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5605发布日期:2022-02-19 18:4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用的踏板的拆装单元及具备该拆装单元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2.以往,开发并使用具备能够拆装的踏板单元的练习用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为能够利用螺栓等将包括链轮及踏板曲柄的单元主体部分安装在自行车主体或拆卸的结构,能够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踏板单元的固定连接/解除。
3.根据该结构,在首次骑自行车时,能够在将单元主体部分拆除的状态下,用脚蹬住地面而学习掌握车把操作技术和平衡感觉,在能够骑一定程度之后,能够将单元主体部分安装在自行车主体上,进行用脚蹬与踏板曲柄连接的踏板而使自行车向前前进的练习。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71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8.但是,在上述自行车中,存在在将踏板单元与自行车主体连接之后,难以调整链条的松弛度这一问题。特别是,在练习用的自行车中,由于频繁发生跌倒,因此存在踏板单元反复碰撞地面,与通常的自行车相比链条容易松弛这一问题。
9.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拆装踏板单元的练习用的自行车,其能够利用简单的方法调整链条的松弛度。
10.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由单元主体和单元接受部组成,并用于将踏板曲柄拆装自如地连接至自行车主体,单元主体具有单元连接部,并用于将轴装有链轮的踏板曲柄旋转自如地保持并连接至自行车主体,单元接受部固定设置于自行车主体并用于与所述单元连接部进行连结,该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为如下结构:所述单元接受部及单元连接部上装备有滑动调整机构,该滑动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单元接受部及单元连接部彼此的前后的连接位置进行变更及固定,以调整所述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相对于自行车主体的前后的连接位置从而调整链条的张力。
12.另外,所述滑动调整机构为如下结构:由穿设有接受部侧接合孔的单元接受部及穿设有连接部侧接合孔的单元连接部、以及螺栓组成,所述螺栓经由所述接受部侧接合孔及连接部侧连接孔将单元接受部和所述单元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接受部侧连接孔及所述连接部侧接合孔穿设于相互对应的位置而形成成为连通孔的一对连接孔,并且通过所述螺栓将该连通的一对接合孔螺纹连接。
13.另外,所述一对接合孔为如下结构:形成为长孔,以使所述接受部侧连接孔或所述连接部侧接合孔的至少一方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调整,通过利用所述螺栓经由所述一对
接合孔将所述单元接受部及单元连接部螺纹连接,从而能够沿所述长孔前后滑动调整所述单元主体。
14.另外,所述滑动调整机构为如下结构:在所述单元连接部的前端部旋转自如地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单元接受部抵接的螺纹状调整部,以通过旋转移动的螺钉的按压对所述单元主体相对于自行车主体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
15.另外,所述滑动调整机构为如下结构:在所述单元接受部的前端部旋转自如地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单元连接部抵接的螺纹状调整部,以通过旋转移动的螺钉的按压对所述单元主体相对于自行车主体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
16.另外,所述滑动调整机构为如下结构:具备由多个组成的一对接合孔。
17.另外,所述一对接合孔为如下结构:以形成各个连接孔的所述长孔相互平行的方式穿设,并使一对接合孔相对于前后方向的穿设位置位移。
18.所述滑动调整机构为如下结构:由两个组成的所述一对接合孔中的一方由一对轴侧接合孔组成,另一方由一对滑动接合孔组成,所述一对轴侧接合孔由圆形的孔彼此组成,所述一对滑动接合孔包括以将所述轴侧接合孔包围的方式呈大致c字型穿设的弯曲形的孔,通过利用螺栓经由所述轴侧接合孔及旋转滑动接合孔将所述单元接受部及所述单元连接部螺纹连接,能够使所述单元主体以轴接合孔为轴沿所述滑动接合孔滑动。
19.另外,所述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为如下结构:所述单元接受部及单元连接部的一方由板状部件或箱状部件组成,并且另一方由将该板状部件或箱状部件夹持的夹持部件组成。
20.进而,本发明涉及的自行车为具备所述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结构。
21.(发明效果)
22.本发明为如以上详细叙述的结构,因此具有以下的效果。
23.1.由于设置了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因此能够将踏板曲柄拆装自如地连接至自行车主体。另外,由于为在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上装备滑动调整机构的结构,因此,能够对踏板拆装单元的设置位置进行微调,能够维持自行车的链条的适当张力,并且能够防止在搭乘自行车期间链条脱落。
24.2.由于为将滑动调整机构经由分别穿设于单元连接部和单元接受部的连接孔连接的结构,因此,能够可靠地将踏板拆装单元固定于自行车主体,并且能够容易地拆除。
25.3.由于将接受部侧连接孔或连接部侧接合孔的至少一方形成为长孔,因此,能够沿长孔前后滑动调整单元主体,能够使单元主体在大致水平方向上滑动来调整连接位置。
26.4.由于为在单元连接部的前端部螺纹连接与单元接受部抵接的螺纹状调整部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旋转移动的螺钉的按压对单元主体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
27.5.由于为在单元接受部的前端部螺纹连接与单元连接部抵接的螺纹状调整部的结构,因此,同样能够通过旋转移动的螺钉的按压对单元主体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
28.6.由于穿设有多个滑动调整机构的一对连接孔,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牢固地将踏板拆装单元固定于自行车主体。
29.7.由于以形成各个连接孔的一对连接孔中的长孔相互平行的方式穿设,并使一对接合孔相对于前后方向的穿设位置位移,因此,能够以更加稳定的状态将踏板拆装单元固定于自行车主体。
30.8.由于由两个组成的一对接合孔中的一方为圆形的孔彼此,另一方为呈c字型穿设的弯曲形的孔,因此,能够使单元主体以圆形的孔为轴旋转地进行滑动,从而能够对单元主体的位置进行微调。
31.9.由于单元接受部及单元连接部的一方为板状部件或箱状部件,另一方为将板状部件或箱状部件夹持的夹持部件,因此,能够使连接单元连接部与单元接受部的利用螺栓的连接变得牢固,从而能够稳定地连接踏板拆装单元。
32.10.能够将上述构造的踏板拆装单元适用于所有尺寸的自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涉及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详细进行说明。图1是连接本发明涉及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2是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单元主体侧的立体图。图3是将单元接受部侧的连接孔形成为长孔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侧视图,图4是将单元连接部侧的连接孔形成为长孔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侧视图。
34.另外,图5是将单元接受部侧的连接孔形成为旋转滑动接合孔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侧视图,图6是将单元连接部侧的连接孔形成为旋转滑动接合孔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侧视图。图7是将单元连接部侧作为夹持部件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连接前的主视图,图8是将单元连接部侧作为夹持部件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连接后的主视图。图9是将单元接受部侧作为夹持部件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连接前的主视图,图10是将单元接受部侧作为夹持部件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连接后的主视图。图11是利用螺纹状调整部进行调整前的自行车主体的侧视图,图12是利用螺纹状调整部进行调整后的自行车主体的侧视图。
35.如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涉及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100是由具有单元连接部120的单元主体110和单元接受部130组成,并将包括踏板曲柄的单元主体10的单元连接部120以能够调整位置的方式拆装自如地连接至固定连接于自行车主体10的单元接受部130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
36.如图2所示,单元主体110是用于将轴装有链轮11的曲柄踏板12旋转自如地保持并连接至自行车主体10的部件。如图2所示,单元主体110上装备有单元连接部120。单元连接部120是用于将单元主体110连接并固定于自行车主体10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如之后所述,单元连接部120为与设置于自行车主体10的单元接受部130连接的结构。
37.在本实施例中,单元连接部120为焊接于单元主体110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通过一体形成而装备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强度,单元连接部120由与自行车主体10相同的铁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为了实现轻量化,可以为铝制、铬钼钢(chromoly)制、碳制、钛制、树脂制、或者适当地选择使用其他具有足够强度的材质。
38.如图1及图3等所示,自行车主体10的主体中央部装备有单元接受部130。单元接受部130是用于与单元连接部120连结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设置于自行车主体10的车架下部(例如下管下部的与座管交叉的部分、座管或上管等)。此时,可以固定设置于自行车主体10的车架的任意位置,比如仅固定于上管、或者固定于座管和上管两个部位,等等。
39.单元接受部130成为用户搭乘自行车并蹬踏板时踩踏踏板的力集中的部件,因此
最好为坚固的部件且与自行车主体10牢固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单元接受部130由与自行车主体10相同的铁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为了实现轻量化,可以为铝制、铬钼钢(chromoly)制、碳制、钛制、树脂制、或者适当地选择使用其他具有足够强度的材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单元接受部130为焊接于自行车主体10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与自行车主体10的车架呈一体形成的结构。
40.如图3至图6所示,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上装备有滑动调整机构s。滑动调整机构s是用于调整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100相对于自行车主体10的前后的连接位置,从而调整架设于单元主体110的链轮11与后链轮13之间的链条14的张力的部件。
41.滑动调整机构s在将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连接而将单元主体110连接至自行车主体10时,能够变更、调整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彼此的前后的连接位置并进行固定,使单元主体110相对于自行车主体10的前后位置的调整变得容易。
42.以往,自行车的后端部分为切削设置成u字状以使后轮的轴能够相对于自行车主体前后移动的构造,通过使固定于后端部分的后轮的轴前后挪动,从而进行自行车的链条的张力的调整。但是,前后微调后轮的轴的构造变得复杂,其作业不容易,且需要大量的劳力,存在不能轻松地变更轴相对于自行车主体的设置位置这一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调整机构s,仅在将后轮的轴固定的状态下使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100的单元主体110滑动,便可容易地如图11及图12所示进行自行车的链条14的张力的调整。
43.以下,对滑动调整机构s的构造进行详述。如图3或图4、以及图7至图10所示,滑动调整机构s为将单元接受部130和单元连接部120固定连接的结构,单元接受部130上穿设有接受部侧接合孔140a,单元连接部120上穿设有连接部侧接合孔140b。另外,单元接受部130和单元连接部120是使该接受部侧接合孔140a与连接部侧连接孔140b重合并经由螺栓150螺纹连接的结构。
44.接受部侧连接孔140a和连接部侧接合孔140b穿设在单元接受部130和单元连接部120的相互对应的位置。由此,在单元连接部120被安装于单元接受部130时,接受部侧连接孔140a和连接部侧接合孔140b构成连通孔而形成一对连接孔140。呈通过利用螺栓150将该连通的一对接合孔140螺接并固定,从而将单元主体110连接于自行车主体10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为将螺栓150与形成有螺纹槽的各连接孔螺接而固定的结构,但也可以如图7至图10所示为将螺母152与螺栓150螺合而进行固定的结构。
45.接着,对滑动调整机构s的滑动调整的构造进行说明。一对接合孔140为形成为长孔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调整接受部侧连接孔140a或连接部侧接合孔140b的至少一方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4所示,为接受部侧连接孔140a或连接部侧接合孔140b的一方形成为圆形,另一方形成为长孔(椭圆形)以能够在大致水平方向上滑动调整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各个孔的形状或位置能够以能够滑动调整的方式适当地进行调整而设置。
46.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经由如上述那样形成的一对接合孔140并通过螺栓150螺纹连接。由此,通过在螺栓150被拧松的状态下,使单元主体110沿长孔前后滑动,并在任意的位置拧紧螺栓150而将单元主体110固定,从而能够实现滑动调整机构s的滑动调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呈能够使单元主体110前后移动长孔的长度的量的结构,但前后移动的距离或活动的范围根据长孔的形状而不同。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为将螺母152与螺
栓150螺合而固定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的结构。
47.如图3、图4所示,滑动调整机构s为在单元连接部120的前端部旋转自如地螺纹连接有螺纹状调整部160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螺纹状调整部160由螺钉162和将螺钉162旋转自如地螺合的螺合孔164组成,将螺钉162螺入穿设于单元连接部120的前端部的螺合孔164。若使螺钉162旋转而进入,则螺钉162的前端部与单元接受部130抵接并按压。或者,在单元接受部130的螺钉162的抵接部位削设螺纹孔(未图示),螺钉162与该螺纹孔螺合并按压。由此,能够使单元主体110滑动移动,从而能够通过旋转移动的螺钉162的按压对单元主体110相对于自行车主体10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
48.另外,如图8所示,滑动调整机构s也可以为在单元接受部130的前端部旋转自如地螺纹连接有螺纹状调整部160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螺纹状调整部160由螺钉162和将螺钉162旋转自如地螺合的螺合孔164组成,若将螺钉162螺入穿设于单元接受部130的前端部的螺合孔164并使其旋转而进入,则螺钉162的前端部与单元连接部120抵接并按压。由此,能够使单元主体110滑动移动,与上述同样,能够通过旋转移动的螺钉162的按压对单元主体110相对于自行车主体10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
49.滑动调整机构s能够构成为具备由多个组成的一对接合孔140。即,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上穿设有多个接受部侧连接孔140a或多个连接部侧接合孔140b,分别形成对应的一对连接孔1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4所示,穿设有两个一对连接孔140,但并不限定于此,既可以为三个以上,也可以为仅形成一个一对连接孔140的结构,一对连接孔140的数量能够根据单元主体110的大小或应确保的强度、所需的连接的牢固度适当地选择。
50.如图3或图4所示,一对接合孔140能够构成为:以形成各个接合孔的长孔相互平行的方式穿设,并使一对接合孔140相对于前后方向的穿设位置位移。即,为一对接合孔140的穿设高度可变的结构。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以更加稳定的状态将踏板拆装单元固定于自行车主体。
51.对滑动调整机构s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5或图6所示,滑动调整机构s能够构成为:由两个组成的一对接合孔140中的一方由一对轴侧接合孔142组成,另一方由一对滑动接合孔144组成,其中,一对轴侧接合孔142由圆形的孔彼此组成,一对滑动接合孔144包含以将轴侧接合孔142包围的方式呈大致c字型穿设的弯曲形的孔。
52.在该实施例中,利用螺栓150经由轴侧接合孔142及旋转滑动接合孔144将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螺纹连接。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为将螺母152与螺栓150螺合而固定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的结构。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使单元主体110以轴接合孔142为轴沿着滑动接合孔144滑动移动,能够使单元主体110以圆形的孔为轴旋转地滑动,从而能够对单元主体110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
5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100能够构成为: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的一方由板状部件组成,并且另一方由将该板状部件夹持的夹持部件组成。另外,也能够构成为:单元接受部130及单元连接部120的一方为中空的箱状部件,另一方由将该箱状部件夹持的夹持部件组成。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使将形成单元接受部130或单元连接部120的任一个的板状或箱状的部件夹持的夹持部件为截面呈u字状的部件,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夹持的形状,便能够适当地进行选择并使用。另外,构成单
元接受部130或单元连接部120的一方的部件也可以不是箱状或板状,而是由例如里面填满的方形状的块构成。
54.接着,对本发明涉及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100的拆装方法进行说明。在图1所示的未连接单元主体110的自行车的下部,如图3至图6、图7、图9那样配置图2所示的单元主体110。此外,此处未图示,但预先将链条14架设于链轮11和后链轮13。
55.接着,如图8或图10所示,将单元连接部120插入设置于自行车主体10的单元接受部130进行连接。然后,如图8或图10所示,将螺栓150螺纹连接于形成有螺纹槽的一对连接孔。或者,经由一对连接孔螺纹连接螺栓150及螺母152。另外,在该阶段,最好轻轻拧紧形成为临时固定状态。
56.接着,如图2至图6所示,通过拧紧螺纹状调整部160的螺钉162,对单元主体110进行微调。由此,能够调整链条14的张力。即,如图11所示松弛的链条14如图12所示以足够的张力被设置。在成为图12所示那样的链条14适度张紧的状态之后,将螺栓150(或者螺栓150和螺母152)强力拧紧。由此,成为链条14适度张紧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100装配完毕的自行车。若在自行车使用期间链条14松弛,则通过再次拧松螺栓150(或着螺栓150和螺母152),并通过螺纹状调整部160对单元主体110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再次使链条14恢复为适度张紧的状态。
57.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100例如能够搭载于练习用的自行车。特别是在儿童进行骑自行车的练习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拆除了自行车用踏板装拆单元100的自行车进行练习,能够通过用脚蹬地面而向前前进从而掌握用于骑自行车的平衡感觉,当掌握了平衡感觉时,装上自行车用踏板装拆单元100,从而能够掌握通过踏板的推进力使自行车移动并进行操作的技术,由此容易利用一台自行车让儿童等进行骑自行车的练习。进而,在儿童等进行骑带踏板的自行车的练习时,能够对安装于自行车的踏板拆装单元的设置位置进行微调,维持自行车的链条的张力,防止在搭乘自行车期间链条脱落,从而避免受伤,提供安全的自行车的行驶。
58.特别是,在练习自行车时,容易跌倒,踏板单元会反复碰撞地面。其结果是,链条比通常的自行车更容易松弛,链条容易发生脱落。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发明涉及的自行车,通过对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100的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进行微调,能够维持自行车的链条的张力,防止在搭乘自行车期间链条脱落,因此能够防止搭乘者受伤,能够进行安全的自行车行驶。另外,目前,当链条发生了松弛时,需要拆下后轮车轴,并重新张紧链条等,从而花费时间,还需要工具。相对于此,根据本发明涉及的自行车,由于仅通过利用例如六角扳手这样简单的工具转动螺钉(螺钉162)就能够调整链条的张力,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方法调整链条的松弛度,并且也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59.图1是连接本发明涉及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60.图2是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单元主体侧的立体图。
61.图3是将单元接受部侧的连接孔形成为长孔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侧视图。
62.图4是将单元连接部侧的连接孔形成为长孔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侧视图。
63.图5是将单元接受部侧的连接孔形成为旋转滑动接合孔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
的侧视图。
64.图6是将单元连接部侧的连接孔形成为旋转滑动接合孔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侧视图。
65.图7是将单元连接部侧形成为夹持部件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连接前的主视图。
66.图8是将单元连接部侧形成为夹持部件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连接后的主视图。
67.图9是将单元接受部侧形成为夹持部件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连接前的主视图。
68.图10是将单元接受部侧形成为夹持部件的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的连接后的主视图。
69.图11是利用螺纹状调整部进行调整前的自行车主体的侧视图。
70.图12是利用螺纹状调整部进行调整后的自行车主体的侧视图。
71.附图标记说明
72.s
ꢀꢀꢀꢀꢀꢀ
滑动调整机构
73.10
ꢀꢀꢀꢀꢀ
自行车主体
74.11
ꢀꢀꢀꢀꢀ
链轮
75.12
ꢀꢀꢀꢀꢀ
踏板曲柄
76.13
ꢀꢀꢀꢀꢀ
后链轮
77.14
ꢀꢀꢀꢀꢀ
链条
78.100
ꢀꢀꢀꢀ
自行车用踏板拆装单元
79.110
ꢀꢀꢀꢀ
单元主体
80.120
ꢀꢀꢀꢀ
单元连接部
81.130
ꢀꢀꢀꢀ
单元接受部
82.140
ꢀꢀꢀꢀ
一对接合孔
83.140a
ꢀꢀꢀ
接受部侧接合孔
84.140b
ꢀꢀꢀ
连接部侧接合孔
85.142
ꢀꢀꢀꢀ
轴侧接合孔
86.144
ꢀꢀꢀꢀ
滑动接合孔
87.150
ꢀꢀꢀꢀ
螺栓
88.152
ꢀꢀꢀꢀ
螺母
89.160
ꢀꢀꢀꢀ
螺纹状调整部
90.162
ꢀꢀꢀꢀ
螺钉
91.164
ꢀꢀꢀꢀ
螺合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