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转向驱动伸缩臂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77945发布日期:2022-01-07 22:2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轮转向驱动伸缩臂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特别涉及一种四轮转向驱动伸缩臂装载机。


背景技术:

2.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实际使用中,为了提供作业高度,装载机的工作臂通常做成可伸缩的。由于工程机械领域的工作环境复杂,障碍物多,在较小区域内车辆经常需要完成转向、掉头等操作,现有装载机均为前轮转向,转向半径大,操作困难,不能适用工程机械的恶劣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轮转向驱动伸缩臂装载机。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轮转向驱动伸缩臂装载机,包括车轮部分、前轮连接机构、转向机构、后轮连接机构。所述车轮部分包括右前轮、左前轮、左后轮、右后轮;所述右前轮、所述左前轮分别位于前轮连接机构两端,所述左后轮、所述右后轮分别位于后轮连接机构两端;所述转向机构的一端与前轮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转向机构的另一端与后轮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前轮连接机构和所述后轮连接机构结构相同。
5.所述前轮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机架、前轮第一梯形臂、第一转向节臂、第一转向直拉杆、第一转向横拉杆、前轮第二梯形臂。所述前轮第一梯形臂、所述前轮第二梯形臂分别设置在第一机架两端的下方,所述第一机架的一端与前轮第一梯形臂的中间部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架的另一端与前轮第二梯形臂的中间部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横拉杆的一端与前轮第一梯形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横拉杆的另一端与前轮第二梯形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节臂的一端与前轮第一梯形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节臂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向直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轮第一梯形臂的另一端与左前轮连接,所述前轮第二梯形臂的另一端与右前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直拉杆的另一端与转向机构转动连接。
6.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盘、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二连接杆,所述转向盘与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位于第一连接杆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前轮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后轮连接机构连接。
7.所述后轮连接机构包括第二机架、后轮第一梯形臂、第二转向节臂、第二转向直拉杆、第二转向横拉杆、后轮第二梯形臂。所述后轮第一梯形臂、所述后轮第二梯形臂分别设置在第二机架两端的下方,所述第二机架的一端与后轮第一梯形臂的中间部分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机架的另一端与后轮第二梯形臂的中间部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横拉杆的一端与后轮第一梯形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横拉杆的另一端与后轮第二梯形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节臂的一端与后轮第一梯形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节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直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轮第一梯形臂的另一端与左后轮连接,所述后轮第二梯形臂的另一端与右后轮连接,所述第二转向直拉杆的另一端与转向机构转动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构设置了多个连杆,转向机构通过连杆控制前轮和后轮转动,实现了四轮转向,提高装载机在侧向风力作用时的操作稳定性;在整个车速范围内提高车辆对转向输入的响应速度;改善了在低速下的操纵轻便性,以及减小装载机转弯半径,改善机动性;本实用新型在低速转弯时,前后车轮逆相位转向,可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高速转弯时,前后轮主要作同相位转向,能减少车辆质心侧偏角,降低车辆横摆率的稳态超调量等,进一步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轮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轮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车轮部分,2.前轮连接机构,3.转向机构,4.后轮连接机构,11.右前轮,12.左前轮,13.左后轮,14.右后轮,21.第一机架,22.前轮第一梯形臂,23.第一转向节臂,24.第一转向直拉杆,25.第一转向横拉杆,26.前轮第二梯形臂,31.转向盘,32.第一连接杆,33.第一连杆,34.第二连杆,35.第三连杆,36.第二连接杆,41.第二机架,42.后轮第一梯形臂,43.第二转向节臂,44.第二转向直拉杆,45.第二转向横拉杆,46.后轮第二梯形臂。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1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7.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8.如图1-图5所示,一种四轮转向驱动伸缩臂装载机,包括车轮部分1、前轮连接机构2、转向机构3、后轮连接机构4,车轮部分1包括右前轮11、左前轮12、左后轮13、右后轮14;右前轮11、左前轮12分别位于前轮连接机构2两端,左后轮13、右后轮14分别位于后轮连接机
构4两端;转向机构3的一端与前轮连接机构2连接,转向机构3的另一端与后轮连接机构4连接;前轮连接机构2和后轮连接机构4结构相同。
19.前轮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机架21、前轮第一梯形臂22、第一转向节臂23、第一转向直拉杆24、第一转向横拉杆25、前轮第二梯形臂26,前轮第一梯形臂22、前轮第二梯形臂26分别设置在第一机架21两端的下方,第一机架21的一端与前轮第一梯形臂22的中间部分转动连接,第一机架21的另一端与前轮第二梯形臂26的中间部分转动连接;第一转向横拉杆25的一端与前轮第一梯形臂2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向横拉杆25的另一端与前轮第二梯形臂26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向节臂23的一端与前轮第一梯形臂22转动连接,第一转向节臂23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向直拉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前轮第一梯形臂22的另一端与左前轮12连接,前轮第二梯形臂26的另一端与右前轮11连接,第一转向直拉杆24的另一端与转向机构3转动连接。前轮第一梯形臂22、第一转向横拉杆25转动连接的连接轴与前轮第一梯形臂22、第一转向节臂23转动连接的连接轴不是同一轴,二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20.转向机构3包括转向盘31、第一连接杆32、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4、第三连杆35、第二连接杆36,转向盘31与第一连接杆3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3位于第一连接杆32的中间部分,第一连杆3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32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3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6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32的底端与前轮连接机构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6的另一端与后轮连接机构4连接。
21.后轮连接机构4包括第二机架41、后轮第一梯形臂42、第二转向节臂43、第二转向直拉杆44、第二转向横拉杆45、后轮第二梯形臂46。后轮第一梯形臂42、后轮第二梯形臂46分别设置在第二机架41两端的下方,第二机架41的一端与后轮第一梯形臂42的中间部分转动连接,第二机架41的另一端与后轮第二梯形臂46的中间部分转动连接;第二转向横拉杆45的一端与后轮第一梯形臂4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向横拉杆45的另一端与后轮第二梯形臂46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向节臂43的一端与后轮第一梯形臂42转动连接,第二转向节臂43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直拉杆44的一端转动连接。后轮第一梯形臂42的另一端与左后轮13连接,后轮第二梯形臂46的另一端与右后轮14连接,第二转向直拉杆44的另一端与转向机构3转动连接。后轮第一梯形臂42、第二转向横拉杆45转动连接的连接轴与后轮第一梯形臂44、第二转向节臂43转动连接的连接轴不是同一轴,二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22.本实用新型在转弯时,驾驶员通过转动转向盘31驱动前后轮转动。当转动转向盘31时,第一连接杆32带动第一连杆33转动,由于第二连杆34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3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5转动连接,因此第二连杆34随第一连杆33的转动前后移动,第三连杆35随第二连杆34的前后移动进行转动,由于第三连杆35与第二连接杆36固定连接,第三连杆35带动第二连接杆36转动,第二连接杆36与第一连接杆32转动角度相同,因此后轮和前轮的转动角度相同。
23.转向盘31转动时,第一连接杆32带动第一转向直拉杆24转动,第一转向节臂23随第一转向直拉杆24转动,第一转向节臂23带动前轮第一梯形臂22转动,由于第一机架21是固定的,因此前轮第一梯形臂22带动第一转向横拉杆25转动,第一转向横拉杆25带动前轮第二梯形臂26转动。同理,第二连接杆36带动第二转向直拉杆44转动,第二转向节臂43随第二转向直拉杆44转动,第二转向节臂43带动后轮第一梯形臂42转动,由于第二机架41是固
定的,因此后轮第一梯形臂42带动第二转向横拉杆45转动,第二转向横拉杆45带动后轮第二梯形臂46转动。
24.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构分别设置了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二连接杆,转向机构通过连杆控制前轮和后轮转动,实现了四轮转向。本实用新型减小了装载机转弯半径,改善了机动性,本实用新型在低速下操纵轻便,提高了装载机的操纵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