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9351发布日期:2022-06-08 10:3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车体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2.一直以来,作为车体前部结构所包括的前围侧结构,例如已知有下述结构,即:在设于前围板的侧部的、侧补强构件中,将第一凸缘的两侧重合于第二凸缘及后端部而形成闭截面。所述前围侧结构例如以下述方式变形,即:因前表面碰撞而输入的前碰负荷导致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所成的屈曲角度进一步成为锐角。因此,可提高将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重合的部分的刚性、强度。由此,例如可使较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更靠车辆前方的部分(区域)变形而吸收冲击能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120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
但是,专利文献1的车体前部结构那样仅使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的屈曲角度变形为锐角的情况下,难以确保充分的刚性、强度。因此,较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更靠车辆前方的部分(区域)对冲击能量的吸收量小。由此,以往的结构例如难以应对车体重量大的车辆、或高速行驶的车辆的因前表面碰撞而输入的前碰负荷。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可通过提高强度、刚性从而增加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009]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技术手段。
[0011]
(1)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结构(例如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10)包括:前柱外延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前柱外延件52),从前柱(例如实施方式的前柱14)向车体前方伸出;前围侧外延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前围侧外延件53),从所述前柱外延件的前端部向车体前方伸出并配置于前围板(例如实施方式的前围上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与所述前柱外延件一起形成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第一

字截面部;上梁本体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上梁本体部31),从所述前柱外延件及所述前围侧外延件向车体前方且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形成为与所述第一

字截面部连续的第二

字截面部;以及盖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上梁盖构件32),将由所述第一

字截面部及所述第二

字截面部形成的

字截面的开口堵塞,且由所述盖构件、所述上梁本体部、所述前柱外延件及所述前围侧外延件,形成向车体前方且下方连续的矩形闭截面的上梁(例如实施方式的上梁16)。
[0012]
如此,由前柱外延件及前围侧外延件形成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第一

字截面部。而且,上梁本体部形成为与第一

字截面部连续的第二

字截面部。进而,由第一


截面部及第二

字截面部形成

字截面,并利用盖构件将

字截面的开口堵塞,由此将上梁形成为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矩形闭截面。
[0013]
上梁中位于前围板的侧部的后部通过由第一

字截面部及盖构件形成为矩形闭截面,从而将强度、刚性形成得高。而且,上梁向车体前方且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
[0014]
此处,例如在前表面碰撞所致的前碰负荷输入至上梁的前端部的情况下,所输入的前碰负荷经由上梁的后部传递至前柱。关于上梁,将位于前围板的侧部的后部的强度、刚性形成得高。因此,可通过所输入的前碰负荷,使上梁中向车体前方且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的前方侧的部位向下方弯折。
[0015]
这样,通过将上梁的后部的强度、刚性形成得高,从而可使上梁的前方侧的部位向下方弯折而增加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016]
(2)所述前柱外延件也可包括:上部柱外延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柱外延件54),从所述前柱向车体前方伸出,所述上部柱外延件在车体前方的前端部中,在上表面(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延件上壁61)具有从上方重叠所述前围侧外延件的、上侧固定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上侧固定部69)。
[0017]
如此,在上部柱外延件的前端部中,在上表面形成有上侧固定部。因此,可对上侧固定部从上方重叠前围侧外延件并固定。由此,可在上部柱外延件的前端部容易地组装前围侧外延件,例如可通过点焊而可靠地接合。
[0018]
(3)所述前柱外延件也可包括:下部柱外延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柱外延件55),从所述前柱中所述上部柱外延件伸出的下方朝向车体前方伸出,所述下部柱外延件在车体前方的前端部中,在下表面(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外延件下壁72)具有从下方重叠所述上梁本体部的下壁(例如实施方式的梁下壁37)的、下侧固定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下侧固定部82)。
[0019]
如此,在下部柱外延件的前端部中,在下表面形成有下侧固定部。因此,可对下侧固定部从下方重叠上梁本体部的下壁并固定。由此,可在下部柱外延件的前端部容易地组装上梁本体部的下壁,例如可通过点焊而可靠地接合。
[0020]
进而,通过在下部柱外延件的前端部接合上梁本体部的下壁,从而可使下部柱外延件朝向前柱并且向下方倾斜。
[0021]
在前柱的下端部连结侧梁(side sill),侧梁向车体后方伸出。由此,通过使下部柱外延件向下方倾斜,从而在负荷从下部柱外延件传递至前柱的情况下,例如可提高从前柱向侧梁侧的负荷传递性。
[0022]
(4)所述上部柱外延件也可具有:侧板固定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侧板固定部64),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于所述前围板的侧板(例如实施方式的前围侧板51)。
[0023]
如此,通过将上部柱外延件的侧板固定部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于前围板的侧板,从而可将侧板固定部牢固地接合(固定)于侧板。因此,例如可充分弥补上部柱外延件及前柱的接合强度,提高上部柱外延件(即,前围侧结构)的强度、刚性。
[0024]
(5)所述前柱也可包括:内板(例如实施方式的内板25),设于车体内侧,所述内板从所述前柱外延件向车体前方伸出的部位(例如实施方式的前柱外延件伸出的前部位14c)沿着所述下部柱外延件向车体前方延伸,所述下部柱外延件具有:内板固定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内板固定部76),重叠于所述内板中向车体前方延伸的伸出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伸出部
29)。
[0025]
如此,通过将下部柱外延件的内板固定部重叠于内板的伸出部,从而可将内板固定部牢固地接合(固定)于内板的伸出部。
[0026]
此处,内板为将前柱形成为闭截面的板。在所述内板的伸出部接合有内板固定部。由此,例如即便下部柱外延件在车体前后方向变长,也可提高下部柱外延件(即,前围侧结构)的强度、刚性。
[0027]
(6)所述车体前部结构也可具有:第一接合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接合部78),接合有从所述下部柱外延件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侧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外延件凸缘74)及所述前柱;以及第二接合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接合部79),接合有所述上梁本体部及所述下部柱外延件的前端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位于较所述第二接合部更靠车体下方。
[0028]
如此,使第一接合部位于较第二接合部更靠车体下方。因此,可使下部柱外延件朝向前柱并且向下方倾斜。进而,第一接合部中,向车体下方延伸的下侧凸缘与前柱接合。
[0029]
由此,例如在因前表面碰撞而输入前碰负荷的情况下,作为将从上梁传递的前碰负荷向前柱的下部侧传递的路径,下部柱外延件发挥功能。在前柱的下端部连结地板构件(例如侧梁),地板构件(侧梁)向车体后方伸出。
[0030]
其结果为,从上梁传递的前碰负荷容易经由下部柱外延件及前柱从前柱的下端部向侧梁等地板构件侧传递。因此,可抑制前柱向车室内侧变形。
[0031]
(7)所述盖构件也可具有:紧固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紧固部41),通过紧固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紧固螺栓42)而紧固于所述前柱,且设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部在车体高度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0032]
如此,通过紧固构件将盖构件的紧固部紧固于前柱,将紧固部设于相对于第一接合部在车体高度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因此,例如在将前表面碰撞所致的前碰负荷从上梁向前柱传递时,可避开紧固构件而从第一接合部输入至前柱。由此,可防止前碰负荷传递至紧固构件而紧固构件因前碰负荷发生断裂。
[0033]
(8)所述车体前部结构也可包括:补强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补强构件33),接合于所述上梁本体部的侧壁(例如实施方式的梁侧壁35)及所述下壁,补强所述上梁本体部,所述第二接合部将所述上梁本体部、所述下部柱外延件的前端部及所述补强构件三片重叠而接合。
[0034]
如此,第二接合部与补强上梁的补强构件一起接合。因此,容易将从上梁传递的前碰负荷传递至下部柱外延件。由此,例如从上梁传递的前碰负荷容易经由下部柱外延件及前柱从前柱的下端部向侧梁等地板构件侧传递。因此,可抑制前柱向车室内侧变形。
[0035]
(9)所述第二接合部也可具有:侧壁侧接合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侧壁侧接合部84),将所述上梁本体部的所述侧壁、所述下部柱外延件的前端部及所述补强构件三片重叠而接合;以及下壁侧接合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下壁侧接合部85),将所述上梁本体部的所述下壁、所述下部柱外延件的前端部及所述补强构件三片重叠而接合。
[0036]
如此,在第二接合部包括侧壁侧接合部及下壁侧接合部。侧壁侧接合部为接合上梁本体部的侧壁的部位,下壁侧接合部为接合上梁本体部的下壁的部位。另外,侧壁侧接合部及下壁侧接合部形成为l字状。即,补强构件、上梁本体部及下部柱外延件接合成l字状。由此,例如容易将从上梁传递的前碰负荷向下部柱外延件侧传递。
[0037]
(10)所述上部柱外延件位于较所述下部柱外延件更靠车体上方,随着朝向车体后方的所述前柱而向车体上侧伸出,且所述车体前部结构具有:第三接合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三接合部67),将从所述上部柱外延件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且位于所述矩形闭截面的内部的上侧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延件凸缘63)、与所述前柱接合。
[0038]
如此,将上部柱外延件配置于较下部柱外延件更靠车体上方。而且,使上部柱外延件随着朝向车体后方的前柱而向车体上侧伸出。此处,由上部柱外延件及下部柱外延件构成前柱外延件。
[0039]
因此,通过使上部柱外延件向车体上侧伸出,从而可确保前柱外延件接合于前柱的面积大。由此,例如可确保承受从上梁传递的前碰负荷的前柱的面积大。进而,第三接合部以从上部柱外延件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上侧凸缘配置于矩形闭截面的内部的状态,与前柱接合。
[0040]
由此,例如可利用也包含前柱的下部的大面积(区域)来承接从上梁传递的前碰负荷,并且防止前碰负荷集中于前柱的上部侧。
[0041]
[发明的效果]
[0042]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上梁的后部的强度、刚性形成得高,从而可使上梁的前方侧的部位向下方弯折而增加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附图说明
[0043]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侧面图。
[0044]
图2为从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将上梁盖构件分解的侧面图。
[0045]
图3为沿着图2的iii-iii线截断的截面图。
[0046]
图4为沿着图1的iv-iv线截断的截面图。
[0047]
图5为将图2的车体前部结构分解的侧面图。
[0048]
图6为从车体前下方观看一实施方式的前围侧结构所包括的第一柱外延件及前围侧外延件的立体图。
[0049]
图7为以透过一实施方式的前围侧结构所包括的第一柱外延件的状态从车体前下方观看的立体图。
[0050]
图8为从车体前侧方观看一实施方式的前围侧结构所包括的第二柱外延件的立体图。
[0051]
图9为从车体后上方观看一实施方式的前围侧结构所包括的第二柱外延件的立体图。
[0052]
图10为从车体前上方观看一实施方式的前围侧结构所包括的第二柱外延件的立体图。
[0053]
[符号的说明]
[0054]
10:车体前部结构
[0055]
12:侧梁
[0056]
14:前柱(下前柱)
[0057]
14c:前柱外延件伸出的前部位(部位)
[0058]
16:上梁
[0059]
16c:易变形部
[0060]
18:前围侧结构
[0061]
22:前围上板(前围板)
[0062]
25:内板
[0063]
29:伸出部(前部侧面、前部侧面部)
[0064]
31:上梁本体部
[0065]
32:上梁盖构件(盖构件)
[0066]
33:补强构件
[0067]
35:梁侧壁(侧壁)
[0068]
36:梁上壁
[0069]
37:梁下壁(下壁)
[0070]
41:紧固部(紧固点)
[0071]
42:紧固螺栓(紧固构件)
[0072]
51:前围侧板(前围板的侧板)
[0073]
52:前柱外延件
[0074]
53:前围侧外延件
[0075]
54:第一柱外延件(上部柱外延件)
[0076]
55:第二柱外延件(下部柱外延件)
[0077]
61:第一外延件上壁(上表面、上表面部)
[0078]
63:第一外延件凸缘(上侧凸缘)
[0079]
64:侧板固定部
[0080]
67:第三接合部
[0081]
69:上侧固定部
[0082]
72:第二外延件下壁(下表面、下表面部)
[0083]
74:第二外延件凸缘(下侧凸缘)
[0084]
76:内板固定部
[0085]
78:第一接合部
[0086]
79:第二接合部
[0087]
82:下侧固定部
[0088]
84:侧壁侧接合部(侧壁侧接合点)
[0089]
85:下壁侧接合部(下壁侧接合点)
[0090]
ve: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009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10进行说明。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侧方。此外,车辆的用途或种类等并无特别限定,作为一实施方式,以汽车为例进行说明。而且,车体前部结构10为大致左右对称地形成的结构体,以下对左侧构件进行说明,省略右侧构件的说明。
[0092]
<车辆>
[0093]
图1为车体前部结构10的侧面图。图2为从车体前部结构10将上梁盖构件32分解的侧面图。
[0094]
如图1、图2所示,车辆ve例如包括:车体前部结构10,构成车体的前部;以及侧梁12,从车体前部结构10的下部向车体后方延伸。
[0095]
侧梁12例如为通过形成为矩形形状的闭截面从而刚性高的构件,构成车体下部骨架的一部分。前柱(具体而言下前柱(front pillar lower))14从侧梁12的前端部12a向上方竖起。以下,将下前柱说明作前柱14。
[0096]
<车体前部结构>
[0097]
车体前部结构10例如包括前柱14、前侧车架(front side frame)15、上梁16及前围侧结构18。
[0098]
<前柱>
[0099]
前柱14例如从侧梁12的前端部12a竖起至前围上板(前围板)22。在前柱14的上端部14a连结有上前柱23。
[0100]
前柱14例如为通过形成为闭截面而刚性高的构件,构成车体前部骨架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前柱14中,例如主要部位14a由内板25及外板26形成为矩形形状的闭截面。内板25设于车体内侧。外板26形成于外侧板(side panel outer)24中与前柱14对应的部位。外侧板24为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车体的整个侧面的、装饰用的板材。
[0101]
图3为沿着图2的iii-iii线截断的截面图。
[0102]
如图2、图3所示,前柱14例如除了主要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14b由内板25、外板26及前板27形成为矩形形状的闭截面。前柱14的其他部位14b为固定上梁16或前围侧结构18的部位。以下,有时将其他部位14b称为“前围侧连接部14b”。
[0103]
内板25在前围侧连接部14b中,在车体前方的部位具有伸出部(前部侧面、前部侧面部)29。即,通过在内板25具有伸出部29,从而内板25自身形成为向车体前方延伸的板。具体而言,伸出部29从前围侧结构18的前柱外延件52(后述)伸出的前部位(部位)14c向车体前方延伸。
[0104]
<前侧车架>
[0105]
如图1所示,前侧车架15例如从侧梁12中前端部12a的车体后方附近的部位向车体前方延伸。前侧车架15例如为通过形成为矩形形状的闭截面从而刚性高的构件,构成车体前部骨架的一部分。前侧车架15设于上梁16的车宽方向内侧。
[0106]
<上梁>
[0107]
图4为沿着图1的iv-iv线截断的截面图。
[0108]
如图1、图2、图4所示,上梁16例如从前柱14及前围侧结构18向车体前方且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上梁16包括上梁本体部31、上梁盖构件(盖构件)32及补强构件33。
[0109]
上梁本体部31例如从前围侧结构18向车体前方且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上梁本体部31例如具有梁侧壁(侧壁)35、梁上壁36及梁下壁(下壁)37。上梁本体部31由梁侧壁35、梁上壁36及梁下壁37形成为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

字状的截面。
[0110]
以下,有时将上梁本体部31的

字状的截面称为“上梁

字截面部(第二

字截面部)”。
[0111]
上梁

字截面部的后端部与前围侧结构18的前围侧

字截面部(第一

字截面
部)在长度方向连续。由上梁

字截面部及前围侧

字截面部,形成以从前柱14向车体前方下垂的方式伸出且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

字截面。
[0112]
关于前围侧结构18的前围侧

字截面部,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0113]
上梁盖构件32以将由上梁

字截面部及前围侧

字截面部形成的

字截面的开口堵塞的方式,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前围侧结构18及上梁本体部31。
[0114]
上梁盖构件32在后端部32a具有多个紧固部(紧固点)41。紧固部41为通过紧固螺栓(紧固构件)42紧固于前柱14的外板26的部位。实施方式中,例示紧固螺栓42作为紧固构件,但例如也可使用铆钉等其他紧固构件。
[0115]
在上梁本体部31中基部(后端部)31a的内部设有补强构件33。补强构件33具有补强纵壁44及补强下壁45。补强构件33由补强纵壁44及补强下壁45形成为截面l字状。
[0116]
补强纵壁44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上梁本体部31的梁侧壁35。补强下壁45从车体上方接合于上梁本体部31的梁下壁37。通过在上梁本体部31的基部31a中梁侧壁35及梁下壁37接合补强构件33,从而上梁本体部31的基部31a由补强构件33进行补强。
[0117]
补强构件33的后端部33a接合于前围侧结构18的第二柱外延件55(后述)的前端部。
[0118]
上梁16的顶端部(前端部)16a经由角撑48而结合(连结)于前侧车架15的前端部15a。角撑48从前侧车架15的前端部15a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与上梁本体部31的顶端部(前端部)31b连结。角撑48形成为矩形形状的闭截面。此外,关于上梁16,将在下文中更详细说明。
[0119]
<前围侧结构>
[0120]
图5为将车体前部结构10分解的侧面图。
[0121]
如图5所示,前围侧结构18包括前围侧板(前围板的侧板)51、前柱外延件52及前围侧外延件53。
[0122]
前围侧板51牢固地固定于前围上板22的外侧部、内板25的上端部25a(前柱14的上端部14a)、上仪表板(dashboard upper)58的外侧部。前围侧板51在侧面观看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以相对于车宽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
[0123]
如图2、图5所示,前柱外延件52从前柱14的前围侧连接部14b向车体前方伸出。前柱外延件52包括第一柱外延件(上部柱外延件)54及第二柱外延件(下部柱外延件)55。
[0124]
图6为从车体前下方观看第一柱外延件54及前围侧外延件53的立体图。图7为以透过第一柱外延件54的状态从车体前下方观看的立体图。
[0125]
如图2、图6、图7所示,第一柱外延件54从前柱14的前围侧连接部14b中的上端部14a向车体前方伸出。第一柱外延件54位于较第二柱外延件55更靠车体上方,随着朝向车体后方的前柱14而向车体上侧伸出。
[0126]
第一柱外延件54具有第一外延件上壁(上表面、上表面部)61、第一外延件纵壁62及第一外延件凸缘(上侧凸缘)63。
[0127]
第一外延件上壁61从纵向配置的第一外延件纵壁62的上边向车宽方向外侧横向地伸出。第一外延件纵壁62从第一外延件上壁61的内边向车体下侧纵向地伸出。由第一外延件上壁61及第一外延件纵壁62将第一柱外延件54形成为截面l字状。
[0128]
第一外延件纵壁62具有侧板固定部64。侧板固定部64以沿着前围侧板51的下部
51a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的状态,接合(固定)于下部51a。因此,例如可利用前围侧板51的下部51a与侧板固定部64的接合强度来充分弥补第一柱外延件54及前柱14的接合强度。由此,可提高第一柱外延件54(即,前围侧结构18)的强度、刚性。
[0129]
第一外延件凸缘63从第一柱外延件54的后端部54a向下方延伸。第一外延件凸缘63位于由上梁16及前围侧结构18形成的矩形闭截面的内部。
[0130]
关于上梁16及前围侧结构18的矩形闭截面,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0131]
第一外延件凸缘63设于第一外延件上壁61及第一外延件纵壁62的各后端部,沿着前柱14的前板27配置。通过将第一外延件凸缘63接合于前板27,从而利用第一外延件凸缘63及前板27而设有第三接合部67。
[0132]
如此,将第一柱外延件54配置于较第二柱外延件55更靠车体上方。进而,使第一柱外延件54随着朝向车体后方的前柱14而向车体上侧伸出。此处,由第一柱外延件54及第二柱外延件55构成前柱外延件52。
[0133]
如此,通过使第一柱外延件54向车体上侧伸出,从而可确保前柱外延件52接合于前柱14的面积大。由此,例如可确保承受从上梁16传递的前碰负荷f的前柱14的面积大。
[0134]
前碰负荷f因前表面碰撞而输入至上梁16,经由上梁16传递至前柱外延件52。
[0135]
进而,第三接合部67以从第一柱外延件54的后端部54a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外延件凸缘63配置于上梁16的大致矩形闭截面的内部的状态,与前柱14接合。
[0136]
由此,例如可利用也包含前柱14的下部的大面积(区域)来承受从上梁16传递的前碰负荷f,并且防止前碰负荷f集中于前柱14的上部侧。因此,可抑制前柱14向车体后方的车室内侧变形。
[0137]
而且,第一柱外延件54在第一外延件上壁61的前端部具有上侧固定部69。上侧固定部69为前围侧外延件53的后端部53a从上方重叠的部位。
[0138]
即,在上侧固定部69,从上方重合并接合前围侧外延件53中前围侧外延件上壁91(后述)的后端部。进而,在第一外延件纵壁62的前端部,从车宽方向内侧重合并接合前围侧外延件53中前围侧外延件纵壁92(后述)的后端部。
[0139]
如此,可在上侧固定部69从上方重合并接合前围侧外延件53的后端部53a。由此,可对第一柱外延件54的前端部54b容易地组装前围侧外延件53,例如可通过点焊而可靠地接合。
[0140]
图8为从车体前侧方观看第二柱外延件55的立体图。图9为从车体后上方观看第二柱外延件55的立体图。图10为从车体前上方观看第二柱外延件55的立体图。
[0141]
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二柱外延件55从前柱14的前围侧连接部14b中第一柱外延件54(参照图2)伸出的下方部位向车体前方伸出。第二柱外延件55随着朝向车体后方的前柱14(前围侧连接部14b)而向车体下侧伸出。
[0142]
第二柱外延件55具有第二外延件下壁(下表面、下表面部)72、第二外延件纵壁73及第二外延件凸缘(下侧凸缘)74。
[0143]
第二外延件下壁72从纵向的第二外延件纵壁73的下边向车宽方向外侧横向地伸出。第二外延件纵壁73从横向的第二外延件下壁72的内边向车体上侧伸出。由第二外延件下壁72及第二外延件纵壁73将第二柱外延件55形成为截面l字状。
[0144]
如图3、图10所示,第二外延件纵壁73在车体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内板固定部
76。内板固定部76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于内板25的伸出部29的状态牢固地接合。
[0145]
此处,内板25为将前柱14(前围侧连接部14b)形成为闭截面的板。在所述内板25的伸出部29接合有内板固定部76。由此,例如即便第二柱外延件55在车体前后方向形成得长,也可提高第二柱外延件55(即,前围侧结构18)的强度、刚性。
[0146]
如图8、图9所示,第二外延件凸缘74从第二柱外延件55的后端部55a向下方延伸。通过将第二外延件凸缘74接合于前板27,从而利用第二外延件凸缘74及前板27而设有第一接合部78。
[0147]
如图2所示,第一接合部78设于相对于上梁盖构件32的紧固部41在车体高度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紧固部41由紧固螺栓42从车宽方向外侧紧固于前围侧连接部14b。具体而言,通过将紧固螺栓42插入至前围侧连接部14b的安装孔43,并将插入的紧固螺栓42螺合于紧固螺母(未图示),从而将紧固部41紧固于前围侧连接部14b。
[0148]
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78相对于紧固部41而设于车体下方。此外,也可将第一接合部78相对于紧固部41而设于车体上方。
[0149]
如此,使第一接合部78在车体高度方向与上梁盖构件32的紧固部41不同。因此,例如在将前表面碰撞所致的前碰负荷f从上梁16向前柱14(前围侧连接部14b)传递时,可避开紧固螺栓42而从第一接合部78输入至前柱14。由此,可防止前碰负荷f传递至紧固螺栓42而紧固螺栓42因前碰负荷f发生断裂。
[0150]
前碰负荷f因前表面碰撞而输入至上梁16,经由上梁16传递至前柱14。
[0151]
如图9、图10所示,在第二外延件下壁72的前端部,从车体下方重叠并接合有上梁本体部31的梁下壁37中的后端部。通过将梁下壁37的后端部接合于第二外延件下壁72的前端部,从而利用梁下壁37的后端部及第二外延件下壁72的前端部而设有第二接合部79。
[0152]
而且,第二柱外延件55在第二外延件下壁72的前端部具有下侧固定部82。下侧固定部82为上梁本体部31的梁下壁37中的后端部37a从下方重叠的部位。因此,可将梁下壁37的后端部37a从下方重叠并固定。由此,可对第二柱外延件55的前端部(即,下侧固定部82)容易地组装梁下壁37的后端部37a,例如可通过点焊而可靠地接合。
[0153]
如图1、图8所示,通过在第二柱外延件55的前端部(下侧固定部82)接合梁下壁37的后端部37a,从而可使第二柱外延件55随着朝向前柱14而向下方倾斜。而且,地板构件(例如侧梁12)连结于前柱14的下端部14b,地板构件(侧梁12)向车体后方伸出。
[0154]
由此,例如在从第二柱外延件55向前柱14传递前碰负荷(负荷)f)的情况下,例如可提高从前柱14向侧梁12侧的负荷传递性。
[0155]
前碰负荷f因前表面碰撞而输入至上梁16,经由上梁16而传递至第二柱外延件55。
[0156]
如图8至图10所示,以在下侧固定部82接合有梁下壁37的后端部37a的状态设有第二接合部79。所述第二接合部79将上梁本体部31的基部31a、第二柱外延件55的前端部及补强构件33的后端部三片重叠而接合。
[0157]
因此,容易将从上梁16传递的前碰负荷f传递至第二柱外延件55。由此,例如从上梁16传递的前碰负荷f容易经由第二柱外延件55及前柱14从前柱14的下端部向侧梁12(参照图1)等地板构件侧传递。因此,可抑制前柱14向车室内侧变形。
[0158]
而且,第二接合部79具有侧壁侧接合部(侧壁侧接合点)84及下壁侧接合部(下壁侧接合点)85。侧壁侧接合部84将上梁本体部31的梁侧壁35中的后端部、第二外延件纵壁73
的前端部及补强纵壁44的后端部三片重叠而接合。
[0159]
进而,下壁侧接合部85将上梁本体部31的梁下壁37中的后端部、第二外延件下壁72的前端部及补强下壁45的后端部三片重叠而接合。
[0160]
即,补强构件33的后端部以夹持于上梁本体部31的基部31a与第二柱外延件55的前端部的状态接合。
[0161]
如此,侧壁侧接合部84为接合上梁本体部31的梁侧壁35的部位。下壁侧接合部85为接合上梁本体部31的梁下壁37的部位。因此,侧壁侧接合部84及下壁侧接合部85形成为l字状(大致l字状)。即,上梁本体部31的基部31a、补强构件33的后端部及第二柱外延件55的前端部接合成截面l字状(大致l字状)。由此,例如可将从上梁16传递的前碰负荷f容易地传递至第二柱外延件侧。
[0162]
而且,如上文所述,第二柱外延件55随着朝向车体后方的前柱14而向车体下侧伸出。因此,第一接合部78位于较第二接合部79更靠车体下方。因此,可使第二柱外延件55朝向前柱14并且向下方倾斜。进而,第一接合部78的向车体下方延伸的第二外延件凸缘74与前柱14(前围侧连接部14b)接合。
[0163]
由此,例如在因前表面碰撞而输入前碰负荷f的情况下,作为将从上梁16传递的前碰负荷f向前柱14的下部侧传递的路径,第二柱外延件55发挥功能。而且,侧梁12(参照图1)等从前柱14的下端部14b向车体后方伸出。
[0164]
因此,从上梁16传递的前碰负荷f容易经由第二柱外延件55及前柱14从前柱14的下端部14b(参照图1)向侧梁12等地板构件侧传递。由此,可抑制前柱14向车室内侧变形。
[0165]
如图2、图6、图7所示,前围侧外延件53从第一柱外延件54的前端部54b向车体前方伸出至上梁本体部31的基部31a。前围侧外延件53从上梁本体部31的基部31a随着朝向车体后方的第一柱外延件54的前端部54b而向车体上侧伸出。
[0166]
前围侧外延件53配置于前围侧板51的车宽方向外侧,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于前围侧板51。
[0167]
前围侧外延件53具有前围侧外延件上壁(上表面、上表面部)91及前围侧外延件纵壁92。
[0168]
前围侧外延件上壁91从纵向的前围侧外延件纵壁92的上边向车宽方向外侧横向地伸出。前围侧外延件纵壁92从横向的前围侧外延件上壁91的内边向车体下侧纵向地伸出。
[0169]
由前围侧外延件上壁91及前围侧外延件纵壁92将前围侧外延件53形成为截面l字状。
[0170]
前围侧外延件53的后端部53a接合于第一柱外延件54的前端部54b。具体而言,前围侧外延件上壁91的后端部从上方重合并接合于第一外延件上壁61的前端部。而且,前围侧外延件纵壁92的后端部从车宽方向内侧重合并接合于第一外延件纵壁62的前端部。
[0171]
前围侧外延件53的前端部接合于上梁本体部31的基部31a(例如梁上壁36的后端部36a)。具体而言,例如前围侧外延件上壁91的前端部91a从上方重合并接合于上梁本体部31的梁上壁36中的后端部36a。
[0172]
如此构成的前围侧结构18由前柱外延件52(即,第一柱外延件54、第二柱外延件55)及前围侧外延件53形成上文所述的前围侧

字截面部。前围侧

字截面部为向车宽方
向外侧开口的

字状的截面。
[0173]
如图1、图2所示,在前围侧

字截面部的前围侧结构18,上梁本体部31的基部31a从车体前方侧在长度方向接合,进而,上梁盖构件32的后部32b从车宽方向外侧接合。
[0174]
上梁本体部31从前围侧外延件53的前端部及第二柱外延件55的前端部向车体前方且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上梁本体部31如上文所述,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上梁

字截面部。
[0175]
如此,上梁本体部31从前围侧结构18向车体前方且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由此,由前围侧

字截面部及上梁

字截面部在长度方向连续地形成向车体前方且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的

字截面。前围侧结构18及上梁本体部31的

字截面为形成为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

字状的截面。
[0176]
上梁盖构件32接合于前围侧结构18及上梁本体部31(也参照图4)。因此,前围侧结构18及上梁本体部31的

字截面的开口由上梁盖构件32堵塞。由上梁盖构件32、上梁本体部31及前围侧结构18,形成从前柱14向车体前方且向下方在长度方向连续的矩形闭截面(大致矩形闭截面)的上梁16。
[0177]
即,上梁16从前柱14向车体前方且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以下,有时将上梁16中以垂下的方式伸出的部位16c称为“易变形部16c”。
[0178]
上梁16与前围侧结构18一起形成为矩形形状的闭截面(即,矩形闭截面),由此为强度、刚性高的构件,构成车体前部骨架的一部分。
[0179]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10,如图1所示,上梁16中位于前围侧结构18的基部(后部)16b由前围侧

字截面部及上梁盖构件32形成为大致矩形闭截面。而且,前围侧结构18的强度、刚性形成得高。因此,上梁16中位于前围侧结构18的基部16b的强度、刚性形成得高。而且,上梁16以随着从基部16b朝向车体前方而向下方垂下的方式伸出。
[0180]
因此,例如在前表面碰撞所致的前碰负荷f输入至上梁16的顶端部16a的情况下,输入的前碰负荷f经由上梁16的基部16b传递至前柱14。
[0181]
此处,上梁16的位于前围侧结构18的基部16b的强度、刚性形成得高。而且,上梁16的易变形部16c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向车体前方伸出。
[0182]
由此,可利用输入的前碰负荷f使上梁16的易变形部16c向下方弯折。如此,通过利用前围侧结构18将上梁16的基部16b的强度、刚性形成得高,从而可使上梁16的易变形部16c向下方弯折而增加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0183]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更。
[0184]
例如,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输入至上梁16的负荷,以前碰负荷f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作为其他例,例如也可适用于因偏置前表面碰撞、小面积重叠(small overlap)前表面碰撞等而输入的负荷。
[0185]
除此以外,可适当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替换为众所周知的结构要素,而且,可将所述变形例适当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