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8426发布日期:2021-03-26 23:3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全地形车辆,尤其指一种可感测全地形车于过弯时的倾斜角度及角动量等资讯,从而可提升全地形车行车安全,以及可便利该惯性感测器的安装与维修工程的全地形车辆。


背景技术:

2.全地形车主要系行驶于恶劣地形的车辆,当全地形车于恶劣地形作过弯等驾驶动作时,全地形车于过弯时所产生的倾斜角度及角动量等资讯如何感测,并将所感测的倾斜角度及角动量等资讯传递给防滑煞车系统(abs)的控制器来精确控制行车状况,借此来提升全地形车的行车驾驶的安全性。因此如何全地形车配设一惯性感测器来感测全地形车于过弯时的倾斜角度及角动量等资讯,以即时传递给行车中央控制器与防滑煞车系统等来精确的控制行车状况,以提升全地形车的行车驾驶的安全性,已为全地形车制造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4.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辆,主要系欲克服习知全地形车辆无法可感测全地形车于过弯时的倾斜角度及角动量等资讯,来提升全地形车辆的操控性的缺点。
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6.为此,本实用新型第1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辆,该全地形车至少包含有一车架单元,该车架单元前方枢设有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下方设有可被该转向机构控制的左右一对前轮;该全地形车更包含有盖设于该车架单元外周的车体盖单元,该车体盖单元至少具有前车体盖部,该前轮上方与该前车体盖部之间可形成一开放容置空间,该开放容置空间内设有惯性感测器。
7.本实用新型第2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辆,该前车体盖部前方设置该左右一对的前大灯;该惯性感测器系位于该前大灯的后方、该前车体盖部的下方、该前轮的上方。
8.本实用新型第3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辆,该车架单元于车体前端设有前支架;该前支架上设有一液体散热器组;由侧视观视,该惯性感测器系位于该液体散热器组的上方。
9.本实用新型第4主要技术手段在于,乃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辆,该前支架具有一上支管、一横支管及一下支管;该上支管以锁设或焊设有锁固板,该惯性感测器系被锁设于该锁固板上。
10.本实用新型第5主要技术手段在于,乃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辆,该锁固板具有直立部与由该直立部弯折朝车体中心延伸的锁设部,该惯性感测器系被锁设于该锁设部上。
11.本实用新型第6主要技术手段在于,乃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辆,该锁设部设有二锁设孔,该惯性感测器系锁设于该二锁设孔上。
12.本实用新型第7主要技术手段在于,乃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辆,该前车体盖部前方设置该左右一对的前大灯;由前视观视,该惯性感测器系位于该前大灯的上方与该液体散热器组的上方侧边。
13.【实用新型的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借由第1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该惯性感测器于做安装或维修工程时,可无须拆卸该前车体盖部或其他部品即可进行安装或维修工程,从而可便利该惯性感测器的安装与维修工程。
15.本实用新型借由第2、3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惯性感测器远离地面,而可避免受到外界的尘土与水分的侵蚀,进而可确保该惯性感测器的使用寿命。
16.本实用新型借由第4、5、6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便利该惯性感测器的安装与维修工程。
17.本实用新型借由第7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惯性感测器远离地面,而可避免受到外界的尘土与水分的侵蚀,进而可确保该惯性感测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地形车的侧视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地形车的去除车体盖单元的侧视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地形车的前视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地形车惯性感测器设置实施示意图。
22.附图标记列表
23.1:全地形车
24.2:车架单元
25.2a:转向机构
26.21:上侧管
ꢀꢀꢀꢀꢀꢀꢀꢀꢀꢀ
211:下降管部
27.22:下侧管
28.23:前辅助管组
29.24:后辅助管组
30.25:后置物架
31.26:前支架
32.261:上支管
ꢀꢀꢀꢀꢀꢀꢀꢀ
262:横支管
33.263:下支管
34.3:油箱
35.4:座垫
36.5:动力单元
37.51:排气装置
38.6:液体散热器组
39.7:车体盖单元
40.71:前车体盖部
41.711:前挡泥部
42.712:上车体盖部
43.72:侧车体盖部
44.73:后车体盖部
45.731:后挡泥部
46.8:锁固板
47.81:直立部
48.82:锁设部
49.821:锁设孔
50.9:惯性感测器
51.a:开放容置空间
52.l:前大灯
53.fw:前轮
ꢀꢀꢀꢀꢀꢀ
rw: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55.首先,请先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辆,该全地形车1,包含有一车架单元2、一枢设于该车架单元2前段上的转向机构2a、一对左右方式枢设于该车架单元2前段下方并可被转向机构2a控制的前轮fw、一设于该车架单元2后段可存放燃油的油箱3、一设于该车架单元2后段上方的座垫4、一对左右方式枢设于该车架单元2后段下方的后轮rw,一设于该车架单元2上的动力单元5。
56.如图1、2所示,该车架单元2至少具有左右一对的上侧管21、一对设于上侧管21下方且成相对应状的下侧管22;其中该上侧管21朝车头方向具有下降管部211(图中箭头方向为车头方向),该下降管部211的下端连接着该下侧管22,另该上侧管21与该下侧管22的前方(朝车头方向)之间的二侧分别连接有一前辅助管组23,该前辅助管组23系有左右一对,该前辅助管组23分别连接该下降管部211、下侧管22及上侧管21;该车架单元2的后端(车尾)于该上侧管21与该下侧管22之间的二侧分别设有后辅助管组24,该后辅助管组24具有左右一对(驾驶人驾驶车辆时的左手为左侧、右手为右侧,以下同)的左后辅助管与右后辅助管,图中仅示出该右后辅助管,该后辅助管组24分别连结该上侧管21与下侧管22;该车架单元2的后端(车尾)于该上侧管21上设一后置物架25。
57.如图1、2所示,该车架单元21前方枢设有转向机构2a,该转向机构2a的下方设有一组前轮fw,该前轮fw可被该转向机构2a带动而做左右转动的动作;该车架单元2于该上侧管21的上方且朝车体后方设置有供骑乘者乘坐的座垫4,该座垫4可自该车架单元2上自由的掀起;该车架单元2于该上侧管21与下侧管22之间设置有一动力单元5,更明确的说,该动力单元5位于该座垫4的下方;该车架单元2的后方连接有一组可被该动力单元5带动的后轮rw;该动力单元5朝车体后方延设有一可排放该动力单元5废气的排气装置51。
58.如图1、2、3、4所示,该车架单元2还包括有设于车体前端即于该上侧管21上方前端
与该下侧管22前端的前支架26,该上侧管21与该下侧管22为左右一对图中仅显示一侧,该前支架26具有一端与该上侧管21连结的上支管261、一一端与该上侧管21的该下降管部211连结的横支管262及一一端与该下侧管22连结的下支管263;该上支管261与该上侧管21连结的另一端系与该下支管263连结,该横支管262与该上侧管21的该下降管部211连结的另一端系与该下支管263连结;该前支架26上设有一可供应冷却液体来使该动力单元5散热的液体散热器组6。
59.如图1、3、4所示,该车架单元2外周盖设有车体盖单元7,该车体盖单元7具有罩盖该全地形车1前段车体的前车体盖部71,该前车体盖部71朝车体左右二侧延设有前挡泥部711,该前挡泥部711系位于左右一组前轮fw上方,该前车体盖部71前方设置左右一对的前大灯l;该前车体盖部71于车体前上方具有上车体盖部712;该车体盖单元7于该前车体盖部71朝车体后方且于该上车体部712后下方与该座垫4的下方侧具有侧车体盖部72,该侧车体盖部72罩盖该全地形车1的车体二侧侧身部位,该车体盖单元7于该侧车体盖部72朝车体后方具有后车体盖部73,该后车体盖部73罩盖该全地形车1的车体后侧部位,该后车体盖部73朝车体二侧延设有后挡泥部731,该后挡泥部731系位于该后轮rw上方。
60.如图2、3、4所示,该前支架26的该上支管261朝该液体散热器组6方向以焊接或螺接方式设有一锁固板8,该锁固板8系略成l形板体具有朝车体下方延设的直立部81与由该直立部81弯折朝车体中心延伸的锁设部82,该锁设部82至少设有一锁设孔821,本实用新型系以二个锁设孔821来实施;该锁固板8被固定于该前支架26的该上支管261后,系位于该前车体盖部71的该前挡泥部711下方,且系于该液体散热器组6的后上方上,图示系以右侧该前挡泥部711来举例说明。
61.如图2、3、4所示,该锁固板8的该锁设部82上锁设有一惯性感测器9,更明确的说,该惯性感测器9系锁设于该二个锁设孔821上,该惯性感测器9讯息连接防滑煞车系统(abs)的控制器(图中未绘出),该惯性感测器9可将所感测的该全地形车1行车时的倾斜角度及角动量等资讯传递给防滑煞车系统(abs)的控制器,从而可使防滑煞车系统(abs)的控制器来使该全地形车1作出较佳安全性的行车状况;该惯性感测器9被锁设于该锁固板8的该锁设部82上后,系位于该前轮fw的上方与该前车体盖部71下方空间处,更进一步言,该前轮fw的上方与该前车体盖部71之间可形成一开放容置空间a,该惯性感测器9即被配设于该开放容置空间a内,该开放容置空间a朝车体宽方向更可成无阻碍的开放,因此可便利该惯性感测器9的安装与维修工程;当该惯性感测器9被配设于该开放容置空间a内后,可使该惯性感测器9远离地面,由侧视观示,该惯性感测器9系位于该前大灯l后方与该液体散热器组6上方侧旁上,更进一步言,由前视观视,该惯性感测器9系位于该前大灯l的上方与该液体散热器组6的上方侧边,亦即该液体散热器组6系位于该前车体盖部71下方与该前轮fw的上方朝该液体散热器组6侧边处,因此该惯性感测器9上方可被该前车体盖部71所遮蔽,据此来自上方的尘土与水分可被该前车体盖部71所遮挡,而来自地面的尘土与水分可被该液体散热器组6所阻挡,即被该前轮fw卷起地面的尘土与水分不会喷溅到该惯性感测器9,而来自车体前方的尘土与水分可被该前大灯l与该液体散热器组6所阻挡,从而可避免该惯性感测器9受到外界的尘土与水分的侵蚀,进而可确保该惯性感测器9的使用寿命。
62.本实用新型的第1主要功效在于,借由该全地形车1至少包含有一车架单元2,该车架单元2前方枢设有转向机构2a、该转向机构2a下方设有可被该转向机构2a控制的前轮fw;
该全地形车1更包含有盖设于该车架单元2外周的车体盖单元7,该车体盖单元7至少具有前车体盖部71,该前轮fw上方与该前车体盖部71之间可形成一开放容置空间a,该开放容置空间a内设有惯性感测器9;借此该惯性感测器9于做安装或维修工程时,可无须拆卸该前车体盖部71或其他部品即可进行安装或维修工程,从而可便利该惯性感测器9的安装与维修工程。
63.本实用新型的第2功效在于,借由该前车体盖部71前方设置该左右一对的前大灯l,该惯性感测器9系位于该前大灯l的后方、该前车体盖部71的下方、该前轮fw的上方;借此可使该惯性感测器9远离地面,而可避免受到外界的尘土与水分的侵蚀,进而可确保该惯性感测器9的使用寿命。
64.本实用新型的第3功效在于,借由该车架单元2于车体前端设有前支架26;该前支架26设有一液体散热器组6;由侧视观视,该惯性感测器9系位于该液体散热器组6的上方;借此可使该惯性感测器9远离地面,而可避免受到外界的尘土与水分的侵蚀,进而可确保该惯性感测器9的使用寿命。
65.本实用新型的第4功效在于,借由该前支架26具有一上支管261、一横支管262及一下支管263;该上支管261以锁设或焊设有锁固板8,该惯性感测器9系被锁设于该锁固板8上;借此可便利该惯性感测器9的安装与维修工程。
66.本实用新型的第5功效在于,借由该锁固板8具有直立部81与由该直立部81弯折朝车体中心延伸的锁设部82,该惯性感测器9系被锁设于该锁设部82上;借此可便利该惯性感测器9的安装与维修工程。
67.本实用新型的第6功效在于,借由该锁设部82设有二锁设孔821,该惯性感测器9系锁设于该二锁设孔821上;借此可便利该惯性感测器9的安装与维修工程。
68.本实用新型的第7功效在于,借由该前车体盖部71前方设置该左右一对的前大灯l;由前视观视,该惯性感测器9系位于该前大灯l的上方与该液体散热器组6的上方侧边;借此可使该惯性感测器9远离地面,而可避免受到外界的尘土与水分的侵蚀,进而可确保该惯性感测器9的使用寿命。
6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的全地形车辆,确实能达成所诉求的目的与功效,应已符合新颖性、实用性及创造性的要件,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