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8337发布日期:2022-03-30 09:3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玩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玩具。


背景技术:

2.文献号为cn21095792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电动摇马。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形精美,可玩性高,体积小巧且充电方便安全的优点。
3.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在摇马功能和电动车功能进行切换时,需要将摇马与底座进行分离或合并,摇马内装有蓄电池等部件,重量较大,在移动摇马过程中,非常不便,上述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4.文献号为cn210751238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儿童摇马,该结构使得摇马的前支撑腿可以向前张开更加灵动,适用于不同造型摇马。
5.上述专利在使用摇马过程中,需要持续由人力驱动,相对比较费力,对于年龄较小的使用者,不会使用摇马功能,上述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玩具,尤其是同时具备摇马功能、电动摇马功能的电动玩具车。
7.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玩具,包括有下端为弧形的能够与地面相抵的外壳体和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后部的中部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转动连接有能够与地面相抵的用于驱动所述外壳体前后移动的后轮;两个所述支撑板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支撑板转动的切换杆;所述外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后轮转动的电机。
8.所述外壳体前部转动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外壳体前进方向的转向杆;所述转向杆下部沿轴向滑动连接有与所述转向杆同步周向转动的转向管;所述转向管下部转动连接有外周能够与地面相抵的前轮;所述外壳体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管轴向滑动、所述切换杆上下移动的电动推杆;所述外壳体内滑动连接有能够限制所述切换杆移动的锁定杆。
9.当作为电动摇马使用时,所述锁定杆限制所述切换杆运动,所述后轮位于上方极限位置,不与地面接触,所述转向管往复滑动,使得所述前轮往复支撑地面,进而使得所述外壳体往复前后摆动。
10.当作为电动车使用时,所述锁定杆不与所述切换杆接触,所述前轮、所述后轮分别与地面相抵,所述后轮转动使得所述外壳体前后移动。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定杆靠近所述切换杆的一端成型有能够限制所述切换杆移动的止动勾;所述锁定杆远离所述切换杆的一端成型有倾斜设置的驱动斜槽;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斜槽运动的外解锁管;所述外解锁管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斜槽滑动连接的驱动柱;所述锁定杆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驱动柱保持在所述驱动斜槽一端的第二弹簧;所述外解锁管内沿轴向滑动连接有能够驱动所述外解锁管运动的内解锁
杆。
12.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一端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转向管滑动的联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有与所述切换杆转动连接的导向套管和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套管内的与所述联动杆中部转动连接的导杆;所述联动杆中部与所述内解锁杆转动连接。
13.当作为电动摇马使用时,所述切换杆位于所述止动勾内,所述电动推杆单次收缩第一时间,所述内解锁杆在所述外解锁管内往复滑动,不能驱动所述外解锁管运动。
14.当切换为电动车使用时,所述电动推杆收缩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大于第一时间,所述内解锁杆滑动将与所述外解锁管内底端相抵,并使得所述外解锁杆同步运动,进而使得所述锁定杆运动使得所述止动勾滑动至不再与切换杆接触,所述支撑板能够转动至所述后轮与地面相抵。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止动勾上方成型有倾斜设置的能够与所述切换杆相抵的从动斜面;所述锁定杆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锁定杆向远离所述切换杆方向运动的第一弹簧;所述切换杆向下移动能够驱动所述从动斜面运动,进而使得所述切换杆进入到所述止动勾内。
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管外周沿圆周方向成型有联动凹环;所述联动杆朝向所述转向管的一端位于所述联动凹环外周成型有u型架;所述u型架开口内壁沿所述联动杆的转动轴方向成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与所述联动凹环滑动连接的联动凸柱;所述转向管能够在所述u型架内周向转动,所述联动杆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转向管沿轴向滑动。
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内下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支撑板同转动轴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分别与两个所述后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杆上端前部位于所述外壳体上方固定连接有车把;所述车把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转动速度、所述电动推杆伸缩速度的调速转把;所述车把上设置有用于切换摇马功能、电动车功能的切换开关。
1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下,锁定杆位于远离切换杆的极限位置,第二弹簧使得驱动柱位于上方极限位置,前轮、后轮分别与地面相抵,切换开关处于电动车功能。
20.使用本产品电动车功能时,使用者坐到座垫上,双手分别放到车把上,一只手握持调速转把,反向小角度转动调速转把,扭簧扭转蓄力,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电机工作使得电机齿轮转动,电机齿轮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使得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驱动轴链轮转动,驱动轴链轮通过链条与后轮链轮传动连接,驱动轴链轮转动带动后轮链轮转动进而使得后轮转动。后轮与地面相抵,后轮转动产生反作用力使得外壳体向前移动,外壳体向前移动带动前轮同步转动。
21.当需要改变行进方向时,使用者向目标行进方向转动车把,车把转动带动转向杆转动进而使得转向凹槽转动,转向凹槽转动带动转向凸条转动进而使得转向管转动,转向管转动带动前叉转动进而使得前轮的行进方向改变,从而实现改变行进方向的目的。当需要改变行进速度时,使用者转动调速转把的角度不同,使得控制器控制电机以不同的速度行进,转动角度越大,行进速度越快,转动角度越小,行进速度越慢。当需要停止行进时,停止转动调速转把,调速转把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电机停止转动带动后轮停止转动,从而停止行进。
22.使用本产品摇马功能时,使用者拨动切换开关至摇马功能,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伸长,导杆与联动杆中部转动连接,联动杆远离转向管的一端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电动推杆伸长使得联动杆绕联动转动孔向上转动。联动杆转动使得联动凸柱向上移动,联动凸柱向上移动带动联动凹环运动进而使得转向管向上运动,转向管向上运动带动前轮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电动推杆伸长使得切换杆向下运动,切换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远离后轮的一端,支撑板中部与外壳体转动连接,切换杆向下运动带动支撑板绕驱动轴转动通孔转动。支撑板转动使得转动连接在支撑板远离切换杆一端的后轮向上运动。电动推杆运动第二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停止运动,此时前轮、后轮运动至上方极限位置,均不与地面接触,外壳体弧形下端与地面相抵。
23.在上述切换杆向下运动,联动杆向上转动的过程中,联动杆向上转动带动解锁转动柱向上运动,解锁转动柱向上运动带动解锁转动孔向上运动,使得内解锁杆向滑动孔外侧滑动。锁定杆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处于远离切换杆的极限位置,切换杆向下运动将与从动斜面相抵,随着切换杆的持续运动,切换杆运动带动从动斜面运动,使得锁定杆向靠近切换杆方向运动,第一弹簧压缩。当后轮运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切换杆运动至不再与从动斜面相抵时,切换杆与止动勾正对,切换杆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切换杆的方向运动,切换杆进入到止动勾内。
24.使用者坐到座垫上,手部握持车把前后晃动身体,使得外壳体弧形下端沿地面往复摆动,即使得外壳体往复摆动,增加了趣味性,没有增加新的结构,使用切换简单方便。
25.使用者还能够使用电动摇马的功能,无需使用者操作或移动,操作简单不费力,使用者手部反向小角度转动调速转把,扭簧扭转蓄力,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收缩,导杆向导向套管外侧滑动。导杆运动带动联动杆绕联动转动孔向下转动,联动杆向下转动带动u型架向下运动,进而使得转向管向下运动,即使得前轮向下运动。前轮向下运动将与地面相抵,并随着电动推杆的持续收缩,转向管持续向下运动,使得外壳体在反作用力下向后摆动。当电动推杆收缩第一时间后,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停止收缩,随即控制电动推杆伸长第一时间,使得导杆带动联动杆向上转动,进而使得转向管向上移动至上方极限位置,外壳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摆动。随即控制器再次控制电动推杆收缩第一时间,如此往复,电动推杆往复收缩,使得外壳体往复前后摆动。在此过程中,内解锁杆在滑动孔内往复滑动,不能与滑动孔内底端抵紧,锁定杆位于远离切换杆的极限位置,切换杆位于止动勾内,后轮位置相对固定。
26.通过转动调速转把的角度能够使得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以不同的速度进行伸缩,从而使得电动摇马的摆动速度改变,从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使用完毕后,松开调速转把,调速转把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原来位置,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运动至前轮位于上方极限位置后,电动推杆停止运动。
27.当再次切换至电动车功能时,使用者拨动切换开关至电动车功能,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收缩,电动推杆收缩使得联动杆向下转动,联动杆向下转动带动内解锁杆向滑动孔内滑动。内解锁杆将滑动至与滑动孔内底端相抵,并随着内解锁杆向下运动,外解锁管同步向下滑动,外解锁管运动带动驱动柱运动。第二弹簧的弹力使得驱动柱向下运动时,能够沿驱动斜槽滑动,第二弹簧压缩,同时使得驱动柱带动驱动斜槽运动进而使得锁定杆向切换杆方向运动,第一弹簧压缩。当电动推杆收缩第二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停止运动,
锁定杆运动至止动勾与切换杆分离,锁定杆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初始位置,同时驱动柱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初始位置。锁定杆运动带动外解锁管运动,外解锁管运动带动内解锁杆运动,内解锁杆运动带动联动杆向上运动,联动杆向上转动带动切换管向上运动,继而使得前轮运动至初始位置。与此同时,联动杆向上转动带动电动推杆运动,电动推杆运动带动切换杆向上运动,切换杆向上运动带动支撑板转动,进而使得后轮运动至初始位置。
28.本发明通过设置前轮,当作为电动车使用时,前轮与地面相抵,并随着后轮的转动,前轮向前行进,通过转动车把使得前轮的行进方向改变,进而改变外壳体的行进方向,从而实现转向的目的;同时作为电动摇马使用时,前轮向下运动支撑地面使得外壳体向后摆动,前轮向上运动不与地面相抵,外壳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摆动,前轮往复上下滑动,使得外壳体往复前后摆动,从而带动坐在座垫上的使用者前后晃动,无需持续操作,节省力气,增加了使用乐趣。
29.本发明通过设置外解锁管,当作为电动摇马使用时,电动推杆往复伸缩使得联动杆往复上下摆动,进而使得转向管往复上下移动,前轮往复与地面相抵,使得外壳体前后摆动,联动管向下摆动过程中,仅能使得内解锁杆在外解锁管内滑动,不能驱动外解锁管运动,从而限制了支撑板的转动,即使得后轮保持相对固定,摇马的摆动更加稳定;当切换为电动车使用时,电动推杆收缩距离相对往复伸缩时的收缩距离增长,内解锁杆向下运动将与外解锁管内底端相抵并带动外解锁管向下运动,从而使得锁定杆运动至不再限制切换杆的运动,支撑板能够转动至后轮与地面相抵,从而完成功能切换,仅需控制电动推杆的工作时间,即能够控制功能切换和运行,使用简单方便。
30.本发明通过设置锁定杆,当切换为摇马功能时,切换杆向下运动能够与从动斜面相抵,并随着切换杆持续向下运动,切换杆带动从动斜面运动使得锁定杆向靠近切换杆的方向运动,第一弹簧压缩,进而使得切换杆进入到止动勾内,第一弹簧使得锁定杆运动至原来位置,此时,后轮移动至上方极限位置并保持相对固定,电动推杆往复伸缩使得换向管往复上下滑动,进而使用摇马功能;当切换为电动车功能时,联动杆向下转动,使得前轮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内解锁杆向下运动,进而使得锁定杆向靠近切换杆方向运动,使得切换杆与止动勾分离,支撑板能够转动至后轮与地面相抵,进而使用电动车功能,没有增加新的机构和操作步骤,使用简单方便。
31.本发明能够作为电动车使用,使用者操作车把,控制行进方向和速度;本发明能够作为摇马使用,前轮和后轮能够向上收起,从而使得外壳体弧形下端与地面相抵,从而能够前后摆动,切换过程简单方便,增加趣味性;与此同时,通过转动调速转把能够使得前轮往复与地面相抵,从而使得外壳体在前轮的反作用力下往复摆动,无需使用者过多操作,简单省力;本发明多采用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过多干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发明外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发明转向管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发明锁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本发明外解锁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本发明作为摇马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是本发明作为电动摇马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9是本发明的电路控制逻辑示意图。
41.11、外壳体;111、上定位套管;1111、定位凹槽;112、下定位套管;113、联动定位座;114、驱动轴转动套管;115、连通槽;116、电机架;117、导向槽;12、座垫;21、转向管;211、前叉;212、联动凹环;213、转向凸条;22、前轮;23、转向杆;231、转向凹槽;232、定位凸环;233、车把;24、调速转把;25、切换开关;31、支撑板;311、后轮转动通孔;312、驱动轴转动通孔;32、切换杆;33、后轮;331、后轮链轮;34、驱动轴;341、驱动轴链轮;342、驱动齿轮;35、链条;41、电机;42、电机齿轮;51、联动杆;511、u型架;512、联动凸柱;513、联动转动孔;514、从动孔;52、解锁转动柱;61、导向套管;611、导向套管转动孔;62、导杆;621、导杆转动孔;71、锁定杆;711、驱动斜槽;712、止动勾;7121、从动斜面;713、导向柱;714、弹簧压板;72、第一弹簧;73、第二弹簧;81、外解锁管;811、滑动孔;82、内解锁杆;821、解锁转动孔;83、驱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42.根据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玩具,包括有下端为弧形的能够与地面相抵的外壳体11和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1后部的中部与所述外壳体1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一端位于所述外壳体11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能够与地面相抵的用于驱动所述外壳体11前后移动的后轮33;两个所述支撑板31另一端之间位于所述外壳体11内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支撑板31转动的切换杆32;所述外壳体11内底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后轮33转动的电机41。
43.所述外壳体11由两个形状相同的半壳体相对固定连接组成;所述外壳体11后部上端固定连接有座垫12;所述外壳体11内壁成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用于使对应的所述支撑板31向外穿出的连通槽115;所述外壳体11内底端成型有用于安装所述所述电机41的电机架116。
44.所述外壳体11前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纵向设置的用于控制所述外壳体11前进方向的转向杆23;所述转向杆23下部外周沿所述外壳体11轴向滑动连接有与所述转向杆23同步周向转动的转向管21;所述转向管21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与与所述转向杆23的转动轴垂直的外周能够与地面相抵的前轮22;所述外壳体1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向管21轴向滑动、所述切换杆32上下移动的电动推杆;所述外壳体11内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有能够限制所述切换杆32移动的锁定杆71。
45.所述转向管21内壁沿轴向成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向内侧延伸的转向凸条213;所述转向杆23外壁沿轴向成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与对应的所述转向凸条213滑动连接的转向凹槽231;所述转向杆23转动使得所述转向凹槽231运动,所述转向凹槽231转动带动所述转向凸条213转动继而使得所述转向管21周向转动;所述转向管21能够在所述转向杆23外周沿轴向滑动。
46.所述外壳体11内壁上端前部成型有与外部连通的与所述转向杆23转动连接的上定位套管111;所述上定位套管111内壁沿圆周方向成型有向内侧凹陷的定位凹槽1111;所
述转向杆23外壁中部沿圆周方向成型有向外侧延伸的与所述定位凹槽1111转动连接的定位凸环232;所述外壳体11内壁下端前部成型有与外部连通的所述转向管21转动连接的下定位套管112;所述转向管21下端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开口朝向下方的用于安装所述前轮22的前叉211;所述前轮22转动连接在所述前叉211的开口内。
47.当作为电动摇马使用时,所述锁定杆71限制所述切换杆32运动,所述后轮33位于上方极限位置,所述后轮33不与地面接触,所述外壳体11下端与地面相抵,所述转向管21往复纵向滑动,使得所述前轮22往复支撑地面,进而使得所述外壳体11在所述转向管21的驱动下,绕所述外壳体11下端与地面的相抵位置往复前后摆动。
48.当作为电动车使用时,所述锁定杆71不与所述切换杆32接触,所述后轮33位于下方极限位置,所述前轮22、所述后轮33分别与地面相抵,所述外壳体11不与地面接触,所述电机41转动带动所述后轮33转动,所述后轮33转动使得所述外壳体11前后移动。
49.所述锁定杆71靠近所述切换杆32的一端成型有能够限制所述切换杆32移动的止动勾712;所述锁定杆71远离所述切换杆32的一端成型有倾斜设置的驱动斜槽711;所述外壳体11内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斜槽711运动的外解锁管81;所述外解锁管81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斜槽711滑动连接的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驱动柱83;所述锁定杆71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驱动柱83保持在所述驱动斜槽711一端的第二弹簧73;所述外解锁管81内沿轴向滑动连接有能够驱动所述外解锁管81运动的内解锁杆82。
50.所述锁定杆71滑动方向两端分别对称成型有导向柱组;所述导向柱组包括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导向柱713;所述外壳体11内底端位于所述锁定杆71滑动方向两侧分别成型有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柱713滑动连接的导向槽117;所述外解锁管81靠近所述驱动斜槽7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斜槽711滑动连接的驱动柱83;所述第二弹簧73设置在所述驱动斜槽711内用于使所述驱动柱83保持在所述驱动斜槽711内上方极限位置。
51.所述外壳体11内设置有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用于驱动所述转向管21纵向滑动的联动杆51;所述电动推杆包括有与所述切换杆32转动连接的导向套管61和沿所述导向槽61的轴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套管61内的与所述联动杆51中部转动连接的导杆62;所述联动杆51中部与所述内解锁杆82转动连接。
52.所述外解锁管81远离所述驱动斜槽711的一端中央位置成型有与所述内解锁杆82滑动连接的滑动孔811;所述内解锁杆82远离所述外解锁管81的一端成型有与所述联动杆51转动连接的解锁转动孔821;所述联动杆51中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解锁转动孔821转动连接的解锁转动柱52。
53.所述联动杆51远离所述转向管21的一端沿所述联动杆51的转动轴成型有联动转动孔513;所述外壳体11内顶端中部成型有与所述联动转动孔513转动连接的联动定位座113;所述联动杆51中部成型有与所述联动转动孔513轴线平行的从动孔514;所述导杆62远离所述导向套管61的一端成型有与所述从动孔514转动连接的导杆转动孔621;所述导向套管61远离所述导杆62的一端成型有与所述切换杆32转动连接的导向套管转动孔611。
54.当作为电动摇马使用时,所述切换杆32位于所述止动勾712内,所述后轮33位于上方极限位置,不与地面接触,所述电动推杆单次收缩第一时间,所述电动推杆收缩带动所述联动杆51向下转动,所述联动杆51向下转动带动所述内解锁杆82向下滑动,所述内解锁杆
82在所述外解锁管81内往复滑动,不能驱动所述外解锁管81运动。
55.当切换为电动车使用时,所述电动推杆收缩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大于第一时间,所述内解锁杆82滑动将与所述外解锁管81内底端相抵,并使得所述外解锁杆81同步运动,所述为解锁杆81运动带动所述驱动柱83运动,所述驱动柱83运动带动所述驱动斜槽711运动,所述驱动斜槽711运动带动所述锁定杆71运动,进而使得所述锁定杆71运动使得所述止动勾712滑动至不再与切换杆32接触,所述电动推杆继续收缩,所述切换杆32向上运动,所述支撑板31能够转动至所述后轮33与地面相抵。
56.通过控制所述电动推杆的工作时间,进而使用摇马功能,同时还能够在电动摇马、电动车功能之间切换,没有增加新的机构和操作步骤,使用简单方便。
57.所述止动勾712上方成型有倾斜设置的能够与所述切换杆32相抵的从动斜面7121;所述锁定杆71与所述外壳体1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锁定杆71向远离所述切换杆32方向运动的第一弹簧72;所述锁定杆71下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弹簧72相抵的弹簧压板714;所述切换杆32向下移动能够驱动所述从动斜面7121运动,进而使得所述切换杆32进入到所述止动勾712内。
58.当所述电动推杆伸长时,所述电动推杆使得所述联动杆51向上运动,所述切换杆32向下运动,所述前轮22、所述前轮33逐步向上收起,进而使得所述外壳体11下端与地面相抵,从而能够使得所述外壳体11作为摇马使用,同时所述电动推杆伸长,使得所述切换杆32与所述从动斜面7121相抵,随着所述切换杆32的继续运动,所述从动斜面7121向靠近所述切换杆32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弹簧72压缩,当所述切换杆32运动至不再与所述从动斜面7121相抵时,所述切换杆32在所述第一弹簧72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切换杆32的方向运动,所述切换杆32进入到所述止动勾712内。
59.所述转向管21外周靠近上端沿圆周方向成型有联动凹环212;所述联动杆51朝向所述转向管21的一端位于所述联动凹环212外周成型有u型架511;所述u型架511开口内壁沿所述联动杆51的转动轴方向成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与所述联动凹环212滑动连接的联动凸柱512;所述转向管21能够在所述u型架511内周向转动,所述联动杆51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转向管21沿轴向滑动。
60.所述转向管21能够周向转动带动所述前轮22转动,进而调整所述外壳体11的前进方向,作为电动车使用;所述转向管21还能够在所述联动杆51的带动下纵向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前轮22支撑地面,使得所述外壳体11往复前后摆动,作为电动摇马使用。
61.所述外壳体11内下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支撑板31同转动轴的驱动轴34;所述驱动轴34分别与两个所述后轮33、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62.所述外壳体11左右两内壁分别成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与所述驱动轴34转动连接的驱动轴转动套管114;所述驱动支撑板31中部成型有贯穿所述支撑板31的与所述驱动轴34转动连接的驱动轴转动通孔312;所述驱动支撑板31远离所述切换杆32的一端成型有与所述后轮33转动连接的贯穿所述支撑板31的后轮转动通孔311。
63.所述后轮33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后轮33同轴设置的用于带动所述后轮33转动的后轮链轮331;所述驱动轴34外周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与所述驱动轴34同轴设置的驱动轴链轮341;所述驱动轴链轮341与对应的所述后轮链轮331之间使用所述链条35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34外周中部固定连
接有与所述驱动轴34同轴设置的驱动齿轮342;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342传动连接的电机齿轮42。
64.当所述支撑板31转动时,所述驱动轴链轮341始终与所述后轮链轮331保持传动连接,同时所述驱动齿轮342与所述电机齿轮42保持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板31在转动过程中,所述驱动轴34与对应的所述后轮33保持传动连接,传动关系稳定,切换运行平稳。
65.所述转向杆23上端前部位于所述外壳体11上方固定连接有车把233;所述车把23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41转动速度、所述电动推杆伸缩速度的调速转把24;所述车把233上设置有用于切换摇马功能、电动车功能的切换开关25。
66.所述外壳体11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外壳体11外壁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口;所述蓄电池、所述充电口、所述电机41、所述电动推杆、所述调速转把23、所述切换开关25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7.初始状态下(如图2所示),锁定杆71位于远离切换杆32的极限位置,第二弹簧73使得驱动柱83位于上方极限位置,前轮22、后轮33分别与地面相抵,切换开关25处于电动车功能。
68.使用本产品电动车功能时,使用者坐到座垫12上,双手分别放到车把233上,一只手握持调速转把24,反向小角度转动调速转把24,扭簧扭转蓄力,控制器控制电机41工作。电机41工作使得电机齿轮42转动,电机齿轮42转动带动驱动齿轮342转动进而使得驱动轴34转动,驱动轴34转动带动驱动轴链轮341转动,驱动轴链轮341通过链条35与后轮链轮331传动连接,驱动轴链轮341转动带动后轮链轮331转动进而使得后轮33转动。后轮33与地面相抵,后轮33转动产生反作用力使得外壳体11向前移动,外壳体11向前移动带动前轮22同步转动。
69.当需要改变行进方向时,使用者向目标行进方向转动车把233,车把233转动带动转向杆23转动进而使得转向凹槽231转动,转向凹槽231转动带动转向凸条213转动进而使得转向管21转动,转向管21转动带动前叉211转动进而使得前轮22的行进方向改变,从而实现改变行进方向的目的。当需要改变行进速度时,使用者转动调速转把24的角度不同,使得控制器控制电机41以不同的速度行进,转动角度越大,行进速度越快,转动角度越小,行进速度越慢。当需要停止行进时,停止转动调速转把24,调速转把24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控制器控制电机41停止转动,电机41停止转动带动后轮33停止转动,从而停止行进。
70.使用本产品摇马功能时,使用者拨动切换开关23至摇马功能,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伸长,导杆62与联动杆51中部转动连接,联动杆51远离转向管21的一端与外壳体11转动连接,电动推杆伸长使得联动杆51绕联动转动孔513向上转动。联动杆51转动使得联动凸柱512向上移动,联动凸柱512向上移动带动联动凹环212运动进而使得转向管21向上运动,转向管21向上运动带动前轮22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电动推杆伸长使得切换杆32向下运动,切换杆3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1远离后轮33的一端,支撑板31中部与外壳体11转动连接,切换杆32向下运动带动支撑板31绕驱动轴转动通孔312转动。支撑板31转动使得转动连接在支撑板31远离切换杆32一端的后轮33向上运动。电动推杆运动第二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停止运动,此时前轮22、后轮33运动至上方极限位置,均不与地面接触,外壳体11弧形下端与地面相抵(如图8所示)。
71.在上述切换杆32向下运动,联动杆51向上转动的过程中,联动杆51向上转动带动解锁转动柱52向上运动,解锁转动柱52向上运动带动解锁转动孔821向上运动,使得内解锁杆82向滑动孔811外侧滑动。锁定杆71在第一弹簧72的弹力作用下处于远离切换杆32的极限位置,切换杆32向下运动将与从动斜面7121相抵,随着切换杆32的持续运动,切换杆32运动带动从动斜面7121运动,使得锁定杆71向靠近切换杆32方向运动,第一弹簧72压缩。当后轮33运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切换杆32运动至不再与从动斜面7121相抵时,切换杆32与止动勾712正对,切换杆32在第一弹簧72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切换杆32的方向运动,切换杆32进入到止动勾712内。
72.使用者坐到座垫12上,手部握持车把233前后晃动身体,使得外壳体11弧形下端沿地面往复摆动,即使得外壳体11往复摆动,增加了趣味性,没有增加新的结构,使用切换简单方便。
73.使用者还能够使用电动摇马的功能,无需使用者操作或移动,操作简单不费力,使用者手部反向小角度转动调速转把24,扭簧扭转蓄力,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收缩,导杆62向导向套管61外侧滑动。导杆62运动带动联动杆51绕联动转动孔513向下转动,联动杆51向下转动带动u型架511向下运动,进而使得转向管21向下运动,即使得前轮22向下运动。前轮22向下运动将与地面相抵,并随着电动推杆的持续收缩,转向管21持续向下运动,使得外壳体11在反作用力下向后摆动(如图9所示)。当电动推杆收缩第一时间后,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停止收缩,随即控制电动推杆伸长第一时间,使得导杆62带动联动杆51向上转动,进而使得转向管21向上移动至上方极限位置,外壳体11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摆动。随即控制器再次控制电动推杆收缩第一时间,如此往复,电动推杆往复收缩,使得外壳体11往复前后摆动。在此过程中,内解锁杆82在滑动孔811内往复滑动,不能与滑动孔811内底端抵紧,锁定杆71位于远离切换杆32的极限位置,切换杆32位于止动勾712内,后轮33位置相对固定。
74.通过转动调速转把24的角度能够使得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以不同的速度进行伸缩,从而使得电动摇马的摆动速度改变,从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使用完毕后,松开调速转把24,调速转把24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原来位置,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运动至前轮22位于上方极限位置后,电动推杆停止运动。
75.当再次切换至电动车功能时,使用者拨动切换开关25至电动车功能,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收缩,电动推杆收缩使得联动杆51向下转动,联动杆51向下转动带动内解锁杆82向滑动孔811内滑动。内解锁杆82将滑动至与滑动孔811内底端相抵,并随着内解锁杆82向下运动,外解锁管81同步向下滑动,外解锁管81运动带动驱动柱83运动。第二弹簧73的弹力使得驱动柱83向下运动时,能够沿驱动斜槽711滑动,第二弹簧73压缩,同时使得驱动柱83带动驱动斜槽711运动进而使得锁定杆71向切换杆32方向运动,第一弹簧72压缩。当电动推杆收缩第二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停止运动,锁定杆71运动至止动勾712与切换杆32分离,锁定杆71在第一弹簧72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初始位置,同时驱动柱83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初始位置。锁定杆71运动带动外解锁管81运动,外解锁管81运动带动内解锁杆82运动,内解锁杆82运动带动联动杆51向上运动,联动杆51向上转动带动切换管21向上运动,继而使得前轮22运动至初始位置。与此同时,联动杆51向上转动带动电动推杆运动,电动推杆运动带动切换杆32向上运动,切换杆32向上运动带动支撑板31转动,进而使得
后轮33运动至初始位置。
76.本发明通过设置前轮22,当作为电动车使用时,前轮22与地面相抵,并随着后轮33的转动,前轮22向前行进,通过转动车把233使得前轮22的行进方向改变,进而改变外壳体11的行进方向,从而实现转向的目的;同时作为电动摇马使用时,前轮22向下运动支撑地面使得外壳体11向后摆动,前轮22向上运动不与地面相抵,外壳体11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摆动,前轮22往复上下滑动,使得外壳体11往复前后摆动,从而带动坐在座垫12上的使用者前后晃动,无需持续操作,节省力气,增加了使用乐趣。
77.本发明通过设置外解锁管81,当作为电动摇马使用时,电动推杆往复伸缩使得联动杆51往复上下摆动,进而使得转向管21往复上下移动,前轮22往复与地面相抵,使得外壳体11前后摆动,联动管51向下摆动过程中,仅能使得内解锁杆82在外解锁管81内滑动,不能驱动外解锁管81运动,从而限制了支撑板31的转动,即使得后轮33保持相对固定,摇马的摆动更加稳定;当切换为电动车使用时,电动推杆收缩距离相对往复伸缩时的收缩距离增长,内解锁杆82向下运动将与外解锁管81内底端相抵并带动外解锁管81向下运动,从而使得锁定杆71运动至不再限制切换杆32的运动,支撑板31能够转动至后轮33与地面相抵,从而完成功能切换,仅需控制电动推杆的工作时间,即能够控制功能切换和运行,使用简单方便。
78.本发明通过设置锁定杆71,当切换为摇马功能时,切换杆32向下运动能够与从动斜面7121相抵,并随着切换杆32持续向下运动,切换杆32带动从动斜面7121运动使得锁定杆71向靠近切换杆32的方向运动,第一弹簧72压缩,进而使得切换杆32进入到止动勾712内,第一弹簧72使得锁定杆71运动至原来位置,此时,后轮33移动至上方极限位置并保持相对固定,电动推杆往复伸缩使得换向管21往复上下滑动,进而使用摇马功能;当切换为电动车功能时,联动杆51向下转动,使得前轮22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内解锁杆81向下运动,进而使得锁定杆71向靠近切换杆32方向运动,使得切换杆32与止动勾712分离,支撑板31能够转动至后轮33与地面相抵,进而使用电动车功能,没有增加新的机构和操作步骤,使用简单方便。
79.本发明能够作为电动车使用,使用者操作车把,控制行进方向和速度;本发明能够作为摇马使用,前轮和后轮能够向上收起,从而使得外壳体弧形下端与地面相抵,从而能够前后摆动,切换过程简单方便,增加趣味性;与此同时,通过转动调速转把能够使得前轮往复与地面相抵,从而使得外壳体在前轮的反作用力下往复摆动,无需使用者过多操作,简单省力;本发明多采用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过多干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