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物流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5502发布日期:2021-10-09 10:4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设备,尤其是一种医疗物流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医院内部物流用的箱式物流转运车。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提高医疗效率,现有的大中型医院纷纷上马了自动配送料系统,利用遍布医院内部的物流设备,自动将药品、医疗器械、医疗用品通过自动化配送系统输送到各护士站,再由护士站取料后分配使用。如苏州某企业开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中型箱式物流传输系统”则很发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通过轨道系统将药房配置的药品等置于周转箱中,周转到护士站后的输送滚轮上后,再由医护人员从上层滚轮平台上取下,同时将空的周转箱从下层滚轮平台中推送进入输送系统中回用,如图1所示。这种系统存在的问题是物品到达护士站后需要人工将周转箱搬下后直接搬运或搬上平板车上进行移动。如果周转箱中物品重量较大,还会造成搬运困难,人工搬运不仅费力费时,而且易造成损伤,跌落等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医疗物流系统终点周转箱需要人员搬动对接而造成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能接收和返回周转箱的箱式物流转运车。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箱式物流转运车,它包括组成车体的上层台面1、下层台面2、立柱3和滚轮4,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台面1的中间安装有供物流箱通过的上层中间滚子5,下层台面2中间安装有供物流箱通过的下层中间滚子6;所述的上层中间滚子5的一端或两端安装有一个能平置或竖置的上活动滚子架7,所述的下层中间滚子6的一端或两端安装有一个能与上活动滚子架7同步平置或竖置的下活动滚子架8;车体同一边的上活动滚子架7和下活动滚子架8的两侧的上侧板9和下侧板16的下端分别铰装在上铰轴10和下铰轴11上,两侧的上侧板9和下侧板16上均设有驱动块12,上活动滚子架7的两侧的驱动块12通过上连杆13相连,下活动滚子架8的两侧的驱动块12通过下连杆14相连,上连杆13和下连杆14的两端通过各自的竖连杆15相连;一侧或两侧的下侧板16的延伸出下铰轴11的一端与气弹簧17的一端铰接相连,气弹簧17的另一端铰装在气弹簧安装座18上,气弹簧安装座18固定在下层台面2的下部。
6.所述的下层台面2上安装有防止上活动滚子架7和下活动滚子架8平置展开时下侧板16过度转动的第一定位结构19和防止上活动滚子架7和下活动滚子架8竖直收起时下侧板16过度回转的第二定位结构20。
7.所述的第一定位结构19和第二定位结构20为柱状、条状或块状结构。
8.所述的上层台面1上连接有l形把手21。
9.所述的滚轮4为带刹车结构的万向轮。
10.所述的驱动块12与上侧板9或下侧板16为整体式或分体式结构。
11.上活动滚子架7竖起的高度大于下活动滚子架8竖起的高度。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物流系统最后一站的周转难题,医护人员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的周转车推到护站,将上下层活动滚子架放平即可自动将物料输送线上的周转箱移动到周转车,再轻松地推送到储存处,省去了传统的人工搬运。提高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组合灵活,用途广泛。除了作为自动化输送线配套产品,还可作为普通周转车使用。结构形式和自由变换。
附图说明
15.图1是现有的物流终点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式物流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式物流转运车的展开接收周转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式物流转运车的收拢转运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如图2

4所示。
21.一种箱式物流转运车,与图1所示的物流系统的护士站点对接使用,它包括组成车体的上层台面1、下层台面2、立柱3和滚轮4,如图2所示,滚轮4应采用带刹车结构的万向轮。上层台面1上连接有l形把手21,以便于转运车的推行,所述的上层台面1的中间安装有供物流箱通过的上层中间滚子5,下层台面2中间安装有供物流箱通过的下层中间滚子6;所述的上层中间滚子5的一端或两端安装有一个能平置或竖置的上活动滚子架7,所述的下层中间滚子6的一端或两端(图2

4中为两端均有)安装有一个能与上活动滚子架7同步平置或竖置的下活动滚子架8;为了与图1相配,上活动滚子架7供周转箱移动的纵向长度大于下活动滚子架8的纵向长度,也就是说上活动滚子架7竖起的高度大于下活动滚子架8竖起的高度。具体实施时,如果终端的上下层齐平的话,上活动滚子架7和下活动滚子架8竖起的高度相同,具体实施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成上活动滚子架7竖起的高度小于下活动滚子架8竖起的高度相同。车体同一边的上活动滚子架7和下活动滚子架8的两侧的上侧板9和下侧板16的下端分别铰装在上铰轴10和下铰轴11上,两侧的上侧板9和下侧板16上均设有驱动块12,驱动块12与上侧板9或下侧板16可为整体式也可为分体式结构。上活动滚子架7的两侧的驱动块12通过上连杆13相连,下活动滚子架8的两侧的驱动块12通过下连杆14相连,上连杆13和下连杆14的两端通过各自的竖连杆15相连;一侧或两侧的下侧板16的延伸出下铰轴11的一端与气弹簧17的一端铰接相连,气弹簧17的另一端铰装在气弹簧安装座18上,气弹簧安装座18固定在下层台面2的下部。具体实施时可能由于气弹簧的行程不好控制,因此最好在下层台面2上安装有防止上活动滚子架7和下活动滚子架8平置展开时下侧板16过度转动的第一定位结构19和防止上活动滚子架7和下活动滚子架8竖直收起时下侧板16过度回转的第二定位结构20。具体而言,第一定位结构19和第二定位结构20可为柱状、条状或块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采用柱状结构,第二定位结构采用的是条状结构,
22.本实用新型是与箱式物流系统护士站点对接用车,药箱通过箱式物流系统护士站
点的动力滚子转送出来,把箱式物流转运车推至护士站点前,展开推车护士站点侧的活动滚子架,上下层活动滚子架能刚好与护士站点动力滚子无缝对接,药箱能轻松转移至推车上。如图2所示,箱式物流转运车主要由4个万向带刹脚轮、4根立柱及上下两层台面组成,在每层台面中间纵向安装有若干个滚子,且在每层台面的左右两侧各配有活动滚子架(滚子架上安装有滚子),同侧上下层滚子架通过两连杆连接,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翻转车体上层滚子架时同侧下层滚子架亦可同时翻转,滚子架主要有两种使用状态:水平或者竖直状态,水平状态时用于接收护士站的周转箱,竖直状态时,用于接收完周转箱的推运,防止推运的过程中周转箱滑落;滚子架两种状态的变换主要由气弹簧来定位,确保活动滚子架能稳定在任一状态。通过合理设计气弹簧的阻力可确保上下层活动滚子架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受到周转箱的冲周力而倾倒,保证人工推动过程中的完全。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24.本实用新型自然状态如图4所示。当需要接收护士站点的周转箱时,可用手推动上活动滚子架7,克服气弹簧阻力使之呈水平状态,下活动滚子架8是与上活动滚子架7平行的四边形机构,因此下活动滚子架8也同时处于水平状态,由于下活动滚子架8的下侧板16的一端受到第一定位结构19的影响只能呈水平状态,如图3所示,将上、下活动滚子架与物流站(图1)的出口对齐,踩下滚轮上的刹车即可接收物流站的周转箱并人工推送到位,接收结束后,再用人工将上活动滚子架7向上扳起使上、下活动滚子架呈图4所示的竖直状态,竖直赛程中受通第二限位结构20的影响而保持竖直状态,松开滚轮4上的刹车,即可将转运车推送到所需的位置。
25.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