部,所述挂车连接装置靠近挂车的一端连接有中置轴,所述的中置轴的一端轴连接于挂车底部的前端。本实用新型加长货箱的长度,在不影响拖拉机正常行驶的前提下使得货箱能够有效利用拖拉机预留的空间,扩大货箱的使用面积,使得拖拉机货箱能够运输更多的货物,对农民的经济收益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荆茂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泰山拖拉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