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8333发布日期:2021-09-25 01:3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行李箱。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与可与摩托车相联的支撑框架可分离地安装在一起的摩托车行李箱是已知的。
3.不利的是,行李箱可通过被定位成与支撑框架直接接触并定位在难以接近的位置中的接合元件与支撑框架可分离地安装在一起,从而使行李箱与支撑框架的组装和拆卸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实现一种摩托车行李箱,该行李箱可以容易地从可与摩托车相联的支撑框架进行组装和拆卸,其中用于组装和拆卸行李箱的控制机构易于接近且是安全的,并且该行李箱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5.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摩托车行李箱实现了这样的目的。
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制造一种组件套件,所述组件套件容许从可与摩托车相联的支撑框架容易地组装和拆卸摩托车行李箱,其中用于组装和拆卸行李箱的控制机构易于接近且是安全的,并且该组件套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7.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的组件套件实现了这样的进一步目的。
8.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供了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9.参考附图,根据下面的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下面的描述应被理解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中:
10.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行李箱的轴测立体图,所述摩托车行李箱包括与可与摩托车相联的支撑框架安装在一起的后壁,行李箱包括人们可容易地接近的侧壁,在所述侧壁处存在用于控制行李箱的控制机构的杆,所述杆容许行李箱从与支撑框架接合的接合位置转变为与支撑框架分离的分离位置;
11.图2是图1中的与支撑框架安装在一起的行李箱的壁的侧视图,在所述壁处存在行李箱的控制机构的控制杆;
12.图3是行李箱的根据图2中的线iii

iii截取的部分的立体图,其示出了行李箱的内部、控制机构、杆系统和行李箱的钩挂机构;
13.图4示出了图3中的立体图的放大图,其中钩挂机构包括处于接合位置中的接合元件并且控制机构的控制杆处于第一旋转位置中;
14.图5示出了控制机构的从行李箱内部观看的放大立体图,其中控制杆的凸轮处于第一位置中;
15.图6示出了控制机构的从行李箱外部观看的放大立体图,其中控制杆处于第一位置中;
16.图7示出了钩挂机构的内部视图,钩挂机构包括处于接合位置中的接合元件,所述接合元件安装在两个引导件上,这两个引导件容许接合元件相对于行李箱的后壁滑动,这两个引导件包括处于最大伸长位置中的弹性返回元件;
17.图8示出了控制机构的从行李箱内部观看的放大立体图,其中控制杆的凸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中;
18.图9示出了控制机构的从行李箱外部观看的放大立体图,其中控制杆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中;
19.图10示出了钩挂机构的内部视图,钩挂机构包括处于分离位置中的接合元件以及处于最小伸长位置中的弹性返回元件;
20.图11是与可与摩托车相联的支撑框架安装在一起的摩托车行李箱的后视图;
21.图12是与支撑框架分离的摩托车行李箱的后壁的视图,其中行李箱的后壁包括适于容许支撑框架的可接合元件以及用于支撑框架的相关可接合器件的接合器件插入的贯通开口;
22.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套件的支撑框架的从前面观看的轴测立体图,其示出了朝向行李箱的后壁延伸的可接合元件和可接合器件;以及
23.图14是图13中的支撑框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参考所描述的附图,示出了包括至少一个摩托车行李箱10和支撑框架100的组件套件,所述支撑框架被构造成可与摩托车的框架相联。
25.所述支撑框架100包括至少一个管状元件111

114,所述管状元件包括用于每个行李箱10的至少一个可接合元件120。
26.在图1

14中示出了仅仅一个行李箱10和仅仅一个可接合元件120,然而,替代地可以包括多个行李箱10,每个行李箱分别与安装在支撑框架100的不同部分上的多个可接合元件120中的相应可接合元件120可分离地安装在一起,以便能够安装所述多个行李箱10。例如,可以包括的是,每个管状元件111

114包括相应的可接合元件120。
27.如图1、2、11、13

14中详细地示出的,支撑框架100包括根据四边形构造布置的四个管状元件111

114,这四个管状元件包括上部管状元件111、两个侧向管状元件113和144以及下部管状元件112。侧向管状元件113包括适于与摩托车的所述框架相联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管状元件115。上部管状元件111安装所述可接合元件120。
28.可接合元件120朝向行李箱10的后壁11延伸,并且适于插入至所述行李箱10的贯通开口15中,所述贯通开口在行李箱10的后壁11中被挖空。
29.可接合元件120进一步包括贯通开口125,所述贯通开口容许从可接合元件120的上部部分至下部部分的通道通过。
30.行李箱10包括后壁11,所述后壁11可从与支撑框架100接合的位置转变为与支撑框架100分离的位置。
31.行李箱10包括人可以容易地接近的侧壁12。行李箱10包括含有至少一个控制杆25
的控制机构20。
32.控制机构20牢固地与行李箱10的侧壁12安装在一起,以使得它易于接近并且有利地使它易于控制行李箱10在支撑框架100上的组装/行李箱10从支撑框架100的拆卸。
33.行李箱包括含有至少一个接合元件32的钩挂机构30。
34.接合元件32可从与所述支撑框架100的所述可接合元件120接合的位置转变为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分离的位置。
35.行李箱10包括杆系统40,杆系统包括具有连接至所述控制机构20的第一端和连接至所述钩挂机构30的第二端的绳索41。
36.所述接合元件32与所述行李箱10可滑动地安装在一起,以便可从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接合的所述位置转变为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分离的所述位置。
37.如图3、4、7、10中所示,接合元件32可滑动地安装于在行李箱10的后壁11中挖空的座14中。
38.所述接合元件32连接至所述杆系统40的所述绳索41的所述第二端。如图7和10中详细地示出的,绳索41的第二端与接合元件32的下部部分37安装在一起。
39.所述钩挂机构30包括安装在用于所述接合元件32的滑动引导件36上的两个弹性返回元件35。滑动引导件36是竖直地布置的圆柱体,在每个圆柱体的顶部上安装有弹性返回元件35,所述弹性返回元件35是螺旋弹簧。每个弹性返回元件35可从最大伸长位置转变为最小伸长位置。弹性返回元件35的最大伸长位置对应于所述接合元件32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之间接合的所述位置。弹性返回元件35的所述最小伸长位置对应于所述接合元件32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之间分离的所述位置。
40.替代地,可以包括仅仅一个弹性返回元件35。
41.行李箱10的后壁11的贯通开口15布置在所述钩挂机构30处。贯通开口15适于容许支撑框架100的所述可接合元件120通过所述行李箱10的外部与所述钩挂机构30之间,以使得所述接合元件32可从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接合的所述位置转变为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分离的所述位置。
42.在接合元件32的分离位置中,可以使行李箱10从与支撑框架100接合的位置转变为与支撑框架100分离的位置。
43.如在图7和10中详细地示出的,接合元件32包括适于容许所述可接合元件120通过的贯通开口33。
44.可接合元件120穿过行李箱10的后壁11的贯通开口15并且在所述接合元件32处于分离位置中时穿过接合元件32的贯通开口33。
45.所述钩挂机构30的所述接合元件32包括适于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的相应座125接合的接合齿34。
46.替代地,可以包括的是,座125不是贯通的,而是仅仅被构造成在可接合元件120的下部部分中挖出的腔,其中所述腔适于在接合元件32进入接合位置中时接收接合齿34。
47.如特别地在图13中所示出的,所述至少一个可接合元件120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行李箱10的所述接合元件32的所述接合齿34的座125,其中所述座125是具有容许所述接合齿34穿过其中的尺寸的贯通开口。
48.接合元件32呈四边形的形式,并且包括由接合元件32的贯通开口33分开的下部部
分37和上部部分38。接合齿34从接合元件32的下部部分37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接合齿34在接合元件32的贯通开口33内部延伸。
49.当可接合元件32处于分离位置中时贯通开口33必须容许可接合元件120通过,因此在接合齿34的上部端与接合元件32的上部部分38之间包括足够的竖直空间,以容许可接合元件120能够穿过处于接合元件32的分离位置中的接合元件32的贯通开口33。
50.如在图3、4、7以及10中详细地示出的,所述杆系统40包括适于容许所述绳索41滑动的至少一个滑轮42。所述滑轮4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钩挂机构30处。当控制杆25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绳索41被拉动。有利地,滑轮42容许接合元件32被从顶部拉动至底部,从而减少从支撑框架100拆除行李箱10所需的作用力,其中,在顶部位置中,接合元件32处于接合位置中,而在底部位置中,接合元件32处于分离位置中。
51.所述控制杆25与行李箱10的侧壁12可旋转地安装在一起。控制杆25可以安装至行李箱10的任何壁上,以辅助行李箱10的组装和拆卸操作,从而便于人接近所述控制杆25。
52.所述控制杆25连接至所述杆系统40的所述绳索41的所述第二端。所述控制杆25围绕销21旋转,以从第一位置转变为第二位置。销21铰接至侧壁12。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接合元件32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之间接合的所述位置,而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接合元件32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之间分离的所述位置。
53.所述控制杆25的所述第二位置包括的是,所述控制杆25拉动所述绳索41,从而使所述接合元件32从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接合的所述位置转变为与所述可接合元件120分离的所述位置。
54.如在图3、4、5、7中详细地示出的,控制杆25包括安装在行李箱10内部的凸轮26。凸轮26连接至杆系统40的绳索41的第一端。
55.杆系统40包括适于容许绳索41在其中通过的覆盖物45。覆盖物45通过控制机构20的止动件部分24与控制机构20安装在一起,所述止动件部分24保持覆盖物45。
56.如在图2、6以及8中详细地示出的,控制杆25是旋钮形状的以便于人使它旋转,人可以以更简单的方式操作控制杆25。
57.如在图11

14中详细地示出的,行李箱10的后壁11包括用于支撑框架100的相关可接合器件130的接合器件13,所述接合器件13和可接合器件130通过彼此互锁而接合。
58.关于操作,将行李箱10与支撑框架100安装在一起,从而使行李箱从与支撑框架100分离的位置转变为与支撑框架100接合的位置。
59.控制杆25从第一位置转变为第二位置,从而通过杆系统40控制接合元件32。
60.由控制机构20的控制杆25控制的接合元件32从接合位置转变为分离位置,以容许可接合元件12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而穿过接合元件32的贯通开口33。
61.一旦可接合元件120已经穿过接合元件32的贯通开口33,就使控制杆25回到第一位置,从而使接合元件32进入与可接合元件120接合的位置中。接合元件32的齿34穿过可接合元件120的贯通开口125,从而防止可接合元件120能够分别离开接合元件32的贯通开口33以及行李箱10的后壁11的贯通开口15。这样,行李箱10与支撑框架100安装在一起并且组件套件处于安装构造中。
62.有利地,可以容易地从可与摩托车相联的支撑框架100对行李箱10进行组装和拆卸,用于组装和拆卸行李箱10的控制机构20易于接近且是安全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
缺点。
63.有利地,包括行李箱10和支撑框架100的组件套件容许容易地从可与摩托车相联的支撑框架100对摩托车行李箱10进行组装和拆卸,用于组装和拆卸行李箱的控制机构20易于接近且是安全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64.替代地,可以包括的是,杆系统40包括多根绳索41,用于将控制机构20的控制传递至定位于行李箱10的不同点上的相应的多个钩挂机构30,所述多个钩挂机构用于接合相应的多个可接合元件120。
65.替代地,支撑框架100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可接合元件120的板。替代地,接合元件32可以是铰接至行李箱的后壁11的钩,所述钩适于从与可接合元件120接合的位置转变为分离位置。
66.如此构思的本发明易于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所有修改和变型都落入同一发明构思内;此外,所有细节都可以用等同的技术元素代替。实际上,根据技术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尺寸可以是任何类型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