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82134发布日期:2021-07-09 09:5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施工车辆行驶于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时,轮胎在其上面的抓着力大大低于在干路面上的抓着力,防滑性能差,从而造成车辆行驶困难,安全系数降低。在北方的冬季,即使对施工现场路面进行定时打扫,轮胎与湿滑路面接触时也会立即产生薄冰,也无法避免车辆的打滑失控现象的发生。在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采用镶钉轮胎或者给轮胎加装防滑链的方式提高轮胎的防滑性能,但存在的弊端如下:
3.操作过程繁琐,既需要安装程序,又需要拆卸程序,人力成本较高。
4.因此,亟需一种操作快捷,自动化程度高的轮胎防滑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在车的前后轮眉上增加加热装置,达到了简单快捷的实现轮胎防滑技术效果。
6.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轮眉上的用于轮胎加热的加热单元、设置在加热单元和轮胎之间的隔离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
7.加热单元包括热风管和敷设在轮眉内的再加热组件;热风管的输入端与汽车发动机热交换器连接,热风管的输出端设置在轮眉上朝向轮胎的位置;
8.隔离单元为可开关的通风窗;
9.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加热单元和隔离单元。
10.进一步,优选的,再加热组件为沿着轮胎形状敷设在轮眉内的电热丝,电热丝与汽车电瓶通过导线相连接。
11.进一步,优选的,在热风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拉瓦尔管状结构的喷嘴。
12.进一步,优选的,喷嘴朝向轮胎,与垂直方向呈5~15
°
夹角设置。
13.进一步,优选的,热风管的输入端通过抽风电机与汽车发动机热交换器连接。
14.进一步,优选的,在热风管的外侧包覆有隔热层;隔热层为复合毛毡层,由纤维毡和ldpe薄膜加热模压制成。
15.进一步,优选的,通风窗为百叶窗结构。
16.进一步,优选的,通风窗对应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通风窗的通风窗开关;通风窗开关为固设在轮眉处的机械按钮。
17.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方法,包括:
18.当轮胎需要进行防滑辅助加热时,控制单元发送轮胎加热指令至热风管、敷设在轮眉内的再加热组件以及可开关的通风窗;通风窗打开,再加热组件开启产生热量,热风管的输出端将汽车发动机热交换器的热量通过热风吹送到轮胎表面;
19.待轮胎不需要进行防滑辅助加热时,控制单元发送停止加热指令热风管、再加热组件以及通风窗,热风管停止送风,再加热组件停止加热,通风窗关闭。
20.进一步,优选的,在轮眉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需要轮胎防滑加热的防滑检测器;防滑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接。
21.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及其方法,通过设置热风管以及再加热组件相结合,完成对轮胎干燥的技术效果;有益效果如下:
22.1)可以通过车辆自身提供的能源转化为热量为轮胎表层除冰;
23.2)安装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24.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25.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轮胎防滑辅助加热方法的逻辑原理示意图。
27.其中,
28.1、轮胎;2、轮眉;3、路面;4、热风管;5、电热丝;6、通风窗;7、通风窗开关;8、隔热层;9、电源线;10、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30.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1.为解决施工现场轮胎结冰问题,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安全,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通过设置热风管以及再加热组件相结合,完成对轮胎干燥的技术效果。
32.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3.图1对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整体描述。具体地说,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34.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轮眉2上的用于轮胎1加热的加热单元、设置在加热单元和轮胎1之间的隔离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
35.加热单元包括热风管4和敷设在轮眉2内的再加热组件;热风管4的输入端与汽车发动机热交换器连接,热风管4的输出端设置在轮眉2上朝向轮胎1的位置;隔离单元为可开关的通风窗6;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加热单元和隔离单元。需要说明的是,热风管的输入端通过抽风电机与汽车发动机热交换器连接。再加热组件和通风窗等结构可以通过自攻钉、卡扣或螺母与轮眉内侧的钣金相固定。
3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再加热组件为沿着轮胎形状敷设在轮眉2内的电热丝5,电热丝5与汽车电瓶通过导线相连接。在热风管4的外侧包覆有隔热层8;隔热层8为复合毛毡层,由纤维毡和ldpe薄膜加热模压制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再加热组件可以为电阻丝、电热板或加热管路,也可以是通过加热枪将丝状的加热材料复合到热塑性聚合膜上。将再加热组件设置为加热丝,并将加热丝设置于轮眉腔体的中部位置,以均匀的对轮胎进行加热,使轮胎持续保持干爽,保持车辆的行驶平稳,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热风管4的输出端设置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拉瓦尔管状结构的喷嘴。喷嘴朝向轮胎,与垂直方向呈5~15
°
夹角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将热风管4的出口端设置为拉瓦尔管状的喷嘴。由于拉瓦尔管是一种先收缩后扩张、用以产生超声速气流的管道,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拉瓦尔管的原理为气流在收缩管中加速,在扩张管中减速;拉瓦尔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亚声速气流在收缩段加速,至喉道(即管中横截面最小处)达到声速,进入扩张段成为超声速流,然后继续加速,直到管出口为止。经由拉瓦尔管输出的热风速度达到了提升,进一步提升了轮胎干燥效率。
38.具体地说,通过将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安装在汽车前后轮眉上;将外包隔热层的热风管的一端安装在汽车暖风装置处(及汽车发动机的热交换器),一端安装到轮眉的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接口处;电热丝的电源线9随热风管4铺设与汽车电瓶相连接。在应用过程中,车辆启动时,将壳开关的通风窗6打开,通上电源,将车辆提供的暖气二次升温,起到快速融化轮胎表面冰雪的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可以利用汽车自身已有的加热和电源装置给轮胎进行除冰防滑处理;同时,由于其构造简单,利用车辆自身装置提供能源,具有不用额外提供加热装置而方便使用的技术效果。
39.通风窗6为百叶窗结构。通风窗对应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通风窗的通风窗开关7;通风窗开关7为固设在轮眉2处的机械按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风窗可以为机械开关结构,也可以为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自动操作结构。因为轮眉处迎合轮胎形状的弧形结构,因此,可以将通风窗设置为多个,且每个对应一个通风窗开关。
4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排出意外进入在轮眉与通风窗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的雨水,在通风窗的一端设置有溢流孔10。
4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方法。
42.图2对轮胎防滑辅助加热方法的逻辑原理进行了展示;具体的,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轮胎防滑辅助加热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
43.轮胎防滑辅助加热方法包括:步骤s210

s220。
44.s210、当轮胎需要进行防滑辅助加热时,控制单元发送轮胎加热指令至热风管、敷设在轮眉内的再加热组件以及可开关的通风窗;通风窗打开,再加热组件开启产生热量,热风管的输出端将汽车发动机热交换器的热量通过热风吹送到轮胎表面;
45.s220、待轮胎不需要进行防滑辅助加热时,控制单元发送停止加热指令热风管、再加热组件以及通风窗,热风管停止送风,再加热组件停止加热,通风窗关闭。
46.进一步,优选的,在轮眉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需要轮胎防滑加热的防滑检测器;防滑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接。防滑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与热风管相连接的抽风电机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加热丝的电源线的信号输入端,防滑检测器、控制单元和抽风电机的电力
输入端通过电源线9连接汽车电瓶的电力输出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防滑检测器为雨量感应器、温湿度传感应器中的至少一种。
47.本发明的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方法,通过车辆自身提供的能源转化为热能,将受热面的轮胎表层的冰雪蒸发,而加热的轮胎面旋转至冰面时,冰面受热融化又结冰,出现轮胎印,间接的增加冰面的粗糙度,起到轮胎防滑作用,且可以达到行进车辆为道路除冰效果。
48.综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及其方法,通过设置热风管以及再加热组件相结合,具有安装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49.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轮胎防滑辅助加热装置,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