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腿行走的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6312发布日期:2021-01-05 17:3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双腿行走的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双腿行走的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常用,现有机器人有的能高速移动,但难于跨越较大的障碍物,比如门槛、楼梯等,也不适合在复杂的路面上行驶,如泥泞、碎石地等,有的能跨越较大的障碍物,但不能快速移动,使得机器人不便于在多种路面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双腿行走的行走机构,解决机器人不便于在多种路面上使用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双腿行走的行走机构,包括连接在机体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端安装第一行走机构,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远离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与第一行走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腿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行走腿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可转动、制动的驱动轮,所述安装架两端还安装第二行走机构,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远离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与第二行走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腿的端部转动连接,形成通过各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的配合下,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一行走腿在第一连接架和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以及第二行走腿在第二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杆的作用下带动机体移动的结构。

优选地,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相对所述机体的移动方向对称,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相对所述机体的移动方向对称。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架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架一边角与第一加固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杆远离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架一边角与第二加固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杆远离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一加固杆、第二连接杆、第二加固杆的长度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腿行走的行走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移动时,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配合使用,使得机器人的机体可在如平地、楼梯、泥泞等多种路面上移动,需要快速移动时,通过第一行走机构单独与地面接触,驱动轮转动,使得机体快速移动,同时可通过控制各驱动轮的转速不同,便于机器人机体进行转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2安装架、3第一长孔、4第二长孔、5第一行走机构、6第二行走机构、10第一电机、11第一转杆、12第一连接架、13第一行走腿、14第一连接杆、15第一加固杆、16车轮、20第二电机、21第二转杆、22第二连接架、23第二行走腿、24第二连接杆、25第二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双腿行走的行走机构,包括连接在机器人的机体上的安装架2,安装架2与机体螺栓连接,安装架2包括固定板、支架,固定板有两个,位于支架的两端,固定板与支架固定连接,安装架2两端安装第一行走机构5,各第一行走机构5包括与安装架2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0,以及第一转杆11、第一连接架12、第一行走腿13、第一连接杆14、第一加固杆15、车轮16,第一电机10输出轴上安装第一转杆11,第一转杆11与第一电机10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杆11远离第一电机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架12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架12远离第一转杆11的一端与第一行走腿13转动连接,安装架2与第一连接杆14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14远离安装架2的一端与第一行走腿13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一行走腿13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可转动、制动的驱动轮16,驱动轮16与第一行走腿13转动连接,驱动轮16为安装轮毂电机的轮子,安装架2两端还安装第二行走机构6,各第二行走机构6包括与安装架2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20,以及第二转杆21、第二连接架22、第二行走腿23、第二连接杆24、第二加固杆25,第二电机20输出轴上安装第二转杆21,第二转杆21远离第二电机2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架2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架22远离第二转杆21的一端与第二行走腿23转动连接,安装架2与第二连接杆24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24远离安装架2的一端与第二行走腿23的端部转动连接,形成通过各第一行走机构5、第二行走机构6的配合下,第一电机10带动第一转杆11转动,第二电机20带动第二转杆21转动,第一行走腿13在第一连接架12和第一连接杆14的作用下以及第二行走腿23在第二连接架22和第二连接杆24的作用下带动机体移动的结构,其中第一行走机构5、第二行走机构6均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上开设用于第一转杆11转动时通过的第一长孔3,固定板上还开设用于第二转杆21转动时通过的第二长孔4,第一行走机构5有两个,各第一行走机构5相对机体的移动方向对称,第二行走机构6有两个,各第二行走机构6相对机体的移动方向对称,移动时,第一行走机构5、第二行走机构6配合使用,使得机体可在如平地、楼梯、泥泞等多种路面上移动,需要快速移动时,通过第一行走机构5单独与地面接触,机架上安装如平衡车等相同的现有平衡装置,驱动轮16转动,使得机体快速移动,同时可通过控制各驱动轮16的转速不同,使得机体进行转向。

第一连接架12呈三角形结构,第一连接架12一边角与第一加固杆15转动连接,第一加固杆15远离连接架的一端与安装架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架22呈三角形结构,第二连接架22一边角与第二加固杆25转动连接,第二加固杆25远离连接架的一端与安装架2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杆14、第一加固杆15、第二连接杆24、第二加固杆25的长度可调节,第一连接杆14包括横杆,横杆一端开设轴向的第一螺纹孔,横杆另一端开设轴向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的旋转方向相反,横杆通过第一螺纹孔与左端杆螺纹连接,横杆通过第二螺纹杆与右端杆螺纹连接,通过横杆的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杆14的长度可调节,其中第一加固杆15、第二连接杆24、第二加固杆25的结构原理与第一连接杆14相同。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