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转运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71855发布日期:2021-04-06 12:1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材转运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石材转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石材转运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石材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设计、幕墙装饰和公共设施建设,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材主要分为天然石和人造石、大理石,天然石材按物理化学特性品质又分为板岩和花岗岩两种;石材在加工成型后需要转运装置进行运输至指定位置;

但是传统的转运装置的高度和支撑面的角度都是固定不变的,在通过转运装置运输车位置,还需再通过龙门架将石材调至运输车上,在通过龙门架将石材从转运装置吊至运输车上时,通过龙门架在运输车上移动位置较为困难,该过程较为麻烦,且在通过转运装置运输石材时,石材没有固定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材转运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转运装置的高度和支撑面的角度都是固定不变的,且转运装置没有固定石材,容易掉落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材转运装置,包括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四周上均设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端部上设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架4,所述移动架4内设有承载架5,所述承载架5的右侧与移动架4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架5的上方设有固定盖6,所述固定盖6相对承载架5左右移动,所述固定盖6上设有用于固定石材上下振动的上固定机构7,所述承载架5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来固定石材的侧向固定机构8;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设有贯穿的活动槽31,所述支撑架3的左侧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3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固定在移动架4上;所述承载架5的右侧下方设有向下凸出的旋转块51,所述移动架4对应旋转块51的位置设有向上凸起的连接块41,所述旋转块51与连接块41通过转动杆42连接;所述承载架5的下方固定有导轨52,所述导轨52内滑动连接有旋转滑动架53,所述导轨52的底部设有向两侧内凹的限位槽521,所述旋转滑动架53包括有移动块531,所述移动块531对应限位槽521的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块532,所述限位块532嵌入限位槽521内,所述移动块531远离导轨52的一端嵌入旋转块533的旋转槽534内,所述移动块531通过转轴535与旋转块53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533固定在第二电动推杆56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6固定在支撑架3上,并且第二电动推杆56穿过活动槽31;所述上固定机构7包括有上固定板71,所述上固定板71设于固定盖6朝向承载架5的一侧上,所述上固定板71上设有上螺纹杆72,所述上螺纹杆72穿过固定盖6的通孔63,所述上螺纹杆72螺纹连接有调节套73,所述调节套73嵌套于固定套74内,所述于固定套74固定在固定盖6上,所述固定套74设有内凹的卡槽75,所述调节套73对应卡槽75的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块76,所述卡块76嵌入卡槽75内,所述上固定板71的上表面设有上导杆77,所述固定盖6对应上导杆77的位置贯穿由上导孔711,所述上导杆77穿过上导孔711;所述侧向固定机构8包括有侧向固定板81,所述侧向固定板81设于承载架5的内侧,所述侧向固定板81上设有连接杆82,所述连接杆82嵌套于外螺纹套83内,所述承载架5的前后侧均设有贯穿有螺纹孔84,所述外螺纹套83与螺纹孔8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82的端部固定有定位环85,所述定位环85的侧面与外螺纹套83的一端相贴合,所述外螺纹套83的另一端与侧向固定板81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侧向固定板81设有连接杆82的一侧设有侧导杆86,所述承载架5对应侧导杆86的位置贯穿由侧导孔57,所述侧导杆86穿过侧导孔57。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承载架5上方的两内侧均设有向内凹的滑槽54,所述固定盖6对应滑槽54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滑块61,所述滑块61嵌入滑槽54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承载架5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有若干个呈等距排列的旋转辊55,所述旋转辊55的两端均嵌套有轴承座551,所述轴承座551均固定在承载架5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盖6的下方设有向内凹的嵌套槽62,所述上固定板71嵌入嵌套槽62内。

一种石材转运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承载架5一侧的固定孔552均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轴承座551,再将旋转辊55从承载架5另一侧的固定孔552穿入承载架5内,接着将其他的分别固定在承载架5的另一侧轴承座551,使旋转辊55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551固定在承载架5上;

第二步,将第二电动推杆56的输出端穿过移动架4,再将旋转块533固定在第二电动推杆56的输出端上,接着将移动块531嵌入旋转槽534内内,再通过转轴535将移动块531与旋转块533转动连接在一起;

第三步,将承载架5下方设有导轨52的一端朝向移动架4,再将承载架5从移动架4的右侧推入移动架4内,直到导轨52移动至移动块531的位置时,将移动块531的限位块532转动至与导轨52的限位槽521相对齐,再继续向移动架4内推承载架5,使限位块532嵌入限位槽521内,直到承载架5带动旋转块51移动至与连接块41内,再通过转动杆42分别穿过旋转块51与连接块41,使旋转块51与连接块41转动连接;

第四步,将移动架4嵌入支撑架3内,使第二电动推杆56穿过活动槽31,再将第一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3的左侧,再通过螺栓将第一电动推杆32固定在支撑架3上,第一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固定在移动架4上;

第五步,将调节套73远离卡块76的一端从固定套74的卡槽75一端穿过,使卡块76嵌入卡槽75内,再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固定套74固定在固定盖6对应通孔63的位置上,接着将上螺纹杆72远离上固定板71的一端从固定盖6的下方穿过通孔63,将上导杆77穿过上固定板71的上倒孔711,再将上螺纹杆72与调节套73螺纹连接,直到上固定板71嵌入嵌套槽62内,再将固定盖6两侧的滑块61对准滑槽54,再将固定盖6朝向承载架5推动,使滑块61嵌入滑槽54内;

第六步,将连接杆82远离侧向固定板81的一端从承载架5的内部穿过螺纹孔84,将侧导杆86穿过承载架5侧面的侧导孔57,再将外螺纹套8嵌套在连接杆82上,将外螺纹套8拧入螺纹孔84内,使外螺纹套8的一端与侧向固定板81的外表面相贴合,再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定位环85固定在连接杆82的端部上,使外螺纹套8的另一端与定位环85的外表面相贴合;

第七步,将底座1的四周分别固定上液压缸2,再将液压缸2的活塞杆的端部分别固定在支撑架3的下方。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在承载架5的一端与移动架4转动连接,通过导轨52、旋转滑动架53和第二电动推杆56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向上抬升承载架5,能够使承载架5绕着旋转块51的一端抬起,使承载架5卸出石材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移动架4与支撑架3左右相对移动的作用下,由第一电动推杆32可便捷的将移动架4推出,以便于将承载架5移动至运输车所需的位置再进行卸料工作,从而使石材卸料至运输车上的位置能够更加灵活,有效的提高了卸料的效率,使在将石材运至运输车上更加方便,同时通过上固定机构7和侧向固定机构8相互配合的作用下,能够将石材固定在承载架5内,防止在移动承载架5时造成石材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架、移动架和承载架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架和承载架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石材转运装置,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有轮子,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四周上均设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端部上设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架4,所述移动架4内设有承载架5,通过液压缸2的作用可升降支撑架3再通过支撑架3带动承载架5升降至所需的高度,以便于石材的转运;所述承载架5的右侧与移动架4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架5的上方设有固定盖6,所述固定盖6相对承载架5左右移动,所述固定盖6上设有用于固定石材上下振动的上固定机构7,所述承载架5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来固定石材的侧向固定机构8。如附图1至2所示,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设有贯穿的活动槽31,所述支撑架3的左侧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3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固定在移动架4上,其中第一电动推杆32由第一电机驱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2推动移动架4,再由移动架4带动承载架5移动,可使承载架5移动至运输车上内部的位置上,从而能够方便将石材分别转运到运输车的任意位置,以便于石材堆叠于运输车上。如附图2至4所示,所述承载架5的右侧下方设有向下凸出的旋转块51,所述移动架4对应旋转块51的位置设有向上凸起的连接块41,所述旋转块51与连接块41通过转动杆42连接;所述承载架5的下方固定有导轨52,所述导轨52内滑动连接有旋转滑动架53,所述导轨52的底部设有向两侧内凹的限位槽521,所述旋转滑动架53包括有移动块531,所述移动块531对应限位槽521的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块532,所述限位块532嵌入限位槽521内,所述移动块531远离导轨52的一端嵌入旋转块533的旋转槽534内,所述移动块531通过转轴535与旋转块53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533固定在第二电动推杆56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6固定在支撑架3上,并且第二电动推杆56穿过活动槽31,其中第二电动推杆56由第二电机驱动,通过第二电动推杆56的输出端与旋转滑动架53转动连接的作用下,在第二电动推杆56向上推起旋转滑动架53时,移动块531两侧的限位块532会顺着导轨52的限位槽521滑动,同时旋转滑动架53会转动,使限位块532能够顺利的在限位槽521内滑动,进而使移动块531能够向上推起承载架5,承载架5便绕着旋转块51的一端向上抬起,从而方便的将承载架5内的石材倒出至运输车上,起到节省使用龙门架的麻烦;所述承载架5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有若干个呈等距排列的旋转辊55,所述旋转辊55的两端均嵌套有轴承座551,所述轴承座551均固定在承载架5上,在将承载架5便绕着旋转块51的一端向上抬起时,通过旋转辊55的作用,能够使承载架5内的石材更加容易的移动至运输车上。

如附图2至3所示,所述承载架5上方的两内侧均设有向内凹的滑槽54,所述固定盖6对应滑槽54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滑块61,所述滑块61嵌入滑槽54内。如附图3至5所示,所述上固定机构7包括有上固定板71,所述上固定板71设于固定盖6朝向承载架5的一侧上,所述上固定板71上设有上螺纹杆72,所述上螺纹杆72穿过固定盖6的通孔63,所述上螺纹杆72螺纹连接有调节套73,所述调节套73嵌套于固定套74内,所述于固定套74固定在固定盖6上,所述固定套74设有内凹的卡槽75,所述调节套73对应卡槽75的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块76,所述卡块76嵌入卡槽75内;所述固定盖6的下方设有向内凹的嵌套槽62,所述上固定板71嵌入嵌套槽62内;所述上固定板71的上表面设有上导杆77,所述固定盖6对应上导杆77的位置贯穿由上倒孔711,所述上导杆77穿过上倒孔711,通过上导杆77与上倒孔711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限制上固定板71的旋转,同时引导上固定板71竖直上下移动;通过上螺纹杆72和调节套73螺纹连接的作用下,转动调节套73可带动上螺纹杆72竖直上下移动,再由上螺纹杆72带动上固定板71上下移动,当上固定板71将石材下压压紧至承载架5内时,可防止再运输石材时,石材发生上下振动而导致石材振离承载架5内。如附图3至6所示,所述侧向固定机构8包括有侧向固定板81,所述侧向固定板81设于承载架5的内侧,所述侧向固定板81上设有连接杆82,所述连接杆82嵌套于外螺纹套83内,所述承载架5的前后侧均设有贯穿有螺纹孔84,所述外螺纹套83与螺纹孔8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82的端部固定有定位环85,所述定位环85的侧面与外螺纹套83的一端相贴合,所述外螺纹套83的另一端与侧向固定板81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侧向固定板81设有连接杆82的一侧设有侧导杆86,所述承载架5对应侧导杆86的位置贯穿由侧导孔57,所述侧导杆86穿过侧导孔57,通过侧导杆86与侧导孔57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限制侧向固定板81的旋转,同时引导侧向固定板81水平左右移动;通过外螺纹套83与螺纹孔84螺纹连接的作用下,转动外螺纹套83可使外螺纹套83左右移动,通过外螺纹套83带动侧向固定板81左右移动,当承载架5内两侧的侧向固定板81将石材夹紧于承载架5内时,可将石材固定在承载架5内,避免转运石材时,石材在承载架5内发生移动而脱离承载架5。

如附图1至6所示,一种石材转运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承载架5一侧的固定孔552均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轴承座551,再将旋转辊55从承载架5另一侧的固定孔552穿入承载架5内,接着将其他的分别固定在承载架5的另一侧轴承座551,使旋转辊55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551固定在承载架5上;

第二步,将第二电动推杆56的输出端穿过移动架4,再将旋转块533固定在第二电动推杆56的输出端上,接着将移动块531嵌入旋转槽534内内,再通过转轴535将移动块531与旋转块533转动连接在一起;

第三步,将承载架5下方设有导轨52的一端朝向移动架4,再将承载架5从移动架4的右侧推入移动架4内,直到导轨52移动至移动块531的位置时,将移动块531的限位块532转动至与导轨52的限位槽521相对齐,再继续向移动架4内推承载架5,使限位块532嵌入限位槽521内,直到承载架5带动旋转块51移动至与连接块41内,再通过转动杆42分别穿过旋转块51与连接块41,使旋转块51与连接块41转动连接;

第四步,将移动架4嵌入支撑架3内,使第二电动推杆56穿过活动槽31,再将第一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3的左侧,再通过螺栓将第一电动推杆32固定在支撑架3上,第一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固定在移动架4上;

第五步,将调节套73远离卡块76的一端从固定套74的卡槽75一端穿过,使卡块76嵌入卡槽75内,再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固定套74固定在固定盖6对应通孔63的位置上,接着将上螺纹杆72远离上固定板71的一端从固定盖6的下方穿过通孔63,将上导杆77穿过上固定板71的上倒孔711,再将上螺纹杆72与调节套73螺纹连接,直到上固定板71嵌入嵌套槽62内,再将固定盖6两侧的滑块61对准滑槽54,再将固定盖6朝向承载架5推动,使滑块61嵌入滑槽54内;

第六步,将连接杆82远离侧向固定板81的一端从承载架5的内部穿过螺纹孔84,将侧导杆86穿过承载架5侧面的侧导孔57,再将外螺纹套8嵌套在连接杆82上,将外螺纹套8拧入螺纹孔84内,使外螺纹套8的一端与侧向固定板81的外表面相贴合,再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定位环85固定在连接杆82的端部上,使外螺纹套8的另一端与定位环85的外表面相贴合;

第七步,将底座1的四周分别固定上液压缸2,再将液压缸2的活塞杆的端部分别固定在支撑架3的下方。

如附图1至6所示,在使用时,先通过龙门架将石材吊入承载架5内,再将固定盖6两侧的滑块61嵌入承载架5的滑槽54内,将固定盖6推入承载架5,再通过旋转调节套73,由调节套73与上螺纹杆72的螺纹连接作用下,使上螺纹杆72向下移动,通过上螺纹杆72带动上固定板71朝向石材移动,将石材向下压紧,接着再转动承载架5两侧的外螺纹套83,由外螺纹套83与螺纹孔84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承载架5两侧的外螺纹套83带动侧向固定板81朝向石材的方向移动,将石材的两侧夹紧固定,便可推动支撑架3,通过支撑架3受力后,由底座1底下的轮子,使底座1移动,直到将支撑架移动至运输车的货箱位置后,便可向上或者向下驱动气缸2,由气缸2带动支撑架3升降,直到支撑架升降至与运输车的货箱底部同高后,便可将上固定板71和侧向固定板81移动至原位将石材松开,再驱动第一电动推杆32,由第一电动推杆32推动移动架4朝向运输车货箱的内部移动,直到移动架4带动承载架5移动至所需位置后,再驱动第二电动推杆56,通过第二电动推杆56向上推起旋转滑动架53,移动块531两侧的限位块532会顺着导轨52的限位槽521滑动,旋转滑动架53会转动,使限位块532能够顺利的在限位槽521内滑动,使移动块531能够向上推起承载架5,承载架5便绕着旋转块51的一端向上抬起,石材便在自身的重量作用下,从旋转辊55上向运输车的货箱内滑动,直到石材的一部分在运输车上,另一部分在承载架5内时,再反向驱动第一电动推杆32,由第一电动推杆32带动移动架4往原位置移动,此时由于旋转辊55的作用和石材一部分与运输车货箱表面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使石材再运输车的货箱原地不动,而移动架4往原位置移动,进而使石材完全放入运输车的货箱内,再反向驱动第二电动推杆56,使承载架5下降至原位,以便于继续转运石材。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